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安全员培训材料.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78606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组安全员培训材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班组安全员培训材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班组安全员培训材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班组安全员培训材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班组安全员培训材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组安全员培训材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组安全员培训材料.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条材总厂班组安全员培训知识讲 座,总厂安全科:高成祥2023年11月3日,基本内容,一、我国安全管理现状。二、条材总厂生产工艺特点。三、危险因素分析与辨识 四、班组安全管理基本知识。,前言安全就是“无危则安,无缺则全”,泛指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即安全生产,是指“不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设备或财产损失”,安全与危险是相对的。“钻木取火”,公元前8世纪,周朝人所著易经一书就有“水火相济”的记载。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工人是安全和健康时刻受到机器的威胁,伤亡事故和职业病不断出现。20世纪初,现代工业兴起并快速发展,重大生产事故和环境污染相继发生,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设

2、立专职机构和人员,制定法规、制度、进行培训等。20世纪50年代,经济快速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些发达国家在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的同时,加大资金投入进行科学研究,产生了一些系统安全理论。20世纪末,随着现代制造业和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一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理念逐步被企业管理者接受,如“持续改进”、“以人为本”等。,一、我国安全生产现状 2009年全国安全生产保持了总体稳定,呈逐步好转的态势,全年查处各类非法生产经营行为849万余起,排查各类安全隐患755万余项。事故死亡人数在2008年降到10万人以下的基础上,2009年下降到9万人以下,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8.4%和8.8%

3、;亿元GDP事故死亡率下降14.9%,危险化学品、金属与非金属矿山、铁路交通、水上交通、农业机械、渔业船舶及火灾事故均有较大幅度下降。但事故总量仍然很大,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非法违法、违规违章生产经营仍然十分严重,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保障能力薄弱、安全管理不严不实等问题比较突出,当前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非常严峻。,近期在全国钢铁冶金企业中连续发生几起恶性安全事故 1、2009年12月3日,江西省新余市江锂科技有限公司二分厂发生煤气中毒窒息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中毒。12月3日,江西省新余市江锂科技有限公司二分厂新近安装了四台反应釜输送料浆的液下泵及输送管,在尚未投入使用的情况下,反应釜中的

4、二氧化碳通过新近安装的料浆输送管回流至原矿调浆池坑(深4米左右),并不断积聚,导致司泵工窒息。事故发生后,在未采取任何安全防护措施情况下,工段长、车间主任、副总经理先后多人下坑进行施救,先后窒息晕倒,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中毒。,2、2009年12月6日,江西省新余市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焦化分厂发生煤气中毒窒息事故,造成4人死亡,1人中毒。12月6日,江西省新余市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焦化分厂3名工人在打开2#干熄焦装置的旋转密封阀人孔盖处理故障过程中,因未按规定关闭人孔口上方的平板阀门,导致一氧化碳气体从人孔口冒出中毒,造成3人死亡,而另2人在未佩戴任何防护器具的情况下盲目施救,又造成1死亡,

5、1人煤气中毒。该事故共导致4人亡,1人煤气中毒。,3、2010年1月4日,河北普阳钢铁有限公司发生一起煤气泄露事故,造成21人死亡。1月4日,河北武安最高气温降至-4。中午12点左右,江苏省南京市三叶公用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河北普阳钢铁有限公司2号转炉煤气管道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煤气泄漏。煤气泄漏事故是由于施工人员在完成焊接1号转炉与2号转炉煤气连接管道工程后,未采取可靠的煤气切断措施,使1号转炉煤气泄漏到2号转炉系统中,造成正在2号转炉进行砌炉作业工作人员中毒。核实此次煤气泄漏事故实际死亡人,其中,武安市人、涉县人、河南等外省人。较先前公开的死亡人有重大差距。另有9人受伤。,4、2010年1月4日

6、,东北特钢集团大连特殊钢有限公司发生较大事故,造成8人死亡。1月4日16时45分,辽宁大连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第一炼钢厂电渣车间组织人员修电磁炉电机时,2名工人晕倒,另6名工人施救时也晕倒现场。由于救助工作很艰难,将近晚上7点半,所有受伤人员才被全部救出。至20时10分,经医院抢救无效,8名工人全部死亡。唯一幸存的第9位工人也因抢救无效于1月5日死亡。死者当中有两位老工人,一位车间主任,其他均为“二十出头”的青工。,5、2010年1月7日,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厂316罐区发生爆炸着火事故,共造成6人死亡,1人重伤,5人轻伤,9人留院观察。1月7日17时30分,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厂316罐区发生

7、爆炸着火事故。地点距离兰州市中心30公里,爆炸中心距居民区500余米。事故共造成6人死亡,1人重伤,5人轻伤,9人留院观察。发生爆炸着火的罐区是个轻质油罐区,主要是液化气、轻烃等物质,是和家庭液化气类似的组分。经初步分析,事故是由于裂解碳四罐泄漏,致使现场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极限,呲出的可燃气体产生静电,引发爆炸着火。,6、2010年1月8日,河北邢台市内丘县顺达冶炼公司发生一起煤气中毒事故,共造成6人死亡。1月8日8时,河北新鼎建设公司准备对顺达钢铁冶炼公司的二号高炉进行维修,由于工人违规操作导致6人中毒死亡。经事故调查组调查,事故原因初步认定是施工人员在未对煤气系统可靠切断进行确认,以及在

8、进入高炉施工前未对炉内气体进行监测的情况下,盲目施工造成人员中毒事故。,近期央企发生的安全事故3月1日7时29分,神华乌海能源有限公司骆驼山煤矿16层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发生透水事故,造成1人死亡,31人被困,全部遇难。3月13日和14日,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所属企业分别在深圳和贵阳施工工地发生高处坠落和脚手架坍塌事故,共造成18人死亡,多人受伤。这两起事故是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成立以来伤亡人数最多的。3月15日20时30分,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东兴煤业有限公司主井西大巷电缆发生着火。当班下井31人,其中6人安全升井,25人被困井下。经抢救,截至16日凌晨2时,25名被困矿工全部遇难。3月16日和17日

9、,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和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分别在陕西蒲城和广东海门发生火灾和高处坠落事故,分别造成4人和6人死亡。,3月19日,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所属企业在内蒙古铁路隧道施工中发生坍塌事故,10名工人被困,目前生死不明。3月28日,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与山西焦煤集团均股企业在王家岭煤矿施工过程中发生透水事故,致使153人被困,经过救援115人获救。3月30日,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所属施工企业在新疆发生煤矿冒顶事故,目前被困的10人生死不明。3月31日19时20分,河南洛阳市伊川县国民煤业有限公司井下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同时引起地面副井口爆炸。截止至4月7日23时40分,已造成井下35人死亡,地面5

10、人死亡。截至目前,今年中央企业共发生10起较大及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共计造成70人死亡、173人被困。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一是赶工期、抢进度。二是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流于形式。三是有章不循、有禁不止。四是技术保障、组织保障等存在严重不足。五是应急管理薄弱,应对能力不足。还存在安全投入不足,人员培训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二、条材总厂生产工艺特点,条材总厂是2008年6月由原来的一炼钢厂、大型轧钢厂、棒材厂,2009年2月加入了CSP厂组建而成的,是武钢精品线材、棒材、重轨和硅钢薄板的冶炼和轧制基地,是公司唯一按纵向工艺划分的总厂;具备年产粗钢480万吨、钢材480万吨以上的能力;生产品种从

11、普碳钢、低合金钢、冷镦钢、H型钢到高端的帘线钢、硬线钢、重轨钢、焊丝钢、弹簧钢、轴承钢、工业纯铁等,以及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的耐候结构钢、超低碳钢、无取向硅钢和取向硅钢等,产品涵盖了线材、棒材、大型材和薄板材。,1、一炼钢分厂工艺流程及特点工艺流程:,2、CSP分厂工艺流程及特点工艺流程:铁水脱硫转炉吹氩LF RH连铸均热炉7机架精轧层流冷却卷取包装入库。,3、大型分厂工艺流程及特点3.1 高线工艺流程:,3.2 轨梁线重轨和型钢工艺流程:,步进式加热炉,高压水除磷,BD1开坯机,BD2初轧机,切头,TDM轧制,检测中心,平立复合矫,步进冷却,热锯切头尾,热打印,淬 火,检 查,入库外发

12、,包装,检查,定尺锯切,喷印,矫直,液压补矫,锯钻加工,入库外发,重轨,型钢,步进冷却,热锯切头尾,4、棒材分厂工艺流程及特点工艺流程:,三、危险因素分析与辨识莫非定律“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错,那就一定会出错。”两种观点:A 差错是不可避免的,事故迟早会发生,管理者难有作为;B 差错虽不可避免,事故迟早要发生,管理者不能有丝毫放松.,有关概念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它损失的意外情况。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危(有)害(危险源):

13、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危害辨识:识别危害(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风险:某一特定危害事件(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海因里希连锁理论海因里希法则又称“海因里希安全法则”或“海因里希事故法则”,是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的300291法则。这个法则是1941年美国的海因里西从统计许多灾害开始得出的。当时,海因里希统计了55万件机械事故,其中死亡、重伤事故1666件,轻伤48334件,其余则为无伤害事故。从而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在机械事故中,死亡、重伤、轻伤和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1:29:300,国际上把这一法则叫事故法则。

14、这个法则说明,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这个法则意思是说,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在这29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必然包含有一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海因里希法则”是美国人海因里希通过分析工伤事故的发生概率,为保险公司的经营提出的法则。这一法则完全可以用于企业的安全管理上,即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件“轻度”的事故,还有件潜在的隐患。可怕的是对潜在性事故毫无觉察,或是麻木不仁,结果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了解“海因里希法则”的目的,是通过对事故成因的分析,让人们少走弯路,把事故消灭

15、在萌芽状态。,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论又称海因里希模型或多米诺骨牌理论,该理论由海因里希首先提出了,用以阐明导致伤亡事故的各种原因及与事故间的关系。该理论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伤害可能在某瞬间突然发生,却是一系列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海因里希把工业伤害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事件的连锁发生过程,即:1、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2、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4、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的,或者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在该理论中,海因里希借助于多米诺骨牌形象地描述了事故的因果连

16、锁关系,即事故的发生是一连串事件按一定顺序互为因果依次发生的结果。如一块骨牌实例下,则将发生连锁反应,使后面的骨牌依次倒下。,海因里希最初提出的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如下5个因素。(1)遗传及社会环境:遗传因素及环境是造成人的性格上缺点的原因,遗传因素可能造成鲁莽、固执等不良性格;社会环境可能妨碍教育、助长性格上的缺点发展。(2)人的缺点:人的缺点是使人产生不安全行为或造成机械、物质不安全状态的原因,它包括鲁莽、固执、过激、神经质、轻率等性格上的先天缺点,以及缺乏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等后天缺点。(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所谓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那些曾经引起过事故,或可能引

17、起事故的人的行为,或机械、物质的状态,它们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例如,在起重机的吊荷下停留、不发信号就启动机器、工作时间打闹或拆除安全防护装置等都属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没有防护的传动齿轮、裸露的带电体、或照明不良等属于物的不安全状态。(4)事故:事故是由于物体、物质、人或放射线的作用或反作用,使人员受到伤害或可能受到伤害的、出乎意料之外的、失去控制的事件。坠落、物体打击等使人员受到伤害的事件是典型的事故。(5)伤害:直接由于事故而产生的人身伤害。人们用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描述这种事故因果连锁关系,得到图中那样的多米诺骨牌系列。在多米诺骨牌系列中,一颗骨牌被碰倒了,则将发生连锁反应,其余的几颗骨牌相

18、继被碰倒。如果移去连锁中的一颗骨牌,则连锁被破坏,事故过程被中止。海因里希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一)危险因素1、危险因素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6类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设备、设施缺陷 防护缺陷 电危害 噪声危害 振动危害 电磁辐射 运动物危害 明火,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 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 粉尘与气溶胶 作业环境不良 信号缺陷 标志缺陷 其他物理性风险和危害因素,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易燃易爆性物质 自燃性物质 有毒物质 腐蚀性物质 其他化学性风险、危害因素,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致病微生物 传染

19、病媒介物 致害动物 致害植物 其他生物性风险、危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负荷超限 健康状况异常 从事禁忌作业 心理异常 辨识功能缺陷 其他心理、生理性风险危害因素,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指挥错误 操作失误 监护失误 其他错误 其他行为性风险和有害因素,其他危险、危害因素,2.按事故类别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 触电 淹溺 灼烫 火灾 高处坠落 坍塌,冒顶片帮 透水 放炮 瓦斯爆炸 火药爆炸 锅炉爆炸 容器爆炸 其它爆炸 中毒和窒息 其他伤害,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3、按职业健康分类,参照卫生部、原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等

20、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危害因素分为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其他危害因素等七类。,生产性粉尘危害 生产性粉尘是指生产过程中形成,并能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粉尘引起的职业危害有全身中毒性、局部刺激性、变态反应性、致癌性、尘肺。,中国淀粉行业著名企业河北省秦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淀粉4号车间2月24日16时发生爆炸事故。事故原因是车间粉尘爆炸所致。事故已造成19人死亡,49人受伤。,可燃粉尘爆炸一般应具备三个条件,即粉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与空气混合到爆炸浓度,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火源。粉尘爆炸的特点

21、:(1)多次爆炸是粉尘爆炸的最大特点;(2)粉尘爆炸所需的最小点火能量较高,一般在几十毫焦耳以上;(3)与可燃性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压力上升较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释放的能量大,破坏力强。生产性粉尘治理的措施采用工程技术措施消除和降低粉尘危害、是治本的对策,是防止尘肺发生的根本措施。1)改革工艺过程使生产过程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2)湿式作业:防尘效果可靠,投资低,易于管理。3)密闭-抽风-除尘:适用于不能采用湿式作业的场所,密闭-抽风-除尘系统可分为密闭设备、吸尘罩、通风管、除尘器等几个部分。4)个体防护和个人卫生:当防、降尘措施难以使粉尘浓度降至国家标准水平以下时,应佩戴防尘护具并

22、加强个人卫生,注意清洗;另外,应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培训、现场的安全检查以及的防尘的综合管理等。,生产性毒物危害生产过程中生产或使用的有毒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生产性毒物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在原料、辅助材料、夹杂物、半成品、成品、废气、废液及废渣中存在,其形态包括固体、液体、气体。如氯、溴、氨、一氧化碳、甲烷以气体形式存在,电焊时产生的电焊烟尘、水银蒸气、苯蒸气,还有悬浮于空气中的粉尘、烟和雾等。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是经呼吸道,也可经皮肤和消化道进入。常见的职业中毒类型金属及类金属中毒。如铅中毒、锰中毒、砷中毒、磷中毒等有机溶剂中毒:苯中毒主要影响造血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四氯化碳可经呼吸道、消

23、化道及皮肤吸收,对人毒性极强,误服23ml。即可中毒,3050m1可致死;吸人较高浓度时,最先出现呼吸道症状,慢性中毒表现为进行性神经衰弱综合征。刺激性气体中毒:工业生产中常遇到的一类有害气体主要有氯气、光气、氮氧化物及氨气等。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有明显的损害,轻者为上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可产生喉头水肿、喉痉挛、中毒性肺炎,可导致肺水肿。,湖南郴州3月22日发生儿童血铅中毒事故,血铅中毒人数45人,且中毒者均为14周岁以下儿童,绝大多数来自桂阳县浩塘乡。(桂阳县浩塘乡元山废铅回收厂)。陕西凤翔县(毗邻东岭集团冶炼公司)的长青镇孙家南头村、马道口村、高咀头村,共有1016名14岁以下儿童接受了权威

24、检测,发现851人血铅超标,其中174名中、重度铅中毒儿童需要住院进行驱铅治疗。,7岁的苗淼的检验报告血铅含量是255.0毫克/升,属中度铅中毒。,苯中毒许昌是全国最大的发制品生产基地,拥有大大小小的发制品企业近200家,员工高达一二十万人。在生产发制品过程中,必须要使用苯类化学物质稀释发条上多余的胶。这类化学物质因为有毒、易挥发,如果防护不当,有可能惹来大祸。许昌市的一家大型发制品企业就因防护措施不到位,(这些员工苯中毒,跟发制品生产车间封闭太严有关,也跟他们平常不注重防护、经常加班有关)引发约30名员工苯中毒,导致约半数员工患上再生障碍性贫血。苯先通过代谢对生命体产生危害,毁坏的是造血功能

25、。长期接触苯可引起骨髓与遗传损害,血象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全血细胞减少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发生白血病。,窒息性气体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是一种最常见的窒息性气体。煤气制造以及用煤、焦炭等制取煤气的过程中,制造合成氨、甲醇、光气、羰基金属以及采矿时爆破烟雾,均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冶金工业中的炼铁、炼钢、炼焦等作业场所也产生大量一氧化碳。这些生产过程都有接触一氧化碳的机会,并有可能导致一氧化碳中毒。二氧化碳中毒。不通风的发酵池、地窖、矿井、下水道、粮仓等处,可有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蓄积。二氧化碳中毒常为急性中毒,患者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后,几秒钟内即迅速昏迷,若不能及时救出可致死

26、亡。措施:工业的无害化排放,是通风防毒工程必须遵守的重要准则。根据输送介质特性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有害气体净化方法。有害气体净化方法大致分为洗涤法、吸附法、袋滤法、静电法、燃烧法和高空排放法。,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及所致职业病 作业场所存在的物理职业危害因素包括气象条件(气温、气湿、气流、气压)、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等。噪声是由于机器转动、气体排放、工件撞击与摩擦等所产生的生产性噪声或工业噪声。(噪声聋)振动是生产设备、工具产生的振动。(振动病)电磁辐射射频辐射。在大强度长期辐射作用下,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以及心血管系统的变化。红外线。红外线引起的职业性白内障已列

27、入职业病名单。紫外线。强烈的紫外线辐射作用可引起皮炎,表现为弥漫性红斑,有时可出现小水泡和水肿,并有发痒、烧灼感。激光。激光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它的热效应和光化学效应造成的。激光对健康的影响主要是对眼部的影响和对皮肤造成损伤。,噪声的控制措施 以下是控制生产性噪声3项措施。(1)消除或降低噪声、振动源,如铆接改为焊接、锤击成型改为液压成型等。为防止振动使用隔绝物质,如用橡皮、软木和砂石等隔绝噪声。(2)消除或减少噪声、振动的传播,如吸声、隔声、隔振、阻尼。(3)加强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护。振动的控制措施(1)控制振动源。应在设计、制造生产工具和机械时采用减振措施,使振动降低到对人体无害水平。(2)改

28、革工艺,采用减震和隔振等措施。如采用焊接等新工艺代替铆接工艺;采用水力清砂代替风铲清砂;工具的金属部件采用塑料或橡胶材料,减少撞击振动。(3)限制作业时间和振动强度。(4)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体防护及健康监护。,辐射控制措施对高频电磁波的产生源进行屏蔽微波辐射的防护基本原则:直接减少源的辐射;屏蔽辐射源;采取个人防护及执行安全规则(防护眼镜及防护服)。红外辐射防护的重点是对眼睛的保护,严禁裸眼直视强光源。生产操作中应戴绿色防护镜,镜片中应含有氧化亚铁或其他可滤过红外线的成分。生产中的紫外辐射主要来源于电焊作业,操作者必须佩戴专用的防护面罩、防护眼镜以及防护手套,皮肤不得裸露。电焊工工作时应用可

29、移动的屏障围住作业区,以免周围其他人受照射。在操作中与助手要密切配合,防止助手猝不及防遭受照射。激光的防护:操作室维护设备应使用吸光材料;防燃工作服,颜色应深,以减少反光。防护眼镜使用前必须经专业人员选择、鉴定,并定期测试防护效果;作业人员必须经过训练,了解激光的危害及安全防护知讽作业场所必须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安全制度。无论是实验室或野外,使用激光器都必须确定操作区和危险带,设醒目的警告牌,无关人员严禁入内,严禁裸眼直视激光。对激光器调试时要先断电源,使电容器放电,以防止脉冲激光器偶然输出激光伤人。有眼疾者不可参加接触激光的工作。,(二)危害辨识,1.危害辨识的主要内容,厂址(地质、地貌、水文

30、、气象、交通运输、自然灾害、消防支持等)厂区平面布局(功能区分、安全防火间距、风向、朝向、动力设施、储运设施等)建(构)筑物(厂、库房耐火性、结构、层数、安全疏散等)生产工艺过程对新、改、扩建项目设计阶段危险、有害的识别(隔离、联锁、警示标牌)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可针对行业和专业的特点及行业和专业制定的安全标准、规程进行分析辨识根据典型的单元过程(这些单元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已经归纳总结在许多手册、规范、规程和规定中,通过查阅均能得到),生产设备、装置对于工艺设备可从高温、低温、高压、腐蚀、振动、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等方面进行识别。机械设备可从运动零部件

31、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等方面进行识别。电器设备可从触电、断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等方面进行识别。其他高处作业设备、特殊单体设备(锅炉房、乙炔站)的识别。作业环境(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部位)用工制度(工时制度、女职工劳动保护、体力劳动强度)安全管理措施(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管理设施、培训教育、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等),2.危害辨识的方法,直观经验法:适用于有可供参考先例、有以往经验可以借鉴的系统,不能应用在没有可供参考先例的新开发系统。,对照、经验法:是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

32、,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对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类比方法:是利用相同或相似工程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劳动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是应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中的某些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事件树(ETA)它是一种按事故发展的时间顺序由初始事件开始推论可能的后果,从而进行危险源辨识的方法。事故树(FTA)是安全系统工程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它能对各种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辨识和评价,不仅能分析出事故的直接原因,而且能深入地揭示出事故的潜在原因。用它描述事故的因果关系直观、明了,

33、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既可定性分析,又可定量分析。,3.危害告知表,作业活动期间是否存在下列危害?,在平地上滑倒/跌倒;人员从高处坠落;工具、材料等从高处坠落;头上空间不足;与手工提升/搬运工具、材料等有关的危害;与装配、试车、运行、维护、改型、检修和拆卸有关的机械、设备的危害;车辆危害,包括场地运输和公路运输;火灾与爆炸;对员工的暴力行为;可吸入的化学物质;,可能伤害眼睛的物质或试剂;通过皮肤接触和吸收而造成伤害的物质;由于摄入引起伤害的物质(如通过口腔进入人体);有害能量(如:电、辐射、噪声、振动);由于经常性的重复动作造成的与工作相关的上肢损伤;不良的热环境,如过热;照明度;场地/地面易滑

34、和不平;楼梯护栏或手栏不足;承包人的活动。,上面所列并不全面。必须根据其作业活动的性质和场地的特点编制出自己的危害告知表。,四、班组安全管理基本知识1、基本概念三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违章作业是指违反已成文的规章制度或各项临时性正式规定的作业。违章指挥是指违反安全管理制度或安全技术标准的指挥行为。A类违章行为一般指可能造成死亡或多人受伤事故的违章行为。B类违章行为一般指可能造成重伤或轻伤事故的违章行为。C类违章行为一般指受行为环境和其它条件影响,尚无构成人身伤害可能或可能性较低的一般违章行为。,“四定三不交”原则:定项目、定措施、定责任人、定完成时间;班组能整改的不交车间,车间

35、能整改的不交厂矿,厂矿能整改的不交公司。三同时:建设项目中的安全与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四落实:安全思想落实、安全组织落实、安全制度落实、安全措施落实。安全标准化分为管理标准化、操作标准化、现场标准化。燃烧的三要素:可燃物、火源、助燃物质。常用的灭火方法:隔离灭火法、冷却灭火法、窒息灭火法、抑制灭火法。,2、联保互保职责:互相督促:参加每周一次的安全活动和每天的班前、班后会,熟记有关安全规定,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互相监督:严格执行职工安全准则、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或岗位作业标准、交接班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互相检查:正确使

36、用并爱护机器设备、工具、安全设施及个体防护用品,保持工作地点的文明生产,提醒对方注意安全的事项,及时纠正对方违章、违纪行为。,3、职工安全准则进入现场“两必须”:进入现场,必须“两穿一戴”:穿工作服、工作鞋和戴安全帽(女职工发辫必须盘入帽内);进入两米以上高处作业,必须佩挂安全带。现场行走“五不准”:不准跨越皮带、辊道和机电设备;不准钻越道口栏杆和铁路车辆;不准在铁路上行走和停留(横过铁路必须“一停二看三通过”);不准在起重吊物下行走和停留;不准带小孩或闲杂人员到现场。,上岗作业“五不准”:不准未经领导批准私自脱岗、离岗、串岗;不准在班前班中饮酒及在现场打盹、睡觉、闲谈、打闹及干与工作无关的事

37、;不准非岗位人员触动或开关机电设备、仪器、仪表和各种阀门;不准在机电设备运行中进行清扫及隔机传递工具物品;不准私自带火种进入易燃易爆区域并严禁在该区域抽烟。,3、操作确认制:一看、二问、三点动、四操作。一看:看本机组(设备)各部位及周围环境是否符合开车条件;二问:问各工种联系点是否准备就绪;三点动:确认无误,发出开车信号,点动一下;四操作:确认点动正确后按规程操作。,4、班组“工前五分钟”活动内容 班组每天召开班前会,以“工前五分钟”的形式开展危险预知活动。“工前五分钟”由班组长(或安全员)主持,其主要内容包括:1.总结前一天安全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并布置当天的主要工作任务。2.清查班组人员,细

38、心观察每人的精神状态和劳保用品穿戴情况,恰当地分配工作任务并指定作业安全负责人。3.对当天工作任务的条件及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经大家讨论后制订相应的危险预知对策与措施,并组织安全负责人和临时互保对子进行相互检查以督促措施落实。上述内容应如实记录在安全活动记录本(卡)上。当天出勤人员均应参加班前会,对未及时参加者,应在其上岗前进行补课交底并签名。,5、班组安全员的职责:班组安全员应熟知本班组(岗位)的生产工艺技术、安全操作规程和工业卫生技术知识,认真执行班组安全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协助班组长做好班组安全工作。安全员不在时,班长必须明确代管人员。协助班组长做好本班的安全管理,配合班组长组织各项安全活动,制定“三不伤害”措施和危险预知活动;督促本区域危险源控制点的控制管理;接受上级安全部门或人员的业务指导,并有义务如实汇报本班组安全生产情况。督促检查本班组职工执行各项安全制度,发现问题有权进行制止、批评和上报。,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