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质与属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的本质与属性.ppt(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讲 教育的本质与属性,一、教育的本质 教育本质的认识1.教育本质的质性分析法第一、教育本质上层建筑说 第二、教育本质生产力说 第三、教育本质多质说 2.教育本质的矛盾分析法通过教育要素间的规律性联系和教育过程的诸种矛盾分析,间接探讨教育本质问题。,教育本质的研究,1.运用科学方法研究教育本质 引申研究法 变式材料分析法 特殊矛盾分析法 本质联系法 内因分析法 运用上述方法:教育的质扬弃教育本质假说求证教育本质,2.在教育过程中揭示教育本质,第一,教育的对象具有主体性、能动性、自觉性与社会性等主体特征的人;第二,教育过程是实现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的交互作用过程;第三,教育的结果将外在的人类文
2、化内化为受教者的内在素质;脑的构成为人接受教育提供了可能。以上三点决定了教育本质,使教育不同于人类的其它活动。,资料:脑容量之比较,人在出生时脑容量最大仅为385毫升,成熟时为1350毫升;出生与成熟时的脑重量比约为1/3;而猿猴脑在出生时为200毫升,约为成熟时的1/2。即人脑在后天发展了2/3;猿脑仅发展了1/2。另外,从产道看,人类进化过程中,骨盆的开口适应脑的增大。但骨盆开口的增大是有限度的,有效的两足行走的工程学需要设定了这个限度。当新生儿的脑量为其现在的数值385毫升时,便达到了这个限度。人脑结构较强可塑性的事实与人的生理系统相适应。(理查德利基著,吴汝康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人
3、类的由来),二、教育的属性,教育属性的内容第一、教育的永恒性只要人类存在,教育就会永远存在第二、教育的生产性是关于人类智能与人类文化的再生产,既把人类智能内化为受教者的智能,使受教者由生物实体转化为社会实体,成为社会所期望的人;二是在教育过程中传递、传播、发展、交流与整合文化,实现人类文化的再生产,使得人类与动物的文化区别能够保持与延续下去;,第三、教育的历史性 每一具体历史时期的教育有与历史逻辑统一的表现,不同时期的教育有其不同的历史形态、特征;第四、教育的继承性 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存在前后相继的现象,具体体现在教育思想、制度、体制等的传承与发展;第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属于社会系统,并与该系统中其它要素密切相关,但教育又是不同于其他系统的存在;第六、教育的长期性 第七、教育的民族性,教育属性的研究,1、认识教育属性的多样性 2、认识教育属性的发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