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学基础》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31319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学基础》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体学基础》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体学基础》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体学基础》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体学基础》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学基础》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学基础》课程标准.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体学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中药类中药专业必修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必备和实用的人体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后续中药与方剂中医临床常见病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二、学时与学分72学时,4学分。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人体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1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中药类中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要求,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正常人体形态和生命活动的过程、机制、意义等

2、专业素养及创新务实的职业精神培养,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本课程目标。2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中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和中药调剂员、中药购销员、中药师等岗位需求,围绕人体学的关键能力,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3 .以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过程为主线,将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有机融入所设置的模块和教学单元,遵循学生认知特点,依据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序化教学内容。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人体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职业规范、职业素养,为从事中药学相

3、关工作岗位及职业生涯规划奠定良好的基础。1 .掌握人体学基础知识,能解析正常人体的主要形态结构及功能活动规律,辨认重要器官的形态结构。2 .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进行人体学基础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及分析实验结果,并写出实验报告。3 .熟悉正常人体机能活动以及人体与环境的关系。4 .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进展。5 .培养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坚定为中药学事业奋斗终生的决心。6 .秉持刻苦、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形成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五、课程内容与要求模块教学单元内容及要求参考学时人体基本结构概述人体基本结构与生命活动1 .掌握人体学基础的常用术语

4、:稳态、内环境、反馈、正反馈、负反馈的概念;2 .掌握神经调节的方式,反射的概念,反射弧的组成;3 .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范畴、研究方法、地位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4 .了解自身调节的概念、特点;5 .了解体液调节的方式与相关概念;6 .理解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特点2细胞和基本组织细胞1 .熟悉质膜的概念及特性;2 .了解细胞的液体镶嵌模型学说的主要内容;3 .了解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4 .掌握细胞衰老的过程、细胞凋亡的概念及主要特点;5 .理解细胞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生物学意义2基本组织1 .掌握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的一般结构及功能特点;2 .熟悉上皮组织一般结构特点、分类、功能;3 .

5、熟悉结缔组织一般结构特点、分类;4 .了解被覆上皮分类、分布、结构特点与功能;5 .了解腺的分类,了解外分泌腺的结构;6 .了解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的形态结构和分类,知道神2模块教学单元内容及要求参考学时经末梢、突触及其结构运动系统骨与骨连接、骨骼肌1 .熟悉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了解骨的形态、分类、构造;3 .了解全身骨连结的概念、关节的构造及运动方式;4 .了解肌的形态、构造、起止、辅助结构;5 .会描述全身骨的名称、位置;6 .能指出全身常用的骨性标志和肌性标志;7 .能描述主要躯干肌、头肌、四肢肌群的名称、位置、功能6神经系统组成和活动的一般规律1 .熟悉神经系统的组成;2 .了解中

6、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形态结构;3 .了解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4 .会阐述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5 .能说出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3感觉分析及调节功能1 .知道大脑皮层、脊髓的感觉传导与分析功能;2 .了解丘脑和感觉投射系统的作用;3 .掌握大脑皮层、小脑和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4 .能说出自主神经系统和作用和特点;5 .能说出脊髓、下丘脑和大脑皮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5脑的高级功能和脑电图1 .熟悉条件反射的概念;2 .了解大脑皮层语言中枢等作用和一侧优势的含义;3 .了解觉醒与睡眠和作用;4 .了解学习和记忆的作用;5 .知道脑电图的意义2血液和循环系统血液1 .了解成人各类血细胞正常值;2

7、.会观察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3 .能说出血细胞的功能;4模块教学单元内容及要求参考学时4 .能说出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5 .掌握血液的功能、组成;6 .掌握血型的概念及作用循环系统的形态与结构1 .掌握心率、心动周期的概念;2 .熟悉血管的组织结构及全身分布;3 .熟悉上、下腔静脉系的组成、收集范围、主要属支;4 .了解肝门静脉的组成、属支、收集血液的范围、血流的去路、侧支循环;5 .了解淋巴系统的组成;6 .知道心传导系统、心的血管;7 .能说出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4心脏和血管L掌握动脉血压概念、正常值、形成原理、影响因素和相对稳定的意义;2 .熟悉心率的正常值;

8、3 .知道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4 .知道组织液的生成及回流过程;5 .能阐述心脏泵血过程;6 .能说出动脉脉搏的概念;7 .能说出静脉血压的概念及影响因素4循环系统的调节和器官循环L了解循环系统的神经调节;2 .了解心血管的神经支配;3 .了解体液调节的作用特点;4 .知道心血管中枢;5 .能说出冠脉循环的作用、意义及特点;6 .能说出脑循环的意义及特点4呼吸系呼吸系统的1.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模块教学单元内容及要求参考学时统组成及功能2 .熟悉呼吸道的组成,上、下呼吸道的概念;3 .了解喉腔的分布、喉腔的黏膜特点;4 .了解肺组

9、织的组成;5 .知道鼻旁窦的名称、位置;6 .能说出气管的位置、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区别;7 .能说出肺的位置、形态、分叶肺通气和气体交换1 .掌握呼吸概念和基本过程;2 .了解肺通气的动力及过程;3 .了解肺容量和肺通气量的概念;4 .知道肺活量和肺泡通气量概念;5 .知道呼吸中枢;6 .会阐述肺换气和组织换气的过程;7 .能说出胸内负压概念及其生理意义2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及呼吸运动的调节1 .熟悉影响肺换气的主要因素;2 .了解呼吸运动的其他调节方式;3 .了解动脉血液中PCVPCO?和H浓度的变化对呼吸运动影响;4 .知道肺通气的阻力;5 .知道运动时呼吸的变化及调节;6 .能说出和CO

10、2在血液中的运输方式2消化系统解剖结构1. 熟悉胃、小肠的位置、形态、分布、组织结构特点;2. 了解牙、咽、食管、大肠的一般形态、组织结构特点;3. 了解唾液腺、肝、胆囊、胰的名称、位置;4. 了解腹膜与腹膜腔的概念、生理特点、与脏器的关系;5. 知道上、下消化道的概念;3模块教学单元内容及要求参考学时6.能说出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与吸收功能1 .掌握消化和吸收的概念;2 .熟悉小肠对主要营养物质吸收的形式、途径和部位。3 .了解大肠的主要功能、排便反射过程;4 .了解胃对主要营养物质吸收的形式、途径;5 .知道胃、小肠运动的主要形式;6 .能说出唾液、胃液、胰液和胆汁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3消化器

11、官活动的调节L了解主要胃肠激素的作用;2 .了解社会心理因素对消化器官活动的影响;3 .知道消化器官活动的神经调节;4 .会分析药物对胃肠运动的影响2能量代谢与体温能量代谢与体温L掌握人的正常体温的概念、正常值及其生理变动、体温的测定部位与方法;2 .熟悉能量代谢的概念及影响因素;3 .了解机体能量代谢的一般概况;4 .了解人体体温相对稳定的调节过程;5 .能说出基础代谢率的概念、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6 .能说出人体的产热过程,了解汗液的分泌和人体散热的调控2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 .熟悉肾单位、滤过膜、球旁复合体;2 .了解输尿管的起止、分段、走行;3 .了解女性尿道的特点;4 .知

12、道膀胱的位置、毗邻,膀胱壁的构造,膀胱三角;5 .知道膀胱与腹膜的关系;6 .能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7 .能说出肾的血液循环特点3模块教学单元内容及要求参考学时尿液的生成及调节1 .了解尿的输送、贮存和排放过程;2 .了解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功能;3 .知道正常尿量、多尿、少尿和无尿的概念;4 .知道尿液的理化特性;5 .知道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6 .能阐述尿生成的基本过程和肾小球的滤过功能;7 .能说出人体排泄的途径及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作用3感觉器官感觉器官1 .了解感觉器的概念;2 .知道眼球壁的结构及眼的屈光系统;3 .知道内耳的构成及声波的传导;4 .能说出眼、耳

13、、皮肤的组成、特点、功能;5 .能理解近视、远视等几种眼折光异常及其矫正4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1 .掌握激素的概念;2 .熟悉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3 .熟悉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等的位置、形态、分布;4 .了解生长素、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胰岛素等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5 .知道其他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6 .能对一般人群进行甲亢、糖尿病等疾病的健康教育4生殖系统生殖系统1 .熟悉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了解内、外生殖器的组成;3 .了解乳房的位置、形态、组织结构;4 .了解月经周期的形成及月经周期中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5 .知道受精、着床、妊娠、自然分娩等过程;4模

14、块教学单元内容及要求参考学时6.掌握避孕的方式和原理六、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程实施全过程。教学内容渗透中医药传统文化教育,激发学生对人体学基础的学习兴趣,培养中医药文化情感,促进中医药健康素养不断提升。2 .坚持以生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积极性。3 .充分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如解剖实验室、生理实验室、人体仿真实训室,加强实践技能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如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病例分析、情景教学等,为学生营造适宜的学习情境,实现做学合一,德业兼修。4 .加强信息技术在本课程的运用,可应用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

15、台等,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二)评价建议1.发挥评价的发展、激励、诊断、导向功能。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关注职业态度、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5 .实施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兼顾,实现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以常规考核为主,结合课堂表现、学习参与度、任务完成质量、知识应用、知识竞赛、职业鉴定等情况,形成综合评价结果。6 .教师要客观、及时地反馈评价结果,形成良性互动,发现学生的优点和潜力,予以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三)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1 .教材编写与选用必须依据本标准。2 .教材的编写应体现科学性、逻辑

16、性,注重反映新知识、新技术和行业发展新趋势。3 .教材的编写应图文并茂、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结合,适应学生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1.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加强与行业、企业的交流,紧密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最终提高教学质量。2 .建好解剖实验室、生理实验室、人体仿真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图书馆、网络等资源的作用,为提高专业教学水平提供实训资源保障。3 .开发仿真性教学资源、教学课件、实践教学视频和各种新媒体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七、说明本标准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中药类中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编制,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中药类中药专业(三年制)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