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第4课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545327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必修一第4课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4课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4课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4课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人教版必修一第4课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一第4课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一第4课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课件.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访华,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中国自古就有土地神的崇拜,生养万物:土地载万物,又生养万物,长五谷以养育百姓,左传通俗篇有云:“凡有社里,必有土地神,土地神为守护社里之主,谓之上公。,土地制度,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变化:,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土地公有井田制封建土地私有制,(均田制),一、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氏族成员共有,2.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私有制),井田制,思考:这段材料说明夏、商、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是怎样的?,“方里而井,井九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孟子滕文公上,井田制的特点,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即属于周王所

2、有);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同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庶民和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作。,2、瓦解于春秋时期,废除于战国时期,3、瓦解原因: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铁犁牛耕,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阅读下列图片思考,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的条件有哪些?,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这实际上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1)确立条件,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生产力的发展);各国的变法的推动(生产关系发生变动),铁犁牛耕技术进步,私田大量出现,井田制

3、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化,(2)表现形式,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北宋流民图,“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2)特点:土地私人所有,土地可以买卖或转让(3)抑制土地兼并,目的:,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限制土地买卖;明朝按人口和田亩收税,绘制“鱼鳞图册”;,结果:,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1、根本原因:2、危害、解决措施:,土地兼并(地主官僚),小农丧地破产流亡,赋税减少,阶级矛盾,改革(抑制兼并)农民起义(改变所有权),探究一:关于土地兼并贫者无立锥之地。,封建土地私有制

4、,思考,为什么封建国家的改革都未能成功?,二、“重农抑商”,1.含义:,重视农业,限制商业和手工业,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思考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和目的。材料一:战国时期,法家认为,商人依仗其雄厚的财力,生活上“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政治上“交通王侯,力过吏势”,因而被韩非子视为“邦之蠹d也”材料二:雍正帝:“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危及政权统治,与农业争夺劳动力,根本: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2.原因:,直接: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等问题;,康熙亲耕图,“雍亲王宝”,“破尘居士”,3.主要表现:,战

5、国:商鞅首倡“重农抑商”;,西汉:推行盐铁酒专卖和重征商税等经济政策,抑制富商大贾;,明清:实行专卖制度、加征商税、破坏经营,影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积极:在封建社会初期,保护小农经济,促进封建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巩固封建制度。,消极:在封建社会晚期,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和社会进步。,4.评价:,烧房抢粮的倭寇,阅读下列材料,明朝为解决倭患问题,采取什么样的对外政策?,“海禁”政策,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

6、,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频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材料:顺治元年(1644年),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台湾外记,根据文字材料和图片,概述清朝的对外政策是什么?,“东起大虎门,西迄防城,地方三千余里,以为大界。民有阑出咫尺者执而诛戮。而民之以误出墙外死者又不知几何万矣。自有粤东以来,生灵之祸莫惨于此”。-屈大均广东新语,闭关锁国政策,三、“海禁”与“闭关锁国”,1.“海禁”,明朝初年,东南沿海倭患日益猖獗,危及明朝统治,明太祖下令实行“海禁”。,2.“闭关锁国”政策,(1)原因,直接原

7、因:,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的殖民扩张,(2)内容,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即只准在“公行”中进行对外贸易。,严格限制,绝对禁止,闭关锁国,清朝时期的广州商馆区。,清朝时期广州十三行,是唯一准许与外商打交道的商行。,清廷限制商人出海贸易的规定,出海人必须由地方官给照,守口官弁查验放行出海经商之人必须于三年之内回国,否则不许入籍出洋商船载重必须在500石一下,只许用双桅,其梁头高度不得过1丈8尺,舵水人等不得过28名每船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柄,清代防范外夷规条交易章程,外国商人不许在广州过冬,不许乘轿,外国妇女不得进入广

8、州城外国商人在广州必须居住在政府指定的行商的商馆中,平时不准随意出入,每月可外出三次中国人不得向外商借款或受雇于外商中国人不得代外商打听商业行情中国人不准教授外国人汉语,(3)影响,消极:不仅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积极: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侵略,保护了国家的安全。,画面一: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天子津津乐道于自己的“十全武功”时,英国的查理一世和法国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望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对比中西方近代历史,我们的头脑中不由地浮现出这样的画面:,画面二

9、: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地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声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的蒸汽锅炉奏响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画面三: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士子因中举登科而神经错乱时,伽利略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发现了月球表面的凹凸不平,并亲手绘制了第一幅月面图。,本课小结,夜晚十一时到凌晨一时是子时,此时老鼠最为活跃。凌晨一时到三时是丑时,牛正在反刍。三时到五时是寅时,此时老虎到处游荡觅食,最为凶猛。清晨五时到七时为卯时,太阳已东升,开始放射万丈光芒,兔在此时四出觅食。清晨七点到九点是辰时,这时太阳尚未正是神龙行雨的好时光。九时到十一时为巳时,蛇开始活跃起来。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一时,阳气正盛,

10、为午时,正是天马行空的时候。下午一时到三时是未时,羊在这时吃草,会长得更壮。下午三时到五时为申时,这时猴子活跃起来。五时到七时为酉时,夜幕降临,鸡开始归窝。晚上七时到九时为戌时,狗开始守夜。晚上九时到十一,为亥时,此时万籁俱寂,猪正在鼾睡。,1.对下图所示内容认识正确的是A政府奖励垦荒耕地数量增加的情况B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记录C农村土地专业化经营的情况D国家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明朝的“鱼鳞图册”,2.(2010年广东卷文综13)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A.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