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第4章人际交往障碍.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547272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7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际关系第4章人际交往障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际关系第4章人际交往障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际关系第4章人际交往障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际关系第4章人际交往障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际关系第4章人际交往障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际关系第4章人际交往障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际关系第4章人际交往障碍.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人际交往障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着十分复杂的表现。从情感交流的角度看,是人际吸引的问题;从信息交流的角度看,则是人际沟通的问题。,关于人际沟通 沟通,即信息的交流。沟通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形式。沟通主要是以讲与听,也包括写与读,以及姿势、目光、点头或摇头、拍拍背、皱皱眉、爱抚、瞪眼,或一个人能够向另一个人传达意思并返回信息的其他形式而进行的。,关于人际吸引 人际吸引是指人与人之间彼此注意、欣赏、倾慕,进而彼此接近以建立感情关系的心理历程。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建立感情关系的基础。一个人如果毫无吸引别人之处,就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如果两人之间不能彼此吸引,也建立不起亲密的人际关系。,第一节文化因

2、素方面的障碍第二节社会因素方面的障碍第三节心理因素方面的障碍,第一节文化因素方面的障碍,一、语言障碍(一)语言交流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言语则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和产物,交谈、演讲、作报告、写文章等都是不同方式的言语活动。从心理语言学的观点看,人们使用语言以达到人际沟通目的的语言交流,是由言语理解和言语产出两方面构成的。,1.言语理解,言语的理解就是根据语音或书面文字来建立意义的过程。言语的理解有不同的水平:1.对单词的理解是言语理解的初级水平;2.对短语和句子的理解是言语理解的较高水平;3.言语理解的第三级水平是对说话人的意图或动机的理解。,影响言语理

3、解的因素:(1)语境语言交流时,语境提供了各种背景的知识,因而能帮助人们迅速、准确地理解语言。(2)推理推理可以在已有语言信息的基础上增加信息,或者在语言的不同成分间建立联结,因此在言语理解中具有重要作用。(3)图式图式是知识的心理组织形式。它说明了一组信息在头脑中最一般的排列或可以预期的排列方式。,言语理解不仅依赖于对语言材料的正确感知,而且还依赖于人们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各种形式的知识经验。人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去接受、加工所获得的语言信息,通过推理建立材料之间的联系,补充所缺少的信息,最后达到对语言材料的合理解释。因此,言语理解过程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是根据所获得的语言材料去建构意义的过程

4、。,2.言语产出,言语产出也叫言语表达,是指人们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或写出来,包括说话和书写两种形式。言语活动是受目标指引的一种活动。无论说话或书写,人的语言活动都是在一定动机的支配下产生的,目的和动机不同,语言表达的内容和形式也不同。言语活动又是受认知系统直接支配和调节的活动。言语的产出不仅取决于说话者的说话目的与动机,而且取决于说话者对情境的分析和对听话者的正确了解。因此,思维和决策在人的言语产出中也有很大作用。对言语失误的研究,是探索言语产出过程的一种重要方法。,言语产出的制约因素:(1)话题。(2)记忆。(3)情绪。(4)语境。总之,言语的产出是受话题、记忆、情绪、动机以及语境等诸多因

5、素制约的。人们的言语失误也有差异:有声的停顿、无声的停顿、重复、“开始失误”等,也反映了人们言语风格上的个别差异。,(二)语言障碍,1.语言不同、语种差异造成的沟通障碍2.语构不当、语义不明造成的沟通障碍 语言修养不足。如语义不明造成歧义,语构不当造成费解。语构即语言的结构,包括语句、语段的结构等。当这些结构不符合语言规律时,就会产生语病,给沟通带来困难。在众多的语病中,语言表达先后无序,也就是我们常讲的语无伦次、词不达意等,最容易造成沟通的困难。3.不良的说话习惯造成的沟通障碍,二、习俗障碍,习俗即习惯风俗,是在一定文化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具有固定特点的调整人际关系的社会因素,如道德习惯、审美

6、传统、宗教礼仪、行为礼节等。习俗世代相传,是经过长期重复出现而约定俗成的习惯法,虽然不具有法律一般的强制力,但通过家庭、亲朋、邻里、社会的舆论监督,往往促使人们入乡随俗,相互尊重。因忽视或不清楚习俗而引起沟通障碍甚至人际冲突的现象,在人际交往中并不少见。,第二节 社会因素方面的障碍,一、贫富差距造成的障碍二、社会角色不同造成的障碍三、年龄代沟造成的障碍(一)在道德伦理、价值观念、行为表现等方面的差异(二)两代人的时代感不同(三)两代人不同的心理特征四、性别差异造成的障碍,第三节 心理因素方面的障碍,心理因素的差异主要包括认知、情绪情感和个性方面的差异。认知相似、情感相容、个性相近、行为相仿是建

7、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心理条件因素。交往活动中,心理因素的障碍既常见又较难协调处理。,一、认知失调造成障碍,自我认知失调:自我认知是指个体对自身及其与外界关系的认知。自我认知方面的障碍因素主要体现在自卑和自傲两个方面。人际关系学基本测评_心理自卑度.doc社会认知失调:社会认知主要是指对他人的认知,包括社会知觉、印象等。社会认知偏差主要有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等引起的对他人行为和印象的错误判断。,二、情绪、情感障碍,(一)情绪、情感障碍1.恐惧心理2.嫉妒心理3.害羞心理4.多疑心理5.敌视心理6.冷漠心理(二)克服情绪、情感障碍应把握的基本原则1.平等交往2.尊重

8、他人3.真诚待人4.互助互利5.讲究信用6.宽容大度,三、个性差异造成障碍,个性即心理学上的人格,它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复杂的、多侧面的、多层次的统一体,包括个体心理特征(如气质、性格、能力等)和个性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等)。人格既有先天的气质基础,又是后天性格刻画的结果。人格是心理学研究个别差异时除智力而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智力与人格是决定人生成败的两大因素,但在现代社会两者功能不同:智力助人获得机会,但最终使人成功的往往是人格,所谓“性格即命运”。,(一)气质类型不同造成的障碍 四种气质类型:1.胆汁质(兴奋型

9、)2.多血质(活泼型)3.黏液质(安静型)4.抑郁质(抑制型)(二)性格差异造成障碍 性格分类:1.心理机能上划分理智型、情感型和意志型;2.从心理活动倾向性上划分内倾型和外倾型;3.从社会生活方式上划分社会型、现实型、理智型、文艺型、传统型、贸易型等;4.从个体独立性上划分为独立型、顺从型、反抗型;5.还有心理学家把性格划分为A型性格、B型性格。,四、能力差异造成的障碍,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是影响人际交往的原因之一。交际艺术的几条原则:1.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 2.尽力记住别人的名字 3.做一个好听众而不是演说家 4.谈别人感兴趣的话题 5.经常让别人感觉到他很重要 6.避免当面伤害别人的感情 7.有错要主动承认,争辩要有分寸 8.不要总显得自己比别人高明 9.多从别人角度考虑问题 10.永远保持同情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