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上.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550736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上.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市场经济_在资源配置中起_作用的经济,基础性,市场,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_在_下对资源配置起_作用的经济,市场,基础性,国家宏观调控,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坚持()的主体地位,实现(),实行强有力的(),基本标志,根本目标,内在要求,共同富裕,公有制,宏观调控,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3.宏观调控:,_的要求,第一,市场的调节不是万能的;第二,市场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_及_的要求,(1)原因:,(2)目标:【注】促进_,增加_,稳定_,保持_。,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3)措施:_手段、_手段

2、为主,_手段为辅,市场经济,公有制,共同富裕,经济,法律,行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有宏观调控),1、我国人民生活实现总体小康水平,(1)总体小康水平的表现,微观,宏观,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GDP,考点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和改善。,我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增强。,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一国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人均GDP:反映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例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标志是()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的目标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人民的衣食住行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的跨越ABCD,答案:C,(2)我国现

3、阶段的小康的特点,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错题诊断【误点警示1】对总体小康水平的理解有误 总体小康,是指人民生活由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跨越。从消费结构看,恩格尔系数逐步减小,人们的消费结构逐步由生存资料的消费向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过渡。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二者是并列存在的,并不具有递进性。,矫正训练1 20世纪末,我国胜

4、利实现了现代化建 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 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下列对总体小康理解 正确的是()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人们的消费结构已由发展资料的消费向享受资料的消费过渡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009年我国GDP居世界第三位A.B.C.D.,解析 总体小康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是总体小康在生活水平方面达到的微观标准;是在宏观方面所达到的标准;对总体小康的理解有误。本题选B。答案 B,【例1】:漫画补说明我们现在的小康()A是低水平的小康 B是不全面的小康 C是不平衡的小康 D实现了现代化,B,解析:漫画表明我国目前的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相比是

5、落后的。这是不全面的体现。,【例2】: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接近34万亿元人民币,折合约4.9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将达到10%,经济总量有望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这意味着:A、我国已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B、我国综合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基本实现 D、我国人民过上了富裕的生活,B,【例3】,D,4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已经朝着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后要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我国现代化建设“

6、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的关系是()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基础和起点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经阶段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三步走”战略的目的和归宿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三步走”战略无关,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全面小康和“三步走”战略的关系。A项表述错误,全面小康是“三步走”战略承上启下的阶段,而不是起点;B项正确表述了二者的关系;C、D两项表述错误。,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本世纪头二十年(20002020),我们要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

7、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考点二:全面小康,1、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国将成为()工业化已经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

8、出更大贡献的国家A BC D,答案:C解析: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工业化已经实现”观点错误,故舍掉;符合题意,因此选C项。,2材料一从国际上看,一个国家是否完成工业化有三个重要的结构性指标:农业生产占GDP的比重在15%以下,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20%以下,城镇人口上升到60%以上。而我国的上述指标在2001年分别15%,50%,37.66%。,材料二2005年我国城乡收入情况表,注:2010年我国城乡收入比为3.331,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城乡收入比为1.5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答案: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工业化仍然

9、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苦的历史任务;我国农村生产力落后,农业生产率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居民。,见学案P1,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原因,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新要求,(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新要求,(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

10、机制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新要求,(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1党的十七大

11、提出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奋斗目标由“总量”变为“人均”,这()突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要让人民群众尽可能多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降低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强调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A BC D,答案:B解析:本题选B项。本题考查学生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认识。由“总量”变为“人均”,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错误;是对新目标的正确理解,均应入选。,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在经济方面的要求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

12、翻两番覆盖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ABCD,解析:本题选B项。本题考查学生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认识。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弄清设问的指向性,防止粗心大意。掌握原理要细致,不能模棱两可。首先要弄清题目问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要排除题干前面材料的干扰。属于经济发展的要求,属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均符合题意;错误,社会保障体系不限于城市居民,而应该覆盖城市和乡村;不属于经济方面的要求,应排除。故选B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

13、,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我们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据此回答34题。,3下列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论述正确的是()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茅人们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达到良好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A BC 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依据教材可知选C项。,4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就必须()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经

14、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实现同步发展A BC D,答案:B解析:“同步”发展的说法是错误的,符合题目要求,选B项。,5漫画他杀启示我们,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必须(),A.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B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实现人人享有医疗保障C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D关注民生,确保公民饮水安全,答案:C解析:漫画反映环境污染对居民生存环境的危害,这启示我们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必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故答案选C。A、B项干支不符。D项虽然正确,但不如C

15、项具体贴切。,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新要求有()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建成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改善人民生活A BC D,答案:A解析:正确表述了全面小康的经济目标,错误,到本世纪中叶才能基本实现现代化,故选A项。,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这一要求()有利于实现社会稳定,促进我国改革和经济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能够消除社会贫困现象A B C D,答案:A解析:观点错误,消除社会贫困现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不是仅仅靠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就能够解决的,从不同侧面说明

16、了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均符合题意。,820世纪末,我国基本实现了小康,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要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是()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本世纪头20年要实现的奋斗目标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目标的重要步骤A B C D,答案:D解析: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所有制改革属于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两项表述颠倒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因果倒置,应排除。,9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下面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淘汰落后产能,实施节能减

17、排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把提高经济增长速度放在工作的首位A B C D,答案:A解析:要注意“协调性”和“又好又快”这两个关键词。选项都注重了协调性,把“好”放在了首位,都符合要求。但是只注重经济增长速度,不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不符合要求的。答案为A。,1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使人民生活更加宽裕,国民经济更加发展,更要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各项制度方面下功夫。在经济上要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在体制上要成为民主法制的文明社会。这就是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区别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实行监测或量化时,不仅要提高

18、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统计指标的临界值,而且要全面反映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进程。结合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请你谈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解析:本题考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一定要结合材料,从全面小康经济目标、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区别、实现全面小康的意义及如何实现全面小康几个方面思考。,答案:(1)小康水平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2)我国目前达到的总体小康水平,是我国发展史上的伟大成就,但同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只是刚刚迈进小康社会门槛,是一个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3)在本世纪头

19、20年,我们将实现更高水平、更加全面、更加均衡的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4)我国总体上实现小康水平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但巩固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4、建设小康社会的特点及要求,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要加快发展,1我国全面小康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进程是一种各地同步发展的进程应支持部分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A B C D,答案:B解析: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是一个不平衡的进程,不可能实现同步发展,有些地区可以率先发展,而落后地区则要奋

20、起直追,故正确,错误。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故正确。,2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这就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在实现总体小康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A B C D,答案:D解析:项从发展进程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说法正确,对有条件地区的要求是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项从经济建设方面正确指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故答案选D。项

21、从发展进程上对有条件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说法错误,应排除。,3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小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难中之难。这告诉我们()A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在贫困地区难以实现B我国应力保贫困地区率先进入小康C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D解决贫困地区的小康问题,只能靠国家的扶持与帮助,答案:C,解析: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小康建设的艰巨性,决定了我国小康社会发展不可能是平衡的。故答案选C。A、B、D三项观点错误明显,应舍去。,思维拓展1.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社会的比较,特别提醒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并非轻而易举,而是一 项艰巨的任务,它是继续消除贫困的阶段,是由 片面发展转向全面

22、发展的阶段,需要长期的艰苦 奋斗。2.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总体小康的缺陷 全面小康,科学发展,【误点警示2】全面小康社会使所有贫困人口都过 上小康生活 全面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是使绝对贫困人口基 本消除,而并非使所有贫困人口都过上小康生活。矫正训练2 全面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优化结构,提高效率 使所有贫困人口都过上小康生活 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 A.B.C.D.解析 本题易错选。错在对全面小康社会的新 要求理解不准确。,B,4、(2008海南)二十世纪末,我国基本实现 了小康,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 平衡的小康。我国要实现从总体小

23、康到全面小康 是()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 本世纪头二十年要实现的奋斗目标 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目标的重要步骤 A.B.C.D.解析 注意依循题干逻辑,材料要求的是对“要 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目标的科学判断,符合题意,不合文意,选D。,D,5、(2009广东)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 纲要(20092020)指出,到2012年,珠三角 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初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 制机制,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 改善,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这表明全面小康 社会建设()要全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 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建立合理有序的分

24、配格局,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A.B.C.D.解析 此题可用排除法,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不 能只追求经济效益。排除,B、C、D项都包含,因此选A项。,A,6关于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总体小康偏重于物质消费,全面小康除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强调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将缩小工农、城乡、地区的差距总体小康只是城市的,全面小康还包括农村A B C D,答案:C解析:本题选C项。全面把握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特点,加以比较区分,总体小康是发展不均衡的小

25、康,城乡间的发展还存在着差距,而不“只是城市的”;全面小康将缩小工农、城乡、地区的差距,而不是“还包括农村”,所以错误。,7、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社会。实现这一目标在经济方面的要求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A.B.C.D.,解析:依据十七大报告内容,均是对经济方面提出的要求。,答案:D,8、.关于总

26、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比较,正确的有()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的目标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 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物质消费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 总体小康是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社会将会缩小地区、城乡的差距 总体小康是指刚刚解决温饱问题,全面建设小康是指基本实现现代化 A B C D,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在经济方面的要求有()A国内生产总值到201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 B基本实现现代化 C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城镇人口比重提高,社会保障体系较健全 E消除工农差别、城乡

27、差别和地区差别 F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10.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小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难中之难。这告诉我们()A.全面小康的目标在贫困地区是难以实现的B.我国应力保贫困地区率先进入小康社会C.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D.解决贫困地区的温饱问题,只能靠国家的扶持与帮助,C,12.片面追求GDP数字的增长,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A 否定了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GDP增长了,社会财富却减少了 C 忽视了农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D 忽视社会全面进步,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11.如何看待GDP数字()GDP的增加是我国经济评价的重要指标

28、 GDP对经济的评价是不全面的 GDP的增加标志着社会的全面发展 GDP是考核官员政绩的唯一指标 A B C D,A,D,GDP产量(经济增长速度)。GDP增加经济发展因为:经济发展:应是“高产量(GDP)、低污染、低消耗、优结构”的统一(速度、质量、效益、结构),13胡锦涛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讲话中强调,我们一定要坚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不断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新局面。我们的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试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们应该怎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3)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4)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5)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