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利用(北师).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575828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208.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利用(北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利用(北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利用(北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利用(北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利用(北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利用(北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利用(北师).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一般模式),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目标的阐明,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教学设计成果的运用,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修改,修改,前期分析 为什么,目标 是什么策略 如何做,2)收集四份中学课堂教学设计简案,可以是同一主题;且宜基于媒体的教学方案要求教案至少要显示其目标、教学活动过程等评析其系统化的教学设计思想Googlebaidu,K12,基础教育资源网,第六章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利用,一、教学策略概述二、课堂教学模式简介历史上代表性教学模式(教学活动过程模式)三、加涅的教学设计理论(教学策略理论)P19加涅的“联结认知”学习理论

2、他的“九段教学法”、九大教学事件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过程设计(各类学习结果的教学策略)五、瑞格理斯的细化理论、梅瑞尔的成分展示理论六、教学组织形式七、教学媒体(下一章),第一节 教学策略选择与利用的概述,1、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P132:在不同条件下,为达到不同教学结果所采用的.,2特点:,具有指示性和灵活性,不具有规定性、刻板性3制定依据:1)从学习目标出发 2)根据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 3)符合学习内容4)适合教学对象特点5)考虑当地教学条件的可能性,没有任何单一的策略能够适用于所 有的情况,最好的教学

3、策略就是在一定情况下 达到特定目标的最有效的方法论体系,有效的教学需要有可供选择的各种 策略来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是一项系统考虑诸多因素,总体择优的富有创造性的工作,4二种基本教学策略,学习是一系列信息加工过程,谁控制信息加工过程?,教师控制 替代性教学策略,学习者控制 生成性教学策略,替代性策略 supplantive strategies,教师,指明教学目标,组织内容、排序、重点、迁移,提供教学活动,吸引学生注意,较多地为学生加工信息,构建教学环境,优 点:,信息加工强度大,短期内使学生学习较多材料,可带来更集中、有效、可预 测的学习结果,适用先决知识、技能或学习 策略有限的学习者,缺点:

4、,学习者投入智力活动少,信息加工不够深入,缺乏挑战性、刺激性,缺乏个性、独立性和动力,生成性策略Generative Stratagies,按自己的需要和风格,自己组织内容、顺序、重点、迁移,自行决定活动,自己控制信息加工,构建自己的学习环境,形成教学目标,学习者,优 点:,信息加工深入,学习效果好,激发兴趣、动机,学习策略得到使用、练习与修正,学习结果因人而异、高度个性化,缺 点:,对学生记忆力有较高的要求,成功依赖于学习者拥有策略的宽广度,易导致认知超荷、情绪受挫折,两种教学策略的平衡,替代性策略减轻认知负荷,时间、能力、动机,任务紧迫性,认知策略,进一步学习要求,先前知识,生成性策略提高

5、加工效果,第二节 课堂教学过程模式简介,教学模式:在一定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分析,从而对教学过程的组织方式进行的简要概括。(或称教学活动程序、活动过程模式)多种教学模式各有优缺点教学论、课程论、教学设计,一、教学模式分类,宏观:学教中观:教育(学)模式的历史结构微观:教育模式的逻辑结构、学科结构、更多在宏观和中观模式的指导下,根据学科内容特点和教学对象特点,选择相应的微观教学模式,二、历史上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一、夸美纽斯发表大教学论,提出班级授课制度,开创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结构直观教学;裴斯泰洛尔:“教学要素”理论、提出以练习的方法实现感性印象向理性观念的转

6、变二、赫尔巴特的四段(或五段)教学过程模式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联想使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系统指导学生在新旧知识基础上作出概括和总结方法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预备、提示、比较、概括、应用,三、凯洛夫的六环节教学过程模式,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加以改造,提出一种新的五段教学论组织上课(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提出上课目的、内容和要求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巩固,四、杜威学派的探索,“从做中学”,五、布鲁纳,学科结构中心认为不应强调增加教材的量,而应按照学科内容自身的体系结构即围绕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来进行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

7、智力发展发现中学,六、布鲁(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布鲁姆认为,只要能正确运用“掌握学习”的教学策略(教学与学生的个别需要和特征联系起来),绝大多数甚至90以上的学生都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目标中心、评价中学目标定向常规授课形成性测验(揭示差错)反馈矫正再次测评,七、奥苏贝尔的教学理论,1、“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学习类型 两种教学方式都可以有效地实现有意义学习,关键是要能在新概念、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之间建立起非任意的实质性联系。反之,如不能建立起这种“联系”,不仅“传递接受”教学方式将是机械的、无意义的,就是“发现式教学”也不可能实现有意义学习的目标

8、。,2、“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提出先行组织者逐步分化综合贯通,3、“动机理论”,情感因素动机是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等三种成分组成的,八、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最优化”是指要从实际情况的具体条件出发,确定效果和时耗的双重质量标准,选定最佳教学方案,按照实施中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进程,以期达到最大效益,并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合理的教育和发展,第三节加涅的教学设计理论P19,1、学习的内外部条件、九大教学事件2、各类学习结果与教学事件的匹配(教学策略)言语信息的教学策略智力技能的教学策略态度的教学策略动作技能的教学策略,(一)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型、内外部条

9、件、九大教学事件,把学生看作其环境的考察者为学习设计教学,1、言语信息的教学策略,提供先行组织者 用逻辑的顺序、或根据有意义的上下文组织言语信息。概念图、记忆术,2、智力技能的教学策略,1)关于智力技能的教学理论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如: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如:规则的识记领会简用综用布鲁纳的发现法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讲授新课,2、智力技能的教学策略,1)确定智力技能教学顺序的三种教学理论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如:规则的识记领会简用综用布鲁纳的发现法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概念形成,规则形成,高级规则形成,辨认,氢气球脱手,石块在水中下沉,牙膏盒上浮,揉成团后下沉,气体中的浮力,液体中的

10、浮力,浮力概念,2)概念的学习,2)概念的学习,方法:A)呈现概念实例属性发现概念B)呈现概念属性举例注意:A)准确的语言,揭示概念本质B)突出关键特征,控制无关特征C)正例和反例的利用D)变式,比较E)具体运用概念,3)规则学习的设计,规则学习的目标水平包括:知道层次理解层次应用层次,讲授新课,规则的类型,关系规则:描绘两个或多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如果那么”、“原因结果”程序规则: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目标而产生的一系列步骤如果某情境含有显著特征X、Y、Z(以概念的形式)出现,则可执行过程P如:求平均数,关系规则的认知过程,辨认情景中多个概念间的关系判断哪些变量发生变化?变化方向?数量?由此带来的变

11、化理解规则的内在关系,3、态度的教学策略,直接强化法的教学顺序对学生表现出学习目标要求的态度行为直接给予强化使学生形成学习目标所要求的态度。间接强化法的教学顺序让学生了解并相信榜样人物由榜样人物示范或显示符合学习目标的个人行为显示或介绍榜样人物受到奖励的后果,4、动作技能的教学策略,认知阶段讲解示范 分解阶段单个动作 定位阶段连锁动作自动化熟练动作,各类学习结果的具体教学程序都可以加涅的九大教学事件为指导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第四节 教学组织形式,集体授课个别化学习小组相互作用,

12、思考:各教学组织形式的优缺点、适用范围、有哪些具体的活动模式?,集体授课,在一定时间内向一组学生单向传递教学信息,教师讲授,广播、电视播讲,面授与传媒结合,优点:,传统教学形式师生接受,教师熟悉,容易备课,规定时间内呈示较多信息,可有规模效益,教师能随时调整目标内容和节奏,传递策略,缺点:,教师管理教学活动精确度较低,有些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学习者易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注意力不易集中,不能照顾个别差异,难以获得深入反馈信息,不宜传授动作技能、高级认知和 情感目标,传递策略,适用:,导入新课题的目标要求,为学生 指明方向,介绍背景知识或先决知识,系统讲解课题范围内的观点、材料,介绍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

13、,专家演讲、录象等资源,传递策略,个别化学习,学习者自主的学习,目标、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资源、进度时间、空间等方面不同程度的控制,传递策略,优点:,提高学习者学习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获得 学习效益,减少差生,培养学习者负责任的好习惯,允许教师花更多时间去关注个别 学生和小组相互作用,适合成年人与在职学习,传递策略,缺点:,缺少师生、学生间的相互作用,学生会感到单调无味,不是对所有学习者都适用,需要有丰富的和设计良好的 教学资源,投入大,要有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传递策略,使用要点:,要精心设计开发个别化学习材料(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作依据),教师要尽可能多与学生接触、给予 诊断、帮

14、助、激励,传递策略,小组相互作用,通过讨论、问答、交流、完成项目等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分享教学信息和经验,传递策略,优点:,有利高层次认知技能的学习,有利情感领域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提高学生组织和表达自己 见解的能力,有助教师了解学生差异,给予 及时的帮助,有助教师了解教学过程的成效和 缺陷和形成改进教学的意见,传递策略,缺点:,教学进度不易控制,教学效果不易保证,传递策略,使用要点:,小组人数不超过12人,教师必须作好组织指导工作,有充分的准备,小组相互作用安排在学生学 习有准备之后,小组相互作用活动方式尽可 能多样化,传递策略,三种形式达到某种程度平衡,扬长避短、相互弥补、促进学习,传递策

15、略,补充:教学过程结构、教学实践,教学过程结构设计属于何阶段的设计教学实践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的地位、作用?试行设计成果,一、课堂教学过程的结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1教学结构设计的含义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征,对教学中师生的活动过程、形式,涉及的教学媒体和方法等多种要素进行整体优化的安排,形成特定的教学结构设计的产品。特征:综合性、可操作性、概括性,2教学结构设计的内容,确定师生活动方式安排教学步骤选择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4、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四种基本类型,阅读P226,思考各结构模式:适用的学习结果类型体现的教学过程特征(结合九大教学事件、不同类型学习结果教学策略思考)P479、243,补充:教学策略的其他研究模式,一、史密斯雷根的ID模式教学策略组织策略传递策略管理策略,组织策略,呈现什么内容?,内容如何呈现?,教学顺序如何?,课程、单元级 组织策略,课级组织策略,课级组织策略教学活动顺序,基于信息加工理论,加涅的九大教学事件(活动),组织策略,传递策略,媒体选择,方法选择,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过程结构表后加下表,第三节 课堂教学技巧和艺术,教学设计是一门设计科学(科学、经验、灵感)教学策略与教学技能如何设计教学技能的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