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矿床开拓.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87729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0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补充矿床开拓.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补充矿床开拓.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补充矿床开拓.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补充矿床开拓.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补充矿床开拓.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补充矿床开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补充矿床开拓.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矿床开拓,1 开拓方法分类,矿床开拓方法大致可分为单一开拓和联合开拓两大类。凡用某一种主要开拓巷道开拓整个矿床的开拓方法,叫做单一开拓法;有的矿体埋藏较深,或矿体深部倾角发生变化,矿床的上部用某种主要开拓巷道开拓,而下部则根据需要改用另一种开拓巷道开拓,这种方法叫做联合开拓法。,一、开拓巷道选择 主要开拓巷道是决定一个矿床开拓方法的核心。主要开拓巷道类型的选择由以下几个条件来决定:(1)地表地形条件。不仅要考虑矿石从井下(或硐口)运出后,通往选矿厂或外运装车地点的运输距离和运输条件,同时要考虑附近是否有容积较充分的排废石场地,势必造成废石的远距离运输,从而增加了矿石成本。此外,还需要考

2、虑地表永久设施(如铁路)、河流等影响因素。(2)矿床赋存条件。它是矿山选择开拓方法的主要依据,如矿体的倾角、侧伏角等产状要素对决定开拓方法有重要意义。(3)矿岩性质。这里主要指的是矿体围岩的稳固情况。为减少因矿岩稳固程度差或成巷后地压活动的影响而增加的工程维护费用,在选择开拓方法时,必须考虑矿岩性质。(4)生产能力。就前节所介绍的开拓方法,因主要开拓巷道与巷道装备不同,其生产能力(提升或运输)也不同。一般来说,平硐开拓方法的运输能力最大,竖井高于斜井。另外,开拓巷道施工的难易程度、工程量、工程造价和工期长短等,虽然不能作为确定开拓方案的重要依据,但决不可忽视。,2 开拓方法介绍,以平硐为主要开

3、拓巷道,是一种最方便、最安全、最经济的开拓方法。但只有在地形有利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优点,即只有矿床赋存于山岭地段,埋藏在周围平地的地平面以上才能使用。采用平硐开拓水平,平硐以上各中段采下的矿石,一般用矿车中转,经溜矿井(或辅助盲竖井)下放到平硐水平,再由矿车经平硐运出地表。上部中段废石可经专设的废石溜井再经平硐运出地表(入废石场),或平硐以上各中段均有地表出口时,从各中段直接排往地表。平硐开拓方法又有以下几种方案:1.与矿体相交的平硐开拓方案(最理想情况,垂直正交)(1)上盘平硐开拓方案;(2)下盘平硐开拓方案。2.沿矿体走向的平硐开拓方案(1)下盘平硐开拓方案;(2)脉内平硐开拓方案。,二

4、、平硐开拓法,图中的154m中段为主要运输中段,主平硐1就设在这里。上部各生产中段废石经224m和194m巷道直接运出地表,生产矿石经由溜矿井2,放到154m水平,再经主平硐1运出硐口。,这种方案的矿石运输方式与图7-1相同,只有因上部中段无地表出口(如条件条例,也可直通地表),人员、设备、材料等由辅助盲竖井4提升到上部各中段。为通风需要,在490m水平与地表相通。,与矿体相交的平硐开拓方案优势较为突出,各中段可同时开工,特别是为上下中段的溜井等工程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掘进过程中通风等作业条件也比较好。在选择方案时,平硐与矿体走向正交无疑是最理想的。然而,现场条件往往不能如愿。如有以下情

5、况时,就需要考虑平硐与矿体斜交的方案:与矿体走向正交时,由于地势不利而加长了平硐长度;与矿体正交时,平硐口与外界交通十分不便,尤其是没有足够的排废石场地和外部运输条件;欲使平硐与矿体走向正交,但需通过破碎带。这种不得不采用平硐与矿体斜交的方案已成为一般通用的方案。,(一).与矿体相交的平硐开拓方案,由上部中段采下的矿石经溜井4放至主平硐1并由主平硐运至地表,形成完整的运输系统。人员、设备、材料等由85m平巷、45m主平硐送至各工作地点。,当矿体的一端沿山坡露出或距山坡表面很近,工业场地也位于同一端,与矿体走向相交的平硐开拓方案又不合理时,可采用这种开拓方案。该方案有两种常见的形式。(1)平硐在

6、矿体下盘。只有矿体厚度很大且矿石不够稳固时才用这种方法。从矿床勘探类型来看,适用于走向较稳定的矿体,即、勘探类型矿体;或者矿体勘探密,尤其是矿体产状在走向方面摸得较清楚。否则因矿体走向不太清楚。而造成穿脉工程过大。(2)平硐在矿体内。只有在围岩很不稳固的情况下才采用这种方法,否则将增加平巷和平硐的掘进成本及巷道支护、管理等费用。,(二).沿矿体走向的平硐开拓方案,竖井开拓法以竖井为主要开拓巷道。它主要用来开采急倾斜矿体(一般矿体倾角大于45)和埋藏较深的水平和缓倾斜矿体(倾角小于20)。这种方法便于管理,生产能力较高,在金属矿山使用较普遍。矿体倾角等是选择竖井开拓的重要因素,但是,同其他方案选

7、择一样,也受到地形的约束。由于各种条件的不同,竖井与矿体的相对位置也会有所不同,因而这种方法又可分为:(1)穿过矿体的竖井开拓;(2)上盘竖井开拓;(3)下盘竖井开拓;(4)侧翼竖井开拓。,二、竖井开拓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石门长度都较短,基建时三级矿量提交较快;缺点是为了维护竖井,必须留有保安矿柱。这种方案在稀有金属和贵重金属矿床中应用较少,因为井筒保安矿柱的压矿往往是相当可观的。在生产过程中,编制采掘计划和统计三级矿量时,这部分矿量一般是要扣除的,有可能在矿井生产末期进行回采,且要采取特殊措施,这样不仅增加了采矿成本,而且回采率极低。因此,该方案的应用受到限制,只在在矿体倾角较小(一般在20

8、左右),厚度不大且分布较广或矿石价值较低时方可使用。,1.穿过矿体的竖井开拓方案,此方案的优点是井筒维护条件好,又不需要留保安矿柱;缺点是深部石门较长,尤其是矿体倾角变小时,石门井筒维护条件好,又不需要留保安矿柱;缺点是深部石门较长,尤其是矿体倾角变小时,石门长度随开采深度的增加而急剧增加。一般说来,矿体倾角60以上采用该方案最为有利,但矿体倾角在55左右,作为小矿山亦可采用这种方法。因小矿山提升设备小,为开采深部矿体,可采用盲竖井(二级提升)来减少石门长度(见图7-5b)。,2.下盘竖井开拓方案,下盘竖井开拓是开拓急倾斜矿体常用的方法。竖井布置在矿体下盘的移动界线以外(同时要保留安全距离),

9、如图7-5a所示。从竖井掘若干石门与矿体连通。,竖井布置在矿体上盘移动带范围之外(段留有规定的安全距离),掘进石门使之与矿体连通。这种开拓方案的适用条件是:(1)从技术上看,不可能在矿体下盘掘进竖井(如下盘岩层含水或较破碎,地表有其他永久性建筑物等)。(2)上盘开拓比下盘开拓在经济上更合理(矿床下盘为高山,无工业场地,地面运输困难且费用高),如在图7-6所示的地形条件下,上盘开拓就更为合适。,3.上盘竖井开拓方案,上盘竖井开拓与下盘竖井开拓相比,有明显的缺点:上部中段的石门较长,初期的基建量大,基建时间长,初期基建投资也必须增加等。鉴于上盘竖井方案本身所存在的缺点,一般不采用这种开拓方案。,侧

10、翼竖井开拓方案是将主竖井布置在矿体走向一端的移动范围以外(并留有规定的安全距离)。凡采用侧翼竖井的开拓系统,其通风系统均为对角式,从而简化了通风系统,风量分配及通风管理也比较方便。由于前面所提到的原因,小型矿山凡适用竖井开拓条件的,大都采用了侧翼竖井开拓方案。在金属矿床的竖井开拓中,除下盘竖井开拓方案外,侧翼竖井开拓应用较多。与下盘竖井开拓方案相经经,这种方案存在以下缺点:由于竖井布置在矿体侧翼,井下运输只能是单向的,因而运输功大;巷道掘进与回采顺序也是单向的,掘进速度和回采强度受到限制。,4.侧翼竖井开拓方案,这种开拓方案通常的适用条件如下:(1)矿体走向长度较短,有利于对角式通风,对于中小

11、矿山,当矿体走向长度在500m左右时,采用这种方案是合理的。(2)矿体为急倾斜,无侧伏或侧伏角不大的矿体采用侧翼竖井开拓方案,较上下盘竖井开拓方案的石门都短。,(3)矿体上下盘的地形和围岩条件不利于布置井筒,且矿体侧翼有较合适的工业场地,这时的选厂布置在同侧为宜,这样可使矿石的地下运输方向与地表方向一致。(4)矿体比较厚,或矿体为缓倾斜而面积较大的薄矿体。,后期发现深部矿石品位高,且矿体普遍变厚,地质储量猛增,因此在二期工程中,设计能力由原来的150t/d增加到250t/d;中段高度由原业的25m增加到30m;采用了对角式通风系统,由原来两侧回风井(图7-8中的9、7)改为一条回风井8.这样,

12、二期工程由于采用了侧翼竖井开拓方案,节省了主回风井,使工期安排更为合理。,山东省某金矿,矿体倾角40,厚度814m,矿体走向长度400m,上部采用了下盘斜井开拓方案,设计深度自+5-120m。,侧翼竖井开拓案例,斜井开拓法以斜井为主要开拓巷道,适用于开采缓倾斜矿体,特别适用于开采矿体埋藏不太深而且矿体倾角为2040的矿床。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施工简便、中段石门短、基建少、基建期短、见效快,但斜井生产能力低。因此更适用于中小型金属矿山,尤其是小型矿山。根据斜井与矿体的相对位置,可分为下盘斜井开拓方案(图7-10)和脉内斜井开拓方案(图7-11)。,三、斜井开拓法,(一)下盘斜井开拓方案 这种方案是斜

13、井布置在矿体下盘围岩中,掘若干个石门使之与矿体相通,在矿体(或沿矿岩接触部位)中掘进中段平巷。这种开拓方法不需要保安矿柱,井简维护条件也比较好,这是它的最大优点。此方案在小型金属矿山应用较多,如在山东省招-平断裂带的矿床,其生产能力在300t/d以下的十几个金属矿山大都采用这种方案。这种方案斜井的倾角最好与矿体倾角大致相同。(二)脉内斜井开拓方案 斜井布置在矿体内,斜井靠近矿体下盘的位置,其倾角最好与矿体倾角相同(或相接近)。这种开拓方案的优点是:不需掘进石门,开拓时间短,投产快;在整个开拓工程中,同时开采出副产矿石,这种副产矿石可以抵消部分掘进费用;脉内斜井掘进有助于进一步探矿。其缺点是:矿

14、体倾斜不规则,尤其是矿体下盘不规则,井筒难于保持平直,不利于提升和维护;为维护斜井安全,要留有保安矿柱。因此在有色金属矿山和贵重金属矿山,这种方案应用不多。只有那些储量丰富且矿石价值不高的矿山,才可考虑使用。,四、联合开拓法,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开拓巷道来开拓一个矿床的方法称为联合开拓法。其实质是因矿床深部开采或矿体深部产状(尤其是倾角)发生变化而采用的两种以上单一开拓法的联合使用,即矿床上部用一种主要开拓巷道,而深部用另一种主要开拓巷道补充开拓,成为一具统一的开拓系统。,上部平硐下部盲竖井开拓方案,适用条件:地表地形为山岭地区,矿体上方无理想的工业场地;矿体倾角为中等(即倾角在4555之间)

15、,为盲矿体且赋存于地平面以下;如地平面以上有矿体,但上部矿体已开采结束,且形成许多老硐者。,一般适用于矿体或矿体群倾角较陡,矿体一直向深部延伸,地质储量较丰富的矿山。另外,因竖井或盲竖井的生产能力较大,所以中型或偏大型矿山多用这种方法。,当上部地质资料清楚且矿体产状为急倾斜,上部采用竖井开拓是合理的,一旦得到深部较完善的地质资料,且深部矿体倾角变缓,则深部可采用盲斜井开拓方案。这样可使一期工程(上部竖井部分)和深部开拓工程(下部盲斜井部分)的工程量压缩到最大限度,缩短建设时间,使开拓方案在经济上更为合理。,3 主要开拓巷道比较,一、平硐与竖井比较(1)平硐掘进费用低。平硐每米工程掘进费用比竖井

16、低得多,且维护费用低。(2)平硐设施管理方便,施工条件好。在同等条件下,平巷成巷速度是竖井建井速度的23倍)(3)平硐排水费用低。平硐排水靠平硐排水沟自流排出(而竖井需要设专门的排水设施),大大地减少了矿井的排水费用。(4)平硐运输设备费用低。就2000双筒卷扬机价格来说,其费用为同等平硐运输设备的23倍。(5)平硐运输费用低。在单位长度内平硐吨矿石的运输费用比竖井低得多,一般仅为提升费用的1/3。(6)平硐通风容易(如单一平硐开拓,在小型矿山,常以自然通风便可以满足生产需要),而且简单。平硐通风费用(按每吨矿石分摊的通风费用)比竖井开拓低。(7)平硐生产安全可靠,运输远远大于竖井的运输能力,

17、且方便管理,不像竖井提升常有坠罐、矿车坠井等事故。由于平硐开拓具有较为显著的优点。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二、竖井与斜井比较(1)就基建来说,开拓同样深度,斜井比竖井长得多,但斜井开拓时,一般倾角均小于矿体最终移动角,因此斜井比竖井的石门长度短得多。斜井开拓的井底车场比竖井开拓的车场简单(工程量少且辅助设施少)。(2)在提升方面,竖井提升速度快,提升能力大且提升费用低。斜井不具备这种优点,同时提升钢绳磨损较大。(3)在地压和工程支护方面,斜井承受的地压较大,尤其在岩石不够稳固,服务年限较长,或矿井较深的条件下,因地压问题,常用竖井开拓,这时竖井断面常用圆形。在巷道管理和地压管理方

18、面,竖井有较大的优越性。(4)在施工方面,竖井较斜井容易实现机械化,但施工设备和辅助设备较多,工作条件差,且要求技术平较高。斜井施工较简单,需要的设备和装备少,一般说来,斜井掘进速度比竖井快。(5)从井筒装备来看,斜井较简单,造价较低。(6)在排水方面,斜井的排水管路较长,设备费、安装费和修理费较大,故斜井的排水费用比竖井要高。(7)在安全方面,竖井提升过程事故较少,而斜井事故较多,如矿车容易因脱轨、脱钩而造成跑车事故。虽然斜井设有安全人道,一旦跑车,撞人等事故常常不可避免的。,4 中段高度的确定,一、阶段高度的影响因素 不管用什么方法对矿床进行开拓,主要开拓巷道都是经石门通过中段平巷来与矿体

19、连通的,这就提出了阶段高度问题。(阶段高度是指上下两个相邻阶段运输巷道底板之间的垂直距离)在选择中段高度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矿体的倾角、厚度、沿走向的长度;(2)矿岩的物理力学性质;(3)采用的开拓方法和采矿方法;(4)阶段开拓、采准、切割和回采时间;(5)阶段矿柱的回采条件;(6)每吨矿石所摊的基建开拓和采准费用;(7)每吨矿石所摊的提升、排水及回采费用;(8)地质勘探和生产探矿的要求、矿床勘探类型和矿体形态变化。,二、阶段高度的确定 按我国矿山实际,当开采缓倾斜矿床时,阶段高度一般小于2025m。开采倾斜至急倾斜矿床时,阶段高度常采用40、50、60m。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阶段高

20、度也可相应加大。如近年来我国有些矿山常采用大量落矿的采矿方法,巷道掘进往往跟不上回采工作的需要;为减少掘进工程量,增大阶段回采矿量,曾将阶段高度增至100120m。但在回采过程中,曾出现落矿、放矿和地压管理等方面困难,此时只得在阶段中加掘副阶段。因此,在确定阶段高度时,应对影响阶段高度的诸多因素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在技术和经济上进行综合分析,以求得合理的阶段高度。,5 主要开拓巷道位置的确定,确定主要开拓巷道(竖井或斜井)位置,就是确定其在垂直矿体走向方向的位置和沿矿体走向方向的位置。只要将主要开拓巷道选在矿体移动范围之外,就基本上确定了主要开拓巷道在垂直矿体走向方向的位置。根据矿石运输功最

21、小的原则可以基本确定主要开拓巷道在沿矿体走向的位置,再考虑地表和地下的其他因素,便可以最终确定主要开拓巷道的合理位置。(一)采空区引起的岩层移动及其对主要开拓巷道的影响 采空区上部地表发生崩落和移动的范围,分别叫做崩落带和移动带(图7-22)。采空区边界与地表崩落带和移动带边线的边线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分别叫做崩落角和移动角。,地表移动带内区域为危险区,在移动地带内布置的开拓工程或地表永久性建(构)筑物将受到破坏。为确保安全,避免因地表移动而带来的损失,应将主要开拓巷道和其他需要保护的建(构)筑物布置在移动范围之外,并与地表移动带边界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岩石移动角,(二)、按最小运输功确定开拓

22、巷道位置 在确定主要开拓巷道位置时,应使矿床开采过程中的矿石运输费用最低。矿石的地下和地表运输费用与运输量同运输距离的乘积成正比。我们把运输量同运输距离的乘积称为运输功。运输费用的计费依据与运输距离有关,也与井筒位置有关。合理的井筒位置应在矿石的地下地表运输功为最小之处。为减少运输功,应尽可能使地下与地表之间无反向运输。此外,在使用运输设备而运输距离又相近的条件下,地表运输费用往往低于井下运输费用。最小运输功确定主要开拓巷道位置,一般不做定量计算,而只做大概的定性分析即可。,(三)、主要开拓巷道位置确定方法 主要开拓巷道位置的选择,此处仅述选择主要巷道位置时的几项要求:(1)有充足的工业场地,

23、能容下有关建(构)筑物;(2)有选厂距离较短且矿石运输方便,或有较好的外部运输条件;(3)有排废石场地;(4)有防洪条件(一般高出最大洪峰2m),且不受山岭岩石崩塌的影响;(5)有较好的地质条件,尽量避免主要开拓巷道穿过断层、含水层等不利地层;(6)尽量减少开拓工程量。,6 中段平面开拓设计,中段平面开拓设计是矿床设计的一部分,其主要内容是中段开拓平巷的布置,主要目的是满足矿岩运输、通风、排水和探矿等要求。中段需要开拓一系列的运输巷道及硐室,将矿体与主要开拓巷道(各种掘进的井筒)连接起来,从而形成完整的运输、通风和排水,给井下人员造成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必要的条件。因此,中段运输巷道布置是否合理,

24、直接影响着井下工人的安全生产和作业条件、开拓工程量、中段的运输能力乃至矿块的生产能力。中段运输平巷一般有单轨、双轨和环形等形式。,1、中段运输能力 中段运输平巷的布置,首先要满足中段生产能力的要求,在矿山设计时,中段运输应留有余地,以满足生产情况多变的需要,同时也可使矿块(房)生产能力的发挥得到保证。对于中小型矿山,因为中段运输能力不大,一般都采用单一沿脉运输平巷;如运输有些紧张,可采取在运输平巷内每隔一段距离加大巷道宽度,使局部单轨加宽为双轨的办法,以便提高中段运输能力。2、矿体厚度和矿石围岩的稳固程度 当矿体厚度小于68m时,常采用单一沿脉巷道布置;矿体厚度在8m以上,在中小型矿山多采用单

25、一沿脉巷道加穿脉巷道布置;只有极厚矿体,才采用环形巷道布置。中段运输平巷一般采用沿下盘脉外布置,下盘围岩的稳固程度也应予以考虑,实践中,由于下盘围岩不稳固而将中段运输巷道布置在脉内的情况仍少,这是因为在脉内布置中段运输平巷可对同时工作的矿块分配风量,而且不须为保护运输巷道而留矿柱。,一、中段(阶段)运输巷道布置的影响因素和基本要求,3、采矿方法 如采矿方法为崩落法(或其他空场采矿法),中段运输平巷一般布置在脉外,而且要布置在下中段的崩落界线以外,以保证开采下中段时作回风巷道。另外,中段运输平巷沿矿体走向或垂直走向的布置方式以及其底部结构形式等,都能影响矿块装车点位置、数目和装矿方式。4、通风系

26、统 中段运输平巷的位置应有明确的进风和回风线路,尽量减少转弯,要避免大的拐弯和锐角(小于90)拐弯,以减少通风阻力,并要在一定时期内保留中段回风道。,二、中段运输平巷的布置形式,1、单一沿脉平巷布置 这种布置又可分为脉内布置和脉外布置,其轨道布置形式分为单轨会让式(加局部双轨会车段)和双轨过渡式两种。,单轨会让式:除会让站外,运输巷道皆为单线,重车通过,空车待避或相反。通过能力小,多用于薄或中厚矿体中。可用于年产量小于20万t的矿山。双轨过渡式:阶段生产能力大,单线难以完成任务,在运输巷道中设双线,适当位置用渡线连接。可用于年产量2060万t的矿山。,脉内巷道:能起探矿作用、装矿方便;但矿体走

27、向变化较大时,巷道弯曲多,对运输不利。脉外巷道:如果矿石稳固性差,品味高,围岩稳固时,采用脉外布置有利于巷道稳定,并能减少矿柱的损失。,2、沿脉平巷加穿脉布置 可用于年产量60150万t的矿山。如图7-25所示,当矿体厚度大于8m时,多采用这种布置方式,即沿脉平巷布置在下盘围岩内,每隔一定距离掘一穿脉与沿脉平巷配合;在线路布置上,沿脉和穿脉巷道均为单轨布置。穿脉巷道间距的确定,一是根据采矿方法而定,因穿脉垂直于矿体走向布置,如矿房宽为8m,则间距15m为宜,二是取决于生产探矿需要,如探矿规定穿脉间距为30m。,此外,中段平巷布置还有环形运输布置、平底装车布置等,这些布置方式均适用于中大型矿山。

28、在确定巷道布置方式前,设计人员首先根据地质剖面图做出各中段的地质平面图,然后根据矿体厚度,采矿方法以及探矿要求等因素进行中段平面设计。,7 井底车场,井底车场是在井筒与石门联结处所开凿的巷道与硐室的总称。它是转送人员、矿岩、设备、材料的场所,也是井下排水和动力供应的转换中心。井底车场根据开拓方法不同,可分为竖井井底车场和斜井井底车场两大类。一、竖井井底车场 井底车场按使用的提升设备分为罐笼井车场、箕斗井底车场、罐笼箕斗井底车场。井底车场按矿车运行系统分为尽头式井底车场、折返式井底车场和环形井底车场。,尽头式井底车场:用于罐笼提升。其特点是井筒单侧进、出车,空、重车的储车线和调车场均设在井筒一侧

29、,从罐笼拉出来空车后,再推进重车。这种车场的通过能力小,主要用于小型矿井或副井。,折返式井底车场:其特点是井筒或卸车设备(如翻车机)的两侧均铺设线路。一侧进重车,另一侧出空车。空车经过另外铺设的平行线路或从原线路变头(改变矿车首尾方向)返回。折返式井底车场的优点主要是:提高了井底车场的生产能力;由于折返式线路比环形线路短且弯道少,因此车辆在井底车场逗留时间显著减少,加快了车辆周转;开拓工程量省。,环形井底车场:它与折返式相同,也是一侧进重车,另一侧出空车,但其特点是由井筒或卸载设备出来的空车经由储车线和绕道不变头(矿车首尾方向不变)返回。,二、斜井井底车场,斜井井底车场按矿车运行系统分为折返式

30、和环形式两种。环形式井底车场一般用于箕斗或胶带提升的大、中型斜井中,其结构特点大致与竖井井底车场相同。金属矿山,特别是中、小型矿山的斜井,多用串车提升,其井底车场型式均为折返式,斜井井底车场运行线路示意图1斜井;2重车线;3空车线;4调车线,串车斜井井筒与车场的联结有3种方式:(1)甩车道:由斜井井筒一侧或两侧开掘甩车道,矿车经甩车道由斜变平后进入车场,如下图示;(2)吊桥:矿车经吊桥从斜井顶板进入车场;(3)平车场:斜井井筒直接过渡到车场,用于斜井井底与最后一个阶段的联结。,甩车道示意图 1斜井;2甩车道;3绕道;4平巷。,8 矿床开拓方案选择,一、矿床开拓方案选择的基本要求及其影响因素 在

31、矿山设计中,选择矿床开拓方案的总体设计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包括确定主要开拓巷道和辅助巷道的类型、位置、数目等。1、选择开拓方案的基本要求 矿床开拓是矿床开采的一个主要问题。它往往决定整个矿山企业建设的全貌,并与矿山总平面布置、提升运输、通风、排水等一系列问题有密切的联系。矿床开拓方案一经选定并施工之后,很难改变。为此,选择矿床开拓方案满足下列基本要求:(1)确保工作安全,创造良好的地面与地下劳动卫生条件,具有良好的提升、运输、通风、排水等功能:(2)技术上可靠,并有足够的生产能力,以保证矿山企业均衡地生产;(3)基建工程量最少,尽量减少基本建设投资和生产经营费用;(4)确保在规定时间内投产,在生

32、产期间能及时准备出新水平;(5)不留和少留保安矿柱,以减少矿石损失;(6)与开拓方案密切关联的地面总布置,应不占或少占农田。,2、影响矿床开拓方案选择的因素(1)地形地质条件、矿体赋存条件,如矿体的厚度、倾角、走向长度和埋藏深度等;(2)地质构造破坏,如断层、破裂带等;(3)矿石和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如坚固性、稳固性等;(4)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如地表水(河流、湖泊等),地下水、溶洞的分布情况;(5)地表地形条件,如地面运输条件、地面工业场地布置、地面岩体崩落和移动范围,外部交通条件、农田分布情况等;(6)矿石工业储量、矿石工业价值、矿床勘探程度及远景储量等;(7)选用的采矿方法;(8)水、电供

33、应条件;(9)原有井巷工程存在状态;(10)选场和尾矿库可能建设的地点。,对于一个矿山,往往有几个技术上可行的而在经济上不易区分的开拓方案,因此,必须综合分析比较方法,才能选出最优的矿床开拓方案。1、开拓方案初选 在全面了解了设计基础资料和对矿床开拓有关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和设计任务书,充分考虑前述影响因素,提出在技术上可行的若干方案,对各个方案拟定出开拓运输系统、通风系统,确定主要开拓巷道类型、位置和断面尺寸,绘出开拓方案草图,从其中选出35个可能列入分析比较的开拓方案。2、开拓方案的初步分析比较 对初选出的开拓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建设时间等方面的初步分析比

34、较,删去某些无突出优点和难于实现的开拓方案,从中选出23个在技术经济上难于区分的开拓方案,列为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的开拓方案。,二、选择矿床开拓方案的方法和步骤,3、开拓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对初步分析比较选出的23个开拓方案,进行详细的技术经济计算,综合分析评价,从中选出最优的开拓方案。在技术分析比较中,一般要计算和对比下列技术经济指标:(1)基建工程量、基建投资决额和投资回收期;(2)年生产经营费用、产品成本;(3)基本建设期限、投产和达产时间;(4)设备与材料(钢材、木材、水泥)用量;(5)采出的矿石量、矿产资源利用程度、留保安矿柱的经济损失;(6)占用农田和土地的面积;(7)安全与劳动卫生条件;(8)其他值得参与技术经济比较评价的项目。通过以上技术经济比较评价,衡量矿床开采的技术经济效益,最后应估算出矿床开采的盈利指标。最终选择最优开拓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