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568245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30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ppt(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店口真文裔完小 寿樊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个精巧的提问能够给学生创设有效的思维空间,激发他们强烈的数学探究欲望,从而让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实施新课程以来,一些教师的课堂提问却依然存在“随意发问”“一问到底”“缺乏思维”的无效现象,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而且阻碍了学生的有效思维。那么,如何探寻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落点呢?一、紧扣目标关注认知“起点”曾经有人研究统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设计的五个课堂提问中,有一个是用于组织教学的,有三个是学生不需要经过思考就能够回答的,只有一个是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数学学习的。造成这种情况的

2、主要原因是教师在课前设计提问时,没有紧扣教学目标,没有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因此,教师设计课堂提问时,要在全面解读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起点设计问题,使学生处于“愤”“悱”的思维状态。,俗话说“打蛇打在七寸上”,同样,教师的提问要问在点子上,启发到关键处。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问学生的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智力,都是学生有益的。,一、提问要注意启发式,不要过于简单,1、寻求提问的启发点于新知识的重点处,2、寻求提问的启发点于知识的链接处,3、寻求提问的启发点于理解知识的疑难处,4、寻求提问的启发点于解题思路的转折处,5、寻求提问的启发点于学生思维受到干扰处,二、提问要

3、具体明确,不要使学生摸不着边。,有个新教师为了使学生搞清6元、0.6元、0.06元这三者是不相同的,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三个6是否相等?”结果学生回答为:“是相等的”,搞的教师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问题搞的不明确,学生对这样的提问摸不着头脑,当然就不能按照教师的意图去答了。结果浪费了时间,打乱了教学进度。其实这个问题只要提出“这三个数量关系是否相等?”学生是不难回答的。,三、提问要促使知识逐渐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掌握,总要经历一个由不懂到懂、由浅到深的认知过程,教师只有在关键时刻恰如其分的提问,才能加速深化过程。,比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的内容时,教师用课件出示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师问

4、:这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生:180度。师:把这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等分成两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有学生立即回答:90度。师:怎么得的90度?生:180度的一半等于90度。师:这样计算对吗?(课件演示等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的过程。)通过观察和思考,生:各是180度。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师:画一个任意三角形,把三个角剪下来拼一拼,你能拼成什么角?这样由浅入深的引导提问,可以使学生茅塞顿开,思维顺畅,学生更清楚的知道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与三角形的大小、形状无关,这样深化知识的提问,步步入深,引人入胜,即启迪了学生智力又帮助学生找到解题的关键。,四、预设具有启发性和思考

5、性的问题,老师设计问题要突出教学目标,要有思考性,难易程度要适中,难度太小,引不起学生的兴趣,难度太大,学生望而却步。例如,老师在向学生讲解“角的认识”,让学生在同一个点上画几条射线,问到:除了几条直线,你们还发现什么图形?学生通过思考,不仅找出了不同的角边与角的关系,还了解了对顶的两个角大小相等等相关知识。一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往往能使学生产生联想而有所领悟。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是在所难免的,老师的启发就显得犹为重要。学习“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老师可以启发学生利用前面学过的三角形和长方形面积公式来推导,并且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推导,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打开,由表及里,由里及深。,五

6、、提问要抓住关键,首先要找出教材的关键问题,也就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教材重点处提问,重点就会突破,在教材的难点处提问,难点就会突破。例如:在教小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概念时,其重点在于,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分数,老师可以拿出一个月饼小丽和小强分着吃,并且问到:你们认为怎样分才合理?学生答;平均分。老师就把月饼切成大小相等的两块,每人得半快。老师问:你们手里的半块月饼是几份当中的几份我们就叫它几分之几好吗?小丽看着手里的月饼说:我的月饼只是两份当中的一份,是不是该叫两分之一啊,小强也抢着回答:我的月饼也是两份中的一份,是不是也叫两分之一啊。老师立即答道:对,我们就用1/2来表示。通过一系列巧妙的提问

7、,学生不仅自己回答了问题,还加深了对分数概念的理解。以此为基础,后面的重点和难点就会迎刃而解。,六、遵守因材施教原则,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孔子早在两千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思想,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些都要求我们在课堂提问中,要面向全体,因人而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设问要“量身定做”、提问要“量才而问”。难度较大的问题由优等生回答,一般的让中等生回答,较容易的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比较专业的问题则让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回答。这样,每一个问题对于回答的学生来说都属于跳一跳才能摘到的苹果。实践证明,这样因人施问对培养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破除中差等生对提问的畏惧心理有很好的效果。,谢谢大家!,店口真文裔完小 寿樊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