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教学.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477099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教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教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教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教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教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教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教学.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基础自主梳理,知能层级突破,教材深化透析,课标领航,当堂巩固训练,第一节,课外视野拓展,课标领航,课程标准分析风暴潮、海啸的成因,举例说明其危害及应对措施。学习目标海洋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成因、多发季节、特点、分布,海洋自然灾害的主要防范措施。,基础自主梳理,一、海洋自然灾害海洋自然灾害的成因:有些是由_因素引起的,如_、风暴潮等;有些是由海底地震、_、塌陷等岩石圈活动引发的,如海啸等;有些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发的,如_、海雾等。1风暴潮(1)定义:风暴潮是在热带气旋或_等强烈天气系统作用下,引起的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_的现象。,气象,热带气旋,火山,海冰,温带气旋,

2、升降,(2)影响因素:连续向岸吹的_是引发风暴潮的直接因素。特别是大风与_相遇时,大风引起的增水与_的高潮相叠加,可使水位异常抬升,风暴潮来势倍增。(3)风暴潮的发生季节及特点由台风或热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多见于_季节。它的特点是_、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温带气旋引发的风暴潮,多发生于春秋季节,_也时有发生。,强风,大潮,大潮,夏秋,来势猛,夏季,它的特点是_过程相对平缓,常出现在中高纬度沿海地区。(4)风暴潮的危害风暴潮引起的水位_以及相伴的狂风巨浪,可使海上_、沿岸_、农田被淹、房屋被毁,常常造成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此外,风暴潮还会造成严重的_现象,使地下水遭到污染,耕地_。,增水,

3、暴涨,船只沉没,堤防决口,海水入侵,盐渍化,风暴潮灾害的轻重,还取决于受灾地区的_、海岸形状、海底地形和_情况等。,地理位置,社会经济,思考风暴潮能否成灾取决于哪些因素?【提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最大风暴潮位是否与天文潮高潮相叠,尤其是与天文大潮期的高潮相叠。另外也取决于受灾地区的地理位置、海岸形状、岸上及海底地形,尤其是滨海地区的社会及经济(承灾体)情况。,2海啸(1)定义:海啸是一种特殊的_现象。由水下地震、_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所激起的_,称为海啸。(2)形成:海啸大多是由_引起的。海底地壳_引起地震,地震释放的巨大_作用于海水,形成_,并以极快的速度在_传播,而_却衰减很少。当海啸波到

4、达近岸时,速度_,,海水波动,火山爆发,巨浪,海底地震,断裂错动,能量,海啸波,大洋中,能量,减慢,并积聚成高达十几米甚至几十米的巨浪,冲向海岸。(3)特点:海啸具有_、来势猛、_等特点。(4)危害:海啸的危害主要是由_引起的,当海啸接近_或冲上海岸时,可以产生极强的破坏力,往往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_。海啸能横越_,使遥远的大洋彼岸也遭受海啸灾害。_是世界上发生地震海啸最频繁和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起始快,突发性强,巨浪,浅水区,财产损失,大洋,日本,3海冰和冰山(1)海冰:是极地和_海域特有的水文现象。狭义的海冰指_形成的咸水冰。广义的海冰包括咸水冰以及流入海洋的河冰、_等淡水冰。(2)形成

5、条件:一般来说,在_、浪小、_、海水含盐偏低的近岸浅水区会最先出现海冰。每年冬季,我国_及黄海北部的部分海域都会形成海冰。,高纬度,海水冻结,湖冰,风弱,流速慢,渤海,(3)海冰的危害:海冰的_以及运动时产生的推力和撞击力,都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岸冰常常封锁_,使港口处于瘫痪状态;浮冰能够摧毁港口建筑物,甚至能撞倒坚固的海上_。(4)冰山:冰山是_的一种,它是指大陆冰川滑入海中_而形成的巨大冰块。有时冰山撞击能够使_沉没入海。,膨胀力,航道,采油平台,淡水冰,断裂,巨型轮船,二、海洋自然灾害防范1要加强海洋自然灾害的_。2要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防波堤、_和堤坝可以减小热带气旋、风暴潮、海啸等带

6、来的危害和损失。3提高人们的_意识与_,也是防范海洋自然灾害的重要内容。,预报与监测,拦河坝,防灾减灾,自救能力,知能层级突破,海洋上的自然灾害是由风、潮、浪、冰、雾等自然过程引发的,主要有热带气旋、风暴潮、海啸、巨浪、海冰、海雾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新华网雅加达消息 2006年7月23日印尼全国灾难管理协调会官员22日透露,在过去两天内,印度洋地震引发的海啸中遇难的人数目前已经升至668人,此外,还有300多人失踪,900多人受伤,10万人流离失所。,材料2:2006年5月16日,国家海洋局南海预报中心发布了今年第一号风暴潮预报,由于目前正值天文半月周期,加上受台风“珍珠”影

7、响,珠江口沿岸未来两天将出现超警戒高潮位,超警戒潮位最高达1.5米。(1)为何印尼经常遭受海啸的袭击?(2)分析我国沿海地区发生海啸的可能性较小的原因。(3)为何珠江口沿岸经常遭受风暴潮的侵袭?(4)推测一般在阴历的什么时候发生的风暴潮危害最严重?,【解析】海啸是指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和水下滑波、塌陷所引发的,其波长可达几百千米的海洋巨波。它在滨海区域的表现形式是海水陡涨,骤然形成“水墙”,伴随着隆隆巨响,瞬时侵入滨海陆地,吞没良田和城镇村庄;灾害性高潮位通常是风暴与天文潮叠加,甚至是相互作用的结果。,【答案】(1)印尼位于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接处,地壳活跃,多地震。(2)我国

8、海区以浅海大陆架为主,海底平坦宽阔,海水一般较浅,海底摩擦力大;我国海区外围由一串岛屿与暗礁包围,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我国海区没有活跃的海沟及板块俯冲带,近代垂直运动的表现影响不明显。东海、南海及台湾东岸有海啸产生的条件,但总体影响不大。,(3)一方面,珠江口位于低纬度的沿海,经常遭受台风或热带气旋的袭击,大风携带海水涌入;另一方面,珠江口呈喇叭口形,潮势在珠江口累积。(4)阴历初一或十五前后。,关于海冰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冰仅出现在北冰洋海域B冬季,我国的边缘海中仅有南海不会形成海冰C海水含盐偏高的海区往往最先形成海冰D海冰的危害主要由膨胀力及其运动时的推撞力引起,【解析】海冰是极地和高

9、纬度海域特有的水文现象,四大洋均有海冰出现;冬季,我国的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域会形成海冰;风弱、浪小、流速慢、海水含盐偏低的近岸浅水区会最先形成海冰。【答案】D,1加强海洋自然灾害的预报与监测目前,人类对热带气旋、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只能通过科学预测,自动化仪器观察来预防或减少它们造成的损失。减轻海洋灾害的影响和危害,对所有沿海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对海洋灾害发生、发展、运行和消失的监视监测,是预警和防御体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2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防波堤、拦河坝和堤坝可以减小热带气旋、风暴潮、海啸等带来的危害和损失。例如,荷兰防潮闸工程有效保障了鹿特丹地区100多万居民免受风暴潮的侵袭。

10、3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普及海洋自然灾害的科学知识,让人们充分认识海洋自然灾害的危害的严重性及发生机制,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使防灾措施具体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1:风暴潮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温带气旋又叫锋面气旋,主要出现在中高纬度,是锋面发生波动而形成的)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高,使受其影响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海潮(潮汐)是引潮力产生的海水周期性波动现象。海水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表现出垂直方向的潮位升降(涨落)和水平方向的潮流进退。通常发生在白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材料2:读下面的甲、乙两图。,材料3:,(

11、1)简析图中两海湾风暴潮的主要类型及风暴潮多发季节的不同。(2)2010年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乙图地区遭受特大风暴潮袭击。试分析其特别强大的原因。(3)有关海潮和风暴潮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都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B其发生都有一定的规律性C形成的动力都来自大气的运动,D海潮和风暴潮对我国的影响较大E充分利用海潮的规律,可以在生产、生活中造福人类F凡有暖流经过的地区,都会受到台风风暴潮的影响(4)为了预防和减轻风暴潮造成的严重损失,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解析】风暴潮是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高。乙图位于40N,应为温带风暴潮;甲图位于30N,应为台风风暴

12、潮。农历正月十五正值天文大潮,加剧了风暴潮的强度。海潮和风暴潮都是一种自然现象,其发生都有一定的规律性,海潮的动力是天体引力,一般情况海潮不是灾害性的自然现象,海潮可以用来发电,造福于人类。,【答案】(1)海湾风暴潮的类型主要为台风(飓风)风暴潮,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海湾的风暴潮类型主要为温带风暴潮,多发生于春秋季节。(2)元宵节前后正值天文大潮,加剧了风暴潮的强度。(3)BDE(4)加强海洋灾害的预警和预报;加固海岸堤坝等。,教材深化透析,一、教材P69“活动”1北半球夏季(510月)为孟加拉湾风暴潮多发季节。此时飓风频繁,正值雨季,河流径流量大。2孟加拉湾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海岸呈喇叭口形,

13、城市密集,人口众多,都是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原因。3孟加拉湾河流众多,河流水量大,汛期时加重风暴潮灾害。,二、教材P70“思考”日本群岛位于西北太平洋岛弧链上,该群岛是由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形成的。世界上的两大地震带与板块分布有关,其中最大的地震带为环太平洋地震带,日本位于该地震带上。有地震海啸记载的一千多年以来,全球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的海啸占80%,而在日本群岛附近的海啸占环太平洋海啸的60%,此外,东太平洋海啸也能波及日本沿海,所以日本成为世界海啸频发国。,三、教材P73“思考”(1)要随时注意收听、收看天气和气象预报,做好防范工作。(2)加固防护大堤,抵御风浪袭击。(3)海上船只要及

14、时进港,躲避风浪。(4)提高房屋的防风防浪能力,及时加固危房,防止屋塌伤人。(5)风暴潮来临时,尽量不要外出。(6)阳台、晒台上的花盆等物品最好搬进室内。,当堂巩固训练,课外视野拓展,1孟加拉国孟加拉湾海岸呈喇叭口状,面向印度洋,极易受风暴潮的侵袭。1970年11月13日,一次震惊全球的特大风暴潮灾害发生,导致恒河三角洲一带约30万人丧命,100多万人无家可归,是亚洲地区近百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海洋灾害。时隔10年后的1981年又发生一次严重风暴潮,由于预报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防范,死亡人数和灾害程度大大降低。,但是隔了10年,1991年4月又发生的一次特大风暴潮再次夺去了13万人的生命。2日本伊

15、势湾顶的名古屋这里地理位置和海底地形条件很适合风暴潮的成长,在1959年9月26日发生了日本历史上最严重的风暴潮灾害:最大风暴增水达3.45米,强台风引起的激浪,汹涌地扑向堤岸,使60万户民房被毁,损失船舶近3000艘,人员伤亡7万多,经济损失近10亿美元。,3美国地处中纬,也是一个频受风暴潮灾害的国家其东海岸以及墨西哥湾沿岸,濒临大西洋,在夏秋季节多发生飓风风暴潮,濒临大西洋的东北部沿岸则以冬季的温带风暴潮为主。特大飓风风暴潮每隔四五年发生一次,每次损失均高达数亿美元,1969年登陆美国的一次飓风,在密西西比的一个观测站曾记录了7.5米的潮高值,创造了美国最高风暴潮位记录。,4荷兰是一个低洼泽国,极易受风暴潮灾的影响1953年1月底一次最大的温带气旋袭击荷兰,海水内侵60多千米,死亡2000多人,60多万人流离失所,经济损失2.5亿美元。这次强风暴潮过程还侵袭了英国,使300多人丧生,北海沿岸的一些西欧国家也不同程度地遭受了灾害。,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点此进入课件目录,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谢谢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