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寒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带着问题去研学第四课时.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40960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寒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带着问题去研学第四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寒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带着问题去研学第四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寒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带着问题去研学第四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寒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带着问题去研学第四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寒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带着问题去研学第四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寒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带着问题去研学第四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寒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带着问题去研学第四课时.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寒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带着问题去研学第四课时成果展示课01.活动目标:1 .价值体认:通过手抄报、照片贴报、绘画、舞蹈、书法等,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激发民族自豪感,获得有积极向上的价值体验,激发学生对祖国壮美河山及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2 .责任担当: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汇报,引导学生理解并遵守公共空间的基本行为规范,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主动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3 .问题解决:通过手抄报、照片贴报、绘画、舞蹈、书法等,合作展示研究成果,活动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多方面多角度展示研究成果。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团结合作的

2、意识。4.创意物化:通过动手操作实践,运用常见、简单的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呈现自己感兴趣的实物,服务于学习和生活。02.活动重难点:学会活动的经验总结,引发反思。03.活动准备:学生实践活动中的资料,视频,图片,记录,评价表,成果等。教师方法指导:指导学生多方面多种形式展示成果一一拓展活动主题。04.活动过程:一、回顾引入。播放前期学生活动的图片,让学生回顾前期都进行了哪些活动?活动过程中都经历了哪些事情?谈谈活动的体会。设计目的:回放前期各组活动成果图片的集锦,让同学看到自己劳动成果的展现,引发学生的自豪感,成就感。同学们,我们的实践活动课已经进行了三个课时。在第一课时,我们提出了研究问题

3、,确定活动主题,建立了小组起了队名,确定了队呼。第二课时,我们依据活动的主题,制定了适合本次活动的方案,通过学习和交流设计了采访表格。第三课时,我们依据各自的活动方案开展实践活动,开展了采访活动,在此期间,我们交流了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以及遇到的问题,那就是搜集资料后怎么整理?怎样把大段的文字提炼为简明扼要的信息呢?等等,大家集思广益,讨论并解决了这些难题。老师为大家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的精神点赞,接下来就到了我们分小组的展示环节,大家准备好了吗?二、展示交流同学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云游祖国壮美河山,出发。第一站葡萄沟,有请香气葡萄沟小组。第一小组展示:葡萄沟美景、当地习俗和文化的研究

4、大家好!我是张三,是第一小组的组长,现在由我向大家汇报我们组的研究工作。在云游祖国的大好河山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小组的同学各自观看跟着书本去旅行一一葡萄的“七十二变”这个节目。之后我们小组成员进行了讨论分工,确定每个人的研究方向,之后,大家针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开始采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我们翻阅书籍,借助电脑手机查阅搜集资料,遇到难题还会采访家人或寻求帮助,经过不懈努力,我们知道了葡萄沟的地理位置、葡萄的种类、新疆独特的民族文化和风俗,我们还了解了当地的物产和美食等等,接下来我们打算通过手抄报、照片贴报、实物、小视频等多种方式,呈现出我们的研究成果。第二小组汇报:庐山美景、当地习俗和文化的研究大家

5、好,我是张四,现在由我为大家汇报我们小组的研究工作。我们小组的同学都对庐山的美景和有关庐山的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于是,在云游祖国大好河山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小组的成员一致决定云游庐山。看,庐山美景,庐山位于江西九江市,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是著名的世界遗产之一。庐山的景点有很多,看,这是三叠泉古人称“匡庐瀑布,首推三叠”,誉为“庐山第一奇观”。三宝树。三宝树是三棵古老的大榕树,最老的有一千岁左右,最小的也有五百多岁,是树中的寿星。还有锦绣谷。锦绣谷里有悬崖、怪石、绝壁、险峰,真是一幅锦绣画卷。了解了这些美景,我们来看看当地的风俗吧,有“扒龙舟”等很多地方风俗,有“庐山石鸡”“庐山石鱼”等很多美

6、食。庐山不仅风景秀丽,而且文化内涵深厚,除了望庐山瀑布等名篇,还有大林寺桃花等文人墨客留下的诗词书法名篇。有关庐山的古诗词竞答,比如:千峰庐山锦绣谷,一水蜀道玻璃江。微风吹人衣,雾绕庐山首。巫山不见庐山远,松林兰若秋风晚。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庐山瀑布天下闻,白河倒泻千丈云。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等。我们还用手抄报、照片贴报、书法、现场绘画等呈现我们的研究成果。第三小组:杜甫草堂美景、当地习俗和文化的研究大家好,我是张五,现在由我向大家汇报我们组的研究工作。在云游祖国的大好河山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小组的同学决定云游杜甫草堂,了解杜甫草堂的美景和当地风俗特色,感受诗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7、我们小组成员进行了讨论分工,确定每个人的研究问题,采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我们查阅书籍,借助电脑、手机查阅搜集资料,遇到难题还会采访家人或寻求帮助,经过不懈努力,我们收获满满。美景1 .这就是杜甫草堂的正门,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8号。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2 .茅屋景区。这是依据杜诗描写和明代格局,于1997年恢复重建的,重现了诗人故居的田园风貌,营造出浓厚的诗意氛围。3 .诗史堂。大厅的正中陈列着杜甫塑像,这是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先生雕刻的。塑像两侧的对联是朱德所写: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表达了朱老总对诗圣杜甫的崇敬以及对草堂的热爱之情。杜甫草堂的修建

8、历史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带领全家人来到成都。760年春,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他在这里写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作品,表现了那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忘我精神,千百年来一直令人感动不已。接下来请大家跟着我们班的小朗诵家张六,一起欣赏杜甫展示先生的名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了解了当地的物产和美食蜀锦有两千年的历史,是一种具有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多彩织锦。是中国的四大名锦之一。成都美食糖人、钵钵鸡。最后,手势舞杜甫的名诗绝句第四组:西湖美景、当地习俗和文化的研究。大家好!我是张七,是第五小组的组长,现在由我向大家汇报我

9、们组的研究工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我们小组的同学都对人间天堂杭州西湖很感兴趣。“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到底美在哪里?这里又有什么文化气息呢?经过研究,我们发现西湖是真美啊!来,我们一起欣赏美丽的西湖吧1.西湖简介: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1号,杭州市区西部,南、西、北三面环山,西湖有100多处公园景点,有“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等,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是国家5A级风景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 .美丽的苏堤苏堤全长三公里,是北宋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泥构筑成的。所以叫“苏堤”。苏堤花木一年四季姓紫嫣红,五彩缤纷,是长年游玩的

10、好地方。3 .再看雷锋塔,雷锋夕照是西湖的标志性景点,是吴越国王钱弘俶因为王妃生子而建造的塔,每当夕阳西下,塔影横空,别有一番景色,故被称为“雷峰夕照”。今天更多是因为白蛇传而闻名。刚才沙奕涵演奏的青城山下白素贞就是新白娘子传奇里的插曲。4 .西湖的美景还有很多,我们小组的同学已经用手抄报,照片贴报,绘画的方式把西湖美景展现了出来。游览西湖离不了品味当地美食,看东坡肉:传言东坡肉是苏轼任杭州知州时,杭州人民得知他喜欢吃猪肉,便纷纷送猪肉给他。而苏东坡将这些猪肉经过烹饪后与人们分享。而后此菜被命名为“东坡肉”。东坡肉以五花肋肉为主要食材,入口肥而不腻,带有酒香,十分美味。叫化童子鸡相传,古代有一

11、个叫化子,一天,由于饥寒交迫而昏倒,他的朋友为他偷来一只小母鸡,可是没有没有锅来煮,就用泥把鸡包起来放入火堆中煨烤,剥开吃的时候,竟意外地发现此鸡香气四溢,味道极好。除了这两道美食,还有西湖醋鱼、宋嫂鱼羹、榴莲酥等。品尝了这些美味,大家是不是稍微休息一下,欣赏一下一段西湖诗配舞吧!美丽的舞蹈,美丽的西湖,此时我们的王易嫣同学已经完成了她的作品,有请王易嫣的作品展示:同学们,看完了我们的展示,你们有什么感受呢?是啊,西湖,那样明艳照人,真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啊!希望大家都有机会到西湖去游玩!谢谢大家的欣赏!三、多元评价接下来给大家两分钟时间完成面前的这份多元评价表吧。好,时间到,老师选取了其中两位同

12、学的评价表,大家来看一看。在刚才巡视的过程当中,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在自评这一栏只给自己打了四颗星,甚至是三颗星,你们有什么想说的?请你来说一说,你也想说,好,看样子啊,大家的实践能力还能够进一步提高。是啊,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同学们,只要我们在每一次的活动过程中总结经验,我们就能不断完善,越来越好。四、活动总结同学们对活动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相互交流对自己和其他小组的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在活动的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相互借鉴,提高了自己的研究水平和制作水平。我们的成果展示课就要结束了,但是我们的旅行,才刚刚开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肆虐的疫情,挡不住我

13、们云游的脚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上实践活动课上学到的方法和技能,继续跟着书本,云游祖国大好河山,你们愿意吗?五、教师感悟本次实践活动,学习评价方面有了新突破。老师指导学生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组长评价、家长评价以及教师评价等多主体评价方式,结合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通过线上线下展开。过程性评价在线上进行,让学生第一时间获得活动反馈,方便及时改进。第四课时结束完成最后评价,评出本次实践活动的优秀小组和先进个人,颁发了奖状,促进了学生实践活动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最后我们对整个活动总结反思,拓展延深。统揽整个活动,带着问题去研学一一云游祖国壮美河山得以有效实施,得益于老师、家长和学

14、生的通力合作,是家校合作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一次大胆尝试。在实践中,我指导学生运用日常积累的信息技术、语文、美术、书法和音乐等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即发挥学生特长,又使这些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促使每个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次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和家长的活动兴趣,他们主动深挖有益的云资源,尤其是丰富的纪录片,生成了新的系列主题,为我们接下来的实践活动拓宽了领域。如延展一城一味,良渚文明,大国工匠,地球脉动宇宙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将来不仅能让我们的研究立足中国,还能让我们的学生紧跟时代步伐,放眼世界,胸怀宇宙。世界形式风云变幻,疫情防控常抓不懈。接下来,我们将在国家双减政策的倡导下,依据新课程理念,进一步使用大数据网络信息技术,提升实践活动的效能性。促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增强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疫情,使整个寒假的我们闭门居家。本次云上研学,却让我们足不出户,走进了祖国大好河山,触摸了历史、感知了文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会继续带着问题,在实践教育的道路上,一路欢歌,一路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