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之手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鉴赏之手法.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目标,知识,训练,陆丰市林启恩纪念中学,考点目标,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能力要求包括两点:一是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技巧:1、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2、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3、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直抒胸臆、衬托、虚实结合、用典、对比映衬、想象等。,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分)(湖南卷)薛宝钗咏白海棠 林黛玉咏白海棠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
2、一缕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据人民文学出版杜1996年12月第2版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消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
3、联 _【答案】: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阅读下面的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5分),示长安君 王安石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注】长安君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此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佑五年(1060年)出使辽国前所作。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
4、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颔联:“供笑语”表达了相逢的欢乐,“话平生”则道尽了人生的沧桑,二者相互映衬,更添一层悲凉况味。“草草杯盘”与“昏昏灯火”营造了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更容易生发悲怆之情。“草草”“昏昏”是叠词妙用。“草草”可见酒菜的简单,欢聚中有些许不足;“昏昏”则烘托了人物情感,暗示了将别的伤痛。颈联:“自怜”与“又作”贯通一气,诗人借此直抒胸臆,表达了心中的万端悲慨。“湖海”久隔,“尘沙”远赴,旦夕间重逢又别,且是出使不无艰险的辽国,时空的拓展将悲意又加深了一层。“三年”言时间之长,“万里”谓距离之远,以数字入诗,一纵一横,使悲情更为浓烈。,答案,古诗词常见
5、的表现手法,托物言志 托,寄托,借助;物,客观事物;言,表达;志,志向,志愿,思想,情感,哲理,等等。简单地说,托物言志,就是借助具体外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寄托作者的心志。,(2007年宁夏,海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以下题目。小斋即事 刘一止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注】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局:指棋盘。(2)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6分),答: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
6、直正直,方有棱角。正因为自己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用典 古典诗歌中常常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诗词句来表达思想情感,这就叫作用典。如李商隐的安定城楼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鶵竟未休。(在高考中难的典故一般会注解),初冬夜饮 杜 牧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淮阳:指西汉汲黯。其因刚直敢言,屡次切谏,数被外放。在出任东海太守时,虽卧病不视事,而能大治。,会昌二年
7、(842),杜牧四十岁时,受当时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被外放为黄州刺史,其后又转池州、睦州等地。此诗可能作于睦州。,作者在这首诗中写了哪些情感?请分别论述。,仕途不遇的愤慨,流转不定的困苦,思念故园的情思。首句用典,点明独酌的原因,透露出仕途不遇;次句写作客他乡,“客袖”已见乡思之切,“侵霜”可见流徒之苦;第三句写景,寓情于景。诗人烛下独饮,本已孤凄不堪,现在茫茫夜雪更加深了他身世茫茫之感;末句一问,他不知明年此时又将身在何处。,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是否情景交融,是判断古典诗歌有无意境的重要标志。借景抒情,是古典诗歌常用的手法。,(2007年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武夷山中
8、(宋)谢枋得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注】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十年:宋德佑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2)“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答:这句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诗人在其作品中袒露心情,不加掩饰地抒发积郁在心头的激情快意或愁绪,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常见的直抒胸臆的内容一般有
9、以下几种:1。直抒豪情壮志:例如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2。直抒悲思愁绪:例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3。直抒欢快喜悦之情:例如一首无名氏的诗四喜诗“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4。直抒对事理的见解和看法: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此点考得少),衬托(或烘托)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2007年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
10、回答问题。秋夜独坐(节选)唐王维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夜深 宋周弼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答: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虚写和实写 虚写,不是写眼前的实景,而是写想象中的景象。实写,恰好与之相反。例如柳永的雨霖铃,李煜的虞美人等。注意: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
11、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雨 霖 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
12、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2007年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华清宫 吴融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过华清宫 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4分),答: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第二首诗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