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速.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482210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56.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窦性心动过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窦性心动过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窦性心动过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窦性心动过速.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窦性心动过速.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窦性心动过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窦性心动过速.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窦性心动过速,英文名称,sinus tachycardia,别名,nodal tachycardia,类别,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ICD号,I49.8,概述,窦性心动过速(sinus tachycardia)是指窦房结发出的激动超过了100次/min以上。窦性心动过速是常见的心律失常。,病因,1.生理因素 正常人的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饱餐、饮浓茶、饮咖啡、吸烟、饮酒等,使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2.病理因素(1)心力衰竭:尤其在心力衰竭的早期,心率常增快。(2)甲状腺功能亢进:大多数甲亢病人有窦性心动过速,心率一般在100120次/min,严重者心率可达到120140次/min。

2、(3)急性心肌梗死:在急性心肌梗死病程中,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可达到30%40%。(4)休克:,病因,休克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在轻度休克时心率可达到100次/min以上;重度休克时心率更快,可大于120次/min。(5)急性心肌炎:多数患者可出现与体温升高不成比例的窦性心动过速。(6)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均可出现窦性心动过速。(7)贫血、发热、感染、缺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脏手术后,均可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发病机制,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主要与交感神经兴奋及迷走神经张力减低有关,当交感神经兴奋影响窦房结起搏细胞时,4相上升速度加快,到达阈电位时间缩短,心率则加快。1.生理因素 生理性窦性心动过速是

3、一种“适应”现象。影响心率的因素很多,如正常人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饱餐、饮浓茶、咖啡;吸烟、饮酒等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体位改变如立位时交感神经兴奋,心率也加快;卧位时心率则减慢。生理因素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常为一过性,持续时间较短。,发病机制,2.病理因素(1)心力衰竭:在心力衰竭时,心率往往加快,这是机体维持心脏排血量的代偿性机制之一。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加快在一定范围内是具有代偿意义的。(2)甲状腺功能亢进:大多数甲亢患者都有窦性心动过速。(3)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程中,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较高,这是由于在发病的初期,全身的应激反应、儿茶酚胺分泌增加、疼痛、紧张、血容量不足或并

4、发感染、发热等因素有关。如持续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则是梗死面积大、心排血量减低、左心衰竭或坏死、心肌愈合修复较差的反映。,发病机制,(4)休克:窦性心动过速的程度常作为休克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5)急性心肌炎:此病出现窦性心动过速,是由于心肌急性炎症而导致心功能受损所致。(6)贫血、发热、感染、缺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脏手术后:均能引起窦性心动过速。体温每升高1,心率每分钟可增加1215次。此外,在应用拟交感类药物,如肾上腺素、麻黄素等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或用迷走神经阻滞药物(如阿托品),解除了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也均可发生一过性窦性心动过速。,临床表现,窦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症状与心率增快影响血流

5、动力学障碍的程度有关,与基础心脏状态亦有关,当心率轻度增快时,心排血量增大,心脏工作效率增加,患者可无任何症状。当心率过快时,患者可出现心悸、气短、胸闷、烦躁等症状,甚至可出现胸痛。症状的个体差异也较大。通常从休息状态下心率70次/min左右增加至2.5倍左右(180次/min),心脏的工作效率最大;当超过180次/min时,则心脏工作效率明显降低,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这是因为心率180次/min时心肌耗氧量明显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有冠心病者更加明显),舒张末期缩短,心室充盈减少,每搏心排出量减少等所致。,临床表现,体征:心率增快至100150次/min,少数人可达160180次/min

6、。生理性者大多为一过性;系器质性心脏病所致者,则心动过速持续较久。心尖搏动有力,心音增强,颈动脉搏动明显。,并发症,如心动过速持续时间长,心率过快或有心脏病的基础者可出现头晕、晕厥、黑矇等并发症。,实验室检查,可有引起心动过速原发疾病的相关实验室检查特征。,其他辅助检查,1.体表心电图特点(1)P波:窦性心动过速时的P波由窦房结发出,P直立、PavR倒置。窦性心动过速时的P波较正常窦性心律时的P波振幅稍高,在、导联中更明显。这是因为窦性心动过速时,激动多发生于窦房结的头部,此部位系心房前结间束的起始部位,窦性激动多沿着前结间束下传所致。(2)P-R 间期:在0.120.20s。(3)P-P间期

7、:常受自主神经的影响,可有轻度不规则。但P-P间期间差异应O.12s。,其他辅助检查,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使P-P间期缩短;而迷走神经兴奋时则P-P间期延长。(4)QRS波:形态、时限正常。心房率与心室率相等。(5)频率:成人P波频率100160次/min,多在130次/min左右,个别可达160180/min。婴幼儿的心率较成人略高。不同年龄窦性心动过速的诊断标准不同,如1岁以内应140次/min,16岁应120次/min,6岁以上与成人相同,应大于100次/min,通常不超过160次/min。个别婴幼儿的窦性心动过速频率可达230次/min左右。,其他辅助检查,2.窦性心动过速24h动态心电

8、图监测的特点(1)一过性窦性心动过速的窦性P波频率:逐渐加快至100次/min以上,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后逐渐减慢至原有水平。心动过速时P波形态与正常窦性P波的形态相同。(2)持续性窦性心动过速24h动态心电图所记录的P波总数应14.4万次。(3)窦性心动过速时24h动态心电图所记录到的其他伴随情况:P波振幅变尖或增高:提示激动起源于窦房结头部。P-R段下移:此系受心房复极波的影响所致。,其他辅助检查,可有不同程度的继发性ST-T改变:或原有ST-T改变,当发生窦性心动过速时恢复正常。Q-T间期缩短。出现快心率依赖型阻滞、期前收缩等心律失常。,诊断,1.P波有规律的发生 心动过速发作时的P波形态与

9、正常窦性心律的P波形态、时限、振幅完全相同。2.P波频率 大于100次/min,多在130次/min左右。3.P-R间期 大于0.12s。4.P-P间期 窦性心动过速开始时可逐渐缩短,终止时逐渐减慢至原有时限。5.有引起心动过速的原因。,鉴别诊断,1.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与窦性心动过速在P波频率上有重叠现象,故易造成两者鉴别的困难。下列几点可助鉴别:(1)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P波与窦性的P波不同。(2)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P波频率多为100180次/min,大多在160次/min左右。而窦性心动过速的P波频率多在140次/min以下,很少超过150次/min。并易受运动、站立、进食、情绪激动、卧

10、床、休息、呼吸(深吸气使心率加快、深呼气可使心率减慢)等因素的影响,而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则不受上述因素的影响。,鉴别诊断,(3)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发作为突然发作、突然终止,终止时有代偿间歇。而窦性心动过速是逐渐发生的,并且逐渐终止,终止时无代偿间歇。(4)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时的P-P间期绝对规律,而窦性心动过速时,P-P间期常有轻度不规则。(5)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发作前后常有房性期前收缩出现,而窦性心动过速则无房性期前收缩。(6)用压迫眼球或颈动脉窦等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不能被终止但可诱发房室传导阻滞;而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则可被终止或诱发房室传导阻滞。,鉴别诊断,窦性心动过

11、速的频率可通过以上方法逐渐减慢,不可能突然被终止;而停止压迫时,又可恢复到原有较快水平。2.窦性心动过速时出现的ST-T改变与冠心病时ST-T改变的鉴别窦性心动过速时可表现ST段降低、T波平坦或倒置。窦性心动过速时T-P段缩短,使P波与其前的T波重叠,此时不能将T-P段作为等电位线,去判断ST是否降低。窦性心动过速时由于P、较高尖,其P波的复极波(Ta)亦较明显,其后段可延伸到ST段上,引起ST段降低,主要表现在、导联上。,鉴别诊断,冠心病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速时,可引起冠状动脉相对性供血不足,导致ST段降低及T波改变。有些患者在窦性心动过速后ST-T的改变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恢复正常。所以在

12、窦性心动过速时不能单纯依据ST-T的改变去诊断冠心病,必须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全面考虑。,治疗,1.窦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应主要治疗原发病,必要时辅以对症治疗。由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应用洋地黄制剂、利尿药和血管扩张药等。窦性心动过速的纠正,常作为左心衰竭控制的指标之一。2.非心力衰竭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所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应用洋地黄不能使心率减慢。注意:洋地黄过量也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以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增高为主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可选用受体阻滞药、镇静药等。,治疗,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 在无明确的心功能不全时,窦性心率持续110次/min时,为

13、减慢心率,可临时试用小剂量受体阻滞药(如口服阿替洛尔6.2512.5mg)或钙拮抗药(如口服硫氮卓酮1530mg),需要时可812h服1次。继发于左心衰竭的窦性心动过速,应主要处理心力衰竭。,预后,窦性心动过速的预后与心律快慢及基础心脏状态有关。轻度心动过速,心率150次/min,无器质性心脏病者,预后良好。有器质性心脏病基础,心率150次/min,则可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输出量减少,从而使原有心脏病加重。,预防,1.积极治疗原发病 消除诱因,是减少窦性心动过速发作的关键。2.避免精神紧张,戒烟酒,减少本病诱发因素;起居有常,饮食适宜,勿过劳;适当体育锻炼,防止感冒。,名词解释,每分钟心率超过

14、100次的窦性心律(成人)。频率一般在100150次/min之间。诊断要点:P波为窦性;心率每分钟超过100次;P-R间期0.12s。窦性心动过速是生理的代偿表现,在运动、兴奋或受冷时出现。主要是交感神经兴奋的结果。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等亦使心率增快。甲亢、贫血、发热等病症时亦可表现有窦性心动过速。,问诊与查体,P波频率增快:成年人窦性心动过速的频率100次/分。在儿童时期,窦性频率超过该年龄组上限频率。婴儿及儿童在哭闹、高热时,窦性心动过速的频率可高达200次/分左右。而成年人窦性心动过速的频率一般在101150次/分之间,只有在剧烈运动时可达180次/分左右。激烈运动:激烈运动可以引

15、起短暂性的心跳加快,停止运动,数分钟后可以缓解。一般无临床意义。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表现为药物一过性心跳加快,非持续性。,问诊与查体,停止注射药物,数分钟可以恢复正常。一般无临床意义。甲亢:甲亢患者因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新陈代谢加速,心脏排出量增加,表现为心动过速、第一心音亢进。贫血:贫血时,氧解离曲线右移,使组织获得更多的氧。因此长期贫血者,心脏负荷重作且供氧不足,导致贫血性心脏病,表现为心悸、心率增快,甚至发生心律失常等严重临床表现。高热状态:持续高热状态,集体代谢加速,组织需氧增加,引起心动过速。,问诊与查体,一般无临床意义。长期吸烟喝酒:酒精和尼古丁刺激神

16、经兴奋,引起心脏供血不足,发生心跳加快。心肌梗死: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患者发生的窦性心动过速,是预后不良的危险信号,病死率高,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早采取控制并发症的措施,降低病死率。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引发的窦性心动过速,只有心衰得到纠治以后!窦性心率才恢复正常 急性肺栓塞:急性肺栓塞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预后严重,应及早明确诊断 短暂性/非持续性心跳加快:常见于饮酒、激烈运动、疼痛、情绪激动等情况后出现短暂性的心跳加快,非持续性心跳加快,症状多余数分钟后缓解。,问诊与查体,心悸、气短:长时间心率过快增加组织需氧,进而引起呼吸加快。头晕,胸闷、胸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伴心动过速,增加组织需氧量,引起心绞痛

17、,头晕等症状。年轻人:窦性心动过速是在年轻患者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在老年患者中非窦性心动过速更常见。非窦性心动过速中,88%的受试者的年龄71岁,心率141BPM(P0.0001)。,治疗目标,窦性心动过速治疗原则:治疗关键是去除病因,应消除吸烟、乙醇、咖啡、茶或别的刺激物,如滴鼻剂中的拟交感药物。普萘洛尔或维拉帕米等药物、给低血容量患者补充液体、给发热患者降温可用于帮助减慢窦房结激动发放的速率。严重的窦性心动过速需用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或洋地黄治疗,可单独应用或合并使用。严重患者可作窦房结射频或外科消融。窦房结动脉阻断术已被试用于治疗。窦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应主要治疗原发病,必要时辅以对症治疗。,诊断鉴别,诊断依据 1.心率为至次分,心音常有力。可有原发病的表现。2.心电图检查:呈窦性心律,波形态正常,-间期大于秒,频率大于次分。,疾病治疗,治疗原则 1.消除诱因,治疗原发病。2.对症处理。用药原则 1.大部分病人在消除病因或诱因后,症状可消失。2.有明确的原发性疾病时应积极治疗。3.症状明显时可给受体阻滞剂或镇静剂等药对症处理,先用“A”项药无效时,再选用“”或“”。,谢谢大家!,by 大头医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