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二讲.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537250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二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二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二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二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二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二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二讲.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基本偏差系列为了确定孔轴配合关系,前面确定了公差带的大小,还需确定公差带的位置。即对公差带位置进行标准化。基本偏差可以用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特指靠近零线的偏差。这个靠近设计尺寸的偏差最具有代表意义。所以确定用它来编制标准。即基本偏差标准。统一的把基本偏差离开零线的相对位置按远近不同分为了28个等级,分别用大小写字母代替。这就是基本偏差系列表。,大写代表孔,小写代表轴。26个字母除去I、L、O、Q、W字母,加上CD、EF、FG、ZA、ZB、ZC、JS共计28个。其中JS在各公差等级中关于零线完全对称。相同代号,不同的基本尺寸,有不同的基本偏差值,但是其相对零线的位置

2、,就其基本尺寸而言,却是相近的。这样可以保证同样代号轴孔相配,其配合关系一致,尽管轴孔的尺寸可能不同。,(1)轴的基本偏差在制定轴的基本偏差时,以配合时孔的下偏差为零,即基孔制为基础来考虑的。即孔为H,从而达到如下配合要求:a-h:为间隙配合;j-n:为过渡配合;p-zc:过盈配合。,即孔用H,轴如果用:a、b、c:用于大间隙和热动配合 d、e、f:旋转运动、液体摩擦g:定位配合,小间隙 j:轴承相配合的孔与轴k、m、n:小间隙、小过盈p:刚好与H7的孔生成过盈配合,(2)孔的基本偏差孔的基本偏差用大写字母来表示,随着字母A、B.H.从零线上方向零线下方移动。在制定孔的基本偏差时,以配合轴的上

3、偏差为零,即基轴制为基础来考虑的。实际上孔的基本偏差是通过轴的基本偏差换算而来的。有如下两个换算原则:,(a)通用规则同一字母的孔轴,其基本偏差的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A-H:EI=-es;IT8的 J、K、M、N:ES=-eiIT7的 P-ZC:ES=-ei(b)特殊规则(为了配合)小于等于IT8的 J、K、M、N:ES=-ei+小于等于IT7的 P-ZC:ES=-ei+其中=ITn ITn-1,ITn 代表某一级孔的标准公差ITn-1 代表比某一级孔高一级的轴的标准公差。在较高公差等级中,孔比轴难加工,在生产中常采用孔比轴低一级相配合,并要求按基轴制和基孔制形成的配合(如H7/p6 与

4、P7/h6),具有相同的极限间隙和过盈。(即在由基孔制变成基轴制时,孔的公差带比轴公差带长的情况下,为了不改变配合性质,只有上移孔的公差带位置),基孔制最小过盈:Ymin=ES-ei=(+ITn)ei基轴制最小过盈:Ymin=ES-ei=ES-ITn-1两者相等:ES+ITn-1=ITn eiES=-ei+ITn-ITn-1 EI=ES-ITn=-ei+ITn-ITn-1-ITn=-ei-ITn-1=-es,结论:(1)轴的基本偏差是以基孔制为基础制定的。在孔的下偏差选择为零,即代号为H时,a到h与H的配合保证为间隙配合 孔的基本偏差是以基轴制为基础制定的。在轴的上偏差选择为零,即代号为h时,

5、A到H与h的配合保证为间隙配合(2)对于轴:ah的基本偏差为上偏差。对于孔:AH的基本偏差为下偏差(3)基轴制下,当孔轴配合时,轴为h,如果为间隙配合,适用通用原则,获得孔的基本偏差,即孔下偏差。如果为过渡或过盈配合,有时适用通用原则,有时适用特殊规则来获得孔的基本偏差,即孔上偏差。标准公差 IT8时,J,K,M,N(孔用8,则轴用7,J8/h7,H8/j7,H9/j9)标准公差 IT7时,P,R,S,T,U,V.(孔用7,则轴用6。P7/h6,H7/p6,P8/h8,H8/p8,P6/h5,H6/p5)(4)尺寸大于等于500mm时,只适用通用规则。,四、国家标准规定的公差带与配合(一)基准

6、制选用(1)基孔制优先准则只在轴不用加工时,采用基轴制。或者同一基本尺寸的轴上装配不同配合要求的零件时,才使用基轴制。(2)标准件配合时,以标准件定。如滚动轴承,轴用基孔制,孔用基轴制。(3)特殊要求,用任一公差带组合。,(4)配合公差的确定。Tf=Th+Ts具体配合公差选择,可以通过下列三种方法:计算法试验法类比法(5)基本偏差确定间隙配合:基本偏差的绝对值=Xmin过盈配合:基本偏差的绝对值=IT+|Ymin|,例:请确定配合与公差:直径25mm,Xmax=0.086,Xmin=0.020解:选择基孔制。Tf=Xmax-Xmin=Th+Ts=0.066mm d=25mmi=1.31mIT6

7、=10i=13m IT7=16i=21mIT8=25i=33m孔轴都用IT8=33 m,则EI=0,ES=33 m,es=-xmin=-20 m,ei=es-IT8=-53 m,(二)公差等级的选用(1)一般要求时,轴孔同为IT9级,或IT10级。(2)有精度要求时,轴用IT7级,孔用IT8级,或同为IT7级。(3)有高精度要求时,轴用IT6级,孔用IT7级。(4)IT12IT18一般用在冲压件、锻铸件中。(5)尽量采用大的公差等级,使加工经济性。(6)采取不同的加工手段,会获得不同的加工精度。,不同加工方法可获得不同的加工精度:车:IT711金刚车:IT57铣:IT811钻:IT1013圆磨

8、:IT58平磨:IT58拉销:IT58绞孔:IT610冲压:IT1014压铸:IT1114烧结成型:IT610,常用基孔制配合:间隙配合:H11/c11,H11/h11H9/d9,H9/h9H8/f7,H8/h7H7/g6,H7/h6过渡配合:H7/k6,H7/n6过盈配合:H7/p6,H7/s6,H7/u6,常用基轴制配合:间隙配合:C11/h11,H11/h11D9/h9,H9/h9F8/h7,H8/h7G7/h6,H7/h6过渡配合:K7/h6,N7/h6过盈配合:P7/h6,S7/h6,U7/h6,六、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为了简化标注,图样上的尺寸有些并不标注公差大小。一般未注公差分成

9、f、m、c、v四级,并进行分段处理。一般中等或粗糙级未注公差,按照尺寸分段,接近基本尺寸的0.5%1%左右。,第二章 长度测量基础-测量标准-评判标准-第一节 测量的基本概念1.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计量器具示值与被测真值之差e=L示值-L真值2、不确定度:测量误差引起被测值的不肯定程度,用标准方差来估计。通过多次重复测量,统计法计算标准偏差的估计值。3、允许误差计量器具允许的误差极限值,二、长度尺寸的传递1米=电磁波在真空中以1/299792458秒所行进的距离。并以此为基础,传递给线纹尺、量块,再逐次传递下去。量块分等级使用,并分等级传递。量块按等使用时,用其实际尺寸,用几个高等级的量块鉴定

10、低一等级的量块,影响其测量精度的是对量块进行测量时测量仪器的不确定度。量块按级使用时,用其标称尺寸,此时使用精度受量块本身的极限偏差的影响。,三、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一)基本概念:误差来源:测量方法误差,测量变形误差。测量误差:=l-L 其中:误差 l:测量结果 L:测量真值不同的L,要比较测量精确度,常用“相对误差”概念,(二)误差分类:1、系统误差:多次平均不能消除的。比如:测量仪器,温度条件变化等2、随机误差:相同条件下,随机性误差,多次测量可以克服3、粗大误差:非常规性误差。主要是前两种。(三)精度1、精密度:测量结果彼此之间重复程度(随机误差或系统误差)2、正确度:系统误差大小的程

11、度(可以修正)3、准确度(精确度):精密与正确度的综合反应,与真值的一致程度。,(四)随机误差:1、随机误差分布特征:频率直方图:实际分布曲线:正态随机误差分布曲线。具有如下特点:(1)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次数相等。具有对称性。(2)单峰性: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次数多。(3)有界性: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度。(4)抵偿性:增大测量次数,使算术平均值趋于零。,2、标准偏差随机误差:在没有系统误差时,测量值与真值之差。标准偏差:多次重复测量,并且在重复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测得值的随机误差平方和,除以被测量次数n所得商的平方根。愈小,精密度越高。愈大,精密度越低。,当t=1,2

12、,3,4时,测量值落在(-t,+t)之间的概率为t,概率 1 0.6826 2 0.9034 3 0.9973 3 0.99936,故取=3为随机误差的极限误差。也就是说极限误差为标准偏差的3倍。3、算术平均值4、由残余误差求标准偏差。残余误差定义:测量值与测量平均值之差。标准偏差可以通过n次测量后得到的残余误差来估算。,5、系统误差-残余误差观察法。可以通过残余误差观察法来判断系统误差。(如果正负都有,无变化规律,则无系统误 差)(如果是递增或递减,则是线性系统误 差)(如果是正变成负或正变负:周期性误差)6、粗大误差消除与判断方法:超过3的误差,一般都是粗大误差:拉依达准则。7、函数误差:

13、,8、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9、等精度测量结果。,10、等精度测量结果的处理在等精度下,获得测量系列求等精度测量结果。同一条件下,进行n次测量,获得L1,L2,L3,,.Ln 结果如何处理?1判断系统误差(测量值是否有周期性?是否交替出现正或负)2求算术平均值。3求残余误差vi:通过残余误差进一步观察有没有系统误差 4求标准偏差的估算值。5判断 粗大误差3。如果有粗大误差,剔除后再从2开始重新计算。6求算术平均值标准偏差。L=/n7写出测量结果:L3L,五、计量器具的选择前面所述为测量结果的处理,但只有用正确的计量器具,采取正确的处理手段,即在两个方面都正确,才能判断所检验的工件是否合格。因此下

14、面将针对测量所需器具给一个选择原则。有两个主要的选择原则:1、形状部位进行选择2、公差选择:被测量公差的1/101/3作为测量仪器的测量不确定度选择。高精度就用T/3。低精度工件就用T/10。,五、计量器具的选择一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包含两个方面:1确定工件的验收极限。根据工件的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确定2选择正确的计量器具。根据工件的公差等级确定 二验收极限1内缩方式:验收极限为工件的最大实体尺寸与最小实体尺寸向公差带内 内缩 一个安全裕度A.适用于单一要素包容原则和公差等级较高的场合.一般A=T/10,2不内缩方式:当工艺能力指数Cp 1时(Cp=T/6),其验收极限可按不内缩方式确定。当采用包容原则时(即在考虑尺寸公差时还考虑形状公差),在最大实体侧仍按内缩方式确定验收极限。A=T/10,3器具选择:测量的不确定度允许值u1。测量器具的不确定度u1。u1分为三档:0.09T,0.15T,0.225T要测量工件是否合格,要从两方面入手:1、选择工具的允许不确定度2、从工件上,按内缩或不内缩方式设定验收极限。书 P 72 例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