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同步原理.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18695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章同步原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第6章同步原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6章同步原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第6章同步原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第6章同步原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6章同步原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同步原理.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11/18,1,频分复用(FDM),2023/11/18,2,PAM时分复用原理理论基础:时分复用是建立在抽样定理基础上的。,注:1)二路抽样间隔相同:Ts符合抽样定理。2)N路:上述概念的扩展。N路时分复用信号的时隙分配见图7-34。,2023/11/18,3,N路时分复用信号的时隙分配:,概念:时隙每一路信号所占用的时间间隔称为时隙。这里,时隙1分配给第1路,时隙2分配给第2路,.。帧N路时隙的总和称为一帧。每一帧的时间必须符合抽样定理的要求:TS。通常,单路话音信号的抽样频率规定为8000HZ(话音fm=3400HZ),所以,2023/11/18,4,3.4.2 时分复用的PC

2、M系统(TDMPCM),2023/11/18,5,3.4.3 32路PCM的帧结构对于小容量、短距离脉码调制的多路数字电话,国际上有两种标准化制式:PCM3032路(A律压扩特性A87.613)制式;PCM24路(律压扩特性22515)制式。并规定:国际通信时,以A律压扩特性为准,凡是两种制式的转换,其设备的接口均由采用律特性的国家负责解决。,帧结构(基群)PCM3230帧结构,2023/11/18,6,帧结构,复帧结构,TS16时隙用于传送各话路的标志信号码,标志信号按复帧传输,即每隔2ms传输一次,一个复帧有16个帧,即有16个“TS16时隙”(8位码组)。,2023/11/18,7,带宽

3、设计:抽样频率:fs=8000Hz;帧周期:Ts=125s;复帧周期:一复帧由16个帧组成,复帧周期为2ms;每帧时隙数:n32个。其中30个时隙(TS1TS15、TS17TS31)用来传送30路电话;TS0用来传送帧同步码;TS16用来传送各话路的标志信号码(如拨号脉冲、被叫摘机、主叫挂机等)。每一时隙为:Tsi=125/32=3.9s每一时隙均按N=8位编码。故,数码率,或,每个脉冲的宽度:b=1/fb=0.488 sTDMPCM信号带宽:2MHz。,2023/11/18,8,PCM24路帧结构,2023/11/18,9,3.4.4 PCM的高次群 上面讨论的PCM3032与PCM24路时

4、分多路系统,称为数字基群,即一次群。由若干个(四个)基群数字信号通过数字复接设备可以汇总成高次群。高次群组群方案,2023/11/18,10,结构:,6.1 引言,同步:是指收发双方在时间上保持步调一致。同步的分类:载波同步同频同相相干载波;位(码元)同步节拍一致、相位可调;群同步 帧同步;网同步(通信网中用)。同步信号来自于接收信号;在通信系统中,通常都是要求同步信息传输的可靠性高于信号传输的可靠性。,研究的问题:,6.1 引言 6.2 载波同步技术 6.3 位同步技术 6.4 群同步技术,6.2 载波同步技术,获取方法:插入导频法(外同步法):在发送有用信号的同时,在适当的频率位置上插入一

5、个或多个称作载频的正弦波,接收端由导频提取载波;直接法(自同步法):不专门发送导频,在接收端直接从发送信号中提取载波。6.2.1 直接法(自同步法)思路:DSB信号虽不含载波分量,但对该信号进行某种非线性变换(如:平方)后派生新的频率分量,就可从中提取同步信息。,1.平方变换法和平方环法 发端:设调制信号中无直流分量,则抑制载波的双边带信号为:,收端:平方变换法模型:,经平方律部件后:,经窄带滤波器(2c),含:,二分频,得:,好处:窄带、跟踪、记忆、维持。问题:二分频电路提取出的载波存在相位模糊问题。,问题:窄带滤波器不易实现。改进:用PLL(锁相环)代替。,2.同相正交环法(科斯塔斯环),

6、经低通后:,目标:只需证得v7(载波相位差)。,同相载波正交载波双PLL环,模型:,经低通后的输出分别为:,乘法器的输出为:,上式可以近似地表示为:,注:载波提取、相干解调一次完成!无相位模糊问题。另:数字通信中经常使用多相移相信号,这类信号同样可以利用多次方变换法从已调信号中提取载波信息。,6.2.2 插入导频法 1、抑制载波的双边带信号中插入导频 导频:为“正交载波”与加在调制器的那个载波移相90。模型:,数学分析:发端:,收端:,LPF输出:。,2、残留边带信号中插入导频,3、时域插入导频法,原理:利用PLL的跟踪、记忆、维持功能。,6.2.3 载波同步系统的性能指标 载波同步系统的主要

7、性能包括:效率、精度、同步建立时间和同步保持时间。1、精度 精度是指提取的同步载波与载波标准比较,它们之间的相位误差大小。(1)稳态相位误差 当利用窄带滤波器提取载波时,假设所用的窄带滤波器为一简单单调谐回路,其Q值一定。那么,当回路的中心频率0与载波频率c不相等时,就会使输出的载波同步信号引起一稳态相差。若0与c之差为,且较小时,可得,可见:Q值越高,所引起的稳态相差越大。,(2)随机相位误差 从物理概念上讲,正弦波加上随机噪声以后,相位变化是随机的,它与噪声的性质和信噪功率比有关。经过分析当噪声为窄带高斯噪声时,随机相位差与信噪功率比之间的关系式为,其中:f0回路的中心频率,A接收信号幅度

8、。可见:滤波器的Q值越高,随机相位误差越小。,2、同步建立时间和保持时间 建立时间 保持时间,可见:要使建立时间变短,Q值需要减小;要延长保持时间,Q值要求增大,因此这两个参数对Q值的要求是矛盾的。,3、两种载波同步方法的比较 直接法的优缺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不占用导频功率,因此信噪功率比可以大一些;(2)防止导频和信号间的互相干扰,也可以防止信道不理想引起导频相位的误差;(3)有的调制系统不能用直接法(如SSB系统)。插入导频法的优缺点主要表现在;(1)有单独的导频信号,一方面可以提取同步载波,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它作为自动增益控制;(2)有些不能用直接法提取同步载波的调制系统只能用插

9、入导频法;(3)与直接法比较,在总功率相同条件下实际信噪功率比要小一些。,6.3 位同步技术要求:与发端节拍一致、相位可调。获取方法:插入导频法(外同步法)、直接法(自同步法)。不专门发送导频,在接收端直接从发送信号中提取载波。6.3.1 插入导频法原理:同于载波同步时导频插入法。,单/双极性NRZ,部分响应系统,部分响应系统:,6.3.2 自同步法 当系统的位同步采用自同步方法时,发端不专门发送导频信号,而直接从数字信号中提取位同步信号。自同步法具体又可分为滤波法和锁相法。1、采用滤波法提取位同步,波形变换:由微分、整流电路构成。,2、采用锁相法提取位同步,F,nF,F,F F,本地:超前扣

10、除 滞后添加,nF,6.3.3 位同步系统的性能指标 位同步系统的性能指标除了效率以外,主要有以下几个:(1)相位误差(精度),(2)同步建立时间,(3)同步保持时间,(4)同步带宽。1、相位误差e 由上图可见一个码元周期内由晶振及整形电路来的脉冲数为n个,因此,最大调整相位为:,可以看到,随着n的增加,相位误差e将减小。,2、同步建立时间ts定义:失去同步后重建同步最所需的长时间。故同步建立时间为:,3、同步保持时间tc 系统因为没有输入,使得收端位同步信号的相位就会逐渐发生漂移,时间越长,相位漂移量越大,直至漂移量达到某一准许的最大值,就算失步了。,为了使同步建立时间ts减小,要求选用较小

11、的n,这就和相位误差e对n的要求相矛盾。,式中:F0收发两端固有码元重复频率的几何平均值;F收发两端存在频差。说明:要想延长同步保持时间tc,需要提高收发两端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6.4 群同步技术,前提:已实现位同步。任务:识别出数字信息群的起止时刻,或者说给出每个群的“开头”和“末尾”时刻。实现方法:自同步:利用数据码组本身之间不同的特性来实现。外同步:在数字信息流中插入一些特殊码字作为每个群的头尾标记,接收端据其位置实现群同步。连贯式插入法间隔式插入法重点:外同步。,6.4.1 起止同步法结构:,缺点:止脉冲与码元宽度不同,给同步数字传输带来不便;传输效率低:67%。,6.4.2 连贯式

12、插入法 连贯式插入法:在每群的开头集中插入群同步码字的同步方法。同步码字特殊码字:首先应该具有尖锐单峰特性的局部自相关特性,其次这个特殊码字在信息码元序列中不易出现以便识别,最后群同步识别器需要尽量简单。目前已经找到的最常用的群同步码字,就是“巴克码”。1、巴克码 一种具有特殊规律的二进制码字:若一个n位的巴克码x1,x2,x3,xn,每个码元xi 只可能取值+1或-1,则它的局部自相关函数必然满足条件,表7-1巴克码字,表中+表示+1,表示1,2、巴克码识别器,6.4.2 间歇式插入法 将群同步码字分散地插入道信息之中,即每隔一定数量的信息码元,插入一个群同步码字。这种群同步码字的插入方式被

13、称为间歇式插入法。24路PCM系统中,群同步则采用间歇式插入法。收端要确定群同步码位置的方法:(1)逐码移位法;(2)RAM帧码检测法。,逐码移位法的基本原理:由位同步脉冲经过n次分频以后的本地群码与接收到码元中间歇式插入的群同步码进行远码移位比较,使本地群码与发送来的群同步码同步。,经过计算,群同步平均建立的时间近似为:,6.4.4 群同步系统的性能指标 对于群同步系统而言,我们希望其建立的时间要短、建立同步以后应该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因此,在通常情况下,用以下三个性能指标来表示。1、漏同步概率P1 同步码字中一些码元发生错误,从而使识别器漏识别已发出的群同步码字,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称为漏识概率。这时漏同步概率的通式可以写为:,2、假同步概率P2 在信息码中也可能出现与所要识别的群同步码字相同的码字,这时识别器会把它误认为群同步码字而出现假同步。假同步概率的表达式为:,3、群同步平均建立时间ts 连贯式群同步平均建立时间:,间歇式插入法平均建立时间:,6.4.5 群同步的保护 群同步的保护措施,通常将群同步的工作过程划分为两种状态,即捕捉态和维持态。(1)当系统处于捕捉态时,需要减小假同步概率P2,以提高判决门限;(2)当系统处于维持态时,需要减小漏同步概率P1,以降低判决门限。,1、连贯式插入法中的群同步保护,2、间歇式插入法中群同步的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