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课件-马致远.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563932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净沙-秋思-课件-马致远.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天净沙-秋思-课件-马致远.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天净沙-秋思-课件-马致远.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天净沙-秋思-课件-马致远.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天净沙-秋思-课件-马致远.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净沙-秋思-课件-马致远.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净沙-秋思-课件-马致远.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马致远生于1250年,约卒于1321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一生写了120多首散曲,其中秋思堪称“叹世”之作中的代表。被人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更被时人美誉为“曲状元”。,天净沙秋思,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划分节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曲:,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体式,如唐诗、宋词、元曲。天净沙秋思就是元曲中的一首佳作。元曲是继唐诗宋词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新的诗体,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散

2、曲又分小令和套数。由于它是能歌唱的文字,所以就有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曲牌,表示不同的谱式,规定着不同的字数、句数、平仄、韵脚。曲牌表示曲调,另有题目。小令的曲牌常是一个,即一首小令一个曲牌,但也有例外的。天净沙秋思属于散曲中的小令。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题眼是“思”,“秋”是特定时节,“秋思”二字暗含着游子思乡的愁绪,天净沙秋思,天净沙 秋思 赏析整体把握诗意:,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天净沙 秋思 赏析细

3、细品味,枯藤老树昏鸦:首句写旅人眼中所见。枯藤是秋末之景。“昏鸦”,黄昏时归巢之鸦。见到此景怎能不激起游子的思乡之情。诗人选择了“枯藤”“老树”“昏鸦”这三个各自独立的意象,把它们糅合在一起,着力渲染,突出它们的“枯”“老”和“昏”,烘托出一个完整的萧瑟荒凉的意境。,天净沙 秋思 赏析 细细品味,小桥流水人家:诗人笔锋一转,小桥流水近旁的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晚餐。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反衬游子思乡的愁绪。,天净沙 秋思 赏析 细细品味,古道西风瘦马:“古道西风瘦马”,与前二句相呼应。萧瑟西风,吹打着孤独的旅人,掀起他单薄的衣襟。孤独的旅人骑着孤独的瘦马,蹒跚走在羊肠古道上。通过写马更加衬托出游子在

4、客途中的孤独寂寞之情。,第一层小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写景寄情,极力渲染悲凉气氛,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之人的惆怅思乡之情。,天净沙 秋思 赏析 细细品味,夕阳西下: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了悲凉的氛围,使全曲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断肠人在天涯:卒章显志。“断肠”一词抒发了作者羁旅异乡的惆怅之情。,主题,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苍茫萧瑟的夕照秋景图,表达了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凄苦、惆怅之情。,写作手法,正面:,侧面:,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小桥流水人家,对比手法,艺术特色,诗的写作手法:,这首小令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赞誉,一方面是由于它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

5、,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虽然低沉,但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它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比较明显的特点是:,静景与动景相映,景色与情思相融,静景与动景相映,天净沙秋思的艺术效果,又得力于成功地运用映衬技法。作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西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见苍凉;,景色与情思相融,诗言志。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思想感情,是抽象的东西,难于表达。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

6、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的可感的事物,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方使人感到具体生动。正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与“水”本无联系,但作者借江水之多,喻愁之多,二者有“恰似”之处,用江水东流之景,表达无限的悲愁之情,十分深刻。,自然景物本来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当诗人把这些客观事物纳入审美的认识和感受之中,这些事物便被赋予感情的色彩,同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了。“小桥流水人家”,不过是极常见的普通景色,但当它与“断肠人在天涯”同处于一个图景之中时,便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成为

7、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使图景带上悲凉的气氛。所谓“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就是这个道理。天净沙秋思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景色与情思相融,比 较 阅 读,乡 愁 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比较比较两首诗有何异同?,课后习题,关于思乡主题的诗句:床头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静夜诗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 渡荆门送别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 次北固山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