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诗五首》.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530429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6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诗五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诗五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诗五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诗五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诗五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诗五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诗五首》.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诗 五 首,七江镇中心学校刘学龙,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还有“诗仙”之称.著有李太白全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听说,杨花落尽了子规鸟儿哀啼,听说去龙标还要越过五溪。我把这颗愁心寄托给明月,随风伴你一直到夜郎以西。,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我)在这遥远的地方写下这首诗寄给他,杨花,子规,漂泊无定,不如归去,写景,明月,陪伴友人,抒情,主题: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切

2、和同情,离愁别绪,关怀、思念,飞来峰,王安石,登,作者简介: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宋神宗时,他致力于政治改革,表现了勇于革新,不畏众议的精神。,登飞来峰 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飞来峰上的应天塔高入云端,听说在上面可听见天鸡破晓,看见太阳初升,我不害怕飘浮的云把眼遮住,只是因为我身处最高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释义:不怕被漂浮的云彩遮挡住双眼,只是因为自己处在(山)的最高处。“浮云”常被用来比喻谗佞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表现诗人踌躇满志、不怕困难的精神。,杜甫,字子美,唐代大诗人,被誉为“诗圣”

3、。,望岳译文,泰山有多高?从齐到鲁都可望见.,上苍将神奇秀丽都集中在泰山身上,山南山北阴暗不同.,山中升起层层云气,看后使人胸怀开阔激荡,,睁大眼睛远望,归巢的飞鸟都尽收眼底,有朝一日一定要登上峰顶,看到众多的山都显得低矮渺小,望岳,雄伟高大,神奇秀丽,眷念热爱,远近大小,登岳,表现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气慨,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 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北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

4、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胸怀。,汹涌的大海 坚定的山岛 丰茂的树木 灿烂的日月星辰,雄伟壮丽生机勃发吞吐日月包蕴万千,观沧海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总写,实 写,想 象,分写,主旨:借写大海的雄伟壮阔之景,抒发自己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雄心和气慨。,“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大海的壮阔景象

5、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由此拓展而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澹澹”,形容大海水面浩淼的样子;“何”,何其,今言“多么”,是叹美之词。“澹澹”而加叹美,那沧海的辽阔苍茫气象便可想而知了。在 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生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

6、起伏。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曹操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托现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

7、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观沧海这首诗,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是眼前景物,这样纯写自然景物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曹操以前似还不曾有过。它不但通篇写景,而且独具一格,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特别受到文学史家的厚爱。值得指出的是:客观自然景物反映到诗人头脑中,必然经过诗人主观的过滤理解、融会、取舍、强调,然后形成艺术的产品。这种产品,既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也是诗人主观精神的凝结,这就叫做意境。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