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花园-兰亭集序.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81245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9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番茄花园-兰亭集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番茄花园-兰亭集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番茄花园-兰亭集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番茄花园-兰亭集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番茄花园-兰亭集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番茄花园-兰亭集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番茄花园-兰亭集序.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兰亭集序,王羲之,飘若浮云,娇若惊龙。,五十一岁的王羲之,用蚕茧纸、鼠须笔,兴乐而书,完成一篇“兴于诗叙”的妙文。手稿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写得既遒媚,又飘逸,各个字势纵横变化,如花乱飞,但转左侧右,无一处相抵触,好比以线穿珠,大小参差而不失其重心,特别是之字写了二十多个不同的样子,达到艺术的多样与统一。,王羲之其人,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

2、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课文简介 东晋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孙绰、谢安、支遁等四十一人,集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在水边游赏嬉戏。他们一起流觞饮酒,感兴赋诗,畅叙幽情。事后,将全部诗歌结集成册,由王羲之写成此序。,听录音要求:1.把自己不会读的字标音;2.细心体会朗读者语调的高低快慢变化,并在书中作出必要的记号。3.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 征。,整体感知,指导背诵,分段诵读理解段落大意作者心情变化的轨迹:乐-痛-悲,你如何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点?,什么叫

3、骈文?,骈文,又称“骄体文”,和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骄文的最大特点是讲求对仗,即所谓“骄偶”(两马并驾为骈,两人并处为偶)。全篇以偶句为主,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联,句法结构相互对称,词性、词义相互配对,句子的字数通常是四字句、六字句相互交替。所以这种文体,晚唐时被称为“四六文”,以后历代相沿,到清代才叫做骈体文。,其次是讲求平仄,上下联要平仄相对,平对仄,仄对平。其三是讲究用典,目的是使文章委婉、含蓄、典雅、精练。用典有明典和暗典,有时还将典故反用,起衬托、对比作用。为了追求形式美,骈文还讲究词藻华丽,大量使用颜色、金玉、花草等类词汇。骈文对唐宋以后的文学语

4、言,特别是律诗、律赋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由于过分追求形式,逐渐走向形式主义,妨害思想内容的表达,成为文章的桎桔。,作业1.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慨叹不已,情绪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无不蕴含其中,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2.翻译全文。要求:先借助课文注释尝试自己翻译,有不确定的地方可作出记号或查阅字典。自己翻译一遍后可查看参考书,看看自己翻译的和翻译书中有哪些出入,把你认为有需要记下来的知识点用笔记本那记下来。,3.做课后练习第二大题。方法提示:根据词所在的位置和语境猜测该词的词类及词义。,谢谢大家!,第二课时,常用字词积累,修禊事也茂林修竹况修短随化列坐其次丝竹管弦之盛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

5、目骋怀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足以极视听之娱夫人之相与,古代的一种风俗高长旁边,水边热闹繁多用来的原因动词,穷尽交往,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有的人;会面),(动词,至,及),(面对;明白),(本来;动词,把看作一样),(动词,把看作相等),(原因),(如同,好像),(对;这),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觞一咏觞:喝洒。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群贤毕至贤:有才有德之人。少长咸集少:少者;长:长者无丝竹管弦之盛盛:热闹的场面死生亦大矣大:大事。,数词活用为动词:固知

6、一死生为虚诞一:用作动词,看做一样。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一:用做动词,是一样的。使动用法:齐彭殇为妄作齐:形容词用动词,看作相等。,句式:,介词结构后置: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会)不能喻之于怀(于怀不能喻)亦将有感于斯文(于斯文有感)定语后置:仰视宇宙之大(广大的宇宙)俯察品类之盛(丰富的万物),对课文的字词句还有哪些不懂的,请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思考:1.本文和一般的书序有何异同?2.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慨叹不已,情 绪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无不蕴含其中,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一般的书序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或作者情况等。同:1.作诗的缘由;(修禊事也

7、,群贤毕至)2.作诗的情景;(第一、二段)3.作序的原因。(第四段)异: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善于借题发挥,论及人生的意义。使得文章不仅是一篇很好的序,而且富含深度,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老庄的“齐生死”观:,不必区分生与死,因为“生意味着我获得人的模式,一生劳苦;死意味着我得到安息,又回到大自然中去。因此生死都不值得留恋和厌恶。,一死生为虚诞,齐鹏殇为妄作。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生就是死,死就是生,二者不得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每个人都应该认真地活着,并且活出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业:1.背诵全文;2.写一篇随笔,谈谈你学了这篇散文的感想,也可以谈谈你对生与死的看法。3.预习下一课。,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