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7系统实施与项目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IS-7系统实施与项目管理.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案例七:谁帮助摩根斯坦利公司逃过一劫?1.背景:2001年9月11日,恐怖袭击使纽约地标性建筑世贸中心双塔被完全摧毁,世贸中心内许多大公司的商务数据随着大楼的坍塌也灰飞烟灭。但在世贸中心办公的摩根斯坦利公司却在灾后第二天就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并且宣布,除世贸中心不幸失踪的人员外,公司和客户的资产没有其它损失。事实上,在这场危机中,摩根斯坦利公司重要的数据已被完好无损地传送到几英里之外的一个办事处的计算机中。,2.是什么使摩根斯坦利公司逃过一劫?帮助摩根斯坦利公司逃过一劫的幕后英雄是公司的计算机系统维护人员,是他们配备的远程灾难备份系统,在关键时候发挥了重大作用。该系统能随时将公司的数据备份到地域
2、不同的其他计算机系统之中。3.计算机安全与系统管理案例提醒人们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和维护的重要性。实际上,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与管理不仅充当了道路交通警察的职责,而且还担当着道路消防警察的救援任务。任何安全措施都要支付成本,应急计划也是如此,但是必须准备问题:如何进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和系统管理?如何建立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管理?为什么说,制定灾难应急计划和实施数据的备份计划是同等重要的?,7.1 MIS开发失败的原因现象:从许多媒介的宣传中,可以发现企业实施MIS项目失败的原因,表面上有下列一些原因:企业技术水平落后、人员技术素质低。企业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薄弱,管理不畅,管理不依靠机制、规范,而仅重人情。市
3、场管理机制不健全,不正当竞争、合同执行意识淡薄等现象时有发生。企业对MIS理论及产品知之不多,不能与自己企业的管理有机结合。MIS提供商或开发单位,在开发、推广、售后服务投入不足,仅看重签单收款,采取敷衍态度,伤害了企业的利益。企业高层领导参与不够。MIS软件功能有缺陷。如MIS重视业务处理,轻视为管理者提供预测、决策分析、决策制定等功能,而这些工作又是企业决策中最为重要的工作。,7.1.1 技术因素开发MIS项目,需要多种工程技术现代MIS开发技术,在提供快速、方便的同时,技术难度和涉及的知识、技术范围也越发广泛,正确握控新技术也是一大难题,特别是开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开发人员应接不暇。7
4、.1.2人的因素在一个开发团队中,人是最难把握的,也是最不确定的因素领导参与不主动、不积极。MIS项目是企业“一把手”工程缺乏懂技术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操作人员是MIS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7.1.3组织管理MIS项目开发中,团队的建设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否则,极可能引起以下弊端如果企业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都不参与MIS开发,可造成企业业务系统与MIS系统的责权利不清如果企业管理人员不参与MIS开发,将产生缺乏整体、全局、系统观点的MIS,就只能解决个别、局部的问题,不能满足企业整体信息需要,也不利于MIS的推广使用。,7.2 开发组织的建立与管理7.2.1开发工作的关联人员,7.2.2组建项目
5、开发团队MIS项目开发团队人员组成作为商品化MIS项目,以前5类关联人员为主作为非商品化MIS项目,以第25类关联人员为主充分认识团队的建立和管理的高难度,正确的做法有合理分工团队建设明确团队的素质需求培养团队精神明确团队不同阶段的目标及其实现手段,7.3 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 系统实施就是将之前设计的概念上的、“图纸上”的新系统逻辑方案转化成用户能感受到的、可运行的、能看见运行结果和帮助用户完成业务处理工作的物理系统。7.3.1系统实施的目标与任务系统实施的目标是把系统设计的物理模型转换成可在具体计算机硬件系统上运行的软件系统。解决MIS的“具体做”问题。按实施顺序,系统实施的任务有:建立物理
6、系统;编码;系统测试;培训用户;试运行和系统转换;系统评价。各项任务彼此相关,需要密切配合。系统实施的成果是建立有效的、可靠的、可维护的软件系统有效的是指系统满足规定的需求和约束,为用户接受并支持组织目标可靠的是指系统能解决错误,有一定的容错能力可维护的是指系统设计良好、灵活,并且可修改、可再开发,常见现象:从开发进程看,是先有需求、逻辑设计,后有物理设计,再有物理实现。但是,在具体开发过程中,开发进程发生变化是常见的。因此,为高质量完成软件开发工作,系统实施阶段需要注意如下事项:用户至上。软件要能被用户接受、界面友好。运行准确。软件能在正确的时候和正确的地方输入正确的数据,并输出正确的数据;
7、减少用户输入动作,提高用户操作效率。模块化设计。选择合适程序设计语言,实现模块编程,提高开发效率。优化调配。当设计目标与约束条件或资源出现冲突时,要权衡各种资源与约束条件,平衡质量、效率和费用关系。,7.3.2系统的实施过程1 实施初期完成初始化工作:组织实施的领导机构,编制实施计划;组织不同项目的实施人员认证;协调工作进度,确定优先顺序;确定和分解实施的内容;制定质量保证措施和验收标准;确定信息系统实施形式。2 实施后期完成物理系统的建立工作建立物理系统:就是根据系统配置方案订购硬件和软件,按逻辑模型安装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建立信息系统应用环境建立物理系统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能够满足信息系
8、统的设计与应用要求;物理系统是否具有合理的性价比;物理系统是否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能否得到来自供应商的良好而完善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系统是否具有恰当的安全性;物理系统的环境是否能满足软件运行对环境的温度、湿度、电压、磁场等需求。,3 编码编码是编写程序代码的简称,是将系统逻辑设计转换为计算机系统可执行指令的过程,是利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来表达对计算机的要求。编码的目的是方便计算机运行、完成系统目标,提高系统的处理效率和精度,帮助系统从逻辑模型向物理模型转换。编码的任务包括:设计、绘制功能模块图;针对功能模块图进行编码;对功能模块进行测试;写出有关技术资料和说明;检查和修改程序编码工作进程;测
9、试系统功能和性能;确定系统执行过程中所需的技术资料。编码的主要成果是提供可运行于计算机系统的符合用户业务需要的软件、程序设计说明报告和软件操作说明手册。,编码工作是智力的、劳动密集型的工作需要理解目标系统的作用、功能、总体结构及模块划分,理解目标程序应完成的功能,以及目标程序在整个系统中的作用和位置需要明确目标程序前后的调用关系、调用间所传递的各种数据信息、目标程序中详细的逻辑处理过程与相应的特殊要求、目标程序中将要涉及的数据库及数据文件需要熟悉程序设计中将要采用的计算方法,编码质量的重要性,影响编码质量几个内容与产品运行有关的质量要求正确性:指系统满足需求规格说明和用户目标的程度,预定环境下
10、能正确地完成预期功能的程度;健壮性:指在硬件发生故障,输入的数据无效或操作错误时,系统能做出适当响应的程度;效率:指为了完成预定的功能,系统需要的资源有多少;安全性:指对未经授权的人使用软件或数据的企图,系统能够控制的程度;可用性:指系统在完成预定应该完成的功能时,令人满意的程度;风险:按预定的成本和进度把系统开发出来,并且能让用户满意的概率;可靠性:指系统在规定的外部条件下,按照规定的功能,能够运行指定的一段时间的概率。,与产品修改有关的质量要求可理解性:理解和使用该系统的容易程度;可维护性:软件能够被校正、被修改或被完善的难易程度;适应性:修改或改进正在运行的系统需要的工作量有多少;可测试
11、性:指软件测试的容易程度。与产品转移有关的质量要求可移植性:把程序从一种硬件配置和软件系统环境转换到另一种配置和环境时,需要的工作量是多少;可重用性:该系统或系统的一部分在开发其他应用系统时,可以被重复使用的程度;互运行性:将该系统和另一个系统结合起来需要的工作量是多少。,7.3.3软件测试软件测试是指在受控制的条件下对软件进行操作并评价操作结果的过程。系统测试是一个更大范围的测试活动,包括软件测试、硬件测试及其集成组装测试。注意区别软件测试的基本目的是证明软件有错,保证软件产品的最终质量,但不能保证软件产品没有错误。软件测试有三大基本任务预防软件发生错误发现并改正错误提供错误诊断信息不同立场
12、的人们对软件测试的目标是不同的用户:希望通过测试能充分暴露软件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为是否接受该软件提供参考意见软件开发者:希望通过测试表明软件产品不存在错误,已经正确地实现用户的需求,树立对软件质量的信心。,软件测试更多的要站在用户的立场开展测试工作。重新定义:软件测试是从引起和发现错误的目的出发执行某一程序的过程。软件的错误和缺陷包括七个方面内容编程时,错误应用计算机语言。比如语法、命令、关键词、程序结构等常见错误程序员误解计算机语言采用的算法或逻辑错误算法模型错误,导致计算结果精度不够或错误的计算结果输入错误数据结构错误或有缺陷需求说明或分析不足或有误。,软件测试的基本原则避免程序员或开发
13、部门测试自己开发的程序(软件)。测试用例的是合计要包括输入和预期输出,并便于检测。制定测试技术,排除测试的随意性。将软件测试贯穿于整个开发过程,以便尽早发现错误或缺陷,降低由此带来的损失。测试不仅包括对程序的测试,还包括对软件文档的评审(编者注:软件=程序+文档+数据)。软件测试应该考虑到所有合法的或不合法的输入,特殊情况和意外情况。软件工程经验表明,隐藏的未暴露的程序错误与被发现的错误数量成正比。这就是软件测试中的群集现象。,贯穿与软件生命周期的软件测试过程,软件测试的四个步骤 单元测试组装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软件测试的方法动态测试:是指通常意义的上机测试。这种方法是使程序有控制地运行,并
14、从多种角度观察程序运行时的行为,以发现其中的错误,测试是否能够发现错误取决于测试实例的设计。静态测试:是指人工评审软件文档或程序。借以发现其中的错误,由于被评审的文档或程序不必运行,所以称为静态的。人工评审的手续虽然比较简单,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相当有效的检验手段。由于评审人的能力有限,静态测试显然不可能发现所有的错误。正确性证明:动态测试和静态测试只能发现错误而不能证明程序中不存在错误,从理论上讲,只有借助于程序正确性证明才有可能证明程序的正确性。程序证明最常用的方法是归纳断言法,它对程序提出一组命题,如能用数学方法证明这些命题成立,就可保证程序中不存在错误,即它对所有的输入都会产生预期的正确
15、输出。软件测试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期待的热门职业,7.3.4人员培训培训三类人员1事务管理人员培训的重要意义:许多管理信息系统不能正常发挥预期作用,其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注意对有关事务管理人员的培训,不能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方式:讲座、报告会任务:介绍系统的目标、功能、系统的结构及运行过程,以及对企业组织机构、工作方式将产生的影响。回答问题: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能干什么采用新系统后,员工必须学会什么新技术?新技能?采用新系统后,业务流程将发生什么具体变化?采用新系统后,组织机构的智能和操作人员的工作流程将发生什么具体变化?采用新系统后,如何衡量、评价工作业绩?,2 操作人员培训内容系统的概貌及整体结构
16、系统所使用到的关键术语系统的分析原则、设计思想、解决问题的步骤系统运行的平台,所用的主要软件工具系统的操作与使用,包括各种数据、文字的输入,相关信息的输出系统操作中的各种注意事项系统中有关数据的收集、过滤、审核、统计的方法系统运行过程可能出现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系统文档资料的分类以及检索方式。,7.3.5新旧系统的转换新旧系统的转换是指从企业的现行业务系统转变到新系统进行业务处理的过程。1 准备工作场所准备要准备好新系统的实际工作场所对小系统而言,也许只要利用办公室的一角即可完成对大型系统来说,可能需要一、二个大房间,对房间中的有关配置还需要进行改建和装修,如需要重新铺设特殊的地板,地板下面要铺
17、设电源线,还要注意铺设连接各种设备的电缆,另外还要考虑安装新的安全系统。如果系统比较庞大,可能还要增大电网的功率。,数据准备数据准备就是将原手工处理的文件转换成系统文件的过程。数据归类整理要严格科学化,具体方法应程序化、规范化计量工具、计量方法、数据采集渠道和程序应固定,以确保新系统运行有稳定可靠的数据来源各类统计、数据采集、报表应标准化,规范化将各种准备好的数据装入新系统,2 系统安装系统安装是将计算机及各种设备安装在工作场所,并使它正常运行的工作过程。协调生产厂商、供应商与用户的关系系统安装后,督促安装人员进行相关的测试,确保设备符合原指标要求3 系统试运行对系统进行初始化处理,并输入各原
18、始数据记录在试运行过程中,详细记录系统运行的数据和状况,以备进行系统评价对实际系统的输入方式进行全面考查,内容包括输入的方便性、效率性、安全可靠性、误操作的保护等。将新系统的输出结果与旧系统的处理结果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并查找差异原因,以提供给程序开发人员调试程序之用。测试系统的实际运行指标测试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指标,4系统转换常见转换方法有3种:直接转换法、并行转换法和分段转换法。直接切换法直接切换是指在某一确定的时刻,老系统停止运行,新系统投入运行,新系统一般要经过较详细的测试和模拟运行。直接切换法的特点是对人员、设备费用节省;方式简单。但风险大,万一新系统运行不起来,就会给工作造成混
19、乱。考虑到系统测试中试验样本的不彻底性,一般只有在老的系统已完全无法满足需要或新系统不太复杂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方法。,并行转换法并行转换是指在新系统投入运行时,老系统并不停止运行,而是与新系统同时运行一段时间,对照两者的输出,利用老系统对新系统进行检验。并行切换法的操作步骤:首先,以现行系统作业为正式作业,新系统的处理结果作为对比参考;其次,当新系统结果完全满足业务需要,与现行系统的差异都满足要求后,可以正式独立运行新系统,同时停止旧系统的运行并退出使用。并行切换方法的优势:风险较小,安全可靠,常用于一些较大管理信息系统。并行切换方法的缺点:人力、费用投入大,工作量大。,分段转换法分段转换法是上
20、面两种转换方法的结合,即选用新系统的部分功能代替老系统,作为试点,逐步地代替整个老系统。也称试点过渡法。分段转换法的优缺点:适用于大型系统,其风险和费用界于上述方法之间。采用分段转换法的策略:按功能分阶段逐步切换按部门分阶段逐步切换按机器设备分阶段逐步切换注意事项系统转换的工作量较大,情况十分复杂着重考虑以下问题:系统说明文件是否完整;如何防止系统转换时数据的丢失;预测输入初始数据所需的时间。新系统运行,需花费大量人力和时间输入初始数据,对此应有充分准备,以免措手不及。,7.3.6系统评价1 完善软件文档用户文档:用户文档目的是使用户了解系统,描述系统功能和使用方法,不描述功能的具体实现方法,
21、具体内容有功能描述:说明系统能做什么;安装文档:说明怎样安装这个系统以及怎样使系统适应特定的硬件配置;使用手册:简要介绍如何学习使用这个系统,应该通过例子说明怎样使用常用的系 统功能,还应说明用户操作错误时怎样恢复和重新启动系统;参考手册:详尽描述用户可以使用的所有系统设施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还应该解 释系统可能产生的各种出错信息含义,对参考手册最主要的要求是是否完整;操作员指南:说明操作员应如何处理使用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系统文档系统文档是指从问题定义、需求说明到验收测试计划这样一系列与系统实现有关的文档。使用对象主要是系统开发和维护人员,它对于理解程序和维护程序是十分重要的。,2 用户验收
22、系统验收主要验收系统的有效性、正确性。用户将严格按照开发时期提出的需求及相关说明书,逐项进行验收,以确定系统的特性与需求的相符情况。在整个过程中,用户不仅要对系统的运行效率进行评估和验收,同时还将对系统的可维护性、容错性等进行验收。文档验收从系统投入开发以来产生许多的文档资料,具体内容可参表4-1国外,开发商会提供规范的用户验收文档。这种文档是一种规范的协议,是对开发方系统开发工作具体成果和阶段的陈述,是界定用户和开发人员责任的文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档。,3 系统评价信息系统评价的目的是了解系统投入运行后,是否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和效益目标。信息系统评价的主要依据是系统日常运行记录和现场实际检
23、测数据,评价结果作为系统改进的依据。,评价是在多因素相互作用下的一种综合判断信息系统的评价是基于技术、经济、社会效益等三个方面内容所进行的一种综合判断,其评价内容,7.4 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7.4.1运行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任务不仅包括机房环境和设施的管理,而且包括记录系统每天运行状况、数据输入和输出情况,以及系统的安全性与完备性的处置情况。操作方法是建立系统的运行日志,主要记录内容日常维护:数据收集、整理、录入及处理结果的整理与分发,硬件和设施管理及其维护。建立包括系统文档和用户文档,以及评价报告、运行日记、维护日志等内容的档案。运行记录:记录整个系统的日常运行信息。记录运行日
24、志是一件细致、繁琐的工作,需要系统投入运行之时就开始,不能遗漏,或采取取巧手段补记,否则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系统,改进系统。系统运行期间,系统开发人员主要工作有:改正错误、恢复系统、辅助系统用户管理,以及改进系统,以满足用户新的需求。,7.4.2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是指针对信息系统物理系统、数据文件的技术的或非技术因素所引起的安全隐患而实施的一系列有效管理活动。1 影响信息系统安全的因素,2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措施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场地环境、设备设施、供电、电磁屏蔽、信息存储介质等安全,以及安全备份管理、运行环境的温度与湿度管理等,树立系统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信息系统的技术
25、性安全措施。主要包括建立信息系统的安全使用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密码运行与管理制度,涉密人员及保密信息的管理制度等。存取授权控制措施。主要是建立安全准入管理制度,对安全信息进行权限管理,保证只有相关权限的人,才能接触响应权限的安全信息。网络防火墙技术措施。建立企业网络的安全防火墙,保护企业内的信息系统及其数据资源不被企业外用户盗窃、破坏。,7.4.3维护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维护的必要性用户的需求是变化的软件总是有错误和发生故障的企业的组织机构会发生调整和变化的企业环境是变换的,如政府的新政策或法规,或新技术的应用系统维护是一项长期工作,花费大、时间长,维护费比例高MIS维护的类型正确性维护:对运行系
26、统的错误进行诊断并修正,通常还要解决先前维护所产生的错误适应性维护:对运行系统进行改进,如一个新的性能或功能完善,也可以是一个提高系统效率的改进完美性维护:将运行系统变得更加高效、可靠,如计算机系统中的增加内存、通讯的传输介质改用光纤、重新调整操作界面、重新组织程序模块等等。,三种维护类型的比较,MIS维护的内容软件维护。包括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维护工作。硬件维护。指对管理信息系统所涉及到的计算机、网络、相关设备所进行的检查、保养和维修等工作。数据维护。数据是企业在时间长河中运行过程得以保留的资源,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数据维护主要包括数据库维护、垃圾数据清理、数据备份及其检查、
27、数据格式与内容检查、数据一致性的验证、安全性检查、系统运行日志检查和数据存储设备维护等内容。数据维护是MIS维护的重要内容,数据的丢失或被别人篡改、损坏、盗窃是企业无法承受之损失。,7.5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是为一个建设项目进行从概念阶段到完成阶段的全方位的计划、控制和协调,以满足项目委托人的要求,使项目得以在所要求的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预算费用内完成(英国建造学会定义语言)。定义2:项目管理是追求投入产出比的最大化。7.5.1 项目管理的概述项目是在一定资源约束下完成既定目标的一次性任务项目的三层含义:一定的资源、一定的目标、一次性的任务资源包括时间、经
28、费、人力、物质、工具设备等项目特点:一种有着明确期望的结果,一次性的目标性活动,强烈的目标性,项目质量要求和项目约束条件项目管理的目标:在项目经理和项目组的共同努力下,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对项目及其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旨在实现项目的特定目标的管理方法体系。关键内容是对项目目标、成本、进度的管理。,MIS项目的目标、成本、进度常常是相冲突的目标、成本、进度是项目管理的三个主要约束条件,项目管理就是在这三者之间寻求最佳关系,项目管理的特点一般项目的管理特点:复杂性高创造性强向心力大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的独有特点:需求的不准确性需求的动态性可变因素多,7.5.2 项目进度管理重要性:大量实践表
29、明,许多MIS项目的失败,常常是从项目延期开始的。有学者指出,失败IT项目的平均超期时间为预估的200%以上,即延期一倍以上时间。项目进度管理就是确保项目按照计划准时完成的一系列活动。识别活动:确定项目关联人员为完成某个项目任务或子目标而必须完成的具体活动,并且,对具体活动需要明确预计花费的时间、投入的成本和需要的资源等内容。活动排序:将项目管理中的系列活动按照某标准进行排序,通常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序,并确定不同活动之间相互的关系、责任人、传递的成果及其具体交接方式等。如某个拟建系统按照生命周期划分成不同阶段,并按照子系统或系统功能点展开,编制项目组成员的责任表,如表7-5。估计活动用时:估计系
30、列活动各自的花费时间,通常以时、天、周或月作为计算单位。,项目管理责任表,制定进度计划:按照活动顺序、活动资源要求、时间花费、完成的目标任务等编制进度图表。如某项目的甘特图。说明:甘特图是通过日历形式列出项目活动及其相应的开始和结束日期,为项目进展信息提供的一种进度管理的工具。优点是直观反映活动与进度的关系,缺点是不能反映活动之间的关系。,控制进度计划:控制、管理项目进度计划修订、变更和增减等进行项目进度控制尤为重要。控制项目进度可以通过加强监督和检查进度计划执行情况、分析计划延误原因和寻找解决办法。造成进度计划延误的主要原因活动工作量通常是经验估计值,与实际工作量存在较大误差产生事先末估计到
31、的新活动,增加了额外工作量由于需求或其他情况的变化,使已完成的阶段性成果必须修改,造成返工现象,增加了未预见的工作量针对不同的延误现象,可分别采取下列解决措施对需求的不确定性问题,可事先在工作进度中预留一定宽裕量及时、经常与用户沟通、交流,随时掌握企业的需求变化动向,及时地解决不确定性需求,减少返工现象产生延误时,及时调配现有人力,加班加点或集中人力尽快解决,将影响控制在最低增加开发人员,充实薄弱环节上述措施都难以有效解决题时,可考虑调整原定进度计划。,7.5.3 项目成本管理管理信息系统项目成本构成成分:开发成本、运行维护成本。,项目成本测算方法第一步,测算管理信息系统的规模或程序量第二步,
32、利用有关的经验参数模型测算出该种规模的软件成本。具体步骤参照已经完成的类似项目,估算待开发项目的软件开发成本和工作量。将系统分解成若干子系统,先估算每个子系统的开发成本和工作量,再估算整个系统的开发成本和工作量。先按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分解系统,再分别估算出软件开发在各阶段的工作量和成本,最后汇总工作量和成本,计算出整个开发成本和工作量。根据实验或历史经验数据,估算出开发工作量或开发成本。,MIS项目开发成本估算的一般过程,实例:某项目管理的活动的进度与预算计划表,7.5.4项目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目的是确保项目满足项目应满足的要求项目管理中必须同等对待质量与进度、成本影响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质量因素:正确性、健壮性、效率性、完整性、可用性、风险性影响系统修改的质量因素有可理解、可维修、可测试、灵活性影响系统转移的质量因素有可移植性、可重用性、可运行性项目质量控制方法实行工程化的开发方法。执行阶段性冻结与改动控制。实施里程碑式审查与版本控制。选择面向用户参与的原型开发方法。强化项目管理,引入外部监理与审计。尽量采用面向对象和基于构件的方法进行系统开发。强制实施全面性测试。,软件项目的质量体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