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二课.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550841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二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二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二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二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二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二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二课.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APEC会议成员合影(2001年10月21日 上海),印尼总统梅加瓦蒂,俄罗斯总统普京,菲律宾总统阿罗约,新西兰总理克拉克,美国总统布什,马来西亚总理,韩国总统金大中,加拿大总理,2001年上海APEC会议的领导人合影,唐人街,唐朝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影响?,帝国新政,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隋朝灭陈朝。,结束了长达四百多年的民族纷争、南北分裂的局面,实现南北统一。,思考:隋王朝灭亡的原因,沉重的兵役和徭役,隋朝和秦朝有哪些相似点?,(1)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的统一(2)开创了新的制度,兴建了巨大的工程(3)都因为实行暴政,存在的时间很短秦朝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隋朝 581年61

2、8年,年隋朝贵族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宗。李世民通过“玄武门”兵变,登上皇位。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的秦王、唐高祖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在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结果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长兄(当时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当时的齐王李元吉),得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善于纳谏、善于用人,魏征,为什么唐太宗听到“逆耳”的话感觉难受,但还是采纳呢?,一次,唐太宗想去泰山封禅,借以炫耀功德和国家富强,群臣都同意,只有魏征表示反

3、对。太宗觉得奇怪,魏征解释说,当时户口并未恢复,仓库还很空虚,这一出行,耗费巨大,沿途百姓承受不了。,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虽然“逆耳”,但是大臣的直言真正反映出这个朝代的内在问题,更有利于皇帝及早地干预,进行完善,改正,更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统治利益,“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唐太宗的这番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这番话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风范?,唐太宗把魏征比作镜子,通过魏征来了解自己的得失。,反映了唐太宗善于以史为鉴,善于用人,虚心纳谏,勇于改过的治国风范。,房谋杜断,傳說唐太宗每與

4、房玄齡商量大事,房玄齡在談了自己的見解後總是說:這件事非如晦不能謀。而杜如晦來後,最後還是用房玄齡之策。房知杜能斷大事,杜知房善建良謀,二人相互了解、信任,並相互配合,成為唐太宗的左膀右臂。故當時人稱玄齡善謀,如晦善斷。這就是成語房謀杜斷的來歷。,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减免租赋,减少力役,善于纳谏、善于用人,商人旅客停留,很少出现盗贼,牢狱经常空闲,牛马遍布原野,住宅大门不闭。连年丰收,米斗三四钱。贞观政要,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减免租赋,减少力役,善于纳谏、善于用人,民族之间一视同仁,以前 贵中华,贱夷狄唐朝 一视同仁,民族关系,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现代

5、社会,文成公主进藏,步辇图,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调整了统治关系,实行了一些新政,使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国力增强,被史家誉为“贞观之治”。,唐太宗还采用了哪些措施来加强统治,隋朝,唐朝,科举制度创于隋朝,唐代时进一步完善,明代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清朝基本上承袭明朝制度,清光绪年间被废止。明清科举考试都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院试:是县一级的考试,各地考生参加本县、府的考试,由省的提督学政主持,及格者称生员,俗称秀才。乡试:即省级考试,每三年一考,乡试一般在秋季八月举行,由皇帝派主考官主持,八月底放榜,及格者为举人。会试:乡试的第二年举行,由礼

6、部主持,及格者称贡生。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中持者称进士。进士又分为三甲,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二、三甲的第一名都称“传胪”。进士榜用黄纸书写,称为“金榜”,中进士称为“金榜题名”。,唐太宗是为了网罗人才,一方面是为了便好地治理国家,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而这位宰相只是为了维护大官僚的利益。,科举考试后,唐太宗得意地说:“天下英雄,都在我的掌握中了。”但一位宰相认为:朝廷中的大官,都应该由公卿子弟担任。出身贫寒的人,即使有出众的才能,也难以称职。你认为唐太宗与这位宰相的看法有什么不同?在读书人看来,科举制有什么作用?在统治者看来,科举制有什么作用?,继承和完善了隋朝的科举制

7、,吸收大批有用人才。,在当时的读书人看来,科举考试为他们提供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他们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施展自己的才华,参与国家管理,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在统治者看来,科举度可以网罗大量的人才,为他们的统治服务。,沿袭和完善了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在隋唐以前,大家都知道皇帝之下即宰相,宰相集大权于一身,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除了是皇帝的左右手外,同时问题不断,如曹操,司马懿等等,都因权力过高,结果谋逆。,执行诏令,主审核,草拟诏令,土木工程,审判刑罚军事警备 祭祀教育 户籍教育选择官员,沿袭和完善了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国防部,组织部,统计局国土资源部,司法部,国务院秘书处,建设部水利部林业部煤炭部,课堂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