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辩证法哲学第九课矛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复习辩证法哲学第九课矛盾.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单元 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总特征:,联系 发展,根本观点:,矛盾,根本内容,根本动力,要求:,树立创新意识,构成,(引起),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焦点和根本分歧,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考纲要求:考点: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4、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课程标准:3.9运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事物自身“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理解矛盾分析方法的普遍意义,
2、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解决问题抓住主要矛盾。,思考题:1、什么是矛盾?如何理解它的两个基本属性?2、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3、什么是矛盾的特殊性?它表现在哪些方面?4、如何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5、如何理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6、什么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它的地位和意义分别是什么?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什么?8、请总结有关矛盾的哲学道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矛盾,一、含义和基本属性,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对立,斗争的具体形式,同一性,相互依赖:,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 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
3、包含,(一)含义:,事物内部、对立统一,事物本身固有(客观的),不同于“逻辑矛盾”,(二)基本属性:,1、区别,相反相成,同一性和斗争性,下列示例体现的是什么基本属性?请解释,“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天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矛盾,一、含义和基本属性,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对立,斗争的具体形式,同一性,相互依赖:,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 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4、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一)含义:,对立统一,不同于“逻辑矛盾”,(二)基本属性:,1、区别,2、联系,相反相成,同一性和斗争性,史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依存离不开斗争。“依存”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一方的性质依赖于另一方来规定,这就是平时所言的“相比较而存在”。,上下,大小,转化也离不开斗争性。矛盾双方的转化只能是向对立面转化。,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 盾 就 是 对 立 统 一
5、,(差异和对立)斗争性,同一性(相互依赖、相互转化),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绝对的、无条件的,相对的、有条件的,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矛盾,一、含义和基本属性,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矛盾双方相互依赖;2、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符合对立统一规律。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的两个方面相互联系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之中。3、苦尽甘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吃一堑,长一智。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相互贯通,一定条件下);4、教学相长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
6、促进。5、一劳永逸-这是违背对立统一规律的形容词。不能把劳和逸割裂开来。正确的应该是有劳有逸,劳逸结合。6、物极必反;7、否极泰来;8、乐极生悲;9、因祸得福;10、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11、吃一堑,长一智;12、失败是成功之母:1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14、居安思危要从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方面来看问题,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学会感激凡事感激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感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该独立;凡事感激,学会感
7、激,感激一切使你成长人。,一、含义和基本属性,(一)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承认、分析、揭露和解决矛盾,坚持两点论、两分法,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矛盾,二、特点,1.不能把“普遍性”理解为任何两事物之间都有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构成矛盾关系),2.人们尚未认识,还不能对其矛盾作出科学解析的事物,并不等于矛盾不存在。,3.人们不易觉察的矛盾,不等于矛盾不存在。,(1)第一种含义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2)第二种是指同类事物共同的状态本质和属性。
8、简单理解就是同类事物的共性(共同点),4.普遍性有两层含义,注意,一、含义和基本属性,(一)矛盾的普遍性,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矛盾,二、特点,(二)矛盾的特殊性,1、含义: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2、表现:,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3、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含义: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2)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3)意义,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9、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成语、俗语,量体裁衣 对症下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因地制宜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因材施教 逢山开路,逢水搭桥,违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成语或者俗语,张冠李戴 生搬硬套 火上浇油 不分青红皂白千篇一律 一刀切 东施效颦,(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二者的关系总的来说,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点击举例),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点击举例),(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2)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可以相互 转化(点击举例),1、内容,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
10、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遵循正确的认识秩序和科学工作方法。,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2、地位,葡萄,苹果,梨,草莓,香蕉,水果,含有果酸、多汁、味甜等特点植物果实(共性),(个性),水果的共性是从葡萄、苹果、香蕉等各种不同水果中概括总结出来的。,体现: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它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返回,人,共性:能劳动、能思维、有语言有意识、直立行走的高级动物。,李二妞,王小壮,张大脸,刘老根,个性,思考?,不同类别、品种的水果虽然各有自己的特点,但又都含有果酸、多汁等水果的共性。不
11、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各有自己的特点,但又都有作为人的共性。这些说明了什么?,返回,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不同场合是可以变化的,个性共性,个性共性,个性共性,个性共性,水果,(共性),砀山梨,水晶梨,鸭梨,香梨,(个性)苹果,(个性)香蕉,(个性)梨子,(共性),(个性),(个性),(个性),(个性),返回,有人说: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就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你认为对吗?,果皮,果肉,果核,.,水果,(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二者的关系总的来说,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点击举例),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
12、遍性。(点击举例),(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2)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可以相互 转化(点击举例),1、内容,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遵循正确的认识秩序和科学工作方法。,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2、地位,【知识拓展】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原理在认识和实践中的具体运用:,(1)认识事物,要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从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2)做工作,“解剖麻雀”、抽样调查、抓好典型,先试点后推广;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
13、中去;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实际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借鉴他人(他国)成功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含义和基本属性,(一)矛盾的普遍性,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矛盾,二、特点,(二)矛盾的特殊性,(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四)矛盾的不平衡性,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1、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第一,原来的主要矛盾解决了,或
14、者基本解决了,这时,原来处于次要地位的某种矛盾就会突出起来,成为主要矛盾。第二,有的时候原来的主要矛盾虽然并没有解决,但由于出现了新的条件,也会发生主次矛盾的相互转化。,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一、含义和基本属性,(一)矛盾的普遍性,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矛盾,二、特点,(二)矛盾的特殊性,(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四)矛盾的不平衡性,1、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2、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在一个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二者相互排斥,相互依存,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善于
15、抓主流兼顾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一、含义和基本属性,(一)矛盾的普遍性,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矛盾,二、特点,(二)矛盾的特殊性,(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四)矛盾的不平衡性,1、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2、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区别、联系,主要矛盾:中心、关键、重点、核心重中之重、首要任务、突出地位、中心环节、,复杂事物,主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性质、本质、主流、主体、利弊,一、含义和基本属性,(一)矛盾的普遍性,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矛盾,二、特点,(二)矛盾的特殊性,(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四)矛盾的不平衡性,1、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2、矛
16、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区别、联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1)含义,两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次要矛盾,某一矛盾时,,既要,又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重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方面,一、含义和基本属性,(一)矛盾的普遍性,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矛盾,二、特点,(二)矛盾的特殊性,(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四)矛盾的不平衡性,1、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2、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区别、联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1)含义,(2)联系,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
17、,反对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反对一点论,思辨的艺术,下列作法体现或违背了什么原理或要求,A、眉毛胡子一把抓B、拣了芝麻,丢了西瓜C、十个指头按跳蚤D、一个好汉三个帮E、擒贼先擒王F、一个篱笆三个桩,不分主次、抓不住重点、中心,颠倒主次,违背了要善于抓住重点、抓住关键,既要抓住重点,把握中心和关键,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要抓住主要矛盾,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主次矛盾,思辨的艺术,H、荷花好看也要绿叶相扶I、牵牛要牵牛鼻子K、学会“谈钢琴”的工作方法,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也有影响,不能忽视,要抓住主要矛盾,抓住重点和关键,既要抓住重点,又要统筹兼顾,矛盾分析方法,矛盾就是对
18、立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坚持一分为二地观点看问题,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坚持两点论重点论的统一,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矛盾分析法,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是对立统一,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存在于一切事物中,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要承认、分析、揭露、解决矛盾,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矛盾普遍性原理,矛盾特殊性原理,
19、对立统一观点(矛盾的观点),矛盾的基本属性原理,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矛盾属性的关系(区别+联系)(视材料取舍),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或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办事情既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地解决好次要矛盾,要求,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依赖,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分清
20、主流与支流,既要着重抓主流,又不能忽视支流。,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二者在不同场合会相互转化。,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遵循正确的认识秩序和科学的工作方法。,要求,(2013新课标全国II39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材料一:近年来,莫高窟游客逐年增长,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量达到80万人次。旅游旺季时,平均每天游客量逾4000人次,最多时约7000人次,
21、而其最佳游客承载量在3000人次以内。大量游客进入洞窟,二氧化碳长时间滞留,窟内空气湿度增大,温度上升,侵蚀壁画和彩塑;加之长期的风化和氧化作用,莫高窟壁画和彩塑正在缓慢退化。(1)结合材料一,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如何处理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关系。(14分),【答案】(1)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分)游客增多加大了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的压力,若限制客流会影响利用的效益,但合理利用和科学保护是能够相互促进的。(4分)(2)应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分)从实际出发,探索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有机结合的途径和办法,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利用,在合理利用中保护。(4分)第(1)问考查生活与哲学中的辩证法的相关知识。需要我们对设问本身“如何处理”作出全面细致的剖析。涉及到对立统一、两点论与重点论、及矛盾特殊性原理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