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版25、诗词五首复习.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530612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2.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语文版25、诗词五首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版25、诗词五首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版25、诗词五首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版25、诗词五首复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版25、诗词五首复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语文版25、诗词五首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语文版25、诗词五首复习.ppt(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饮酒 陶渊明,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人。,陶渊明简介,我们还知道陶渊明的哪些作品?,1、桃花源记 散文,2、五柳先生传传记,3、归园田居 诗歌,田园诗,题材,他共写组诗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结庐在人境,为何“而无车马喧”呢?,心远地自偏,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设问,修辞,悠然,最能体现作者心情的一个词语?,“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东篱下,悠

2、然见南山。”如果把“见”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见”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名句名在哪里?,采菊东篱,不经意抬起头见到南山,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点名时间,黄昏时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真意”是指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主旨句,次北固山下,王 湾,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解题,思考:题目中“次”是什么含义?,旅途中暂时停宿,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点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潮水涨满,两岸江面无比宽阔,顺风前进的白帆高高悬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1、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一个是白日和黑夜的交替,另一个是新年和旧年的交替,都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2、本句中的哲理,新事物在旧事物中孕育并将取代旧事物。,3、“生”和“入”的修辞手法,拟人,将日和春人格化,在描写景物中蕴含哲理。,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句诗可以看出?,心情:淡淡的乡愁,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

4、一封家书呢?,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诗人却不能回家,自然要写一封家书。,中考链接:1、次北固山下中哪一句最能突出思乡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中国古代就有“鸿雁传书”的说法,从“乡书、归雁”可看出作者的思乡之情。,2、诗歌中直接表达思想之情,使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的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3、诗歌中通过对偶的修辞进行景物描写,并使人心胸宽阔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4、诗歌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了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5,登幽州台歌,陈子昂,36,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

5、涕下!,37,1.“怆然而涕下”是什么描写?神态描写,38,2.“独”有什么作用?渲染了诗人心中的孤独。,雁门太守行,李贺,作者为 代诗人,字,因其诗作想象丰富,世称“”,与、三人并称唐代“三李”。,唐,李贺,长吉,诗鬼,李白、李商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形容铠甲闪光如金色鱼鳞,敌军,敌军像乌云压境,仿佛城墙也要被摧垮,铠甲在阳光的照耀下像鱼鳞般金光闪闪。,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黑云压城城欲摧”运用

6、了什么修辞手法?现在常形容什么?,比喻、夸张,局势的危急,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揭示出来。,“压”字有什么作用?,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压城城欲摧”渲染了什么氛围?,战士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甲光向日金鳞开”说明战士们什么形象?,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军中所吹的号角,胭脂,这里指战场上的血迹,凝聚,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夜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浓艳得近似紫色。,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了悲壮惨烈的战争场面。,善于运用浓艳的色彩如胭脂色、紫色,来渲染悲壮惨烈的战

7、争场面。,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鼓声低沉,低掩红旗,抵达易水。天寒霜浓,连战鼓也好似被冻得声音低沉。,抵达,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说明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半卷红旗临易水,“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视死如归的豪情。,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提起,宝剑,为了报答君王的厚爱,我甘愿提起宝剑战死在疆场。,诗人引用这个典故,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临易水”引用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的典故。,诗中引用了哪些典故?有什么作用

8、?,表现将士们视死如归的豪情。,“黄金台”引用燕昭王置千金招贤纳士的典故。,表现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兵临城下,严阵以待()战斗场面,悲壮惨烈()视死如归()报效朝廷(),夸张,比喻,听觉,视觉,用典,侧面,用典,主旨,1、写兵临城下而将士严阵以待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2、从声色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的诗句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3、诗中写救援部队不畏寒夜,夜袭敌阵的诗句是:,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4、诗中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决心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A、这是一首抒情浓郁的山水田园诗,抒发了忠君爱国的真

9、挚感情。B、全诗一共八句,既有声音的描写,也有色彩的描写。C、作者描写战争并没有写具体的战争场面,而是从颜色入手。,5、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6、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黑云”比喻敌军,“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B、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泥土的颜色,包含着战况严峻的意义。C、第六句,“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C,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元曲,曲,杂剧,散曲,套数,小令,天净沙,秋 思,:题 目,:曲牌名,解题,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代人。,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曲状元”因为这首小令,他还被称为“秋思之祖”,天净

10、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枯藤缠绕着老树,上面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枯藤老树昏鸦,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小桥流水人家,在古道上,秋风萧瑟,有一匹疲惫的瘦马。,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夕阳,点明时间,与“昏鸦”呼应。,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这首小令哪几句是写景的?哪几句是抒情的?,写景,抒情,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景物有什么特点?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深秋晚景图,3、给这幅图画拟个恰当的名字。,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4、前四句写景与后两句抒情是什么关系?,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哀景,乐景,哀景,5、第二句与一、三句是什么关系?,对比反衬,巧用名词,艺术特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 西风 瘦马,动静结合,艺术特色,寓情于景,艺术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