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复习课牛辉.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555504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3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鉴赏复习课牛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古诗鉴赏复习课牛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古诗鉴赏复习课牛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古诗鉴赏复习课牛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古诗鉴赏复习课牛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鉴赏复习课牛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鉴赏复习课牛辉.ppt(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诗鉴赏复习课牛辉,08年考纲要求,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体裁的作品.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高考例题探究,(06安徽)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1)“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了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参考答案,(1)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2)主要运

2、用了比喻的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逐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阅读提示,一、读题(获取内容主题思想感情等信息)二、读作者(重要作者生平经历、志向意趣、艺术风格)三、读诗(鉴赏品评诗歌)四、读注释(往往隐含了答案要点)五、读题目(有的放矢),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两题(2007年江苏卷第12题),鹧鸪天 送人 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1)一句蕴涵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

3、意?,参考答案,(1)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路远,前路迷茫的郁闷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2)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世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模拟演练,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移家别湖上亭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三五声.(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通过那些字眼来表达的?请分析其表达效果.(2)、这首诗的主要的特色是采用了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创造了童话般的意境.请对此分析.,参考答案,1、抒发作者搬家时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通过“移家别”点明搬家的事实;

4、“系离情”抒写不愿离去之情“相识”点明与黄莺熟悉更舍不得离开“欲别”点明离别事实“频啼”语意双关,一方面指黄莺的啼叫,也容易令人联想到辞别时离人伤心的啼哭。、诗中的一切,无不带有生命情感。因为作者对湖上亭的一草一木是如此神情,以至在他眼中柳条、藤蔓、黄鹂也像他那样无限痴情,难舍难分。如“系”抒不忍离别之情,切合柳条修长的特点,也符合春日和风吹拂的情景。“啼”一方面指黄莺的啼叫,也容易令人联想到辞别时离人伤心的啼哭。,待储光曦不至,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做简要分析。()全

5、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情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参考答案,()天色已晚(扣住第一句分析作答);下起细雨(扣住第二句分析作答)、盼望好友到来的期待之情或久候好友不至的怅惘心情。清早已经打开重重屋门;或坐或立都在倾听友人车子到来的声音;以为听到友人身上玉佩清脆响声正要出门迎接,哪知是自己弄错了。,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请简要分析诗人“欲去”的原因是什么。“欲去”还“问”,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作品从哪两个方面刻画这一形象的?,参考答案,()诗人“欲去”是因为探访友人没有遇见,“欲去”还“问”这一细节表现了诗人茫然又恋恋不舍的情感()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问尘事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间接衬托了陆鸿渐高雅不俗;后两句通过邻居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潇洒疏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