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珍贵文物数据采集指标项及着录规则说明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492436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55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馆藏珍贵文物数据采集指标项及着录规则说明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馆藏珍贵文物数据采集指标项及着录规则说明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馆藏珍贵文物数据采集指标项及着录规则说明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馆藏珍贵文物数据采集指标项及着录规则说明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馆藏珍贵文物数据采集指标项及着录规则说明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馆藏珍贵文物数据采集指标项及着录规则说明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馆藏珍贵文物数据采集指标项及着录规则说明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馆藏珍贵文物数据采集指标项及著录规则说明,2,编制依据和参考资料,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实施条例规章性文件 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 文物藏品定级标准相关业务工作标准规范 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体系规范(试行)博物馆藏品保管工作手册 同时,还汲取和借鉴了文物调查项目试点省馆藏文物数据采集工作的实践经验。,馆藏珍贵文物数据采集指标项及著录规则,3,编制目的,明确需求和定位:以满足文物行政部门的行业管理需求为主。简化适用:选择最基本、最常用的属性信息项和管理信息项,作为文物调查项目馆藏珍贵文物数据采集指标项。,编制原则,为数据采集工作提供具有较高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指

2、导文件提高馆藏珍贵文物数据质量和文物信息管理工作标准化程度推动文物调查项目继续深入开展,馆藏珍贵文物数据采集指标项及著录规则,4,适用范围,适用于“文物调查项目”馆藏珍贵文物数据采集工作。,主要内容,规定了馆藏珍贵文物数据采集指标项的内容以及相应的著录规则。,馆藏珍贵文物数据采集指标项及著录规则,5,馆藏珍贵文物数据采集指标项,6,馆藏珍贵文物数据采集指标项,7,1、“馆藏珍贵文物数据采集指标项”选自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体系规范,共计28项,其中,第1-15项为基本属性信息,第16-28项为管理工作信息。2、“馆藏珍贵文物数据采集指标项”的部分内容略有修改或调整。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体系规范中的“

3、来源”、“来源单位或个人”和“文物藏品级别”三个指标项的名称分别改为“来源方式”、“来源(单位或个人)”和“藏品级别”。“文物类别”项的说明也做了修改。3、“馆藏珍贵文物数据采集指标项”本身不是完整的信息管理指标体系,只是根据“文物调查项目”的需求,选取了部分相关指标项。4、“馆藏珍贵文物数据采集指标项”按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体系规范中的指标项编号排序。,与博物馆藏品信息管理指标体系的关系,8,什么是博物馆藏品信息管理指标体系?,从信息管理的角度,对博物馆藏品及藏品管理工作蕴涵的信息进行分析,明确博物馆藏品信息管理的指标项,并根据其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信息项的类目体系,即“博物馆藏品信息管理

4、指标体系”,共计3个指标群,33个指标集,139个指标项。2001年,国家文物局正式颁布。藏品信息管理指标体系是否完善、指标项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藏品信息管理的能力与效率。,9,10,什么是著录规则?,著录:记载,记录。藏品信息著录规则是对藏品信息著录格式的规定,用来规范藏品信息项目所填内容的组成要素、排列顺序及相关要求。没有藏品信息著录规则,藏品信息管理工作将莫衷一是。,著录说明与规则,11,1、名词术语的解释。如:2.1原名A0101 馆藏文物在现收藏单位总登记账上的名称。2、对于著录内容的要求,即规定了相关的信息著录规则。如:“文物藏品的名称应包含该文物藏品的年代、地域、人文以及有关

5、的工艺技法、文饰题材、形态、质地等本体属性信息和物名(或通称)。馆藏文物定名格式及示例见附录A。”,著录说明与规则,内容可以分为四种形式:,12,3、“录入方式”为“选择”的指标项,分别列出了具体的可选项。即规定了信息描述语言。如:“年代类型包括:制造年代、使用年代、形成年代、生存年代。”4、“示例”的内容,作为对有关说明的补充,更便于理解。如:2.10 尺寸A1611 示例:长38.3,宽54.3,著录说明与规则,内容可以分为四种形式:,13,什么是信息描述语言?,广义的藏品信息描述语言,可以泛指藏品信息管理指标项中填写的、各种形式的内容,包括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狭义的藏品信息描述语言,专指

6、由具有明确内涵和外延的概念构成的人工语言。这些概念之间具有严密、清晰的逻辑关系。按照符号的不同,人工语言可以划分为代码语言和文字语言。,14,什么是信息描述语言?,藏品信息的管理者需要运用描述语言对信息进行著录;藏品信息的使用者需要应用相应的描述语言进行检索。藏品信息必须借助信息描述与检索语言,才能得以记录、传播和利用。“录入方式”为“选择”的指标项,其列出的可选项,就是人为规定的藏品信息描述语言。在实际的藏品信息管理和数据利用中,“录入方式”为“选择”的指标项常常是重要的统计指标,如,“文物类别”、“完残程度”、“保护优先等级”等。其可选项则可以作为查询条件,如,“石器”、“基本完整”、“急

7、需保护”等。,15,“原名”和“名称”项,原名:馆藏文物在现收藏单位总登记账上的名称。名称:文物藏品的规范化名称,参照馆藏文物档案填写说明(国家文物局1991年11月19日颁布)。自然标本定名参见相关学科国际命名法规。文物藏品的名称应包含该文物藏品的年代、地域、人文以及有关的工艺技法、文饰题材、形态、质地等本体属性信息和物名(或通称)。馆藏文物定名格式及示例见附录A。这里所谓的“原名”不是指现收藏单位入藏以前的名称。“原名”与“名称”可以是一致的。,16,关于文物藏品定名问题,文物名称的差别很大。簋 物名 西周 兽面纹 双耳 铜 簋 年代+纹饰+形态+质地+物名“陕甘宁边区妇联会、总工会、青救

8、会、文协献给中共七大的在毛主席思想领导下的大会,是全中国人民彻底胜利的南针,我们永远跟着大会、拥护大会!锦旗”(73字)。人文信息+内容(标题)+物名 文物名称的繁与简,不在于字数的多与少。,17,在藏品信息管理系统中,文物名称是文物的重要标识。文物名称不宜过于简单,尤其不宜只用物名作为文物名称。文物名称中应尽量包含体现文物价值的属性信息,突出文物个性,做到见名如见物,以强化文物名称的识别作用,提高检索效率。文物名称应当是以物体名称(物名)为主、以修饰成分为辅的偏正关系词组。文物名称中的各项信息的排列,应将中心词(即物名)放在最后,将最能体现文物价值和特征的信息放在首位。,关于文物藏品定名问题

9、,18,名称中各项要素一般按下列顺序排列:时间属性信息、空间属性信息、人文属性信息、本体特征信息(图饰、形态和质地等)和物名等。结构:年代 地域 人文 内容 物名例:清乾隆五十九年安徽祁门县吴有寿合家卖身应役文书 对于经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藏品或外国文物藏品,空间属性信息最具有识别作用。结构:地域 人文 年代 形态 质地 物名例:河北平山三汲中山王墓出土战国鸟柱 铜 盆 许多近现代文物藏品往往与某位著名历史人物相关,需要突出其人文属性信息。结构:人文 年代 颜色 质地 物名例:毛泽东在1949年开国大典时穿的绿 呢 制服 项目允许空缺,19,文物类别:参照国家文物局下发的博物馆藏品保管手册确定的

10、文物类别。包括:石器、石刻、玉器、陶器、瓷器、砖瓦、铜器、金银器、其他金属器、漆器、木器、书法、绘画、织绣、雕塑造像、甲骨简牍、文献文书、文具、货币、印信、近现代文物、民俗文物、少数民族文物、杂项、自然标本等。如上述文物类别不能满足文物收藏单位的分类要求或与文物收藏单位的实际情况有差别,可酌情增加填写文物收藏单位实际使用的文物类别。,“文物类别”项,20,关于馆藏文物的分类问题,几乎每个文物收藏单位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分类法都不是完全相同的。性质相近的文物收藏单位,其文物分类法,在分类原则、结构体系和类目名称等方面,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似之处。性质类型不同的文物收藏单位之间,其文物分类法之间的差异相对

11、较大。,21,当前,尚没有一部权威的文物分类法,要求每个文物收藏单位完全按照统一要求,对馆藏文物全部重新分类,也还不很现实。考虑到上述实际情况,本规范做出了以上规定。,关于馆藏文物的分类问题,22,分类的基本原则:,1、每次划分只使用一个划分标准,不能同时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划分标准。否则,会出现划分后所得各子类互相交叉、重叠的混乱现象。2、划分后所得各子类的外延之和应等于其母类的外延,避免“不完全划分”和“多出子类”的错误。,23,“年代类型”和“年代”项,年代类型:包括:制造年代、使用年代、形成年代、生存年代。其中:制造年代:一般为藏品的最初制作年代;使用年代:一般为文物藏品的实际使用年代

12、;形成年代:一般为岩矿标本的最后形成年代;生存年代:一般为古生物、植物、动物类标本的存活年代。年代:藏品蕴涵的年代信息,以公历纪年、地质年代、中国考古学年代、中国历史学年代、帝王纪年、中国少数民族纪年、外国纪年、历史事件时期等方式表示。“年代”与“年代类型”的内容应相互对应。,24,馆藏文物的年代信息,应包括“年代类型”、“年代信息表示方式”和“年代”三个方面。其中:“年代类型”项用来表明时间概念与藏品之间的关系,即所记录的时间信息是藏品的那一种年代概念。“年代”项用来填写藏品蕴涵的具体的年代信息。一件藏品可能会有多个年代信息,应选取最重要的,或最能体现文物价值的年代信息。不同的藏品,其“年代

13、”信息的表述方式会有不同。应选择适宜的年代表述方式。,如何理解年代信息,25,“质地类别”项,质地类别:根据构成藏品主体材料的物质成分确定的文物藏品的类别。,26,1、文物藏品分类应遵循“实物分类”原则,以文物藏品的物质特征作为分类依据,不宜单纯采用学科或知识分类体系的分类方法。质地是文物基本的自然属性,既是客观的,又便于识别或确认。功能用途是文物重要的社会属性,是文物藏品研究的重要课题。质地分类法和功能用途分类法,无论对文物藏品的实物库房管理,还是对文物藏品的研究利用,都是具有检索意义的得力工具。,文物藏品分类法的编制原则:,27,2、要提高“文物藏品分类法”的科学性和通用性,还应以文物藏品

14、的整体作为分类对象,而不是以某一个收藏单位或某一个行政区划范围内的藏品为准。否则,类目设置将不可避免地失于偏颇,分类体系也必将存在先天的结构性缺陷。,文物藏品分类法的编制原则:,28,“形态特征”项,形态特征:对藏品形态特征的描述。其内容包括藏品的外形特征的描述,如质地、造型、纹饰、铭文和制作技巧等,以及藏品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等。藏品形态特征描述的基本原则:1、先整体后局部。在局部或细节描述时,一般按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内后外的顺序。形态或纹饰等细节特征比价复杂的,应突出主体或主要特征。2、描述内容应客观、详实,用词力求准确,精炼。3、应尽量使用文物、考古学等相关专业的术语,做到

15、语言规范。馆藏文物形态特征描述内容说明及示例见附录B。,29,“完残程度”项,完残程度:单件藏品的完残程度和成套藏品的完缺程度的类别,可以分为完整、基本完整、微残、重残、缺、失。应尽量填写入藏时的完残程度,若无,则填写首次记录的完残程度。“完残程度”指标项采取“选择”式录入方式,只选择与馆藏文物完残程度相符合的概念,对馆藏文物残损、残缺等情况的具体描述,应填写到“完残状况”指标项。“完”、“残”、“缺”的概念侧重表述单件文物在物理意义上的完整程度,“失”的概念侧重表述成套文物在功能意义上的完整程度。,30,“完残状况”项,完残状况:单件藏品完残状况和成套藏品完缺状况及其具体描述,应以规范的语言

16、说明单件藏品的伤残部位与情况以及成套藏品的失群情况。参见博物馆藏品保管工作手册第二节第二小节推荐用语。馆藏文物完残信息著录细则见附录C。“完残状况”应与“完残程度”相对应。如果完残程度为完整,则完残状况项可不填;如果完残程度为其他类型,则需详细填写完残状况。“完残状况”指标项属于大文本型数据类型,长度不限。,31,“尺寸”和“尺寸单位”项,尺寸:藏品的测量部位名称及其具体尺寸。测量时一般应精确到“毫米”,尺寸超过1米的大件或特大件藏品,可精确到“厘米”。不同的测量部位及其尺寸之间,用逗号分隔;成套藏品的不同单体的尺寸之间,用分号分隔。不同形状藏品的测量部位不同,各种形状藏品的测量部位名称及其具

17、体尺寸的测量方法:(1)平面型的藏品应测量并顺序填写长、宽;圆形填写直径。书画、缂丝等软片类,既要测量画心部分的尺寸,又要测量装裱后的整体尺寸。,32,(2)立体型的藏品应测量并顺序填写长、宽、高;瓷器、青铜器等类圆形器物,应测量口径、腹围和底径。直径应从器物的外沿量起。(3)复杂形体按照陈列状态测量最大长、宽、高。尺寸单位:藏品相关部位的尺寸的计量单位。尺寸单位为“毫米”、“厘米”、“米”,其中,基本单位为“厘米”。“尺寸”指标项,只填“测量部位”的名称和尺寸的数值,不填数量单位。尺寸的数量单位应分别填入“尺寸单位”指标项。,“尺寸”和“尺寸单位”项,33,“质量”和“质量单位”项,质量:文

18、物藏品所含物质的量,即常说的“重量”。对同一件套有多个单体的文物应填写各个单体质量的总和。质量单位:文物藏品质量的计量单位。质量单位为“克”、“千克”。其中基本单位为“克”。“质量”指标项,只填质量的数值,不填数量单位。质量的数量单位应分别填入“质量单位”指标项。,34,“实际数量”和“实际数量单位”项,实际数量:具有保管意义、在物理上具有独立性的个体或不可拆分的最小个体的数量。必须填写为阿拉伯数字,其后不能跟计量单位。计量单位只填写在A1702指标项中。残次品为修复后的实际个体数。同一性质、同一来源、而且同一入藏时间的散碎品,如:粮食、药材、液体等,则均按一件计算;如有原始分装容器的,则按分

19、装的容器数计算。,35,示例:一串宝珠(50)颗,实际数量:50一双鞋(2)只,实际数量:2实际数量单位:实际数量的计量单位。如:个、件、颗、只、枚、幅等。示例:一串宝珠(50)颗,实际数量单位:颗一双鞋(2)只,实际数量单位:只“实际数量”指标项,只填数值,不填数量单位。数量单位应填入“实际数量单位”指标项。,“实际数量”和“实际数量单位”项,36,关于馆藏文物的数量问题,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计量标准和方法不尽相同,造成文物数量的统计结果不够准确,也存在着管理漏洞。规范计量标准和方法,既可提高统计工作的准确性,还有利于保证文物的完整与安全。在确定馆藏文物的“传统数量”和“实际数量”时,要兼顾文

20、物在物理上的独立性和功能上的相关性。馆藏文物的“传统数量”和“实际数量”应与文物定名相符。“实际数量”项可用来进一步揭示文物的构成情况,增加对馆藏文物的管理深度和力度。,37,关于馆藏文物的数量问题,传统数量:一个总账登记号对应一件馆藏文物。实际数量:单件文物,“实际数量”为“1”;成套文物,组成部分可以独立存在,如不可分割而又同一来源且同时入馆的,“实际数量”为具体件数,如,十二月花卉杯,“实际数量”为“12”;成套文物,组成部分不能独立存在的,“实际数量”为组成部分的实际数量,如,筷子,“实际数量”为“2”。不可人为地、强行拆分文物。,38,“来源方式”和“来源(单位或个人)”项,来源方式

21、:现收藏单位获得藏品的行为方式,包括:旧藏、拨交、移交、交换、拣选、捐赠、收购、征集、采集、发掘、制作、其他。来源(单位或个人):现收藏单位获得藏品的来源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搜集方式为“旧藏”的,来源单位是指原收藏单位。如,天律市历史博物馆接收原河北第一博物院的藏品,“河北第一博物院”即为藏品的来源单位。搜集方式为“拨交”的,是指经主管部门批准调拨或主管部门指定其他单位拨交,来源单位是指原拨交单位。搜集方式为“移交”的,是指公安、海关、工商等执法部门移交罚没的文物、标本,来源单位是指原移交部门。,39,搜集方式为“交换”的,是指收藏单位之间的藏品交换,来源单位是指与本馆交换藏品的单位。搜集方式

22、为“拣选”的,是指银行、冶炼厂、造纸厂以及废旧物资回收单位将拣选的文物、标本移交给主管部门指定的博物馆,来源单位或来源人是指原移交单位。搜集方式为“捐赠”的,来源单位是指原捐赠单位或捐赠人。搜集方式为“收购”的,来源单位或来源人是指出售单位或个人。搜集方式为“征集”的,来源单位或来源人是指提供文物、标本的单位或个人。,“来源方式”和“来源(单位或个人)”项,40,收藏单位:藏品现在的收藏单位的名称。,总登记号:藏品在现收藏单位总账上的登记号。如此号中有冒号、逗号、正反斜杠、星号、问号、各种括号、竖杠等特殊符号时必须输为全角,且要保证与藏品对应的图片文件名中总登记号部分要完全一致。,入藏日期:藏

23、品被现收藏单位登记入库的日期,即“总登记账”登记的日期。日期表示方式参见GBT7408-1994。,入馆信息,上述三项内容是一组指标项,用于记录藏品入馆信息,在采集或录入过程中,要注意各项内容的相关性和完整性。,41,鉴定信息,上述四项内容是一组指标项,用于记录一次鉴定活动的基本信息,在采集或录入过程中,要注意各项内容的相关性和完整性。,鉴定日期:对藏品进行鉴定的日期。日期表示方式参见GBT7408-1994。,鉴定机构:藏品鉴定人员所属的单位或组织机构的名称。,鉴定人:对藏品进行鉴定的人员的姓名。,鉴定意见:鉴定人对藏品的鉴定意见。包括辨别真伪、考证内涵、列举依据、评定价值、定名定级。,42

24、,“藏品级别”项,藏品级别:根据文物藏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确定的级别。馆藏珍贵文物(文物藏品)的级别可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43,“保护优先等级”项,保护优先等级:根据藏品价值及其遭受自然病害或人为损害程度确定的文物藏品保护优先等级,可分为:急需保护、需要保护。,保护记录:对藏品采取技术保护工作的记录。包括技术保护工作起止日期,保护技术处理前、后的藏品状况对比等。日期表示方式参见GB/T7408-1994。,“保护记录”项,“当前保存条件”项,当前保存条件:主要指藏品当前处所的温湿度条件,具体可分为以下情况:恒温恒湿、湿度可调温度不可调、温度可调湿度不可调、无温湿度

25、调节。,44,信息化=,计算机化?,数字化?,标准化?!,信息化是什么?,标准:是对一定范围内的重复性食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标准的对象:重复性概念和重复性事物。标准的本质:反映的是需求的扩大和统一。标准化: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45,编制指标体系 确定管理对象 解决“管什么”的问题制定著录规则 确定管理方法 解决“怎么管”的问题编制描述语言 确定管理工具 解决“用什么管”的问题,藏品信息管理标准化工作需要研究的主要课题,46,管理工具与手段升级换代。管理理念和工作模式产生变革。藏品信息成为博物馆业务工作对象。藏品信息管理成为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的延伸和发展。对博物馆藏品信息管理的理论研究也将成为博物馆学的新课题。,信息化和标准化的影响,47,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