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丨湖北省大冶市:党建引领建设活力村庄.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295336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丨湖北省大冶市:党建引领建设活力村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一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丨湖北省大冶市:党建引领建设活力村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一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丨湖北省大冶市:党建引领建设活力村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一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丨湖北省大冶市:党建引领建设活力村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丨湖北省大冶市:党建引领建设活力村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丨湖北省大冶市:党建引领建设活力村庄.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党建引领建设活力村庄湖北省大冶市创新乡村治理机制大冶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面积1566平方公里,总人口98万人,辖10个乡镇、4个街道、1个国家级高新区和1个国有农场,有行政村322个、社区57个。大冶市的改革起源于茗山乡华若村,该村曾是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村、省级重点贫困村,信访矛盾突出,5年换了7个支部书记,基层党组织源头不活、队伍不强,村民自治虚化、群众难以组织。为改变这一局面,大冶市委广泛开展调研,提出了“党建引领活力村庄”改革的总体思路,2015年开始试点,逐步建立形成了一套规范化制度和可复制的经验,之后在黄石地区全面推广。一、“搭架子”,构建三级治理平台在保持村委会设置格局稳定的前提下,

2、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以利益趋同、需求相近为原则,以自然村(湾)为主体,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报乡镇党委审批和民政部门备案,将全市322个行政村的3712个村民小组划分为2609个村庄,组建村庄理事会,搭建起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以村庄群众为自治主体的“村委会一村庄理事会一农户”三级治理平台。二、“掌盘子”,将党的领导贯穿始终以村庄为单位,采取单独建、联合建的方式组建村庄党支部或党小组,鼓励党员理事会会长与村庄党小组长交叉任职,鼓励党员进入理事会,在乡村治理中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领导和先锋模范作用。村庄的调整划分、理事会组建以及村庄理事会成员推选、调整、换届和罢免等工作,都在乡镇党委组织领导下进行

3、,由村级党组织主持开展,确保乡村治理改革“不偏航:探索推行“两培一选”机制,把优秀理事会成员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理事会会长培养成村干部,把优秀村干部选拔进入乡镇干部队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战斗力、凝聚力大幅提升。三、“选班子”,汇聚乡村先进力量根据村庄人口数量,合理确定村庄理事会成员人数,一般37人,其中会长1名,副会长12名。村民小组长原则上由村庄理事会会长兼任,按照“一户一票”的方式,征求纪委、公安、综治等部门意见审核把关,推选产生村庄理事会成员。农民党员、致富能手等各类农村人才是村庄理事会成员的主要来源,过去是“村民小组长单打独斗”,现在变成了“村庄理事会群策群力”。四、“立尺子

4、”,规范自治运行机制将“党建引领活力村庄”改革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明确建立“六进理事会”,重点围绕基层党建、产业发展、村庄建设、文明新风、法治调解、服务生产生活开展服务群众工作,避免过度行政化。理事会办事坚持走群众路线,严格执行“两会三公开一报告”议事决策机制,通过村庄理事会商议、村庄群众(代表)会决议,决议结果、实施方案、办理情况向村庄居民公开,重大事项向村“两委”报告等,规范了理事会服务行为,建立起组织、群众、纪律、法律“四位一体”监督机制,提升了理事会服务群众工作质效。五、“给面子”,强化精神激励和物质保障坚持市镇村三级激励,大冶市每年表彰IOO个先进村庄理事会和100名先进村庄

5、理事会会长,乡镇党委同步表彰一批先进村庄理事会和村庄理事会成员,村党组织每年评选一批支持理事会工作的群众。改革实施以来,市镇村三级表彰优秀村庄理事会428个、优秀村庄理事会成员649人。建立以奖代补机制,每年市财政统筹安排1亿元奖补资金,按照群众“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和市政府配套1:1比例进行奖补,先建后补,有建才补,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村庄建设的积极性。六、“党建引领-活力村庄”改革取得积极成效(一)促进了乡村组织振兴。充分运用“两培一选”成果,一大批优秀理事会成员成为换届选举热门人选。近年来,全市村庄理事会成员递交入党申请书1035人,目前理事会中党员总数达2857人。2018年换届后,18

6、2名理事会成员进入村“两委”,占村两委”总人数的12.2%,其中21人任村党组织书记。(二)推动了乡村人才振兴。L13万名农民党员、致富能手等农村各类人才汇聚在村庄理事会,平均每个行政村直接参与基层治理的人数达到了60人。跟过去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仅10余人相比,参与乡村治理的力量大幅增强,村庄理事会已经成为基层重要的人才储备库。(三)改善了干群关系。村庄理事会“自下而上”决策,公益事业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实现了“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政府拍板”到“群众决策的转变。目前,全市由村庄理事会申报完成的村庄建设项目共计1253个,总投资14259万元,基层党组织威信不断提高,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四)助推了乡村产业振兴。各村庄采取“理事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产业,建农庄、办基地。还地桥镇黄兴淑细屋湾过去以开山采石为生,吃的是“资源饭”,在理事会带领下,全湾农户入股成立了龙虾养殖合作社,2018年亩产利润达万元,群众吃上了“龙虾坂”,村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增长38%。(五)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通过理事会协商议事,土地纠纷、邻里矛盾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近年来,理事会处理群众纠纷1160余起,化解信访矛盾370人次,帮助协调信访积案90余件,农村信访件逐年减少,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理事会,大事不出村委会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