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如梦令》.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602479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如梦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如梦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如梦令》.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如梦令》.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如梦令》.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如梦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如梦令》.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盱眙实小 jidegen,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注释,常:常常;时常。记:不忘。溪亭:溪边的亭子。日暮:太阳落山。沉醉:有两种意思:(1)喝醉;(2)陶醉。兴尽:兴致得到满足。误:错误。藕花:荷花。争渡:奋力划船渡过。滩:河海边淤积成的平地或水中的沙洲(群)。鸥鹭:水鸥和

2、白鹭,泛指水鸟。,译文:,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沉醉(在这风景中),(甚至)不知道回去的路。玩得尽兴了,而且天已经黑了,只好往回划船,不小心闯入了荷花池深处。抢着划呀,抢着划呀,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主题分析,这首词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醉酒在归途中误入藕花丛中,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表现了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作家作品资料,如梦令选自漱玉词,作者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宋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南宋女词人。早期生活优裕,跟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后,流离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

3、叹身世,情调伤感,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常用白描,语言清丽。有漱玉词集。,诗词赏析,如梦令写了夏日游饮归途中的一个片段,抒写了片刻之间美的感受,仅仅字,却写了场景,写了人物,写得曲折起伏,生动活跃,情深味浓,新奇可喜。词的语言明白如话,流转自如,表现了独到的功力。词作没有具体写郊游的过程,只是写了它的尾声,归途中迷路后“争渡”的情景,构思非常巧妙,充满了生活的情趣,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这首词的格调清新而又明快,从中可以看出女词人早年曾经有过的幸福的生活。,经历:,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母亲是状元

4、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由于家庭的影响,特别是父亲李格非的影响,她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如擅朋友之胜”。李清照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下一页,赵父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官右丞相。婚后,她把整个身心都放在文学艺术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她同赵明诚互相砥砺,进行词的创作,技法日臻成熟。一年重阳节,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作官的丈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

5、惆怅跃然纸上。,下一页,据琅嬛记记载,赵明诚接到后,叹赏不已,又不甘下风,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阙词。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德夫品评。陆德夫把玩再三,说:“只三句绝佳。”赵问是哪三句,陆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了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下一页,飘流异地,多年搜集来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给她带来沉痛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第二年赵明诚病死于建康(今南京),更给她增添了难以忍受的悲痛。后来金人铁蹄南下

6、,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赵明诚胸怀满腔热血,可却出师未捷身先死。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 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金兵的横行肆虐激起她强烈的爱国情感,她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和偏安一隅,使李清照的希望成为幻影。,下一页,李清照在南渡初期,还写过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讽徽宗父子的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痛快淋漓,表达对宋王朝的愤恨。多年的背井离乡,她那颗已经残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诟渲染,受到了更严重的戕害。她

7、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流徙飘泊,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返回,鉴赏:,如梦令,写的是词人一次郊游归途中匆忙间“误入藕花深处”的事。稍加品味,词人心中的无比喜悦可以悟得。去野外风景绝妙处“溪亭”游玩应该欢快,因为欢快就喝过头了酒,因为醉酒后沉沉睡去在太阳快落山时醒来才匆忙驾船回家;这喝酒是助兴,喝醉酒是爽朗尽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表明临出荷花荡还赏看到了满滩鸥鹭从荡中齐飞出的壮观场面;即惟其晚归才见到了这平时难得见到的美妙画面,心情定然转生愉快。归结起来,青年时期李清照的生活由自己意愿而定,大抵以美满尽兴为终极追求目标,人生潇洒,情趣率真。,下一页,下一页,词中只是写到“满心

8、欢乐”吗?笔者认为,“惊险刺激”在文本中也多有交待。一个青年女子郊游到“日暮”,路途行走就有不便,此一险;因为“沉醉”于酒恰才醒来,头脑昏昏沉沉,又加上天已擦黑,辨不清方向,此二险;荷花荡水域到处荷到处花,本想撑船回家却终于“误入藕花深处”离开家里反而更远,此三险;天黑心慌,手忙脚乱,“惊起一滩鸥鹭”的同时也极有可能就惊吓了自己,此四险而所有这些,倘凑巧造成自己醉眼心慌、手忙脚乱而哐铛入水,则是天大的惊险。以致于如今追忆起来,仍然心悸而魄动;这从词的开头“常记”一词可以体会出来。,下一页,词人在对暮归途中迷路的描述,用“争渡,争渡”这种反复的修辞手法,活画了她的焦虑慌张及手脚并用划船的情形。请

9、看,词人怎能不急呢?连鸥鹭水鸟也倦飞而归巢,而自己竟然迷路了。因此,描述那种水鸟成片惊起的动作形象实在是反映自己心情的焦灼,或者说,“满滩鸥鹭”惊飞正是词人意乱神散情形的映衬,以景衬情,写照真实。要说词中要“喜悦”有“喜悦”,要“惊险”有“惊险”。而这个“喜悦”有“喜悦”本身的“喜悦”,也有“惊险”中孕育的“喜悦”;同样的道理,“惊险”本身固然“惊险”,就是没在“误入”之前已是包孕了“惊险”。即“喜悦”、“惊险”不是割裂开来而是相互关联又相互交融的。,让我们再来总观该词,词语“常记”表达的信息是什么呢?第一,词人仍然是在青年时写作该小令;第二,词人是在很多年后的中老年时期写作了该词。如果属于第

10、一种情况,无非是写郊游的开心快乐以及归程的惊险刺激;倘是第二种情况,那么第一种情况包容的含义理所当然地应该具有,似乎还应该包括“青年时欢乐是欢乐,惊险刺激也仍然是欢乐”,因为中老年的李清照饱受战乱和丧夫之苦,心情自然是极度凄凉,人也就衰弱;故即使想率性有所作为也提不起精神来,去冒险掠奇寻赏新鲜味就更没有胆量了。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常记”坐实而落在中老年李清照的脑瓜和视野中似乎更为觉得合理些。即一旦上述第二种情况的设想果真成立,该曲词作所包藏的意蕴就有了三层:欢乐;惊险;凄切。,要说明的是以“凄切”来烛照该词,不但不会大杀“欢乐”的风景,而且还会使“欢乐”更显得可贵无比。也即以“欢乐”去写“凄凉”,李清照南渡后的“凄凉”几至极点。正因为“欢乐”不再,“凄凉”就满心满怀。常常追忆“欢乐”,只能惹动“凄凉”更转为“凄惨”。李清照如梦令小词既欢乐开心,又惊险刺激,还凄切悲惨。,下一页,易安居士燕居图,下一页,【如梦令】,上一页,下一页,李清照像 崔错绘,上一页,下一页,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