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之鹧鸪课件苏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之鹧鸪课件苏教版.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鹧鸪,学习目标,1、作者简介2、正音正字3、品位赏析4、拓展延伸5、课外作业,生平简介郑谷(848909),字守愚。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唐末著名诗人。郑谷7岁能诗,“自骑竹之年则有赋咏”。曾经写过鹧鸪诗,广为流传,很出名,因此被人称为“郑鹧鸪”。郑谷一生作诗不下千首;因曾“寓居云台道舍”,故称诗集为云台编,一名宜阳集,又叫郑守愚文集,共分上、中、下三卷。另著有宜阳外编、国风正误等书籍,有的著作已失传。全唐诗收入郑谷的诗歌共有三百多首。,一字师来历晚唐期间,湖南一位自号衡岳沙门的诗僧齐己写了一首早梅诗,携去江西宜春的仰山,向诗友郑谷求教。诗中有一联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看后说:“数
2、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说罢就将“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听他这么一说,又见他这么一改,深为佩服,“不觉下拜”,惊叹改用“一”字之妙,即称郑谷为“一字师”。从此,郑谷这个“一字师”的盛名便在士大夫中广为传扬,有关史籍也先后载入,一直流传至今。,7,正音正字,鹧鸪 芜 陵 乍烟芜:厌雾弥漫的荒地。品流:等级,类别。征袖:游子的衣袖。征,远行。苦竹:竹的一种,笋味苦。日向:春日,Zh g w lng zh,7,品位欣赏,首联描写鹧鸪的习性和形貌特征。“暖戏烟芜锦翼齐”,是说这种鸟喜欢在温暖的荒野里嬉戏,羽毛鲜明美丽又齐整。这种鸟与哪一种鸟比较相似呢?“品流应得近山鸡”,在类别上应当与山鸡相近。
3、这首诗除题目外,在诗中并无“鹧鸪”二字,但从首联的描写中,读者已经可以看出或者说猜出是咏鹧鸪,而不是咏蝉或孤雁之类了。,颔联“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以“雨昏”“花落”点染环境,形成凄迷意境、伤感氛围;而“青草湖”“黄陵庙”更可勾起读者对屈子怀沙、湘妃泣竹等历史传说的联想。青草湖又名巴丘湖,在洞庭湖东南。楚国诗人屈原遭谗去职,长期流浪于这一带,最后怀抱沙石自沉于汩罗江。黄陵庙即娥皇、女英二妃庙。相传帝舜南巡,死葬苍梧之山,二妃追寻至此,泪下沾竹,溺于湘江,后人在洞庭湖畔的黄陵山上立祠祭祖,这就是黄陵庙。游子在雨昏花落之时、湖边古庙之中,闻鹧鸪之啼,定会倍感其声之哀怨凄恻,颈联“游子乍闻
4、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紧承上句“啼”字而来。游子一听到鹧鸪啼声,就禁不住以袖拭泪;闺中少妇刚开始唱曲,就传来鹧鸪的啼声,难过得把眉眼也低下来了。“乍”、“才”两个虚词极写鹧鸪啼声之感动人心,“征袖湿”、“翠眉低”以人的感受烘托鹧鸪啼声之悲。,尾联“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又回到鹧鸪雌雄对啼上来。“相呼相应”既明写鹧鸪对啼的特性,又暗指游子、佳人的心灵呼唤。在那夕阳西下时分,从湘江两岸的苦竹丛中传来雌雄鹧鸪一呼一应,好像在叫“行不得也哥哥!”怎不引起游子浓重的乡愁旅思?诗人吟咏鹧鸪,没有把主要笔墨用于描写它的形貌或摹拟它的叫声,而是着意表现它的叫声给人的感受,因而更为传神。,最为世人称
5、道的,还得首推晚唐郑谷那首鹧鸪七律:“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伴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这首诗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把鹧鸪之声与游子之情融为一体,既咏鸟,也咏人,读之清音袅袅,品之余味无穷,故元人辛文房在唐才子传中誉其为“警绝”,郑谷也因此诗被称为“郑鹧鸪”。,7,拓展延伸:,颔联渲染了什么样的意境?为何提到“青草湖”和“黄帝陵”?作者借鹧鸪啼声抒写什么情怀?,渲染了凄迷的意境和伤感的氛围。提到青草湖和黄帝陵更可勾起读者对屈子怀沙、湘妃泣竹等历史传说的联想,是游子备感鹧鸪声音的哀怨凄恻。,古人感叹世路 艰难,抒写离愁别恨往往借鹧鸪啼声比兴。作者也是重在表现鹧鸪声哀怨凄恻,借以抒写游子的乡愁旅思。,7,课外作业,1、背诵三首古诗2、会默写、翻译诗句、把握主旨。,7,同学们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