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高职层次.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599283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原理高职层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统计学原理高职层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统计学原理高职层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统计学原理高职层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统计学原理高职层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学原理高职层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原理高职层次.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书名:统计学基础与实训ISBN:978-7-111-46807-3作者:程燕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本书配有电子课件,统计学基础与实训,主编:程燕,第一章 统计概论,知识目标掌握统计学的三种基本含义;熟悉统计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掌握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能够区分统计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范畴。能力目标能够理解统计学在日常生活和经济领域的作用;能运用统计学基本概念去描述客观现象间的数量关系;可通过客观现象数量变化初步判断事物发展趋势和特点。,一、统计实践活动的产生与发展二、古典统计学时期(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三、近代统计学时期(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末)四、现代统计学时期(二十世纪初

2、至今),统计实践活动产生于奴隶社会,当时的统治阶级为了对内统治和对外战争,需要征兵征税,开始了人口、土地和财产的统计。封建社会末期,特别是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统计逐步成为社会分工中的一个独立的部门和专业。同时欧洲出现了一些统计理论著作,标志着统计学的产生。统计学产生后形成不同的学派。,1、政治算术学1 创始人:威廉配第 2产生的背景:当时的英国统治阶级为了管理国家、发展经济、争夺世界霸权,需要了解国内外的社会经济状况,于是在英国产生了政治算术学派。3研究方法:从数量方面研究社会经济现象。2、国势学派1创始人:海尔门康令2产生的背景:当时的德国正处于封建制度解体的时期,统治

3、者要了解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情况,决定国策,在当时封建制的德国产生了国势学派。3研究方法:对国家重要事项的记述,几乎完全偏重于品质方面而忽视了量的分析。返回,1、数理统计学派1创始人:阿道夫凯特勒2产生的背景: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然科学有了很大发展,促使英美统计学界尝试用研究自然的方法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并引入概率论,产生了数理统计学派.3研究方法:用大数定律从社会经济现象复杂不定的偶然性中寻找其规律性。,创始人:德国的克尼斯产生的背景:实现了统一的德国,为了发展资本主义、争夺殖民地和海外市场,迫切需要掌握国内外大量的国民经济统计资料,以揭示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于是在德国形成了社会统计学派。研究方

4、法:在对统计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明确现象内部的联系和规律性。,1、数理统计学 这一时期的数理统计学,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分支和边缘科学,成为现代统计学的主流学派。2、社会统计学 这一时期的社会统计学也有所发展,其基本趋势是由实质性科学向方法论科学的转变,但相对缓慢。,3、社会经济统计学 在德国社会统计学的影响下,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逐步建立和发展了社会经济统计学。其理论和方法曾成功地应用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分析。然而由于当时国际意识形态上的对立,这些国家用武断的方法解决学术上的争议,使得统计科学没有按照科学自身的规律不断进步,因此发展缓慢。4、中国的统

5、计学 新中国成立后,输入了苏联的社会经济统计学,虽然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样进步迟缓。八十年代以后,统计进入了全面改革的新时期,统计方法更加丰富、应用更加广泛,统计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返回,一、统计学的涵义 统计资料:以文字、图表等形式显示出来,用来说明事物的现状、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数据。统计工作:统计工作者搜集、整理、计算分析或推断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搜集、整理、分析或推断统计资料的方法论性质的科学。返回,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数量方面。就性质而言,统计学是一门适用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方法论学科。三、统计学的

6、内容(一)描述统计学 研究如何搜集、加工处理、显示及计算分析数据的方法。(二)推断统计学 研究如何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数量特此的方法。,四、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统计学与数学的关系1、统计学与数学的联系表现在统计方法以数学知识为基础。其共同点是两者都为各学科提供研究和探索客观规律的数量方法。2、统计学与数学的区别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统计研究的量是有计量单位的具体的量,而数学研究的量是没有量纲的抽象的量。二是统计学与数学研究中所使用的逻辑方法不同,统计研究是演绎与归纳的结合,而数学所使用的是纯粹的演绎。(二)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统计方法是一种数量分析工具,它可以帮助其他学科探索各学科内在

7、的数量规律性。但是对这种数量规律性的解释只能由各学科的研究完成。返回,一、总体与总体单位二、标志三、指标四、变量,(一)总体 1、概念 总体是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2、种类(1)有限总体:总体中的单位数是有限的。(2)无限总体:总体中的单位数是无限,(1)同质性: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至少具有某种相同的性质。构成全国所有油田这个总体的各个单位经济职能是相同的,都是进行原油生产和加工的。(2)大量性:总体是由许多单位组成的,仅仅个别或少数单位不能形成总体。全国所有油田构成的总体,是由许多油田而不是个别油田组成。(3)差异性: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在诸多方面是不同的。全国所有油田构

8、 成的总体,虽然经济职能相同,但各油田的规模大小、经济效益、职工人数等是不同的。统计研究就是在大量性和同质性的基础上研究总体的差异性的。,(二)总体单位 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称为总体单位。(三)总体与总体单位不是固定的随着研究目的和范围地改变,原来的总体(总体单位)可以变为总体单位(总体)。返回,1、概念。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2、种类(1)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质的特征,不能用数值表示。如果总体单位是一位学生,性别、籍贯、是否近视等是品质标志。(2)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是用数值表示的。年龄、身高、以百分制表示的学习成绩等是学生这个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 返回,(一)概念 指标是

9、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及数值。(二)种类1、数量指标:反映总体绝对数量多少的指标。全国所有的人口组成一个总体,2002年末全国总人口128453万人,是一个数量指标。全国所有的工业企业组成一个总体,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102398亿元是一个数量指标。其特点是指标数值随总体范围的扩大(缩小)而增大(减小)。2、质量指标:说明总体内部数量关系和总体一般水平的指标,一般表现为相对数和平均数。全国所有的人口组成一个总体,2002年全国人口出生率、性别比例、平均年龄是质量指标。其特点是指标数值大小不随总体范围的变化而增减。,1、概念 具有内在联系的一系列指标构成的整体称为指标体系。2、表现形式(1)以

10、数学公式表现出来的指标体系,如:销售额=销售量销售价格(2)指标之间仅存在一种间接的相互依存关系,如: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若干指标所构成的指标体系。返回,1、区别:(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2)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标志有用数值表示的和不用数值表示的。2、联系:(1)综合关系,指标数值是总体单位的数量值综合而来的。(2)转换关系,由于研究目的或范围的变化,原来的总体(总体单位)变成总体单位(总体),相应的指标(标志)就变成标志(指标),1、概念变量是可变的数量标志。2、种类(1)按数值表现形式的不同,有只能用整数表示的离散型变量(人数、企业数等)和可以取任意小数的连续型变量(销售额、身高等)。(2)按变量所受影响因素的不同,有影响因素是明确的,可以解释的确定性变量和影响因素是不确定的随机变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