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美学》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饰美学》课程标准.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服饰美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纺织服装类专业必修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类平台课程,其任务是让纺织服装类各专业学生掌握服饰美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培养其行业通用能力提供课程支撑,同时也为服装造型设计服饰款式拓展设计服饰立体造型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二、学时与学分90学时,5学分。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学生审美意识、创新思维和关键能力培养,主动对接行业标准、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纺织服装美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1 .依据纺织服装专业类行业面向和职业面向,以及中等职业学校纺织服装类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
2、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服饰基础美论知识的学习,以及服饰穿着与搭配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2 .根据课程目标,以及纺织服装类相关职业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初级)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中涉及的服饰艺术表现、服饰搭配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兼顾职业基础知识,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3 .以服饰美学艺术创作表现所需基础知识为主线设置模块和教学单元,将服饰穿着与搭配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按美
3、的起源、服饰美学理论、服饰艺术和姊妹艺术创作风格、服饰穿着与搭配的顺序,序化教学内容。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服饰美原理及运用艺术语言进行服饰搭配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具备应用课程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观念。1 .了解服饰美三重属性和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能在时尚、高尚、风尚中表现服饰美。2 .掌握服饰美的基本特征,熟悉美的形态及服装构成美,掌握服饰美的风格与特点。3 .了解服饰艺术的分类与层次结构,掌握艺术的功能与特征,能够准确区分不同服饰艺术的分类。4 .熟悉服饰美与时尚之间的关系,理解服饰美与人体、环境的关系,掌握形式美法则;了解服饰与艺术之间的
4、关系,能运用关联元素进行服饰一般创作设计。5 .掌握服饰色彩选择与搭配的一般技巧,能根据不同体型进行服饰品的选择与搭配。6 .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美学思维和创新思维应用能力,能通过查阅手册、文献检索等方式继续学习服饰美学专业知识,提高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五、课程内容与要求模块教学单元内容及要求参考学时美与服饰美的特征美的起源、本质与特征1 .了解美学一词的渊源,感知服装美的起源;2 .了解中西方美学的起源与发展;3 .理解美的本质,能结合美的本质探讨服饰美,科学认知美的本质、精神内涵;4 .感知美学的研究对象,能表述美的基本特征,增强美学的文化、艺术及审美认知6服饰美
5、的基本特征与研究内容L了解服饰美的起源,识记美学的三重属性与定义;2 .了解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了解美的哲学属性,理解学习美学的意义;3 .能正确掌握服饰美学的学习方法,强化服饰美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能根据不同的服饰辨析美的基本特征;5.了解服饰与真善美、假恶丑之间的关系,能在时尚、高尚、风尚中凸显服饰美的真谛6服饰基服饰美的L熟悉美的形态;6础美论种类2 .掌握服饰美的常用风格;3 .能正确叙述服饰美的构成要素;4 .能根据服饰美的风格初步进行“时尚、高尚与新尚”服饰搭配,增强服饰艺术的审美素养、道德素养及智力素养服饰审美感受1 .知道美感的产生与感官有密切的联系;2 .了解美感
6、的差异性和共同性;3 .了解审美的范畴,感知审美心理学;4 .知晓服饰审美的感觉、知觉、联想与想象、情感、理解与思维的心理过程;5 .能运用审美心理正确表现服饰审美能力,达到审美意识的初体验;6 .应对新时代各种风格的挑战,通过审美心理的信息加工,提升美育观念,增强服饰美的文化素养、艺术素养及美学精神6服饰艺术创作服饰艺术创作风格L了解艺术的分类及层次结构,掌握艺术的功能和特征;2 .具备把握、分析、解读服饰美的一般能力;3 .熟悉服饰艺术构思和传达,具备一般服饰艺术构思能力;4 .掌握服饰艺术的创作风格,依据灵感初步尝试风格创作体验;5 .能捕获服饰艺术灵感来源和创作风格探寻方式,培塑正确认
7、识美、适时展现美、科学创造美的美育理念8服饰美的原理1 .掌握服饰形式美法则,能依据法则辨析服饰美感;2 .理解服饰美与人体、环境的关系;3 .初步具备运用形式美法则丰富服饰美的内涵;4 .熟悉时尚的周期性特点,了解服饰美与时尚的关系;5 .增强对美的认识,运用形式美法则诠释服饰美的内涵与价值,着力设计思想的进步与健全发展6服饰与服饰与姊L感知绘画、音乐、舞蹈、戏剧、建筑、电影、文学语言12姊妹艺术妹艺术与服饰艺术之间的关联;2 .会依据绘画中的色彩、线条元素进行服饰美鉴赏;3 .会依据音乐中的节奏元素进行服装色彩判断;4 .能运用舞蹈中的造型元素进行服装款式判断;5 .能运用戏剧中的视觉元素
8、进行戏剧服装语言鉴赏;6 .能运用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元素进行服饰文化判断;7 .能运用建筑的空间造型元素进行系列服装元素判断;8 .能运用电影的综合性元素进行服饰风格鉴赏;9 .始终保持服装设计者创造的活力,融合独特的艺术元素体现创新性思维品质,跨界提升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实务训练1 .能进行服饰艺术表现的一般创作;2 .能根据艺术的特征及表现形式,针对特定人群和风格,初步完成服饰艺术主题方案的制定与实践;3 .增强岗位设计实践的职业能力,支撑“有文化教养的健全公民”形象的心智修炼或精神支柱16服饰穿着与搭配实务服饰穿着与搭配L具备全面了解自己、他人的外形特征及角色的能力;2 .掌握服饰色彩选择
9、与搭配的一般技巧;3 .掌握服饰款式选择与搭配的一般技巧;4 .掌握具备服饰品选择与搭配的具体技巧,达到整体造型搭配的内在统一;5 .增强服饰穿着与搭配中独立思考、信息加工、技艺融合、审美体验等素养意识,重点关注对美的追求,不断发现美、感受美、融合美、创造美8实务训练L会运用形式美法则、艺术风格丰富服饰整体搭配,达到表现美的内涵蕴意;2 .能根据不同体型进行服饰整体选择与搭配,达到整体服饰审美效果;3 .能以开放的心态关注服饰搭配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在新情境中创新搭配手法,积累美学经验,努力实现超预期力16六、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充分挖掘本课程思政元素,积极组织课程思政教育,养成正确的
10、纺织服装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意识,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程实施全过程。2 .注重以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制订阶梯式学习目标。通过参观纺织服装企业,观摩产品开发、体验服装色彩搭配、调研时尚服饰廓型,开展以时尚搭配、联想创作等为内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美育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形成,提高职业素养,提升教学质量。3 .加强对学生服饰美学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推行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成长中的美学特质,表现服饰穿着与搭配的思想价值、精神内涵、审美素养。4 .根据服饰美应用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11、,编排实训任务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在“服饰美的原理、形式美法则、服饰穿着与搭配”等教学内容实施时,应注重信息化技术、数字化资源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流行趋势变化。5 .将企业需求融入教学活动中,选用企业服饰搭配图样作为教学案例,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精讲多练,促进学生养成艺术审美眼光和发现服饰创作的规律,勇于创造新的服饰搭配作品。(二)评价建议1 .树立正确的质量观,突出评价的教育功能和导向功能。关注学生的知识理解、技能掌握,关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等素养的形成,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调节作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2 .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评价
12、方式,科学组织课程评价。学生的课程最终成绩由作业、课堂表现、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综合实践成绩按一定比例综合评定。3 .合理选择口试、笔试、竞赛、成果展示和综合实践等评价方式。要设计好形式美法则应用、服装配色、服饰艺术创作、服饰穿着与搭配实务等内容的指向性鲜明的专项评价表。4 .实践教学要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在每个操作单元培训学习后进行现场评价,结合实践过程的行为表现(如学习态度、行为养成、环保意识、规范操作、完成效果和实践报告等),记入学生综合实践成绩。综合实践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课程总评成绩。(三)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1 .教材的编写与选用必须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2 .教材内容要结合纺织服装类专
13、业类岗位要求,要突出服饰审美感受、形式美法则、服饰穿着与搭配等核心内容的实践应用,结合服饰搭配技巧,把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和新理论编制到教材中去,反映时代特征与专业特色。3 .教材应编写配套习题集,配备难度适当的一定数量的课后练习,以方便学生复习巩固和检测学习效果。4 .教材应编写配套服饰搭配实训指导,选择难度适当的典型案例,基于真实的问题引领、情境引领的学习任务,便于理实一体教学的实施。5 .教材应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特征,图文并茂,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建议1 .教师应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方法和新理念,加强专业交流和企业实践,提高专业水平,为教
14、学实施和教学创新提供知识基础。2 .教师要重视整理和积累教学活动中形成的问题、学生的作品、课堂实录和企业真实项目等生成性资源,不断丰富“活页式教学手册”“学习手册”“教学案例”“实践报告”等辅助教学资源。3 .配全本专业常规必备的工具书和电子读物,充分向学生开放;实验实训场所配齐必备的教学设备和实验、实训器材,定期向学生开放,充分提高设备利用率。4 .配备具有文化内涵的满足服饰搭配设计教学需要的实践场所和实训装备(如人模、服装及服饰品、色卡、面料小样、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和流行趋势网站等),发挥名师工作室及产业学院平台等作用,注重利用国家和省市建设并开放的数字化共享资源平台,创建适应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教学环境,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5 .组织学生开展市场调研、了解搭配设计、观摩展示活动,跟踪流行趋势,促进学生以良好的职业洞察力把握消费者心理特征、熟悉产品开发流程、捕捉前沿流行资讯。七、说明本标准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纺织服装类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编制,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纺织服装类各专业(三年制)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