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t国际经济学-新贸易理论.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507097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jt国际经济学-新贸易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hjt国际经济学-新贸易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hjt国际经济学-新贸易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hjt国际经济学-新贸易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hjt国际经济学-新贸易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jt国际经济学-新贸易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jt国际经济学-新贸易理论.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成均馆大学中国大学院,新贸易理论,郝继涛,国际经济学International Economics,目录,规模经济、产品差别与贸易模式需求决定的贸易模型行业内贸易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坎普模型(1964)假定两种商品生产中都存在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导致PPF凸向原点A不稳定均衡点Y扩产,边际成本(机会成本)递减PX/PY越高,越合算进一步扩产,专业化生产X也如此,凸向原点的PPF,Y,X,规模经济产生的贸易基础,由于外部规模经济的存在,生产条件和需求偏好完全相同的两国也可能从贸易中获利,但贸易模式难以确定,外部规模经济与贸易,Y,Y,X,X,PX/PY,(PX/PY)2,(

2、PX/PY)1,专业化生产Y区域,专业化生产X区域,内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内部规模经济:单个企业的平均成本随规模的扩大而递减Krugman模型(JIE,1979)假设条件之一:规模经济单一生产要素劳动生产函数:Lia bQi总成本:TCwLiwawbQi平均成本:ACwLi/Qi=wa/Qiwb,产量越高,平均成本越低 假设条件之二:垄断竞争行业内多个厂商,没有进入壁垒,每个厂商的长期利润为零。行业中各厂商生产不同质产品(水平差别),厂商数目代表了差别产品的种类,自给自足均衡,横轴:经济中任何一个有代表性的消费者对典型商品i的消费量纵轴:商品i的价格与工资水平比率PP曲线:反映短期均衡时商品

3、价格与其消费量的关系,需求推动价格上升MR=d(TR)/dQi=d(QiPi)/dQi=Pi+QidPi/dQi=Pi(1+QidPi/PidQi)=Pi(eD1)/eD MR=MC:Pi(eD1)/eD=wbPi/w=beD/(eD1)随消费量增加,需求更缺乏弹性,eD/(eD1)值更大,Pi/w上升ZZ曲线:反映长期均衡时零利润状态TR=TC:PiQi=(a+bQi)wPi/w=b+a/Qi总产出Qi=总劳动力L人均消费ci,Pi/w=b+a/(Lci)Pi/w与ci负相关,规模经济的体现PP曲线和ZZ曲线相交:均衡人均消费水平和价格-工资比,克鲁格曼模型自给自足,开放经济的均衡,两国偏好

4、、要素禀赋及收入水平完全相同。开放贸易后,各国厂商面临的消费人口增加,L值增加,ZZ线向下移动,得到新均衡点Pi/w下降,实际工资w/Pi上升,ci下降,Qi增加,Qi=a(Pi/w-b)消费种类增加,Lf为伙伴国劳动人口结论:要素禀赋决定了一国出口与进口的大类商品,但产品差别和规模经济促成了每一大类中各商品的贸易,克鲁格曼模型贸易,专栏:规模效应的经验分析,Head and Ries(1999):美国削减关税使加拿大工厂的规模平均扩大10,但加拿大削减关税又使其规模下降8.5%Trefler(2001):在关税削减程度非常大的行业(通常是低端制造业),就业下降15、产出和工厂数量都下降10;

5、而长期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7,每年提高了1,垂直差别产品的贸易模型(新H-O模型),Falvey模型(1981)假定两国家(、)两要素(K、L),国家资本富裕、国家劳动富裕(ww)完全竞争、固定规模报酬、技术水平相同、需求相同、无运输成本某一行业内存在多种非同质产品(垂直差异)产品的质量(产品复杂程度)与K/L(s)有关,K/L投入越高的产品质量越高两国j商品的价格取决于成本Pj(sj)=cj w+sjrPj(sj)=cjw+sjr以两国成本相等的m商品为标准,有r-r=(w-w)/sm则,任意j商品,cj-cj=(w-w)(1-sj/sm)比m复杂的高质量商品,sj/sm1,在I国成本低比m复

6、杂程度低的低质量商品,sj/sm1,在国成本低国家出口高质量的商品,国家出口低质量商品要素禀赋决定了行业内贸易,P(sj),w,w,O,sj,Pj,Pj,sm,垂直差别与商品价格,规模经济、动态比较优势,产品周期理论(Vernon,1966)以美国的工业制成品贸易为对象。分析新产品的生命周期对贸易模式的影响新产品特征:迎合高收入者的需求生产过程中有节约劳动的特性新产品阶段只有美国有需求,仅在美国生产、消费,没有贸易产品成熟阶段随着生产过程标准化,出现规模经济相近收入水平的外国出现需求美国向相近收入的国家出口新产品考虑资本和管理的国际流动性,美国可能从相近收入国家进口产品标准化阶段新产品成为标准

7、化产品生产向低劳动成本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出口,美国进口,产品生命周期中美国的贸易方式,生产生命周期使比较优势动态化,新产品的生命周期决定了贸易模式规模经济和海外直接投资强化了基于生命周期的贸易模式在新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中,形成了动态的比较优势,目录,规模经济、产品差别与贸易模式需求决定的贸易模型行业内贸易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收入决定的贸易模型,林德理论H-O模型解释了初级产品贸易,而制成品贸易基础是消费者偏好体现的需求结构差异考虑产品垂直差别影响需求结构的因素是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人均收入水平越高,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越高;一国的生产者总是为大部分消费者生产贸易模式:贸易发生在具有重叠需

8、求的商品之间商品(差别产品)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贸易OA和OB射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反映一国需求的某产品的质量范围人均收入水平越高,需求的产品质量越高,重叠需求和贸易结构,N,M,A,B,C,D,E,偏好决定的贸易模型,Lancaster&Helpman模型对水平差别产品的需求取决于消费者偏好一国提供、四种样式产品某些消费者不喜欢其中的某些款,或者没有找到更好的款式国内市场无法满足的需求转向国外市场伙伴国生产、四种样式同类商品与本国有款式差别生产条件、成本、价格相同贸易满足了不同偏好,国内收入水平差距决定的贸易模型,Grubel模型一国的生产者为本国大多数消费者进行生产国家1大多数家庭收入处于y1、y

9、3之间,国家2大多数家庭收入处于y2、y4之间收入水平较多偏离人均收入水平的消费者转向国外市场,形成了垂直差别产品间的贸易国家2处于y1、y2之间的低收入家庭消费,从国家1进口,国家1处于y3、y4之间的高收入家庭消费,从国家2进口;其他家庭从其他国家进口,收入分配水平差异与贸易结构,目录,规模经济、产品差别与贸易模式需求决定的贸易模型行业内贸易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行业内贸易的定义,联合国统计局标准国际贸易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SITC),9类90章,以章为准行业间贸易:一国的出口和进口分属不同的产品分类目录的商品行业内贸易

10、:一国同时进口和出口同一产品分类目录中的商品行业内贸易的基础技术水平、资源禀赋垂直差别产品的双向贸易规模经济导致的双向贸易重叠需求、消费者偏好、收入分配等决定的垂直或水平差别产品的双向贸易地理位置与运输成本大米:广东从泰国北部进口;黑龙江出口俄罗斯、韩国;黑龙江与广东贸易量少其他同质产品的行业内贸易间歇性贸易转口贸易或复出口自由贸易区,规模经济是行业内贸易的主要原因,分工与贸易使两国成本、价格都降低,资源有效利用可能是竞争、协议的结果,规模经济与制成品的双向贸易,中国的验证,行业内贸易(IIT)指数,某一行业的行业内贸易指数如果一国只出口或只进口该产品,IIT指数0,不存在行业内贸易如果同时进

11、出口同一行业产品(行业内贸易),IIT指数0当出口与进口相等时,IIT指数=1IIT指数的值越大,表示行业内贸易越发达IIT指数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加总程度一国的行业内贸易指数,行业内贸易的经验分析,Grubel(1975):计算了1967年10个工业化国家的各种行业的IIT值,加权平均是0.48,表明将近一半的贸易是进出口同一行业的差异产品;IIT值有逐渐上升的趋势,1959年是0.36,1964年是0.42,1967年是0.48,部分国家制造业部门行业内贸易的份额(),行业内贸易的经验分析,Pagoulatos and Sorenson(1975):非关税壁垒的水平和差异与行业内贸

12、易水平无关;人均收入水平的相似性与行业内贸易正相关;较低运输成本商品的行业内贸易比较发达Loertscher and Wolter(1980):国家间行业内贸易的程度和发展阶段的差异、市场规模的差异以及贸易伙伴之间的空间距离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和关税同盟则明显正相关Balassa(1986):更高的人均收入、更高的国民收入、更高的开放程度以及与主要贸易伙伴存在共同边界都与IIT水平呈正相关;贸易伙伴国间的距离(代表运输费用)与IIT水平负相关Hansson and Lundberg(1989):(瑞典)行业内贸易的份额在具有极端要素条件的部门,即非常高或非常低的资本密集度的行业是最低的发展中

13、国家产业内贸易研究:关税同盟或区域性集团的成员是影响行业内贸易的积极因素;收入水平的相似性和工业化阶段对产业内贸易有所帮助。总体看来,国家的特征比产品的特征更能够解释有发展中国家参与的行业内贸易,目录,规模经济、产品差别与贸易模式需求决定的贸易模型行业内贸易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国家竞争优势,钻石模型(Porter,1990)要素禀赋、国内需求、相关及支持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四个决定因素构成了一个坚固的钻石,钻石条件最为有利的行业中的企业最有可能取得成功钻石是一个相互补充和相互强化的系统,一个因素的影响力取决于其他因素的状况,竞争优势因素,要素禀赋,高级要素、专门要素可后天培育人力资源:人员

14、(包括管理人员)的成本、技能和数量自然资源:土地、水资源、矿藏、森林、渔场等及其质量、成本,以及气候条件、区位、地理规模知识资源: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市场知识资本资源:支持产业的资本数量、成本、质量、形式基础设施:运输系统、通讯系统、保健系统及其质量与成本国内需求:国内需求与世界需求的吻合度;需求的特征相关和支持产业,支持产业可有意识营造,成为环境因素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辅助因素机遇:重要的新发明、重大技术变化、投入成本的剧变(如石油危机)、外国政府的政治性决策、国际金融市场或外汇汇率的重要变化、战争等政府:补贴、干预、制定规则和标准,以及有意识的产业政策等(全球华人网络是何种因素?)发展阶段

15、: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财富驱动企业群落论(集群理论):钻石模型区位理论,小结,Kemp模型认为当商品生产中存在外部规模经济、且生产可能性线凸向原点时,生产条件和需求偏好完全相同的两国也能从贸易中获利,但贸易模式的确定可能是偶然的Krugman模型分析了在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的经济环境中,开放贸易导致产品种类增加,所有消费者都可以通过贸易提高自身福利Falvey模型强调了产品差别和要素禀赋有关,进而在要素禀赋差异的假定下,分析了垂直产品差别的行业内贸易情形产品周期理论分析了新产品的生命周期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在产品的成熟阶段,主要是高收入水平国家间的贸易;在产品的标准化阶段,可能是低收入国

16、家出口,高收入国家进口在需求决定的模型中,Linder理论强调了收入水平的决定作用,解释了发达国家之间制成品的相互贸易结构;Lancaster&Helpman模型分析了偏好决定的贸易模式;Grubel模型分析了国内收入水平差异决定的贸易模式行业内贸易的基础包括:不完全竞争环境下的倾销、规模经济、产品差别、需求差异、地理位置等通过IIT指数,人们对行业内贸易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发现了行业内贸易与两国收入水平、地理位置、开放程度等因素的相关性Porter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要素禀赋、国内需求、相关和支持产业以及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是影响一国行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贸易基础和发展战略,供给因素 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要素禀赋的差异 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产品差别 竞争优势需求因素收入偏好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竞争优势还有哪些可能引起贸易的因素或基础?,作业,1.什么是产品周期理论?它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否定吗?2.林德理论对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的前景持什么态度?结论和现实相符吗?3.你如何看待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在一国参与国际竞争中的作用?,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