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t国际经济学-绪论.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507098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jt国际经济学-绪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hjt国际经济学-绪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hjt国际经济学-绪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hjt国际经济学-绪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hjt国际经济学-绪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jt国际经济学-绪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jt国际经济学-绪论.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成均馆大学中国大学院,绪论,郝继涛,国际经济学International Economics,目录,一、一切因国际而不同二、全球化视野下的国际经济三、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四、国际经济学的发展五、关于本课程的交流,人的动机与行为是一样的,经济分析方法一致国际经济学:三部门四部门1998年的一个walkman,政 府,生产者,消费者,国 外,国际经济学:因国际而不同,国际经济学的特征,国际贸易不同于国内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普遍存在着对贸易和要素流动的自然的与人为的障碍人有不愿迁徙、在本区域内交易的偏好劳动力和资本在国家间的流动程度远远低于其在一国之内的自由流动程度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在一国之内一般是不存

2、在的;同样,各国使用不同的货币,使得国际贸易比国内贸易复杂等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种种差异表明,需要有一套专门的体系来解释国际交易活动国际经济关系是发生在各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之间的政策目标不一致,一国最佳世界未必最佳20世纪30年代关税大战,1930年5月,美国率先将890种主要商品的进口关税提高近40%,其他国家纷纷采取报复性措施,大幅提高关税.各国商品无法正常流通,国际贸易自然衰退经济连锁机制使一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影响他国的资源配置经济连锁机制使一国的厂商行为影响他国的厂商行为经济连锁机制甚至使一国的企业行为影响到他国的资源配置国际经济学理论的选择带有明显的民族性和政治性在政策制定上,一国往往

3、考虑的是本国的福利与稳定而非世界的福利与稳定微观经济学的决策往往比较纯粹,国际经济:案例透视,中国输美轮胎特保案2008年,中国轮胎产量达3.5亿条,其中40%出口,出口中30%到美国。2009年9月11日,奥巴马宣布对中国进口美国轻型卡车和乘用车轮胎启用特保措施,在原有关税4的基础上,今后三年分别加征35、30和25的附加关税。高额关税下,中国轮胎将失去美国市场,10万人可能因此失业;美国则有2.5万人要失业,加上轮胎销售、仓储、运输、装卸等环节,也将近10万人受影响中国出口的轮胎在美国有200多家代理商,43000多个零售店,为美国人创造了10万就业岗位轮胎制造行业的总体就业在2010年前

4、5个月里比去年同期下降10%2010年上半年,美国相关类型轮胎的进口总量增加了21%,进口价格则上涨了30%中国向WTO申诉中国报复,对美国出口中国的肉鸡征收关税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中国:人民币升值?资本市场开放?资料:,目录,一、一切因国际而不同二、全球化视野下的国际经济三、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四、国际经济学的发展五、关于本课程的交流,国际经济:全球视野,全球分工体系全球货币体系全球不平衡全球化背后的驱动力技术变革贸易和金融自由化全球生产国际竞争力公司(产业)竞争力国家竞争力:国际贸易使国家集中于有效率的生产,无效率的部门被挤出;参与国际竞争提升该部门的效率全球化与竞争力,市场的全球化,“电信

5、业产生了全球听众,运输业创造出全球村。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到波士顿再到北京,普通老百姓看着音乐电视,穿着利维斯牛仔裤,听着索尼随身听,这就和他们坐公交车上班一样。”世贸组织前总干事 雷那托鲁洁罗(Renato Ruggier),生产的全球化,波音777大型客机的132500个零件由全世界545家公司生产中国河北省沧州市一个偏僻的小乡村的试模厂通过阿里巴巴与在美国、欧洲的建筑公司做生意,金融的全球化,2007年2月27日全球股市暴跌,全球化的优点与缺点,优点国家根据自己的优势进行生产,增加生产全球竞争使低价进口,保持低价与温和的通胀开放的经济鼓励来自海外的技术创新出口行业的工作薪酬比面临进口压力的行

6、业具有竞争力资本流动使得外资充裕,保持较低的利率缺点进口过多、生产转移使得本国工人失业出口过多导致国外的需求控制国内的生产依赖国外的商品和原材料有可能输入通货膨胀依赖国外资本导致本国金融体系不稳定,国际经济:中国视角,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对外开放以来,中国越来越融入世界经济商品和服务贸易,金融市场,劳动力,国外投资,进口原材料的依赖商品、资本、货币的国际地位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国外技术依存度、国外资源依存度在国际机制中的地位中国经济发展与对外战略,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整理,中国的贸易伙伴,根据2008年统计公报整理,2004年-200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2008年第

7、4季度进出口总值为5942.8亿美元,较2008年第3季度下降18.8%。其中2008年11月份进出口总值增长速度为2001年10月份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12月份当月进出口总值1833.3亿美元,下降11.1%2009年3月份以来,外贸进出口逐渐出现企稳回升迹象,尤其是6月当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827.4亿美元,同比下降17.5%,其中出口955.5亿美元,同比下降21.2%,环比增长7.6%;进口871.9亿美元,同比下降13.2%,环比增长15.7%,进出口均实现了环比较大幅度的增长,外贸的数字中透出一缕复苏的曙光年度外贸依存度45,首度低于502009年上半年累计贸易顺差969.3亿

8、美元,同比下降0.5,虽然仍保持一定顺差,但与 2007年、2008年同期比较已呈减少趋势;上半年对欧盟、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的顺差分别减少34.7和17.6,目录,一、一切因国际而不同二、全球化视野下的国际经济三、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四、国际经济学的发展五、关于本课程的交流,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科学国际经济学是以国际经济关系为其研究对象。它的研究目的就是要解释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内在机制,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研究国际间的商品和生产要素流动,基本特征,具体载体,研究内容:克鲁格曼的七

9、大问题,贸易所得很对人对于一国进口其自己可以生产的物品持怀疑的态度.当国家卖给其他国家货物和服务时,所有国家都受益.贸易与受益分配国际贸易也许会损害国内某些人的利益贸易,技术,以及高工资和低劳动技能的工人贸易模式气候以及资源决定了一些产品的贸易结构 在工业和服务业在贸易结构上差异更加微妙不同国家劳动生产率是不同的.一方面是国家资源如资本,劳动,土地的相关供给,另一方面是在不同商品的生产上对于这些劳动要素的运用.一个大体上随机的组成部分.贸易的两种方式:产业内贸易 取决于国家之间的不同.产业间贸易 取决于市场的规模并且发生在相似国家之间贸易数量很多政府试图避免某些产业进入到国际竞争之中.这引起了

10、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成本和收益的讨论.发达国家的政策是参与到工业化的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的政策鼓励工业化进口替代对出口替代的工业化,研究内容:克鲁格曼的七大问题,国际收支平衡2010中国贸易顺差1831亿美元,韩国412亿美元,世界第七中国对韩逆差,韩国对日逆差汇率决定浮动汇率的作用处在国际经济学的中心地位国际政策协调如何在不同国家的国际贸易和货币政策形成一种和谐,而不是一个世界政府告诉每个国家需要作什么国际资本市场国际资本市场的风险:货币贬值违约,国际经济学:理论体系,研究国家之间经济的相互依存性,分析国家之间商品、服务和资金的流动以及约束这种流动的政策。国际经济学的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被分别称之为

11、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国际贸易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经济学旨在说明贸易的起因与利益,以及贸易政策的影响及依据,它主要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以及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等。国际货币经济学:国际货币理论与政策国际货币经济学(金融理论)则主要说明国际经济活动(如商品、服务贸易和资本国际流动)在各国国民收入中的作用,以及各种国内经济活动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即包括外汇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调整理论与政策及国际货币制度等,目录,一、一切因国际而不同二、全球化视野下的国际经济三、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四、国际经济学的发展五、关于本课程的交流,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封闭经济与开放经济国

12、际经济学萌芽于18世纪后期,1758年,大卫休谟(David Hume):贸易平衡论,第一篇真正的经济模型论文随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形成体系战后,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WTO战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经济恢复迅速国际金融稳定贸易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对日益膨胀的国际经济活动加以研究的国际经济学产生国际经济学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延伸和应用,是整个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国际资源配置、国际经济福利分配和可持续发展研究是国际经济学重要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国际经济学的发展,重商主义,古典自由贸易论,现代国际经济理论,

13、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财富来自流通领域,奖出限入,赫克歇尔和俄林要素禀赋论,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相对优势理论,新贸易理论,要素国际流动,汇率和国际收支,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新古典贸易理论,贸易理论的两大流派,保护贸易理论起源于英国的重商主义学派,完成于美国的汉密尔顿和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其代表性理论是“保护幼稚工业论”自由贸易理论自由贸易理论起源于18世纪,完成于古典经济学派,其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李嘉图,代表性学说是“比较成本说”,它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以后的国际贸易理论,如要素禀赋理论等都是以此为基础,标准贸易模型或新李嘉图主义或新古典贸易理论,赫克歇尔(1919)俄林(1

14、933)认为要素在国际上的不流动造成要素禀赋的差异,决定了国际分工和交换里昂惕夫等提出将技术、收入、偏好与禀赋理论集于一体,形成的国际贸易理论的标准模型,源于新古典经济学一般均衡分析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新李嘉图主义不仅从各国生产的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且,同时强调要从各国分配领域、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动态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比较优势的不同,新贸易理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是以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为代表,经济现象以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贸易为对象20世纪60年代以来,实际国际贸易中大量贸易是发生在同类产品内部(产业内贸易)以及发达国家之间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

15、曼提出“规模经济作为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解释他在产业内贸易理论有关基本假设和结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各种模型深入阐述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成功的解释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打破了比较优势理论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这两个基本假设,使得研究的重点由国家间的差异转向市场结构和厂商行为方面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以成熟的垄断竞争模型(张伯伦垄断竞争)来分析规模经济以及产业内贸易被称为“国际贸易的不完全竞争理论模型”,国际贸易的决定因素,供给面要素禀赋技术要素生产率规模经济产品生命周期,市场结构完全(不完全)竞争市场同质(差异)产品,需求面收入消费者偏好,国际贸易基础,国际贸易理论的总

16、结,国际贸易理论的要点贸易的基础/原因供给:分工、技术水平、要素禀赋、规模经济需求:偏好、收入市场结构:完全竞争与不完全竞争、同质差异产品贸易的模式静态+动态贸易的影响生产与消费价格收入与福利国际贸易理论的动态发展古典模型单一要素固定成本固定规模报酬完全竞争同质产品新古典模型两种或多种要素机会成本递增固定规模报酬完全竞争同质产品当代模型两种或多种要素机会成本递减规模经济-垄断竞争-差别产品,贸易保护政策的发展,贸易保护理论的新发展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在贸易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纷纷出现Dominick Salvatore新贸易保护

17、主义包括:自动出口限制,技术、行政与其他法规限制、国际卡塔尔、倾销、进出口补贴等。目前较为代表性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包括:地区经济主义新贸易保护论、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保护论以及环境有限新贸易保护论1994年,蒂姆朗和科林海兹提出地区经济主义新贸易保护论实行地区性贸易保护主义后,既可以利用本地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福利,又可以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结构中的不利地位,同时也可以保护环境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新贸易保护主义还主张为使地区经济发展,来实现贸易平衡和保护世界环境,这就需要一国根据预期的出口量控制进口量并且要使两者严格平衡,并制定高标准的进出口限制规则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新贸易保护论发达国

18、家的工资水平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如果西方国家不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限制,将会造成发达国家工人的工资水平向低收入国家的工资水平看齐,从而导致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下降,因此发达国家应该对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性产品实行贸易限制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受到低增长和高失业率的困扰,增加了大工业的保护,抵制发展中国家的进口,1993年发展中国家将近1/3的出口产品受到发达国家的配额制和其他非关税壁垒限制环境优先新贸易保护论主要表现在借保护世界环境之名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口,保护本国衰退的劣势产业,其主要论点是:由于人类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在国际贸易中应该优先考虑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为了保护环境任何

19、国家都可以设置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控制污染产品进出口,同时任何产品都应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入成本,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自由贸易政策的发展,罗默和卢卡斯提出了内生性增长理论他们认为一国减少贸易壁垒并促进国际贸易后,将长期取得加快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效应,这主要因为国际贸易可以使该国加快技术引进、吸收、开发以及创新过程,扩大生产经济规模,减少价格扭曲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布兰德、斯本塞、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提出以“战略性贸易”为核心的新贸易理论在规模收益可变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政府干预的贸易政策只要使用得当能够使一国从相对自由贸易中获益市场结构的类型决定了行业的竞争程度和贸易形式依据国内外市场结构的状

20、况来选择指定贸易政策可以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最大限度的保护国家利益,国际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贸易政策工具和影响传统的贸易保护理论战略性贸易保护政策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问题与政策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国际金融制度与政策,国际货币制度金本位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制度改革欧洲货币体系国际金融政策固定汇率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浮动汇率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之争,国际货币理论与政策,1.均衡汇率的决定汇率决定的资产方法汇率决定的货币方法产品市场对汇率的影响2.中央银行如何固定汇率3.开放经济中的经济政策两目标两目标模型IS-LM-BP模型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国际经济学研究方法,宏观

21、微观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相结合理论与政策、实践相结合吸收与评价相结合,目录,一、一切因国际而不同二、全球化视野下的国际经济三、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四、国际经济学的发展五、关于本课程的交流,教材,陶涛:国际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International Economics:Theory and Policy,6th ed.,Paul R.Krugman,Maurice Obstfeld,published by Addison Wesly Longman Inc,2005International Economics:Theory and Pol

22、icy,6th ed.,Robert M.Dunn,John H.Mutti,published by Routledge,2004International Economics,8th ed.,Dominick Salvatore,published by John Wiley&Sons,2007,网站,世界银行 世界贸易组织 http:/www.wto.org/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商务部中国海关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数据中国经济信息网中融网华尔街日报中文网,评价体系,Final test 35%Mid-term exam 35%Homework&Paper 20%Attendance 10%,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