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课件第三章复式记账原理.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548527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8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课件第三章复式记账原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会计课件第三章复式记账原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会计课件第三章复式记账原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会计课件第三章复式记账原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会计课件第三章复式记账原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课件第三章复式记账原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课件第三章复式记账原理.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复式记账原理,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复式记账的意义;复式记账与会计恒等式的关系;了解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熟悉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的特点;掌握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的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复式记账的原理和借贷记账法。,第一节复式记账与会计恒等式,一、复式记账的涵义 记账方法是按照一定规则,使用一定的符号,在账户中登记各项经济业务的技术方法。记账方法可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一)单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内容和金额一般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记录的方法。例如:企业用银行存款购买机器设备20000元,交付使用。这项经济业务只记录银行

2、存款减少20000元,对固定资产的增加不作记录。,(一)单式记账法,优点:方法简单。缺点:1、不能对经济业务的内容做全面、系统的记录,无法提供经济管理所需要的全部资料;2、不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二)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借以全面反映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增减变化的一种专门方法。例如:企业用银行存款购买机器设备20000元,交付使用。这项经济业务记录银行存款减少20000元,同时记录固定资产增加20000元。,(二)复式记账法,优点:1、能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和资金运动的全过程;2、便于检

3、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缺点:记账较复杂。,(二)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的种类:复式记账法根据其记账符号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 增减记账法 收付记账法 目前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全国各行各业一律采用借贷记账法。,二、会计恒等式,会计恒等式是根据企业的资产与其相应的来源关系所形成的一种表达式。它是根据“凡为有价值的财物,必有所属的主权人”和“凡财产必有其产权”的理论而成立的。资产权益 资产是指能用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如,现金、存货、设备、房屋等。权益是指资产的资本来源,如实收资本、各种应付款等。,权益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债权人提供的 一部分是由投资者投入的因此会计恒等式又可

4、以这样表示: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二、会计恒等式,(一)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上列等式是会计的基本恒等式,该等式反映了企业在某一时点上资产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恒等关系,它是复式记账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二)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关系,收入费用利润,上列会计等式反映了企业在某一时期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恒等关系,它是编制利润表的理论依据。,(三)会计六要素之间的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 费用资产 收入,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利润 利润是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期末将转入所有者权益中去。因此,会计等式的基本表

5、达式如下: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经济业务又称会计事项,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使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动的经济事项。,企业单位每笔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相关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化,但经济业务无论发生怎样的变化,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双方的平衡关系。举例证明如下:,该项经济业务使会计等式两边同时等额增加600万元,会计等式双方的总额相等。,经济业务有千变万化,但归纳起来有四种类型:经济业务的第一种类型:等式双方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等额同增。例1:光大公司成立时,收到投资者投入资金500万元,向银行取得借款100万元。款项均存入银行。,投入资本 银行存款+500 实收资本+5

6、00,取得借款 银行存款+100 短期借款+100,变化后数额 600 100 500,三、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三、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该项经济业务使会计等式的两边同时等额增加50万元,会计等式双方的总额相等。,经济业务的第一种类型:等式双方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等额同增。例2:光大公司从宏大公司购进原材料50万元,货款尚未支付。,变化前数额 600 100 500,赊购材料 原材料+50 应付账款+50,变化后数额 650 150 500,三、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该项经济业务使会计等式的两边同时等额减少20万元,会计等式双方的总额相等。,经济业务的第

7、二种类型:等式双方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等额同减。例3:以银行存款20万元,归还前欠宏大公司的应付账款。,变化前数额 650 150 500,归还欠款 银行存款-20 应付账款-20,变化后数额 630 130 500,三、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该项经济业务使会计等式的两边同时等额减少10万元,会计等式双方的总额相等。,经济业务的第二种类型:等式双方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等额同减。例4:以银行存款10万元上交税金。,变化前数额 630 130 500,上交税金 银行存款-10 应交税费-10,变化后数额 620 120 500,三、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该项经济业务使等

8、号左方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等额减少,会计等式双方的总额保持不变。,经济业务的第三种类型:等式左方资产要素内部等额有增有减。例5:从银行存款中提取现金2000元。,变化前数额 620 120 500,提取现金 库存现金+0.2,变化后数额 620 120 500,银行存款-0.2,三、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该项经济业务使等号左方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等额减少,会计等式双方的总额保持不变。,经济业务的第三种类型:等式左方资产要素内部等额有增有减。例6:以银行存款购买机器设备40万元,交付使用。,变化前数额 620 120 500,购买设备 固定资产+40,变化后数额 620 12

9、0 500,银行存款40,三、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该项经济业务使等号右方一项负债减少,另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增加,会计等式双方的总额保持不变。,经济业务的第四种类型:等式右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内部等额有增有减。例7:本公司原欠宏大公司应付账款30万元,经双方协商、上级批准,将该款转作宏大公司对本企业的投资。,变化前数额 620 120 500,债务转作资本 应付账款-30 实收资本+30,变化后数额 620 90 530,三、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该项经济业务使等号右方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等额减少,会计等式双方的总额保持不变。,经济业务的第四种类型:等式右方负债及所有

10、者权益内部等额有增有减。例8:原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10万元,由于企业用资需要,企业申请,并经银行同意,将其转为长期借款。,变化前数额 620 90 530,短期借款转作 长期借款+10 长期借款 短期借款-10,变化后数额 620 90 530,三、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四种类型,经济业务变化对会计恒等式影响的四种类型归纳如下:1.等式双方同时等额增加,双方保持平衡(如例1、例2);2.等式双方同时等额减少,双方保持平衡(如例3、例4);3.等式左方一个项目增加,另一个项目减少,双方总额不变,仍保持平衡(如例5、例6);4.等式右方一个项目增加,另一个项目减少,双方总额不变,仍保持

11、平衡(如例7、例8)。,三、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四种类型,1,2,3,4,经济业务的四种类型图示:,结论:经济业务无论发生怎样的变化,会计等式两边的数额始终保持相等。其变化规律概括为:涉及等号双方时,同增或同减;涉及等号某一方时,此增彼减。,会计恒等式与复式记账的关系:会计恒等式是复式记账、试算平衡及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反过来,对发生的经济业务,只有采用复式记账的方法,才能保证会计等式永远保持平衡。,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借贷记账法是以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律,反映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增

12、减变化及其结果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概念的内涵 理论依据复式记账原理 记账符号“借”、“贷”记账规律“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记账方式复式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的特点(一)记账符号,在借贷记账法下,以“借”、“贷”两字为记帐符号,用来表示“增加”和“减少”。,借,贷,增加,增加,增加,减少,减少,减少,增加,增加,减少,减少,增加,减少,借 资产类账户 贷,期初余额,增加额 减少额 增加额 减少额,本期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原材料),5000,4000,2000,3000,6000,7000,8000,4000,4000 5000 7000 8000,借贷记账法的特点(二)账户

13、的结构,借 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贷,期初余额,减少额 增加额,本期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减少额 增加额,(短期借款),10000,30000,40000,50000,20000,80000,60000,30000,30000 10000 80000 60000,借贷记账法的特点(二)账户的结构,借 费用类账户 贷,增加额 增加额,本期发生额,借 收入类账户 贷,增加额 增加额,本期发生额,减少额 减少额,减少额 减少额,借贷记账法的特点(二)账户的结构,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在借贷记帐法下,可以设置和运用双重性质的账户。例如:将应收账款(“往来账户”即“供应单位往来”或“购货单位

14、往来”。资产类)和应付账款(负债类)合并设一个账户,,借 往来账户 贷,应收款增加,应收款减少,应付款减少,应付款增加,余额:应收款(资产),余额:应付款(负债),借贷记账法的特点(二)账户的结构,借 供应单位往来A单位 贷,当赊购商品时:,以供应单位往来为例。,200 000,支付欠款同时预付购货订金:,300 000,余额:,200 000,余额:,100 000,借 账户结构内容 贷,资产增加成本增加费用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负债减少收入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负债增加收入增加,借贷记账法的特点(二)账户的结构,资产减少成本减少费用减少,(二)借贷法举例1,借贷记账法的特点(三)记账规律 在借

15、贷记账法中,由于“借”、“贷”两个符号对会计恒等式双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相反的含义,因此,每笔经济业务的发生,都要记入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另外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或记入一个账户的贷方和另外几个账户的借方),记入借方和贷方的金额必然相等。由此而形成了“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律。,(二)借贷法举例1,借贷记账法的特点(三)记账规律,该项业务表现为:固定资产增加 20(资产)实收资本增加 20(所有者权益),经济业务有千变万化,但归纳起来有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会计等式双方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增加。例9:本企业收到某投资者投入设备价值20万元,现交付使用。,如果用

16、借贷符号表示:借:固定资产 20(资产增加)贷:实收资本 20(所有者权益增加),(二)借贷法举例2,如果用借贷符号表示:借:应付账款 10(负债减少)贷:银行存款 10(资产减少),第二种类型: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会计等式双方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减少。例10:本企业以银行存款10万元,偿还前欠应付账款。,1,借贷记账法的特点(三)记账规律,该项业务表现为:应付账款减少 10(负债)银行存款减少 10(资产),(二)借贷法举例3,如果用借贷符号表示:借:库存现金 0.5(资产增加)贷:银行存款 0.5(资产减少),第三种类型: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会计等式左方资产要素内部有增有减,增减

17、的数额相等。例11:企业以银行存款提取现金5000元备用。,2,借贷记账法的特点(三)记账规律,该项业务表现为:库存现金增加 0.5(资产)银行存款减少 0.5(资产),(二)借贷法举例4,如果用借贷符号表示:借:盈余公积 20(所有者权益减少)贷:应付股利 20(负债增加),第四种类型: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会计等式右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要素内部有增有减,增减的数额相等。例12:经股东大会决议,用盈余公积金200 000元准备支付股利。,3,借贷记账法的特点(三)记账规律,该项业务表现为:应付股利增加 0.5(负债)盈余公积减少 0.5(所有者权益),1,2,3,4,借,贷,从以上经济业务四种类

18、型实例可以看出,运用借贷记账法进行账务处理,对每笔经济业务都是在记入某一个账户借方的同时,记入另一个账户的贷方,而且记入借方与记入贷方的金额总是相等。用图表示如下:,借贷记账法的特点(三)记账规律,从而总结出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借贷记账法的特点(四)过账和试算平衡,1、过账 过账,是指将各项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后,登记到账簿中去的过程。过账后,月终要加计本期发生额,并结出各账户的期末余额。过账举例:见教材 P5355,根据编制的会计分录登记丁字账:,借 库存现金 贷,借 银行存款 贷,借 固定资产 贷,期初余额:0.2,期初余额:21.8,(11)0.5,(1

19、0)10,(9)20,(11)0.5,本期发生额:0,期末余额:220,本期发生额:20,本期发生额:0.5,本期发生额:0,本期发生额:10.5,期末余额:0.7,期末余额:11.3,本期发生额:0,9,12,11,10,1.根据期初资料,开设有关账户,并登记账户的期初余额;,期初余额:200,2.根据发生的经济业务登记账户;,3.计算本期发生额,并结出期末余额。,根据编制的会计分录登记丁字账:,借 应付账款 贷,借 应付股利 贷,借 实收资本 贷,借 盈余公积 贷,期初余额:20,期初余额:0,期初余额:170,期末余额:190,(12)20,(10)10,(9)20,(12)20,本期发

20、生额:0,本期发生额:20,本期发生额:0,期末余额:12,本期发生额:20,本期发生额:10,本期发生额:0,本期发生额:20,期末余额:10,期末余额:20,本期发生额:0,9,12,11,10,期初余额:32,借贷记账法的特点(四)过账和试算平衡,2.试算平衡 试算平衡是指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按照记账规律的要求,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借贷记账法的特点(四)过账和试算平衡,2.试算平衡 借贷记账法的平衡关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全部账户的期初借方余额合计数,等于全部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数;(期初余额借贷相等)2.全部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数,等于全部账户的贷方

21、发生额合计数;(本期发生额借贷相等)3.全部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等于全部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数。(期末余额借贷相等)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见教材 P56,根据丁字账资料,编制发生额试算平衡表。,发生额试算平衡表 单位:万元,银行存款,实收资本,应付账款,固定资产,合 计 50.5 50.5,现银固,0.5 0,20 0,10 0,0 20,库存现金,应付股利,盈余公积,0 10.5,0 20,20 0,应实公,根据丁字账资料,编制期末余额试算平衡表。,期末余额试算平衡表 单位:万元,银行存款,实收资本,应付账款,固定资产,合 计 232 232,11.3,190,10,220,库存现金,0

22、.7,应付股利,20,盈余公积,12,现银固,应实公,根据丁字账资料,编制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 单位:万元,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固定资产,应付账款,合 计 222 222 50.5 50.5 232 232,0.2 0.5 0.7,21.8 10.5 11.3,200 20 220,20 10 10,应付股利,实收资本,盈余公积,0 20 20,170 20 190,32 20 12,现银固,应实公,第三节 会计分录和账户的对应关系,会计分录:是指对每一笔经济业务,按复式记账的要求,列示出应记账户的名称、应记方向、应记金额的记录。,会计分录的格式:借:账户名称 记账

23、金额 贷:账户名称 记账金额,会计分录的要素:1.账户名称;2.记账方向;3.记账金额。,第三节 会计分录和账户的对应关系,编制会计分录的步骤:1.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首先确定所涉及的账户名称;2.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分析其属于哪种业务类型,并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确定所涉及账户的记账方向;3.确定应记入各账户的金额。,第三节 会计分录和账户的对应关系,会计分录的种类 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两种。简单会计分录:是指一笔经济业务只涉及一借一贷两个账户的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是指一笔经济业务涉及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两个以上相关账户的会计分录。,第三节 会计分录和账户的对应关系,例:采购员

24、预借差旅费1000元,以现金支付。编制简单会计分录:借:其他应收款 1000 贷:库存现金 1000 采购员出差回来报销差旅费1000元。编制简单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 1000 贷:其他应收款 1000,第三节 会计分录和账户的对应关系,若采购员出差回来报销差旅费900元,退回余款100元现金。编制复合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 900 库存现金 100 贷:其他应收款 1000 复合会计分录可以分解为几个简单会计分录。,第三节 会计分录和账户的对应关系,复合会计分录可以分解为几个简单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 900 贷:其他应收款 900 借:库存现金 100 贷:其他应收款 100,第三节 会

25、计分录和账户的对应关系,账户的对应关系:是指在采用复式记账法时,因每笔经济业务都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从而形成账户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也称账户的对应关系。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作对应账户。,第三节 会计分录和账户的对应关系,采购员出差回来报销差旅费900元,退回余款100元现金,(原借款1000元)。借:管理费用 900 库存现金 100 贷:其他应收款 1000,不存在对应关系,存在对应关系,存在对应关系,管理费用与库存现金,管理费用与其他应收款,库存现金与其他应收款,一、设置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意义 总分类账户是根据一级会计科目开设的。通过总分类账户核算,提供

26、总括的会计信息资料;明细分类账户是根据明细科目开设的。通过明细分类账户核算,提供详细具体的会计信息资料。,第四节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一、设置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意义 总分类账户对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起着统驭和控制作用;明细分类账户是有关总分类账户的具体化,对有关总分类账户起着补充和进一步说明的作用。两者核算的对象相同,只是核算的详细程度不同。两者提供的会计信息可以相互补充,既总括又详细的反映了同一经济事物。,第四节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第四节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 二、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平行登记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后,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

27、面在有关的总分类账户中进行总括登记;另一方面在总分类账户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中进行详细登记。平行登记的要点:1.记账时期相同;2.记账方向相同;3.记账金额相等。,二、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平行登记方法:1.首先登记总账及其所属各明细账的期初余额;2.根据记账凭证中一级会计科目登记总账账户;根据记账凭证中明细会计科目及其所附的原始凭证,登记明细账户;3.分别结出各总账账户及其所属明细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及期末余额;4.根据明细账户的结账结果,编制明细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及余额表,与总账进行核对,检查总账与明细账所记金额是否相等。平行登记方法举例:,平行登记方法举例:,1.期初余额:原材料:甲材

28、料 2000千克 单价10元 20000元 乙材料 5000千克 单价8元 40000元合计 60000元2.本期经济业务:(1)5月6日,领用材料:甲材料1500千克 单价10元 15000元 乙材料3000千克 单价8元 24000元 合计 39000元(2)5月9日,从A公司甲购买材料,货款尚未支付。甲材料1000千克 单价10元 10000元(3)5月12日,从B企业购买乙材料,货款尚未支付。乙材料1000千克 单价8元 8000元,材甲,材乙,总账,账户名称:原材料,总 分 类 账,3 1 期初余额 借 60000,3 6 生产领用 39000 借 21000,3 9 购进 1000

29、0 借 31000,3 31 本期发生额及余额 18000 39000 借 39000,3 12 购进 8000 借 39000,3 1 期初余额 2000 10 20000,3 9 购入材料 1000 10 10000 1500 10 15000,3 6 生产领用 1500 10 15000 500 10 5000,3 31 本期发生额及余额 1000 10 10000 1500 10 15000 1500 10 15000,业务,3 1 期初余额 5000 8 40000,3 12 购入材料 1000 8 8000 3000 8 24000,3 6 生产领用 3000 8 24000 20

30、00 8 16000,3 31 本期发生额及余额 1000 8 8000 3000 8 24000 3000 8 24000,业务,甲材料 千克 10 2000 20000 1000 10000 1500 15000 1500 15000,合 计-60000-18000-39000-39000,乙材料 千克 8 5000 40000 1000 8000 3000 24000 3000 24000,业务,甲材料明细账户 20 000 10 000 15 000 15 000,原材料总账账户 60 000 18 000 39 000 39 000,乙材料明细账户 40 000 8 000 24 0

31、00 24 000,业务,(二)借贷法举例1,借贷记账法的特点(三)记账规律,编制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 20(资产增加)贷:实收资本 20(所有者权益增加),经济业务有千变万化,但归纳起来有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会计等式双方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增加。例9:本企业收到某投资者投入设备价值20万元,现交付使用。,该项业务表现为:固定资产增加 20(资产)实收资本增加 20(所有者权益),(二)借贷法举例2,编制会计分录:借:应付账款 10(负债减少)贷:银行存款 10(资产减少),第二种类型: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会计等式双方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减少。例10

32、:本企业以银行存款10万元,偿还前欠应付账款。,1,借贷记账法的特点(三)记账规律,该项业务表现为:应付账款减少 10(负债)银行存款减少 10(资产),(二)借贷法举例3,编制会计分录:借:库存现金 0.5(资产增加)贷:银行存款 0.5(资产减少),第三种类型: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会计等式左方资产要素内部有增有减,增减的数额相等。例11:企业以银行存款提取现金5000元备用。,2,借贷记账法的特点(三)记账规律,该项业务表现为:库存现金增加 0.5(资产)银行存款减少 0.5(资产),(二)借贷法举例4,编制会计分录:借:盈余公积 20(所有者权益减少)贷:应付股利 20(负债增加),第四

33、种类型: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会计等式右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要素内部有增有减,增减的数额相等。例12:经股东大会决议,用盈余公积金200 000元支付股利。,3,借贷记账法的特点(三)记账规律,该项业务表现为:应付股利增加 0.5(负债)盈余公积减少 0.5(所有者权益),根据编制的会计分录登记丁字账:,借 库存现金 贷,借 银行存款 贷,借 固定资产 贷,期初余额:0.2,期初余额:21.8,(11)0.5,(10)10,(9)20,(11)0.5,本期发生额:0,期末余额:220,本期发生额:20,本期发生额:0.5,本期发生额:0,本期发生额:10.5,期末余额:0.7,期末余额:11.3,

34、本期发生额:0,9,12,11,10,1.根据期初资料开设有关账户,并登记账户的期初余额。,期初余额:200,2.根据发生的经济业务登记账户。,3.计算本期发生额,并结出期末余额。,43,44,45,根据编制的会计分录登记丁字账:,借 应付账款 贷,借 应付股利 贷,借 实收资本 贷,借 盈余公积 贷,期初余额:20,期初余额:0,期初余额:170,期末余额:190,(12)20,(10)10,(9)20,(12)20,本期发生额:0,本期发生额:20,本期发生额:0,期末余额:12,本期发生额:20,本期发生额:10,本期发生额:0,本期发生额:20,期末余额:10,期末余额:20,本期发生额:0,9,12,11,10,期初余额:32,43,44,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