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变化ppt.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542712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2.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变化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变化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变化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变化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变化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变化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变化ppt.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二章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变化,一、前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二、农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三、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2,一、前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历史上的采集、守猎阶段是前文明时代人仅仅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普通成员,食物链中的一个普通环节。人类使用的是简单的石器工具,对自然界的作用非常有限。但是,低水平的劳动也带来环境问题。,3,人类史已有300多万年,人类的远古时代是蒙昧和野蛮的。劳动是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石器是人类最古老的工具。,原始农业最初仅仅是对自然的模仿。,人类采集、狩猎、迁徙的生活得以维持200多万年,4,历史的足迹:,元谋人遗址出土的石尖状器、刮削器,5,西

2、安半坡遗址出土的石斧,6,兴隆洼遗址出土石锄形器说明当时的农业情况,7,二里头遗址出土石钺,8,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骨鱼鳔说明当时的渔业情况,9,前文明时代的环境问题,过度的采集和狩猎造成食物连环缺损古人群靠不断迁徙、采集、狩猎维持200多万年选择新的生存方式原始农业(公元前1万年左右,距今1.2万年前),10,前文明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特点,人类活动受控于自然,实际上是人屈服于自然原始农业的产生缓和了原始采集业后期出现的人与自然的矛盾人类获得了相对稳定的食物来源,开始定居,11,二、农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天人合一的文化特质农业文明时代的环境问题农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关系

3、的特点,12,13,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公元前5000年,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地区经营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中华文明、中国的社会制度和结构都是围绕农业,在农业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价值观,思想和道德文化,语言文字,艺术都与农业密切相关,在农业生产中,主张顺应自然,反对盲目地干预自然,14,安阳大司空村殷墓出土石俎,15,殷墟妇好墓出土石牛,16,二里头遗址出土鸭形陶器,17,陶圈养猪、养牛、养鸭说明了当时的农牧生活,18,古代的衣食住行:,茶碾,19,木车复原模型,20,马车,21,陶仓,22,陶井,23,灶,24,釭灯,25,安阳大司空村殷墓出土铜斝,三、铜铁的应用,26,铜剑 南越

4、王墓,铁匕首 满城汉墓,27,殷墟妇好墓出土铜鼎,28,刀币 五株钱范,29,秦陵兵马俑,返回,30,(二)天人合一的文化特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集中体现在农业中。在农业生产中,古代中国人民主张严格地顺应自然,反对盲目地干预自然。黄帝内经灵枢逆顺肥瘦篇说:“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只有“顺天之时,约地之宜,忠人之和”才能“风雨时,五谷实,草木美多,六畜蕃息,国富兵强。”,31,礼记中说;“孟春行夏令,则风雨不时,草木蚤落,国时有恐。行秋令,则其民大疫,猋风暴雨总至,藜秀蓬蒿并兴。行冬令,则水潦为败,雪霜大挚,首种不入”,32,与由于日月运动所导致的四季变化相对应,作

5、物生长发育表现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命周期。管子说:“春者,阳气始上,故万物生。夏者,阳气毕上,故万物长。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冬者,阴气毕下,故万物藏。”,33,对天人合一的阐释,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和最高的人生境界。天人合一在道家哲学中首先是指自然界与人的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儒家哲学中起源于孟子“知性则知天”的学说,肯定人性与天道是统一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34,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张载说:“理不在人皆在物,人但物中之一物耳”。西铭说,“天称父,地称母,予兹貌焉,乃混然中处。”其主要意义在于肯定人类是天地即自然的产物。,35,2、

6、自然界有普遍规律,自然界与人类遵循同一规律,张载在正蒙参两篇说:“若阴阳之气,则循环迭至,聚散相荡,升降相求,氤氲相揉,盖相兼相制,欲一之而不能,此其所以屈伸无方,运行不息,莫或使之,不曰性命之理,谓之何哉?”阴阳相互作用、相互推移的规律就是性命之理,人也服从这普遍规律。,36,3、人性即是天道,道德原则和自然规律是一致的,张载说:“性与天道云者,易而已矣。”程颐说:“道与性一也。”认为天道、地道、人道具有同一性,其内容就是理,也就是仁义礼智等道德原则。,37,4、人生的理想是天人的协调与和谐,易传提出,“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为理想境界。意思是调整自然的变化,协助万物达到完满的

7、成就。张载、程颐也接受这种观点。,38,天人合一最基本的涵义就是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视天地人为一体,强调和追求天地人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和谐性,承认人与天地万物具有不可分割的意义关系。在这个意义上,天人合一的命题是基本正确的,它对当代生态哲学价值论的确立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39,中国哲学中的天人交相胜观点 荀子强调“明于天人之分”。提出天与人各有自己的功能,“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著名命题,认为自然界有其客观的必然规律,与人间的治乱祸福并无联系。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改造自然的主张。,40,刘禹锡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学说。他在

8、天论中说,“天之道在生植,其用在强弱;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认为天可以用人,人也可以用天。他着重强调人可以用天,即“用天之利,立人之际”。“天人交相胜”是人与自然对立、斗争的一面;“天人还相用”是人与自然统一、依存的一面。刘禹锡比较全面地阐发了人类与自然的辨证关系。,41,中国古代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三种学说1、老子、庄子的因任自然学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2、荀子的改造自然学说:“制天命而用 之”3、易传的天人协调学说:“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42,老子像,43,庄子像,44,老子庄子的因任自然学说,老子和庄子都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但其思想有很多不同之处

9、。老子较为现实、功利,善于从人事之利害得失上作打算。庄子是玄想家,浪漫、理想,一切自然而然是他做事的最大特色。这种差异反映到两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上亦极为明显。简单地讲,老子总是想把自然中的规律运用到人事上,以便在处理事务中优胜于对方。而庄子尽量把人事融入到自然,目的是想让人过上一种“逍遥游”的生活。,45,老子的人生观,老子的人生观里就包含着他对待自然的态度。老子的道论,首先赋道以空虚、无为、自然的特性。他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道本身就是空虚无形的,但它的作用却永不穷竭。深邃啊,好像是万物的宗祖。老子还认为,道对万物的作用,就是以无为而任物自然发展的方式进行

10、的,因而,得道者也应以道为榜样,对天下采取无为、自然的态度,并以这种无为、自然的境界,为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46,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道对万物总是采取无为而任自然的态度,但万物却无不是由它所生。侯王若能学习道的这种特性,也对社会采取无为而任自然的态度,社会就会自生自化。老子认为,道之所以可贵,也正是因为它对万物采取“莫之命而常自然”的态度。,47,老子常常强调“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道法自然”,也即道是“莫之命而常自然”的意思,说明道对于万物,是任其自然发展,而并不下达命令或妄加干涉,也就是采取无为的态度。由于道本身就是以

11、不干涉、少干涉为特点的,因而,人们也应以之为榜样。学道,就要任物自然,不妄加干涉,也就是对万物采取“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态度,即培育了万物却不据为己有,帮助了万物却不依赖它们,成就了万物却不做它们的主宰者。,48,老子赋道以无为、自然的特性,这里有承认并尊重万物的发展规律,包括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合理内容。老子认识到这一点虽然是不自觉的,但是由于他强调了少加入人为干涉,任物自然发展这一点,就在实际上承认了规律的客观性,有利于万物按照客观规律发挥作用。,49,庄子的人生原则,庄子认为自然界本来是和谐美满的,及至人类有了知识,发明了若干技巧,于是自然界的和谐美满状态被破坏了。人生的基本原

12、则是消除一切人为,回到原始的自然。庄子的思想纲领是:“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庄子大宗师),“常因自然而不益生”,就是不用心智去损害道,不用人为去帮助天,遵循自然而不拔苗助长。,50,庄子在外篇马蹄一文中以马作比喻,借以指斥破坏自然的过失。庄子认为,“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吃草饮水,翘足而陆”,本来是自由自在地生活。后来伯乐自称“我善治马”,用了许多办法来对马进行训练,“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夹之威”,于是马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很多的马受伤而死。远古时代的人民“织而衣,耕而食”,过着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自从圣人发明了仁义,人民开始追求知识、追求财利,彼

13、此争夺,不得安宁了。,51,庄子在秋水一文中论天人的区别说:“何谓天?何谓人?”“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自然而然的是天,对自然加以改造的是人。庄子学派看到了人为的某些弊端,有其合理之处,但完全否认了人为的价值,要求回到自然的本来状态,显然是片面的,是一种消极的自然主义观点。,52,老子和庄子虽然都想使“人”的行为符合自然界的规律,但是庄子是把“人”融入到“自然”中,以“自然”为终极关怀,而老子是把“自然”融入到“人”中,以“人”为终极关怀。因此,老子崇尚功利,重视现实,把握“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庄子却是一个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玄想家,重视“自然”,追求超然于物外的

14、生活境界。虽然二者的看法是不同的,但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留给后人的是更多的启迪和思考。,53,荀子的改造自然学说,荀子强调改造自然的重要。他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这里指出了“制天”、“化物”、“理物”的理想,也就是主张改造自然、治理自然。荀子批评庄子说:“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庄子只是歌颂自然而不能理解人为的意义。,54,荀子以为人类生活的理想应是“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主张改造自然、利用万物,以利于人类的生

15、活。荀子提出了改造自然的理想,是对人类的本质力量的素朴理解,这在当时是了不起的。但他不重视对自然的研究。他说:“君子之于天地万物也,不务说其所以然,而致善用其材”。事实上,利用万物,必须掌握万物的规律,不理解万物的“所以然”是难以“善用其材”的,这是荀子学说的不足之处。,55,易传的天人协调学说,易传的象传中提出“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的原则。其主要含义是,调节自然规律的作用,协助自然的变化。系辞传提出,“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的理想原则。“范围天地之化”、“曲成万物”,意义比较显豁,即调整自然的变化,协助万物达到完满的成就。,56,易传中的文言传

16、提出“与天地合德”的人格理想。文言传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大人即崇高伟大的人格,其品德与天地相合。先天即在自然变化之前加以引导,后天即在自然变化之后加以顺应。既能引导自然的变化,又能适应自然的变化,这样就达到了天人的协调。,57,易传实际上以素朴的方式对天人关系提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辩证观点。既要掌握自然规律的作用,更要调节自然变化的过程。一方面承认自然变化及其规律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又肯定主体的能动作用。,58,庄子要回到自然,事实上,人类从原始的纯朴状态过渡到知识发达的文明时代,本来是自然而然的,要求摈弃文明,重返纯朴,倒是违反自然的,这是道家学说的内在矛盾

17、。但是,道家思想包含崇尚自然,不要盲目地毁伤自然的观点,这是对文明社会的重要警告。,59,荀子提出改造自然的理想,这是一个光辉的观点,但是荀子没有找到改造自然的有效途径。易传提出“裁成”、“辅相”的原则,主要是从农业生产中总结出来的,在两千年的历史上,这一原则也主要被运用于农业生产中,随着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措施。这一原则的实际意义是保持生态平衡。,60,+,中国古代关于人与自然的学说,无论儒家和道家以及生态农学都不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绝对对立的,而是看作相辅相成的关系,以人地、天人的完全和谐为最高理想。可以说中国哲学的本体论前提归根到底就是把人同自然界结合为一体,“万物一体”和“

18、天人一体”。这种素朴的天人和谐观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上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61,从总体说来,中国文化主张主客混沌,凭生命直觉任万物自然,创造了万物一体、人与自然交融的内心高远境界,但缺乏主客二分的理性精神,难以发展近代科学技术,人在与自然的关系上缺乏实践能动性。严重束缚了文明的进一步发展。,62,(三)农业文明的环境问题,人口与土地的矛盾。在一些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反复进行刀耕火种,导致土地破坏。中国黄土高原农业系统崩溃、玛雅文明消失、巴勒斯坦、两河流域地区成为荒漠就是例证。,63,人与自然的矛盾只是在一些年代和一些地区存在激烈对抗,总体表现为人类经济活动干预

19、影响地球生态系统的能力有限,对生态系统资源开发利用不足。,64,中国黄土高原,65,66,67,68,玛雅文明,69,玛雅文明,70,71,72,埃及,73,沙漠,74,75,农业文明的衰退,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 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合贮藏库。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山北坡得到精心保护的那同一种枞树林砍光用尽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就把本地区的高山畜牧业的根基毁掉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

20、,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恩格斯,76,农业文明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历史学家在研究文明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时认为,一个民族的历史越是悠久,它对自然的开发越是深入,从而对它所在地区的环境破坏也就愈加严重。因而,“文明越是灿烂,它持续存在的时间就越短。文明之所以会在孕育了这些文明的故乡衰落,主要是由于人们糟踏或者毁坏了帮助人类发展文明的环境。”因为人类在自然基础上创造自己的文明,但是,人类最光辉的成就大多导致了奠定文明基础的自然资源的毁灭。,77,人类借助改善了的工具和提高了的技术,在无意中毁坏了土地的生产力,乃至文明人跨过地球表面,在他们的足迹所过之处留下一片荒漠。一旦环境迅速恶化,人类文明也就随之衰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