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础知识指南》.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527584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6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基础知识指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教育基础知识指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教育基础知识指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教育基础知识指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教育基础知识指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基础知识指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基础知识指南》.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基础知识,教育学部分,.考试性质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是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招聘教师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其目的是为教育行政部门录用教师提供智育方面的参考。各地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结合面试情况,按已确定的招聘计划,从教师应有的素质、文化水平、教育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因此,全省教师招聘考试应当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考试目标与要求考试的内容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政策法规三个主要部分。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识记,要求考生对从事教育所需的背景性知识和领域有大致的了解;二是理解与掌握,要求考生对所涉及的领域或者问题能够清楚地知道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三是运用,要求考

2、生能够根据所学理论分析教育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现象。,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限定用时150分钟。二、试题类型及分值(一)选择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二)名词解释(4题,每题4分,共16分)(三)简答题(4题,每题5分,共20分)(四)论述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五)材料分析题(1题,每题15分,共14分),试题举例,一、单项选择题(在被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A.大学 B.论语 C.学记 D.孟子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种现象是:A感

3、觉适应 B.感觉对比C感觉后效 D.感觉的相互作用3.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华生 B.桑代克 C.苛勒 D.勒温二、名词解释1感觉后效2学校教育制度3教师权利,三、简答题1依据教育法和教师法,简述我国教师具有的基本权利。2注意分配的条件。3校园文化的构成。四、论述题1、论述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2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程序性知识?,五、材料分析题试用所学的教育学原理知识对下面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爱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年前,有一个叫约翰霍普金的教授给他教的毕业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去贫民窟,找200个年龄在12岁到16岁之间的男孩,调查他们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

4、然后预测出他们的未来。那些学生运用社会统计学知识,设计了问题,跟男孩们进行了交谈,分析了各种数据,最后得出结论:那些男孩中有90%的人将有一段在监狱服刑的经历。25年后,教授给另一批学生也布置了一个作业:检验25年前的预测是否正确。学生们又来到贫民窟。以前的男孩,都已长大成人。有的还住在那里,有的搬走了,还有的已经去世了。但最终学生们还是与原来的200个男孩中的180个取得了联系。他们发现其中只有4人曾经进过监狱。为什么那些男孩住在犯罪多发的地方却还有这么好的成长记录呢?研究人员感到很纳闷也很吃惊,后来他们被告知:有一个老师当年教过那些孩子通过进一步调查,他们发现75%的孩子都是一个妇女教过的

5、。研究人员在一个“退休教师之家”找到了那个妇女。究竟那个妇女是怎样把良好的影响带给那些孩子的?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些孩子还记得那个妇女?研究人员迫切地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不知道,”妇女说,“我真的回答不了你们。”她回想起多年前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情景,脸上浮起了笑容,自言自语地说:“我只是很爱那些孩子”,考试范围与要求,第一部分 教育学一、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一)识记1、“教育”的概念,2、教育的基本要素。(二)理解1、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和特征。2、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3、教育学发展过程中中西方著名教育思想家的主要思想观点与意义。4、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主要

6、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三)运用1、能够辩析“教育”概念与其他概念的区别与联系。2、能够根据现代社会的特点以及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教育现象做出正确的评价。,二、教育目的与功能,(一)识记1、教育目的概念。2、国外发达国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教育目的或学校教育目的的最新表述。3、我国教育目的以及学校培养目标。4、马克思主义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及其意义。5、教育功能及其类型,不同的教育功能观。(二)理解1、我国不同历史阶段教育宗旨变革。2、新中国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3、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4、教育功能的演变(三)运用1、能够根据自己对当前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面临问题的认识,就当前应该重点

7、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哪些关键素质提出自己的见解2、能够识别不同的教育功能观和功能的类型。,三、学校教育制度,(一)识记1、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内涵、类型。2、教育行政体制与教育管理体制内涵、类型。校长负责制3、学校概念及其基本性质4、校园文化(二)理解1、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历史和趋势;2、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历史和变革,中学内部领导体制的演变、现状及未来改革的重要方向。3、了解学校在东西方文明社会产生、发展的历史。4、我国学校现有的运行机制及其创新(三)运用1、运用相关理论分析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问题。2、能够根据校园文化特征和校园文化理论,为创建理想的学校组织文化提

8、供基本思路。3、能够对进一步实施和完善校长负责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四、教师与学生,(一)识记1、教师的职业角色、职业特征。2、教师的权利和义务。3、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及其途径。4、校长的职责和素质要求。5、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群体文化的特征6、学生的权利和义务7、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二)理解1、教师职业及中国教师职业的发展历史2、教师和学生关系的变化2、校长的地位和作用。(三)运用1、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明确自己专业发展目标,能够对自己的教师职业生涯进行规划。2、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发展的需要,能够准确定位中学校长的职责和作用。3、能够根据对教师学生地位的认识,确

9、立自己对良好师生关系的认识。,五、课程,(一)识记1课程概念(广义与狭义)2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3课程目标、课程设计 4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5活动课程论、要素课程论、结构课程论 6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7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原则8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的特征9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二)理解1课程内涵的发展。2课程与教学的关系。3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4泰勒原理5三级课程管理6选修课与必修课7校本课程开发8课程研制的程序与模式9过程模式与目标模式10课程资源开发,(三)运用1目标模式的利弊。2有效实施课程的条件。3课程资源利用与教学效率的关系。4活动课程与结构课程比较。5校本课程开发实践。6

10、课程开发与教师发展,六、教学,(一)识记1教学、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2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的各种理解。3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与结构。4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5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及苏格拉底的“产婆术”。6课的类型与一般结构。7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8教学组织策略、特点及主要类型。9有效教学的内涵、特点与标准。,(二)理解1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3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4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5教学的教育性。6教师

11、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规律。7有效教学的原则及理解。(三)运用1教师应如何备课。2如何组织学生复习。3发展教学论、掌握学习论、范例教学论、最优化教学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4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六、学校德育,(一)识记1、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2、德育过程本质、结构与基本矛盾;3、德育原则概念、德育的途径与方法;(二)理解1、德育的目标确定依据、我国初级阶段中学的德育目标2、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思想品德的基本因素;思想品德形成基础3、德育的基本原则: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写和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4德育的组织形式:教学,团队、学生会及其活动特点、内

12、容和形式,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特点、内容和形式,社会实践活动特点、内容和形式(三)运用1、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解德育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2、运用德育基本理论分析新时期德育教育中的新问题、新方法;,七、班主任工作,(一)识记1、班集体概念、班级管理的功能和目的2、班主任概念、班主任的地位作用和工作的意义(二)理解1、班集体的特征与发展阶段2、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3、班主任领导方式: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4班级管理内容5、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内容与方法(三)运用1、运用所学班集体和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理论分析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解班集体及班主任基本理论和观点;,八、教育研究与教育改革,(一)识

13、记1、教育研究的内涵、性质、类型2、教育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3、教育改革含义、作用(二)理解1、教育研究发展趋势2、教师在教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3、掌握教育研究中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方法和手段;掌握叙事、随笔等反思性、质性研究方法。4、了解国外教育改革背景和趋势。5、理解国内教育改革的历史、现状和背景;了解国内近期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和具体进展情况。(三)运用1、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我国教育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现象。2、能够运用各种教育研究方法开始教育科学研究。,第二部分 教育政策法规,一、教育政策法规基础知识(一)识记1教育政策、教育法规的概念。2我国教育政策、法规的

14、体系、类型、结构及特征。3教育法律规范、教育法律关系、教育法律适用、教育行政执法、教育法律责任、教育法律救济等教育法学基本概念。(二)理解1教育政策、法规在国家政策、法规体系中的地位;教育政策、法规的功能。2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评价、调控与教育法规的制定、执行(适用)、监督等过程程序。3有关教育法律规范、教育法律关系、教育法律适用、教育行政执法、教育司法、教育法律责任、教育法律救济等教育法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三)运用1能够辩析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联系与区别。2能够运用教育政策、教育法规(或教育法学)基本理论分析中学教育中的政策、法律问题案例。,二、现行主要的教育政策及重要规定,(一)识记

1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教育政策文献的名称、颁布时间及其与中学教育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政策规定。(二)理解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

16、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教育政策文献的基本精神和它们对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意义。(三)运用能够运用上述教育政策文献的主要思想、观点及其有关的政策规定,分析中学教育中的政策问题案例。,三、现行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及重要规定,(一)识记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有关教育的主要条款;2我国现行教育法律的的名称、颁布与开始施行的时间。3我国教育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关于教育方针、教育(办学)基本原则、公民受教

17、育权、教育基本制度、学校和学生的权利与义务、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法律责任等方面的重要法律规定。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教育单行(专门)法律关于义务教育的制度、方针、领导与管理体制、实施主体与职责、学生、学校、教育教学、经费保障与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资格和任用、培养和培训、考核、待遇、奖励及法律责任等方面的重要法律规定。5教师资格条例关于教师资格的获得条件和撤销、丧失法定情形等规定。,(三)运用1能够识别不同的教育法规类型: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部门教育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等。2能够运用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及有关法律规定,判别现实中的教育违法现象

18、,分析教育违法问题。,四、“依法执教”、预防常见违法行为(侵权)等方面的知识内容,(一)识记“依法执教”的涵义和依法执教的标准(或要求)。(二)理解1依法执教的意义。2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主要类型(侵犯学生受教育权、人格权、隐私权、生命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肖像权、名誉权、财产权、著作权以及性侵害和不作为违法侵权)及表现特征3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主要法律责任。4预防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必要措施。(三)运用能够按照“依法执教”标准(或要求),进行案例分析,判别现实中的教师违法现象和侵权行为,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并能提出必要的预防措施。,(二)理解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性质、地位和意义。

19、2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教育法律的相关内容及法律规定。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教育相关法律的主要内容及其有关规定。4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禁止使用童工条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教育行政法规的主要内容及其有关小学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规定。5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中小学校园环境管理的暂行规定、中学德育大纲、中小学德育规程、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以及中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奖励规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浙江省中小学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等教育规章和教育规范性文件的主要内容及其有关中学教师、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