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叶脉工程”精准把“脉”治理问题.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561983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叶脉工程”精准把“脉”治理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叶脉工程”精准把“脉”治理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叶脉工程”精准把“脉”治理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叶脉工程”精准把“脉”治理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叶脉工程”精准把“脉”治理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叶脉工程”精准把“脉”治理问题.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叶脉工程”精准把“脉”治理问题上海市崇明区打造党建引领乡村精细化治理模式崇明区是上海市的传统农业大区,面积1413千米2,超过全市总面积的1/5,辖18个乡(镇),269个行政村,仅有68万人口。2002年,崇明区进行了村庄行政区划合并,村域成倍扩大,村级组织的管理服务范围大幅增加,加上人口老龄化严重,乡村治理面临巨大挑战。崇明区委立足实际,坚持党建引领,探索推行党建“叶脉工程”,以岛域为“绿叶”,通过合理划分网格、整合各类队伍、凝聚资源力量,形成“网状脉”党建模式,全面推进党建“微网格”建设,推动党建“微网格”和大联动管理网格有序衔接,实现“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力、服务零距离”,切实精准把

2、“脉”社会治理问题和党员群众诉求,进一步提高乡村治理的精细化、科学化程度。一、科学划分网格,以“全区域覆盖”体现治理深度提升乡村治理精细化水平,织密网格是基础。全区各村党组织坚持“方便群众、便于管理、规模适度、全面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根据农村所辖范围、人口数量、居住集散程度、群众生产生活习惯以及党员分布情况等,按照每个党建“微网格”覆盖面积为1千米2左右的原则,将每个村划分为3-5个党建“微网格”,确保党建“微网格”的覆盖范围、服务幅度科学合理。目前全区共划分“微网格”993个。陈家镇党委以“村党支部一网格党小组一党员骨干”为基本框架,将党建“微网格”与“15分钟社区服务圈”、党群服务点有

3、机融合,织密一张张村级治理网络。二、建强网格队伍,以“全社会参与”体现治理广度提升乡村治理精细化水平,社会参与是关键。崇明区委根据崇明区世界级生态岛建设需要,按照“一格多员、一员多能、一岗多责”的原则,结合“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群众”“双联系”活动,推动全区各村党组织组建管理团队6680人、工作团队8078人、志愿团队14783人。其中,管理团队主要由网格党支部书记或党小组长任“微网格”负责人,村民小组长、妇女小组长、新乡贤、党员骨干及驻区单位负责人等成员组成,重点是协助村党组织做好“微网格”区域内的队伍建设与管理服务,协调解决“微网格”建设中的难点问题;工作团队主要是优化整合村级道路保洁、

4、河道保洁、垃圾收集、林业养护、平安社区等生态就业队伍,分片包干,融入党建“微网格*负责区域内相关工作;志愿团队主要以党员为主体,结合乡村治理需要和党员群众特长,组建生态保护、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等志愿服务队伍,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在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中发挥主人翁作用,做到“自己家园自己爱,自己家园自己建,自己家园自己管,自己家园自己护工横沙乡党委以丰乐村为试点,构建形成了社区、家庭和党员共同参与的服务队伍,成立了道路绿化保洁“专业队”,在职党员“先锋队二村民代表“榜样队报到党员“志愿队”等队伍,开展“微网格”区域内系列服务活动。三、做实网格阵地,以“全方位服务”体现治理温度提升乡村治理精细化水平,夯实

5、阵地是重点。崇明区委坚持把块区党群服务点作为党建“微网格”建设的主阵地,按照“一网一点、全面覆盖”的要求,深化党群服务点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推动党员管理、民主议事、政策宣传、形势教育、法律咨询、文明创建、矛盾调解、生活服务等乡村治理的基本功能和服务资源落实到块区党群服务点,努力将其打造成宣传党的政策、教育管理党员、服务周边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前沿阵地。竖新镇仙桥村党支部在块区党群服务点配备村务信息可视化系统、自行车补胎工具、血压计、血糖仪等便民设备,每月10日、20日免费为村民理发、补自行车胎,切实解决群众日常生活需要,着力把党群服务点打造成有温度、有深度的“百米便民服务圈”。四、健全运行机制,

6、以“全天候监督”体现治理精度提升乡村治理精细化水平,完善机制是保障。崇明区委建立健全“微网格”区域问题发现、会商、处置、反馈机制以及“微网格”人员日常培训和考核评价机制,注重与社会大联动管理网格相融合,依托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瀛洲人管家”“微网格”管理信息系统等载体,确保“微网格”治理和服务的常态化、精细化、长效化。城桥镇党委将大联动管理信息系统延伸至党建“微网格”,每个微网格配备工作手机,将网格内问题发现、处理及反馈纳入制度化轨道,确保网格管理的有效性。三星镇新安村党支部在党建“微网格”基础上,探索实施“户长制”,明确户长每日巡查、记录、交流、反馈等机制,同时还建立了“微网格”管理信

7、息系统,依托信息系统进行问题甄别、分类派单至处理单元进行处置并反馈结果,从而形成“图像化问题上传一分类化问题汇总一菜单化问题分派一定点化问题整改”的完整闭环系统。五、多网融合,一网联动(一)提高了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推行党建“叶脉工程”,乡村治理从行政村聚焦到了大约1千米2的“微网格”,并进一步将工作力量、服务资源化整为零,融人微网格,延伸了服务触角,使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大大缩小了治理的空间距离和情感距离,解决了基层细胞活力不足的问题。(二)提升了服务群众的精准度党建“微网格”既是农村党员学习教育、发挥作用的主要空间,也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通过在微网格内开展党员星级家庭创评、党员家

8、庭“四亮一挂”等工作,有效推动党员作用在网格内发挥,党员形象在家门口展示,切实解决党员年龄老化、作用发挥难的问题。依托网格党群服务点,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了解群众实际需求更加快速、便捷,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确保党建服务更接地气、更加精准、更加有效。(三)增强了问题处理的协同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党建“微网格”有效运行的根本所在。在网格内,管理团队、工作团队、志愿团队以及广大党员群众都是发现问题、上报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体力量。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党建“微网格”与大联动管理网格等“多网融合、一网联动二进一步将行政力量引入网格中,使得问题处理有了制度性的平台依托,切实增强了问题处理的及时性、协同性和有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