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新人教.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92663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新人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高一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新人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高一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新人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高一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新人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高一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新人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新人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新人教.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氨 硝酸 硫酸,目标定位1、掌握氨、硝酸、硫酸及铵盐的性质。2、掌握氨的实验室制法。3、了解硫酸 硝酸及氨的用途。4、掌握氨气的喷泉实验及氨气的检验方法。,一、氨,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 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事件,整个厂区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厂区内寒气逼人。市消防中心接到报案后立即制定方案,出动上百名消防队员,十余量消防车,【思考】,1、为什么在氨气泄漏时工厂里会寒气逼人?2、如何吸收弥漫在空气中的大量氨气?3、被围困在污染区的群众怎样做才能保证不吸入氨气?,-氨气

2、的喷泉实验,实验48:演 示 实 验,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的原理相似。,科学视野,(2)溶液为什么变为红色?,(3)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什么?,(1)氨为什么会形成喷泉?,想想看:,a.烧瓶干燥;b.装置的气密性好;c.收集的气体纯度尽可能高。,氨气溶于水溶液显碱性。,氨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外形成较大的压差;,喷泉实验1)装置的组成2)形成喷泉的条件3)造成压强差的机理形成喷泉的关键是减少瓶内压强,方法有以下三种:,气体易溶于水或易溶于某种液体(气体在水中或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大,常温下1体积水中溶解气体的体积大于30体积,即可形成喷泉,如SO2、HCl、HBr、HI、NO2、N

3、H3等在室温条件下都可作喷泉实验。);形成内外压强差.,大气压强不变,迅速减少储气瓶内的压强以造成内外压强差;储气瓶内压强不变,人为增大外界压强以造成内外压强差.,减少瓶内气体物质的量.途径是根据气体物质的性质,选择不同的溶剂.降低瓶内气体的温度.途径是采用冰水袋冷却烧瓶,使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增大气体的体积.途径是改变烧瓶的容积(将胶头滴管改为玻璃管,在玻璃管上,连接一个挤扁的洗耳球.待烧瓶内收集满氨气后,松开洗耳球的夹子,烧瓶内气体就会自动进入洗耳球,从而达到增大气体的体积,减少瓶压强的目的.,4)喷泉实验失败的原因5)极易溶于水的气体:HCl、HBr、HI、NO2、NH3、SO2等。极易与

4、某些溶液反应的气体:CO2、NO2、SO2NaOH溶液。,装置气密性问题;仪器不干燥;气体纯度不够.,思考:通过氨气的喷泉实验得到启发,请设计一CO2的喷泉实验。,CO2,NaOH溶液,1.氨的性质,氨是没有颜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且溶解很快(常温下,1:700)。极易液化,液氨在气化时吸热,利用这一性质,液氨常用作致冷剂。,氨的物理性质,展示装满氨气的烧瓶,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让我们观察一个有趣的实验,你得出什么结论?,易液化;,冰块,氨气,液氨,氨气的物理性质,极易溶于水(1:700)。,上一页,下一页,结束,回目录,氨的化学性质,(1)氨跟水反应显弱碱性,NH3极易溶

5、于水。(1:700),,所以氨水显_,既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成_,又能使湿润的红色的石蕊试纸_。,NH3与水反应后有碱性物质生成。,大部分NH3与水结合成 NH3H2O,NH3H2O可以小部分电离成NH4+和OH-。,红色,变蓝,弱碱性,氨跟水的反应,NH3H2O NH3 NH4+H2O OH-H+,氨水保存:,分析氨水的成份:,氨水的密度:,c(NH3)=(x+y+z)mol/L,氨水的浓度:,氨水中的分子有:H2O、NH3 和 NH3H2O,氨水中的离子有:NH4+、H+和 OH-,液氨 是氨气加压或降温后形成的液态物质,液氨所含的微粒是NH3。,所以:氨水是混合物。,所以:液氨是纯净物。

6、,讨论:氨水的主要成份有哪些?氨水与液态氨有何区别?,比较:氨水与液氨,名称,氨水,液氨,形成,物质分类,成分,氨气溶于水,H2O、NH3H2O,混合物,氨气降温加压液化,纯净物,NH3,NH3、NH4+、OH-、H+,讨论,氨与水反应后产物和离子各有哪些?,氨气的水溶液叫做氨水,是混合物,成份:“3+3”。,3种分子:,3种离子:,NH3,、H2O、,NH3H2O,、OH,NH4+,、H+,氨水,一水合氨,液氨,上一页,下一页,结束,回目录,(2)氨跟酸的反应,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氨与氯化氢的反应,沾有浓盐酸的玻棒,沾有浓氨水的玻棒,HCl,NH3,现象:产生大量白烟,NH3+HClN

7、H4Cl,上一页,下一页,结束,回目录,不能,1.在反应中为什么会产生白烟?,挥发出的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在空中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小颗粒。,2.硫酸或磷酸与氨气反应能否产生白烟?,-3,(1)氮肥,用途:,(3)化工原料,(2)致冷剂,无机:生产硝酸、铵盐和纯碱等,有机:合成纤维、塑料、染料和尿素等,生产硝酸原理:,侯德榜制碱法:,NaCl+NH3+CO2+H2O=NH4Cl+NaHCO3,铵盐,物理性质:,铵盐都是晶体,铵盐都易溶解于水,铵盐的形成:NH3+H+=NH4+,铵盐都不稳定,受热分解,铵盐的化学性质,(1)铵盐受热易分解,(2)铵盐与碱反应,NH4NO3+NaOH=NaNO3+H2O

8、+NH3,(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运用:实验室用来制NH3、用于NH4+的检验,反应实质:NH4+OH=NH3+H2O,铵盐的用途,大量的铵盐用于生产氮肥,硝酸铵用于制炸药、氯化铵常用作印染和制干电池的原料,也可以用于金属的焊接,以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薄膜。,氮 肥,氯化铵的妙用,防火布,将一块普通的棉布浸在氯化铵的饱和溶液中,片刻之后,取出晾干就成防火布了。将这块经过化学处理的布用火柴点,不但点不着,而且还冒出白色的烟雾。,科学视野,原来,经过这种化学处理的棉布(防火布)的表面附满了氯化铵的晶体颗粒,氯化铵这种物质,它有个怪脾气,就是特别怕热,一遇热

9、就会发生化学变化,分解出两种不能燃烧的气体,一种是氨气,另一种是氯化氢气体。,上一页,下一页,结束,回目录,这两种气体把棉布与空气隔绝起来,棉布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当然就不能燃烧了。当这两种气体保护棉布不被火烧的同时,它们又在空气中相遇,重新化合而成氯化铵小晶体,这些小晶体分布在空气中,就象白烟一样。实际上,氯化铵这种化学物质是很好的防火能手,戏院里的舞台布景、舰艇上的木料等,都经常用氯化铵处理,以求达到防火的目的。,上一页,下一页,结束,回目录,1、为什么在氨气泄漏现场会寒气逼人?,2、消防队员应该如何除去白茫茫的氨气?,3、附近居民怎样做才能避免受伤?,?,液氨气化吸收热量,喷水,使氨气转化

10、为氨水,防化兵在水幕的保护下,一点一点接近氨气罐,用湿毛巾捂住鼻孔呼吸,尽快逃离现场,上一页,下一页,结束,回目录,2.NH3的实验室制法,原理:加热铵盐与碱的固体混合物如:将固体NH4Cl与Ca(OH)2混合加热,即得到NH3,讨论:NH3如何收集?如何检验NH3已经收满?剩余的NH3如何处理?若要制备干燥的NH3,可用什么作干燥剂?,NH3的实验室制法,(1)原料:NH4Cl Ca(OH)2,(2)原理:2NH4Cl+Ca(OH)2=2NH3+2H2O+CaCl2(3)制取装置:固固加热装置,棉花的作用:,防止空气对流,(4)收集装置:向下排空气法(5)检验:a: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 b:

11、遇浓盐酸产生大量的白烟(6)尾气处理:用水吸收NH3,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常用试剂有哪些?CaO、碱石灰等碱性干燥剂无水CaCl2不能用来干燥NH3(形成CaCl2.8NH3),除了利用上述方法之外,实验室有无其它简单可行的方法来制得氨气?,浓氨水,方法二:加热浓氨水制氨气,浓氨水,固体CaO,思考:有什么现象?为什么有此现象?,方法三,1、吸收水分,减少溶剂。2、增加OH-的浓度。3、放出热量,升高温度。,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讨论,自然界中氮的循环过程,动物中有机氮,植物中有机氮,大气中的氮,氮的固定(生物固氮、高能固氮、人工固氮),土壤中的氮(铵盐硝酸盐),细菌分解,动物排泄物及遗体,植物遗

12、体,动物摄取,植物吸收,硝酸盐,上一页,下一页,结束,回目录,思考:1.能将NH4Cl、(NH4)2SO4、NaCl、Na2SO4四种溶液一一区别开来的试剂是()A NaOH B AgNO3 C BaCl2 D Ba(OH)2,D,思考2:某学生在氨气的喷泉实验基础上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方法,并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A)Cu与稀盐酸(B)NaHCO3与NaOH(C)CaCO3与稀硫酸(D)NH4HCO3与稀盐酸,D,思考3、若在锥形瓶外放一水槽,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

13、物质可能是()A、浓硫酸 B、食盐 C、硝酸钾 D、硫酸铜,A,思考4、比较甲和乙两套装置,从产生喷泉的原理来分析,甲是 上部烧瓶内气体压强,乙是 下部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填“增大”或“减小”),甲,乙,生活中有类似的例子吗?,减小,增大,NH3H2O很不稳定,受热就会分解:,一水合氨是弱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NH3H2ONH3+H2O,氨水是弱碱,氨水呈弱碱性。,液氨是弱碱,NH3H2O是弱碱,判断,上一页,下一页,结束,回目录,练习:下列组合能形成明显喷泉并充满烧瓶的是(),A,B,BD,A、B、C三种气体,A无色,在一定条件下A能与O2反应生成B,B不溶于水,它能与O2反应生成红棕色气

14、体C;A、C气体均溶与水,其水溶液分别呈碱性与酸性,推断A,B,C。,NH3,NO,NO2,下列关于氨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氨气可用排水法收集B、氨水成碱性C、氨气和酸相遇都能产生白烟D、在反应NH3+H+=NH4+中,氨失去电子被氧化,习题巩固:,B,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发现了一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根据气体的判断可能是氨气,但不知是否确实是氨气,下列提供的方法中,你认为能帮他检验是否为氨气的方法是()A、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B、将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C、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D、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AC,二、硫酸和硝酸的特性,使指示剂变色:,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15、:,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与盐反应:,稀硫酸与硝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H+OH-=H2O,2 H+CuO=Cu2+H2O,2 H+CO3 2-=H2O+CO2,与活泼金属反应,思考与交流,1、硫酸、硝酸、盐酸都是酸,它们在组成上用什么特点?,它们都是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H+,硫酸、硝酸是含氧酸,盐酸是无氧酸;硫酸是二元酸,硝酸和盐酸是一元酸,2、这些特点与酸的通性有什么关系?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在水溶液中都电离出氢离子,HA=H+A,(一)硫酸的性质,1.【思考】稀硫酸和浓硫酸的性质有何不同?浓H2SO4的物理性质A.色态: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B.沸点:约338度难挥发酸(高沸点酸)C.密度:1

16、.84g/cm3高密度酸D.溶解性:跟水任意比互溶,溶解放出大量热。两高:沸点、密度高两大:溶解度、溶解放热量大,2.你对浓硫酸知多少?,(1)浓硫酸在稀释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壁向水中慢慢注入,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2)实验室制HCl气体是用以下反应制备,你能说明反应进行的理由吗?,注:高沸点酸制低沸点酸,难挥发性酸制易挥发性酸,3.浓硫酸的特性:,1)吸水性:能吸收水份,可干燥与它不反应的气体,思考:能用浓硫酸干燥H2S、NH3气体吗?,将硫酸铜晶体投入浓硫酸中,有何现象?,浓硫酸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因此,在实验室中常用浓硫酸来 不与它起反应的气体。,问题探究,1、下列

17、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是()Cl2 O2 SO2 H2 HCl NH3 CO2,2、实验室常用浓盐酸跟浓硫酸混合来快速简易制取HCl气体,请简述原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浓硫酸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因此,在实验室中常用浓硫酸来 不与它起反应的气体。,2)、脱水性,浓硫酸与木屑、棉花、纸屑反应,浓硫酸与蔗糖反应,浓硫酸能按水的组成比脱去有机物中的氢和氧元素,a.浓硫酸沾到衣服上应如何处理?b.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如何处理?,浓硫酸的吸水性与脱水性有何区别?,当皮肤或衣物上不小心沾有少许浓硫酸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实验:将浓硫酸慢慢加入蔗糖中,并用玻 璃棒搅拌,现象

18、:,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原因:,C12H22O11 浓硫酸能将蔗糖中的H和O按原子个数比2:1脱去形成水,使蔗糖生成炭,问题探究,1、写出蔗糖遇浓硫酸发生的化学方程式:,C12H22O11 12C+11H2O,2、蔗糖分子中含有水,浓硫酸将水吸去使它生成炭而变黑,这种说法对吗?试分析。,不对,因为蔗糖分子中没有水,练习并讨论:,3)与铜反应:强氧化性,分析上述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并分析浓硫酸在上述反应中体现的性质。,失去2e-,得到2e-,氧化剂:H2SO4 还原剂:Cu,加热时,浓硫酸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Au、Pt除

19、外),一般没有氢气生成,通常生成SO2气体。,书P95实验48 铜与浓硫酸的反应,现象:,有气体产生,此气体使品红溶液褪色或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反应后溶液倒入少量的水中,溶液呈蓝色,反应原理:,Cu+2H2SO4(浓)=CuSO4+SO2+2H2O,浓硫酸与碳的反应:,C+2H2SO(浓)=CO2+2SO2+2H2O,4)与非金属反应,思考并讨论:,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C和浓硫酸反应的产物,加热时,浓硫酸也能与某些非金属反应(S、C等),仪器连接如下,说明:应首先用无水硫酸铜验证水,然后用品红验证二氧化硫,再用高锰酸钾氧化多余的二氧化硫,接着再次验证二氧化硫是否全部被氧化,最后才验证二氧化碳。

20、,验证C和浓硫酸反应的产物,如何检验浓硫酸与碳反应生成的各种产物?,无水硫酸铜、品红、酸性高锰酸钾或溴水、品红、澄清的石灰水,注意:硫酸分子中的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处于硫元素所有化合价中的 价态,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只能,表现,浓硫酸被还原一般得到的产物为。,+6,最高,降低,氧化性,SO2,常温下,浓硫酸可用铁槽车或铝槽车运输,这是因为常温下,浓硫酸可使铁或铝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内部金属与浓硫酸进一步反应,这种现象叫做钝化。,试写出浓硫酸与铁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硫酸车槽,【思考】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稀硫酸是否有氧化性?

21、如果有,其氧化性与浓硫酸的氧化性有何不同?浓硫酸与稀硫酸比较:稀H2SO4:由H+和SO42-构成弱氧化性(由H+体现)可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H2 浓H2SO4:由H2SO4分子构成强氧化性(由 S 体现),加热时可与大多数金属和某些非金属反应,通常生成SO2,练习:下列现象反映了硫酸的哪些主要性质(1)浓硫酸滴在木条上,过一会儿,木条变黑。(2)敞口放置浓硫酸时,质量增加。(3)锌粒投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4)把铜片放入浓硫酸里加热,有气体产生。(5)利用浓硫酸和食盐固体反应可制HCl气体。(6)浓硫酸不能用来干燥硫化氢气体。(7)利用硫化亚铁跟稀硫酸反应可制H2S气体。,答案:(1)脱水

22、性(2)吸水性(3)酸性(4)酸性和强氧化性(5)难挥发性(6)强氧化性(7)强酸性,5.硫酸的用途:,(二)硝酸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能以任意比溶于水,含HNO3 98%的硝酸发烟硝酸,2.化学性质:,(1)酸性(略),(2)氧化性:,与金属反应(除Au和 Pt外),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 Cu(NO3)2+2NO+4H2O,注意:Fe 和Al遇到冷的浓硝酸被钝化,被氧化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情形跟浓硫酸一样。,氧化性:浓硝酸稀硝酸,实验现象:反应开始时两试管中都有 产生,加浓硝酸的试管中反

23、应,放出 色气体;加稀硝酸的试管中反应较,放出 色气体,当空气进入试管后,色气体变成了 色,两支试管中都生成了 溶液。,气体,剧烈,红棕,慢,无,无,红棕,蓝色,实验结论:,浓、稀硝酸都与铜发生反应,分别生成NO2、NO,NO遇空气又生成NO2,Cu+4HNO4(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2NO+O2=2NO2,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意:铁、铝在浓硝酸中钝化。,与非金属反应,C+4HNO3(浓)=2H2O+4NO2+CO2,S+6HNO3(浓)=2H2O+6NO2+H2SO4,P+5HNO3(浓)=H2O+5

24、NO2+H3PO4,结论:硝酸跟非金属反应,生成NO2、H2O和相应的含 氧酸,硝酸还能氧化FeO、Fe(NO3)2(Fe2+)、HBr(Br-)、HI(I-)H2S(S2-)、SO2等具有还原性的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不能用硝酸与有关的盐反应制取HI SO2 H2S HBr等气体,小结: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HNO3中+5价的氮得到电子,被还原成较低价氮的物质,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一般是NO,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一般是NO2,而不像盐酸与金属反应那样生成H2,(3)不稳定性:硝酸不稳定,见光就会分解:,4HNO3浓=2H2O+4NO2+O2,因此,硝酸要保存在棕色瓶里,并置于阴凉的地方,光,硝酸的氧化性强至可以氧化大多数金属,但还是没办法氧化Au和 Pt,如果把浓硝酸和浓盐酸按照1:3的体积比混合(即王水),就可以氧化所有的金属。,3、硝酸的用途: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