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基本理论.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590206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经济基本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环境经济基本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环境经济基本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环境经济基本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环境经济基本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经济基本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经济基本理论.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经济效率理论,在经济学中,经济效率是评价政策有效性的重要标准。同样,也是评价环境政策的重要标准。但是,从环境经济学的观点看,真正完全意义的经济效率,既不是传统的生产理论所说的“最大产出”,或者“最佳投人产出比”,也不是传统的消费者理论所描述的“效用最大化”。这些概念只是构成了完全经济效率概念的一部分内容。完全意义的经济效率是生产、消费和贸易高效率的组合。,2,经济效率的实现,实现经济效率的条件:设在一个简单的经济系统中,有经济主体(厂商或消费者)1和2,并存在两种资源:土地(L)和机器(M),生产且消费两种商品:小麦(W)和衣服(C)。则其生产函数为:W=fw(Lw,Mw)C=fc(Lc,

2、Mc)效用函数为:U1=f1(W1,C1)U2=f2(W2,C2)条件是:生产技术在分析期内不变;L,M,W和C的货币单位是可比的;个人偏好在分析期内不变;每一种资源投人在每一种商品生产中的边际生产率为正值,但递减;每一种商品对每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效用也为正值,但递减。因此全部等产量线和全部无差异曲线都凸向原点。,3,高效率的生产过程,假定资源的供给量是一定的,即:L=Lw十Lc MMwMc则可以把w和C的等产量线合并在一个埃奇沃斯矩形中,这个矩形的边长是由一定的资源供给量L和M确定的,见图,4,讨论:,在生产过程中,资源投人可以有多种组合。如果通过重新配置资源投人能够获得更多的一种或两种商品的

3、产出,则过去资源投人的配置就是无效率的。例如,图中的P点。生产契约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代表着一种资源配置状态下高效率的生产方式。生产契约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是一对w和C等产量线的切点,因此,在该点上w的等产量线斜率必然等于C的等产量线的斜率。也就是说在这一点,用于制造商品w和C的两种资源L和M,其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必然相等,即:MRTS(m,l)c=MRTS(m,l)w 因为技术替代率是厂商等产量线的斜率,要在资源投人过程中实现竞争性均衡,每个生产者必须在利用资源时,使各等产量线的斜率都相等,并等于两种投人的价格之比。因此,竞争性均衡处在生产契约曲线上,并且竞争性均衡在生产上是有效率的。,5,

4、注意:,在生产契约曲线上仍然有无穷多个切点,因而有无穷多种高效率资源配置状态。因此仅从生产过程无从确定经济效率。如果某种资源投人没有市场价格或者市场价格过低(如环境物品),也会扭曲资源配置的效率。,6,高效率的交换,7,坏东西的交换效率,8,9,高效率的消费过程,生产契约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W和C的一种产出量,因而可以把该曲线在以W为纵轴,C为横轴的坐标系上描点,得出上图的生产可能性线。,在生产可能性线上任选一点d,由d点向w轴和C轴引的两条垂线,就确定了一个商品组合Wd Cd(即确定了商品最大可能供给量)。在由OWddCd组成的矩形内,以对角的形式放人个人1和个人2的无差异曲线,显然,这样的

5、无差异曲线有无数对。向矩形右上角移动时,个人1的效用增加而个人2的效用减少;向左下角移动时,个人2的效用增加而个人1的效用减少。,10,讨论:在消费过程中,商品可以有多种分配方式。如果通过重新分配商品,能够获得更多的满足,这些商品分配就是无效率的。例如图中的N点。消费契约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代表着一种商品分配状态下效率最高的消费方式。消费契约曲线上任意一点都是一对个人1和个人2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因此在该点上,两条相切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必然相等。显然,该点上用于满足个人1和个人2消费的两种商品W和C的边际商品替代率MRS必然相等,即:MRS(w,c)1MRS(w,c)2 因为商品替代率是消费者无差

6、异曲线的斜率,要在商品消费过程中实现竞争性均衡,每个消费者必须在利用商品时,使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都相等,并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因此,竞争性均衡处在消费契约曲线上,并且竞争性均衡在消费上是有效率的。,11,注意:,消费契约曲线上仍然有无穷多个点,因而有无穷多种高效率商品分配状态。高效率生产可能性线上的任意一点都具有与之相对应的商品最大可能供给量的组合,而每一种组合又对应着一条新的消费契约曲线。如果某种商品没有市场价格或者市场价格过低(例如,环境物品),也会扭曲商品分配的效率。,12,效用边界线,高效率生产可能性线上有无穷多个点,每个点都代表一种可能的产品组合,因而都可以得到一条唯一的消费契约

7、曲线,把它表示在效用空间,又可以得到一条唯一的效用可能性线;故对应于生产可能性线可以得到无数多条效用可能性线,见图,13,上图表明:所有的效用可能性线均与横纵坐标相交;效用可能性线相互相交;某些效用可能性线落在其他效用可能性线之内。考察效用边界线,可知:代表效用水平的点置于效用边界线之外是不可能的;代表效用水平的点置于效用边界线之内是低效率的;效用边界线是由一段段不同的效用可能性线组成,因而不是真正的曲线。,14,效用边界线上,可以排除以下几点:排除了生产契约曲线之外的投人组合;排除了消费契约曲线之外的所有商品分配方式;排除了没有落在效用边界线上的所有效用可能性线。效用边界线代表着一种帕累托效

8、率,其经济状态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程度,任何人的境况都不可能更好,同时也不使其他人境况变坏。这时,任何资源再配置和自愿交易都不可能发生,因为效率已是如此之高,以至于任何人要得到好处,必然要以牺牲别人的利益为代价。至此,我们已经排除了大量低效率的投人组合,大量低效率的商品分配方式和大量低效率的效用可能性,但是在效用边界线上,仍然存在有无穷多个高效率的帕累托解。,15,帕累托效率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实现帕累托效率的必要条件如下:高效率的资源配置。对于使用资源投人生产商品的全部厂商来说,任何一对投人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应当相等,且等于投人的资源价格之比:MRTS(m,1)cMRTS(m,l)wPm/Pl

9、高效率的消费。对每一个消费者来说,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应当相等,且等于商品价格之比:MRS(w,c)1=MRS(w,c)2Pw/Pc 对于所有消费者,任何两种商品的商品替代率应等于生产相同商品的技术替代率,并等于商品价格之比:MRS(w,c)lMRS(w,c)2MRTS(w,c)1MRTS(w,c)2Pw/Pc 实现帕累托效率的充分条件是:在资源空间的所有等产量线和在商品空间的所有无差异曲线必须是非凹的(或特例是直线)。这样才能保证商品空间的高效率生产可能性线和效用空间的效用可能性线凹向原点,以及最终效用边界线是凹向原点的。否则,只满足必要条件将导致“陀思妥耶夫斯基困境”,即不能使某人更苦

10、,除非至少使一个人的状况变好。,16,最大社会福利的必要条件是:帕累托最适度状态;效用边界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相切。,效用边界线上有无数个帕累托效率点,任一点都存在唯一的资源配置、商品分配和价格比率。设有社会福利函数,记为SWF.SWF二f(Ul,U2,Un)式中:Ul,U2,Un.位个人1,2,,n的效用水平。因此社会福利函数是全体个人效用水平的函数。从SWF可以得出一组社会无差异曲线。其中必有一条与效用边界线相切,其切点就是最大社会福利。因为该点在效用边界线上且只有该点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相切,所以其在全部帕累托效率点中是最理想的。见图,最大杜会福利,17,帕累托效率的政策意义,当政策处于低效率

11、状态时,从不完全经济效率的观点看,任何能够使政策效率水平提高的改进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用帕累托效率作为标准,则使任何一方受到损害的政策改进是不可取的。帕累托效率只承认一方受益的同时至少不使他人受损的政策改进。能够至少使一人受益同时不使任何人受损的政策改进称为“帕累托改进”。在图中,这种改进只能发生在起点的右上方的三角区内,例如,a向a的改进。在现实经济活动中,有许多可以实现帕累托改进的例子,例如清洁生产,既增加了生产,又避免了污染损害。,如果帕累托改进是继续原来的进程,则只能避免损害,不能必然改变原有的分配状态,也不能自我判断改进的相对理想程度。例如,在图中,从b改进到b,从c改进到c,虽然消

12、费者1和2的效用水平都增加了,但并不能确定b和c孰优孰劣,甚至可能进一步加强了不公平。同样,如果把a和c相比,也很难判断哪种分配更公平。显然公平性问题已经超出了帕累托效率的范围。,帕累托改进,18,社会选择机制,若有两组物质产品和环境的组合:(x,e)=(x1,xN,e)和(x”,e”)=(x1”,xN”,e”),其中,(x,e)包括更多的物质产品和低劣的环境质量。物质产品的消费可能因人而异,但人们对环境产品的消费是同样的。那么,社会应当选择(x,e)还是(x”,e”)?。现利用多种社会决策方法进行讨论。首先是帕累托准则。它相当于全体一致的投票。帕累托准则的变通形式是补偿原则。其次,讨论其他的

13、投票形式,如多数原则,以及社会福利函数的一般形式。,19,帕累托准则,帕累托准则定义:对于两个消费组合a=(x,e)和a”=(x”,e”),群体中的每个人(i=1,N)各有其效用函数Ui,分别表示这两种组合给他们带来的效用。在这个群体中,如果对于每个个体i都有Ui(a)ui(a”),且至少对某一个人i有Ui(a)ui(a”),则依据帕累托准则,a优于a”.,20,潜在的帕累托改进,潜在帕累托改进:假设某个社会由i=1,N个人组成。可贸易资源为y,比较两种组合.a=(x,e)和a”=(x”,e“)。当个人间进行和为0的矢量转移z时,(a,Y-z)优于(a”,Y),则a是a”的潜在帕累托改进。,M

14、的效用,假设的由两个人组成的社会。根据帕累托准则,我们无法比较点X与点Z所表示的配置的优劣。在由点X向点Z移动的过程中,M损失了M单位的效用,而N得到了N单位的效用。尽管我们无法比较M与N的单位效用,但问题是,N能否将一部分资源(图中未表示出的,如收入)转移给M,以弥补M的效用损失。如果我们从点X出发,在进行补偿的情况下,N将给M足够的资源使M的效用不至下降。这意味着,点Z是点X的帕累托改进。,在比较(a,y)和(a”.Y)时,如果能够通过对Y的配置方式加以调整,使得(a,Y-z)显然优于(a,Y)。这时,我们可以省略y,只是说a 和a”的潜在的帕累托改进。之所以是“潜在的”,是因为有可能通过

15、恰当的转移支付实现帕累托改进。,M的效用,21,点Z显然是帕累托式优于点W。因为在点Z,M和N的效用都高于在点W时的状况。这个两人社会肯定会一致投票选择点Z,点X和点Y也是如此。M和N将一致认为点Y优于点X。,M的效用,帕累托准则的优点:不需要考虑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或环境观等因素的影响。如果点Z是帕累托式优于点W.那么,不论个人信奉什么哲学,没有人会舍弃点Z而选择点W。帕累托准则的缺点:许多分配组合,事实上大多数分配组合都是不可比较的。M在点X获得的效用略高于点Z,而在点Z,N获得的效用将比在点X时有很大提高。无法确定哪个点是帕累托式更优。,22,著名的经济学家Nicholas Kaldor

16、(1939)和John Hicks(1940)提出Kaldor-Hicks补偿原则(或简化为补偿原则)。其主要含义是如果通过资源转移可使人们就某种选择达成全体一致的话,那么,即使转移并未真正发生,该项选择也是可取的。KaldorHicks补偿原则强调补偿体现的是公平性的问题。通过补偿,将一部分社会成员的资源转给另一部分社会成员,这样,公平性因素就不会对开发区是否可行产生影响。,补偿原则,23,帕累托准则对那些不具有可比性的组合束手无策。这导致了商品组合排序的不完整性。帕累托准则所体现的是某种形式的一致性:如果在a与b之间进行选择的话,没有人反对a,则a是帕累托式优于b(或者,至少二者是无差异的

17、)。补偿原则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我们必须意识到,有了补偿以后的组合与没有补偿之前的组合是不同的。投票原则不要求全体一致。典型的投票机制是多数原则。也就是,如某多数人偏好a胜过b的话,那么,即使有些人可能强烈地反对a,但我们依然可以认为社会偏好a胜过b。这暗含着投票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投票是不考虑偏好的强度的。如果多数人只是不讨厌a,而有少数人强烈反对a,这时,依据简单多数原则,我们很难判定最后的社会选择应当是a还是b。,投票,24,社会福利函数定义:假设在一个由i=1.,N个人组成的社会中,每个人的效用函数Ui都是由商品组合确定的。设a为一个消费组合,表示每个人消费每一种商品的数量;由此Ui(a)

18、是个人i从消费a中获得的效用。设W为个人效用分布的函数,W(u1,u2,uN)。比较两个消费组合a和b,Wu1(a),uN(a)Wu1(b),,UN(b)等同于社会偏好a胜过偏好于b,那么,W是Bergson-Samuelson社会福利函数,或简言之,社会福利函数。,社会福利函数,25,福利经济理论发展,福利经济学是从福利的角度对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的经济学,即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确定经济体系的运行是否符合既定的社会目标。它是科学和伦理学的混合体。这里,从福利的角度,包括了价值判断的标准在内,也就是使福利增加就是“好”,使福利减少就是“坏”。从福利的角度对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是指判断一个

19、经济体系的运行究竟是增进福利还是减少福利,能够增进福利的经济体系运行被认为是“好”的,导致福利减少的经济体系运行被认为是“不好”的。福利经济学的社会目标具有伦理性质,不是事实判断,而是大多数人所能接受的伦理判断。一般假定有三大社会目标:(1)最大的选择自由;(2)最高的经济效益;(3)公平的收人分配。1920年,马歇尔的学生庇古(A.C.Pigou)出版了福利经济学一书,标志着福利经济学的产生。以庇古为代表的福利经济学,包含两个基本的命题:第一,国民收人总量越大,社会经济福利就越大;第二,国民收人分配越平等,社会经济福利就越大。收入均等化及最适度配置资源的政策主张要增进经济福利,主要有两条途径

20、:其一是改善国民收入的分配状况,实行适度的收入均等化;其二是通过不断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发展生产,增加国民收入总量。,26,20世纪30年代以后,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在对庇古的福利经济学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和完善,创立了新福利经济学。新福利经济学与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它不再根据马歇尔的基数效用论和局部均衡论,而是根据帕累托(V.Pareto)的序数效用论和瓦尔拉斯(Walras)的一般均衡论,运用数学表达方法,提出“最优条件”、“福利标准”等理论。帕累托的现代福利经济理论:-采用效用序数论的方法福利评价的三个新命题第一个命题:个人是其福利的最好判断者。第二个命题:社会福利取决于组成社会

21、的所有个人的福利,而不是取决于其他任何东西。第三个命题:如果社会上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好起来,而没有一个人的境况坏下去,那末整个社会的境况就算好了起来。,27,以帕累托为代表的新福利经济学,认为福利经济学应该研究的是效率而不是公平。他们主张在既定的收人分配下,研究经济效率的最优状态,通称帕累托最优状态(Pareto-optimality)。帕累托最优状态是:任何改变都不能在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好的同时而使别人的境况变坏。这种最优状态包括三方面:(1)交换的最优状态;(2)生产的最优状态;(3)社会福利的最优状态。,28,边际替代率MRSXY是指为保持同等的效用,每增加一单位X商品的消费所必须减少的Y

22、商品的单位数。边际转换率MRT是指为保持最大产量,每增加一单位X商品的生产所必须减少的Y商品的单位数,即单位X产品的机会成本。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为维持同等的产量水平,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投人所能替代的另一种投人的数量。一个社会要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率,得到最大的社会福利,进人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同时满足三个边际条件。交换的边际条件:MR SAXY=MR SBXY 生产的边际条件:MR TSxLK=MR TSYLK 产品替代的边际条件:MRSxy=MRTxy 完全竞争状态与帕累托最优状态是一致的。每一个完全竞争的均衡,是帕累托的最优;每一个帕累托的最优,是一个完全竞争的

23、均衡。,29,以伯格森、萨缪尔森(Bergson-Samuelson social welfare function)为代表的社会福利函数派认为,不同的收人分配会对消费和生产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福利经济学不应排除收人分配,并要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来决定收人分配。认为,帕累托最优状态只是解决了经济效率问题,没有解决合理分配问题。经济效率是社会福利最大的必要条件,合理分配是社会福利最大的充分条件。只有同时解决效率与公平问题,才能达到社会福利的惟一最优状态。社会福利函数是整个社会所有个人效用水平的函数,而个人效用水平又是他们消费产品、提供要素等变量的函数。,30,采用与作出个人无差异曲线类今似的方式作

24、出社会无差异曲线。图是一系列反映M与N的效用水平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一条曲线代表产生社会福利W0的效用组合,另一条曲线代表产生社会福利W1的效用组合。其中,W1W0。我们可以发现,点Y帕累托式优于点X,且产生更高的社会福利水平。虽然点Z帕累托式非优于点X,但位于更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上,由此,社会偏好点Z胜过点X。,M的效用,N的效用,W1,W0,Z,Y,X,V,31,三种主要的社会福利函数表达式:边沁主义:W(u1,uN)=iiui,i=0 平等主义:W(u1,uN)=iui-iui-mini(ui)罗斯主义:W(u1,uN)=miniui 第一个常常被称为功利主义。通常,权数氏是根据收入确定的

25、,可以因人而异,也可以是相等的。在平等主义社会福利函数的表达式中,社会关注效用的总量及其分布。罗斯主义效用函数是以哈佛哲学家约翰罗斯命名的。该效用函数规定社会的强大程度是通过其最弱小的成员的状况来反映的。从这些福利函数可知,虽然它们都是以个人效用为基础,但对值得社会期待的事物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32,最佳选择机制的不可能性,Arrow的不可能性定理:在将个人偏好转换成社会偏好序列时,没有哪种规则同时满足上述六点。Arrow 1951年提出了这一论断。它启示我们,完美的社会决策理论是不存在的。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为了构造理想的社会选择机制,很多人试图对上述六项必要条件加以修正。某些特殊的选

26、择机制是无法完全满足上述六项必要条件的。例如,如果弱化第六点,使之只包括某些“中规中矩”的偏好,那么基于多数原则的投票机制就成为满足其他五点的社会选择机制。,理想的社会决策途径是不存在的。但是,社会又必须进行决策。在进行社会决策时,帕累托准则或者补偿原则是经常用到的。Arrow的不可能性理论旨在提醒我们,通过其他方式,也许能够做出更加合乎规范经济学研究要求的选择。,KennethArrow通过六个必要条件描述了理想的社会选择机制的特征:(1)完整性。应当对所有备选方案进行比较;(2)一致性。如果所有人都认为a优于b的话,那么社会也应当认为a优于b;(3)非专制。没有人能够为所欲为。没有哪个人的

27、偏好与社会选择完全一致;(4)传递性。如果社会偏好a胜过b,偏好b胜过C,那么社会应当偏好a胜过C;(5)各选方案相互独立。社会选择的结果究竟是a还是b,应当仅仅依据社会成员对a与b偏好,而不应当受其他备选方案的影响;(6)广泛性。应当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备选方案,33,对效用观点的批判,在前面的讨论中,假设效用函数能够反映每个人对事物的取舍、好恶。进而,效用函数与相应的社会选择机制相结合就能够进行社会选择。主要的批评意见:(1)针对效用函数的假设。效用函数假设人人都有代表其偏好的效用函数,并且这些效用函数是不变的。(2)目前的决策程序不能涵盖所有相关群体。(3)公共政策以个人偏好为基础。,34

28、,个人的效用函数的变化。虽然个人的消费偏好看上去是没有规律的,但如果置之于一个长期的经济发展框架中,人们的效用函数还是有着明显的规律可循:罗斯托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一般要经历六个发展阶段:(1)传统社会阶段;(2)起飞酝酿阶段;(3)起飞阶段;(4)成熟阶段;(5)大众化高度消费阶段;(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从个体角度看,人类的消费需求可以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加以描述,但还会受时序的影响,从而使消费需求在不同发展阶段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可以简单表述为:量的满足质的满足情感满足生态满足。量的满足和质的满足主要是针对具体产品而言,情感满足更多地侧重心理需求,而生态满足则出自对环境质量

29、的追求。,35,发展和保护未来世代的权利 的大致的思路是三条:(1)建立一个重视积累、注重长远利益的社会,这意味着社会要形成反对过度消费的制度文化,将发展的成果尽可能多地用于反哺自然、建设基础设施、发展教育、高度重视技术储备。如果实实在在地做到这些,未来世代的利益是可以得到保障的。(2)建立一个尊重年轻人的社会,在社会选择上尽可能重视年轻人的意见。(3)尽可能做到在延续过去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在现实中,主导环境生态保护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36,社会成本效益分析,在拥有多种选择时,理性人挑选净收益最大的选择净收益=收益-损失=效益-成本如果有两种方案,A和B,理性的人选择了A,意味着:净收益(

30、A)-净收益(B)0B(A)-C(A)-B(B)-C(B)0前提是:项目的收益和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和环境损害成本)能被估价。,37,社会成本:社会存在某种活动时所承担的总成本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外部成本私人成本=从事该项活动的当事人所承担的成本外部成本=私人活动给他人造成了损失,但并不为私人所承担的成本,38,社会效益:一项活动所带来的社会福利的增加,用社会支付意愿来刻划社会支付意愿=社会预期好处=边际社会效益边际社会效益=边际私人效益+边际外部效益边际社会效益=社会需求曲线,39,社会成本效益分析,动态效率:跨越时间的成本效益分析不仅考虑成本效益,还要考虑时间对成本效益的影响把项目发生影响的

31、时期内的所有的成本效益加总进行比较计算时间价值,将未来价值转化为现值,40,社会成本效益分析,将未来价值转换为现值的方法,叫贴现(折现)转换因子,叫贴现率(折现率)r贴现率代表人们的时间价值今天的1元钱,在明年同一天按照r比率增值同理,明年今天的1元贴现到今天,相当于1/(1+r)元N年后的1元,相当于今天的1/(1+r)n元从0-n年连续净效益之和,可表示为NPV=ni=0Bi/(1+r)n,41,社会成本效益分析,社会贴现率的确定通常是使用经验值,或当前的银行利率等。贴现率太高,则会有利于经济效益,低估环境效益常见的社会贴现率的估计方法资本的社会机会成本社会时间偏好复合贴现率,42,社会成

32、本效益分析,资本的社会机会成本长期资本收益率适用于投资于私人部门、规模相似的项目包含了平均风险,不适用于无风险的公共投资无风险或低风险的长期借贷利率如:信誉良好的政府的长期债券的利息率,43,社会成本效益分析,社会时间偏好受两个因素影响个人纯粹时间偏好收入增长引起的边际价值的下降s=p+u*gs=社会时间偏好率(社会贴现率)p=纯时间偏好率(2%?)u=随消费增长边际效用递减率(1-2%?)g=人均消费预期增长率(根据收入和人口增长率测算),44,社会成本效益分析,复合贴现率社会时间偏好率与资本社会机会成本加权平均w=h1*r+h2*sw=复合贴现率h1=国民收入中用于投资的比例h2=国民收入

33、中用于消费的比例r=私人资本平均实际收益率s=社会时间偏好率,45,社会成本效益分析,动态效率假定某非再生资源,需求曲线线性、固定pt=a-bqt,pt 为t年价格,qt 为t年开采数量t年开采qt的总效益为需求曲线下的面积TBt=qt0(a-bqt)dq=aqt-(b/2)qt2t年开采qt的总成本为TCt=cqt如果总蕴藏量为Q,Q=qt,46,社会成本效益分析,拉格朗日方程(aqt-(b/2)qt2-cqt)/(1+r)i-1+(Q-qt)如果Q低于qt,则如下关系必须满足(a-bqt-c)/(1+r)i-1-=0Q=qt,47,社会成本效益分析,两个时期的资源利用(a-bq1-c)=(

34、a-bq2-c)/(1+r)=边际使用者成本边际使用者成本是边际外部成本的一种形式代表由于当代人使用某种资源而后代所损失的福利,48,生态效率,生态效率(Eco-efficiency),Schaltegger 和Sturm(1990)首次提出:增加的价值与增加的环境影响的比值。,49,区域生态效率指标,50,生态效率的计算方法,价值-影响比值计算方法,51,经济价值的计算,适当的经济指标,可以用来表征所研究企业或者行业乃至区域的产品或者服务的经济价值。WBCSD把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总量或销售总量和净销售额作为一般性经济指标,增加值(Value Added)作为备选指标。目前产品或服务价值的计算主

35、要有两类方法: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CBA)和生命周期成本分析(Life Cycle Costing,LCC)。LCC 计算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市场相关成本和收益,而CBA 则除了市场相关成本和收益外,还包括环境外部性经济成本。,52,环境影响的计算,ISO14031 标准中环境表现参数包括管理表现参数和运行表现参数,一般意义上的环境影响属于运行表现参数的范畴。运行表现参数则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材料、能源和服务的输入;运行所需的设施、设备状况;所产生的产品、服务、废物和排放物。WBCSD生态效率计算选择能量消耗、物质消耗、水消耗、温室气体排放、破坏臭氧层物质

36、的排放等5个主要指标 和2 个备选环境指标(酸化气体排放、废物总量)。UNCTAD 的报告中环境指标:不可再生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排放、固体和液体废弃物。由于各种类型的环境影响无法像经济指标那样直接相加,在集成之前需要对不同类型的环境影响赋予相应权重,但是赋权方法尚未达成共识。常用的赋权方法一般是借鉴环境经济学中确定物品环境价值的调查方法,其主观成分较大。Huppes 等介绍了分别针对群体和个体的陈述偏好和显示偏好的赋权方法。Nieuwlaar等则将污染类型赋权方法分为3 类:专家打分法;支付意愿调查;政策目标方法。BASF 模型对常用的赋权方法进行了改进,把权

37、重分为科学权重因子和社会权重因子。科学权重因子通过企业排放污染物与行业相应污染物平均水平的比值来确定,社会权重因子则通过专家打分来确定,然后这两种权重因子相乘得到各类环境影响权重。,53,其他计算方法1,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是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根据多指标投入和多指标产出对相同类型的决策单位(企业或者企业内部门)进行相对有效性或效益评价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采用DEA 方法计算生态效率时,通常是针对同行业的一组企业,将其经济指标和环境指标分为输入和输出两类,本着输入最小化和输出最大化的原则,使用数学规划模型来求取所评价企业在该行业中的相

38、对生态效率。若输出中含有污染物,则需要将其最小化,此时的输出称为非期望输出(Undesirable Output)。非期望输出的问题一般通过函数变换和模型修正来解决。DEA 方法优点在于可以有效地减小环境指标赋权方法的主观性影响,因为它摒弃了传统主观的赋权方法,采用统计学方法自动赋权。但DEA 模型需要大量的可靠数据和参考样本,所涉及的环境影响种类则受到数量限制,因此,DEA 方法在生态效率计算中尚未广泛应用。,54,其他计算方法2,Vogtlander 等 提出一种比例模型生态成本价值指数(Eco-cost/Value Ratio,EVR)模型,该模型的建立基于产品或服务的环境影响的预防成本

39、,即如果要使产品在其生命周期中不影响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将需要多少成本来预防污染的产生和资源过量消耗。该成本称为生态成本,包括5 个方面:污染消减成本、可再生能源价格、物质资源消耗成本、基础设施折旧成本以及劳动力成本。产品或服务的生态成本与实际市场价格之比即生态成本价值指数,其值越大,该产品的生态效率较低。该方法没有考虑市场价格的变动,采用的是研究期限内的市场价格,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无法反映价值。,55,环境绩效,资源或污染物的绩效指数可以用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消耗或污染排放量占世界或全国的份额与对应的该国或地区GDP(或产值)占世界或全国的份额之比来表达,而整个国家、地区或部门的资源环境综合绩效

40、指数则是各类别资源或污染物绩效指数的加权平均。即:,56,某地区环境资源绩效评估,57,生态足迹,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 print):指标提供了一个核算地区、国家和全球自然资本利用的简明框架,通过测量人类对自然生态服务的需求与自然所能提供的生态服务之间的差距,就可以知道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利用状况,可以在地区、国家和全球尺度上比较人类对自然的消费量与自然资本的承载量。生态足迹指标就是通过测定现今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而利用自然的量来评估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生态足迹基于以下基本事实:人类可以确定自身消费的绝大多数资源、能源及其所产生的废弃物的数量:这些资源和废弃物流能折算成生产和

41、消纳这些资源和废弃物流的生物生产面积或生态生产面积。因此,任何已知人口(某个个人、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的生态足迹就是其占用的生产这些人口所消费的资源和消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废弃物所需要的生物生产土地和海洋的总面积。,58,生态足迹指能够持续地向一定人口提供他们所消耗的所有资源和消纳他们所产生的所有废物的土地和水体的总面积,其重要的理论基础为:第一,我们能够跟踪我们所消费的资源和所排放的废物。找到其生产区和消纳区类别。第二,大多数资源流量和废物流量可以被转化为提供或消纳这些流量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陆地或水域面积。生态足迹模型则是比较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是否平衡的模型,它从生态角度判断人类活动是

42、否处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之内进而判定可持续发展状态。,59,分析框架,60,生态足迹模型由下列三个部分构成,生态足迹计算,生态承载力计算生态承载力即是区域内部的生物生产性土地数量,计算公式为:,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比较 最后对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如果生态足迹大于生态承载力,形成生态赤字,是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如果生态足迹小于生态承载力,则形成生态赢余,这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观察研究对象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差距,以反映可持续发展状态,是生态足迹模型最直接的应用。,61,生态足迹模型中使用的生物生产面积的类型,在生态足迹帐户核算中,生物生产面积类型:化石燃料土地、可

43、耕地、林地、草场、建筑用地和水域。(1)化石燃料土地:人类所需的生态足迹反映了对自然的竞争性索取。化石燃料土地是人类应该留出用于吸收CO 2 的土地,但目前事实上人类并未留出这类土地。换句话说,人类消费的生物化石燃料的生物化学能既未被代替,其废弃物也未被吸收,即人类在直接消耗自然资本而不是其“利润”。,62,(2)可耕地 从生态角度看是最有生产能力的土地面积类型,在可耕地面积上生长着人类利用的大部分生物量。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调查,目前世界上人类总共耕种了大约13.5108 hm 2 的优质可耕地。而每年由于严重退化而放弃的耕地有1 000104 hm 2 左右。这意味着,现今全人类人均不到0

44、.25 hm 2 的优质耕地。(3)林地 林地包括人工林和天然林。森林除了提供木材以外还有涵养水源、稳定气候状况、维持大气水分循环、防止土壤流失等诸多功能。目前在地球上有51108 hm 2 的林地,人均0.9 hm 2 左右。其中有17108 hm 2 的面积上林木的覆盖率不足10%。由于人类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全世界除了一些不能接近的热带丛林外,现有林地的生物量生产能力大多较低。,63,(4)草场 人类主要用草场来饲养牲畜。相比较目前的33.5108 hm 2 的草场(人均0.55 hm 2)的生产能力比可耕地要低得多。草场积累生物量的能力比可耕地要低得多,从植物转化为动物生物量使人类损

45、失了大约10%的生物量。(5)建筑用地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目前人类定居和道路建设用地面积大约人均0.06 hm2。由于人类定居在最肥沃的土壤上,因此建筑面积的增加意味着生物生产量的明显降低。(6)水域 目前地球上的海洋面积在366108 hm 2 左右,人均稍多于6 hm 2。其中8.3%水域(人均0.5 hm 2)提供了全海洋95%的生物产品。目前海洋的生物产量已接近最大。,64,国外生态足迹模型应用,区域可持续发展度量区域可持续发展度量:全球尺度区域尺度生态经济:土地需求量预测旅游业区域贸易环境评价水产业国内生态足迹模型应用:全国生态足迹分析西部地区生态足迹分析不同类型生态脆弱区的生态足迹分析(西北干旱区农牧交错带城市生态脆弱区山地生态脆弱区)生态足迹模型的修正:计算方法指标体系土地类型预测研究综合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应用研究展望:生态足迹模型的指标生态足迹模型的预测性生态足迹模型在国内的应用方向,65,多中心理论,多中心理论为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政治理论与政策分析研究所的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Vincent Ostrom)夫妇共同创立,揭示了公共领域“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运行逻辑。,66,奥尔森的“集体行动 理论,提出了关于集团组织、集团规模和集团行为、压力集团理论等对环境经济管理具有一定解释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