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第8章个人所得税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法第8章个人所得税法.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个人所得税,第八章 个人所得税,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概述,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法律内容,第三节以后 应纳税额的计算,三.作用,二.立法原则与作用,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简述,一.概念,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简述,一.概念,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简述,二.立法原则与作用,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简述,二.立法原则与作用,三.税率,二.征税对象,第二节 基本法律内容,一.纳税人,第二节 纳税人,第二节 基本法律内容,第三节 工资薪金所得,一、工资薪金所得的内容,第三节 工资薪金所得,二、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工资薪金所得采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三、税率,第三节 工资薪金所得,四、应纳税额的计算3种方法,第三节
2、 工资薪金所得,四、应纳税额的计算,第三节 工资薪金所得,四、应纳税额的计算,第三节 工资薪金所得,四、应纳税额的计算,1.全年一次性奖金定义:根据全年经济效益和对雇员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自2005年1月1日起按以下计税办法征收:计算:情况(1)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2000元)的,将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一些特殊问题,第三节 工资薪金所得,四、应纳税额的计算,1.全年一次性奖金情况(2)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
3、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2000元)的,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一些特殊问题,第三节 工资薪金所得,四、应纳税额的计算,1.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它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一些特殊问题,2.在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国驻华机构工作的中方人员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征税问题(p329)(1)条件:雇佣单位和派遣单位各对中方人员支付一部分工资薪金。(2)原则:合并纳税(3)计算方法:只由雇佣单位一方
4、在支付工资、薪金时,按税法规定减除费用,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 派遣单位支付的工资、薪金不再减除费用,以支付金额直接确定适用税率,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 最后纳税人将两处取得的工资薪金合并自行申报补税。,一些特殊问题,张某2006年1月份由一内资A中方企业派往国内一B企业工作,派遣单位和雇佣单位每月分别支付该人工资1000元和3400元,按派出单位与个人签订的协议,个人从外方取得的工资收入每月向派遣单位交款3000元。则B企业代扣个人所得税=(3400-2000)*10%-25=115元,A企业代扣个人所得税=1000*10%-25=75元,张某于下月持A、B企业工资、薪金收入和完税凭证原证,可以到当
5、地税务机关汇算清缴其工资、薪金收入的应补缴个人所得税为=(1000+3400-2000)*15%-125-(115+75)=45元。,3.个人实行年薪制企业取得工资、薪金的税额计算(1)条件:经过国家审批可以实行年薪制(2)计算方法:每月预缴:按照每月实际工资预缴 年终汇算:全年的工资加上年终效益收入,除以12,计算每月实际应纳个人所得税。清缴补税,一些特殊问题,某私有企业对其总经理试行年薪制,年薪100000元,2009年该企业总经理王某 每月领取基本工资收入2000元,年度结束,完成效益考核指标,取得效益收入76000元。计算李某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一些特殊问题,4.特定行业的工资、薪金
6、所得的征税规定(p330)(1)特定行业-工资数额在月份之间波动很大(2)计算方法:每月预缴:按照每月实际工资预缴 年终汇算:全年的工资加上年终效益收入,除以12,计算每月实际应纳个人所得税。清缴补税,一些特殊问题,5.无住所的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的征税规定 这类纳税人可能是居民纳税人,也可能是非居民纳税人,这要取决于在中国的居住时间,对其工资薪金征税时首先要加以区分。,一些特殊问题,关于工资、薪金所得来源地的确定:境内所得:个人实际在中国境内工作期间取得的工资薪金,不论是由中国境内还是境外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均属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境外所得:个人实际在中国境外工作期间取得的工资薪金,不
7、论是由中国境内还是境外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均属于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一些特殊问题,境内支付:境内雇主负担并支付给个人的所得境外支付:境外雇主负担并支付给个人的所得,一些特殊问题,1.对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征税规定可归纳为下表:,注:代表属于征税范围,代表不属于征税范围。免税为属于征税范围,但免除税收负担。,2.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人员,应纳税额计算方法:,第四节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一、征税对象,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采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二、税率,第四节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三、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某个体工商户全年取得生产、经营所得150000元,经税务机关核定其费用
8、损失为80000元。计算该个体工商户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解:应纳税所得额=150000-80000=70000(元)应纳税额=70000*35%-6750=17750(元),第四节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四、个人独资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第四节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四、个人独资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第五节 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一、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内容,第五节 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二、应纳税额的计算,一、征税对象,第六节 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税率为20,但收入畸高的加成征收,二、税率,三、应纳税额的计算,第六节 劳务报酬所得,某人在一段时间内在某企业任独立董事,该
9、单位每月给该人报酬18,000元。1、若全额作为“工资、薪金所得”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款,则其每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为:(18,000-1,000)*0.2-375=3,025元;2、若全额作为“劳动报酬所得”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款,则其每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为:18,000*(1-20%)*0.2=2,880元,税收筹划案例,3、若将其分解成两部分,一部分作为董事费,一部分作为工资,各发放9,000元,则:(1)董事费按“劳务报酬所得”计算纳税,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为:9,000*(1-20%)*0.2=1,440元;(2)工资按“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为:(9,00
10、0-1000)*0.2-375=1,225元;两者合计,公司董事每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为:1,440+1,225=2,665元,授课要求,税收筹划案例,通过简单的加减关系可以知道,第三种方法与第一种方法相比,每月可以节约个人所得税款为:3,025-2,665=360元,每年可节约的税额为:360*12=4,320元;而第三种方法与第二种方法相比,每月可以节约个人所得税款为:2,880-2,665=215元,每年可节约的税额为:215*12=2,580元。,授课要求,税收筹划案例,进一步研究可知,若将每月发放的工资收入确定为6,000元,而将董事费收入确定为12,000元,则其每月应纳税的个人
11、所得税款为:(6,000-1,000)*0.15-125+12,000*(1-20%)*0.2=625+1,920=2,545元,比各按9,000元发放时计算的应纳税额又减少了120元。,授课要求,税收筹划案例,一、征税对象,第七节 稿酬所得,二、应纳税所得额,第七节 稿酬所得,三、应纳税额的计算,第七节 稿酬所得,三、税率,第七节 稿酬所得,四、税额计算,第七节 稿酬所得,国内一作家的小说先在某晚报上连载三个月,每月取得稿酬3600元,然后送交出版社出版,一次取得稿酬20000元。该作家因此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连载三个月应作为一次稿酬:3600*3*(1-20)*20*(1-30)1209
12、.6(元)出版社出版应单独作为一次稿酬:20000*(1-20)*20*(1-30)2240(元)合计应纳税额 1209.6+22403449.6(元),一、征税对象,第八节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二、应纳税所得额,第八节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二、应纳税所得额,第八节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三、税率与应纳税额的计算,第八节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一、征税对象与应纳税所得额,第九节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二、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第九节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一、征税对象,第十节 财产转让所得,二、应纳税所得额,第十节 财产转让所得,三、税率与税额计算,
13、第十节 财产转让所得,一、征税对象,第十一节 偶然所得,三、税率与税额计算,第十一节 偶然所得,第十三节 境外所得的税额扣除,第十三节 境外所得的税额扣除,某居民纳税人在同一纳税年度,从A、B两国取得应税收入,其中:在A国一公司任职,取得工资、薪金收入69600元(平均每月5800元),因提供一项专利技术使用权,一次取得特许权使用费收入30000元,该两项收入在A国缴纳个人所得税5200元;因在B国出版著作获得稿酬收入(版税)15000元,并在B国缴纳该项收入的个人所得税1720元。,第十三节 捐赠扣除,例:某人获得10000元的劳务报酬,将其中的2000元捐赠给民政部门用于救灾,将1000元直接捐赠给受灾者个人,那么,此人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捐赠扣除限额=10000(120)30%=2400(元)实际捐赠2000元,可以在计税时,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全部扣除。直接捐赠给受灾个人的1000元,不符合税法规定,不得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应纳税所得额=10000(120)2000201200(元),第十三节 捐赠扣除,第十三节 捐赠扣除,第十三节 捐赠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