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爆主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火防爆主任.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防火防爆,一、燃烧及其发生条件,1、燃烧的化学本质。燃烧是激烈的、放热和发光的氧化反应。2、物质的热值及其消防意义,一、燃烧及其发生条件,3、燃烧的发生条件。(1)同时具备燃烧的三个要素:可燃物、氧化剂(助燃物)、点火源;(2)燃烧三个要素都有足够的数量;(3)燃烧三个要素彼此相互作用。,一、燃烧及其发生条件,4、防火灭火的基本原理。防火:防止形成燃烧的条件。灭火:消除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1)不同时具备燃烧三个要素;(2)三个要素不具备足够数量;(3)三个要素不相互作用。,一、燃烧及其发生条件,5、燃烧的历程。(1)可燃气体,直接燃烧。(2)可燃液体,蒸发或分解为气体再燃烧。(3)可燃固体,
2、升华、蒸发、分解为气体再燃烧。除个别例外,绝大多数在燃烧时是在气态下进行的。,二、燃烧的类型与相应的火灾 危险性指标,1、点燃(强制着火)与燃点。2、自燃(自发着火,包括受热自燃与自热自燃)与自燃点。3、闪燃与闪点。4、三种燃烧类型及相应着火温度的消防意义。,三、爆炸现象及分类。,爆炸是物质在瞬间大量释放能量并转化为机械功,爆炸点附近压力急剧升高并产生响声。压力骤增是爆炸破坏作用的主要原因 1、核爆炸 2、物理爆炸 3、化学爆炸,四、物理爆炸,(一)受压容器爆炸发生条件:容器内部的压力超过容器的耐压强度。(1)压力在正常的工作压力下,耐压强度不足。(2)耐压强度达到要求,工作压力异常升高。(二
3、)防止受压容器物理爆炸的基本措施(三)水蒸汽爆炸:高温的熔融金属或盐与水接触,使水急剧沸腾产生大量的蒸汽急剧膨胀而引起的爆炸。,五、化学爆炸,(一)分解爆炸。是化学性质极不稳定的化合物在外部条件(如撞击、摩擦、受热)作用下发生分解而引起的爆炸。,五、化学爆炸,(二)可燃气体、粉尘爆炸。1、现象与过程。2、发生条件。(1)可燃气体、粉尘与空气(或氧)均匀混合,且可燃物的浓度达到爆炸浓度极限,形成爆炸性混合物。(2)爆炸性混合与有足够点火能量的点火源作用。,五、化学爆炸,3、可燃气体、粉尘爆炸的本质,与燃烧的差别。(1)本质:反应速度极快,瞬间完成的燃烧氧化反应。(2)差别:先混后烧为动力燃烧 边
4、混边烧为扩散燃烧,五、化学爆炸,4、爆炸浓度极限及应用。(1)爆炸浓度极限(2)衡量可燃气体的爆炸危险性大小(3)衡量可燃性混合物是否具有爆炸性,六、防火防爆的主要技术措施,1、采用危险性低的工艺和物料。2、控制用量。3、隔离储存。4、设备密闭,防止泄漏。,5、厂房通风,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6、惰性保护,降低氧含量。7、控制工艺参数。8、监测报警。,(一)控制可燃物,消除燃烧爆炸的物质条件。,六、防火防爆的主要技术措施,(二)控制点火源,消除燃烧爆炸的能量条件。1、消除点火源2、采用安全性好的点火源3、控制点火源4、常见点火源:电火源 化学火源 热火源 机械火源,七、防止火灾爆炸事故扩大,减
5、少事故损失的措施,(一)建筑防火设计。1、生产及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2、厂址选择3、总平面布置和防火间距4、建筑防火结构、构造,七、防止火灾爆炸事故扩大,减少事故损失的措施,(二)安全装置1、阻火装置2、泄压装置。(三)消防设施1、消防给水及报警设施2、灭火器3、其他消防设施,八、灭火的基本方法,1、隔离。中断可燃物供给、分隔燃烧三要素。2、窒息。阻止氧化剂补充,降低空气含氧量。3、冷却。吸收燃烧生成热,降低着火物温度 到燃点以下。4、化学抑制。灭火剂参与燃烧的氧化反应而 使反应终止。,九、常用灭火剂的灭火作用及适用范围,1、火灾分类A类 可燃固体火灾B类 可燃液体火灾C类 可燃气体火灾D
6、类 可燃金属火灾E类 带电火灾,九、常用灭火剂的灭火作用及适用范围,2、常用灭火剂的灭火作用及适用范围。(1)水,起冷却作用(2)泡沫灭火剂,起隔离作用(3)干粉灭火剂,起化学抑制作用(4)二氧化碳灭火剂,起窒息作用,九、常用灭火剂的灭火作用及适用范围,3、灭火器的选用。(1)A类火灾选:水型、泡沫、ABC干粉。(2)B类火灾选:干粉、二氧化碳、泡沫(油类可用,但水溶性可燃液体用抗溶泡沫)。(3)C类火灾选:干粉、二氧化碳。(4)带电火灾选:干粉、二氧化碳。(5)D类火灾选:金属专用灭火剂或干泥砂掩盖。,十、初期火灾的扑救,1、火灾初起阶段特点2、火灾报警 3、组织扑救,十一、防火检查,1、防火组织管理2、建筑物防火3、生产过程防火 4、应急救援5、消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