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输血科工作制度汇编.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55042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X 页数:96 大小:9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输血科工作制度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医院输血科工作制度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医院输血科工作制度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医院输血科工作制度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医院输血科工作制度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输血科工作制度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输血科工作制度汇编.docx(9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目的持续提高输血质量,保障输血安全。Il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各临床科室。Ill制度一、严格执行卫健委血液三统一有关规定,血源由省血液中心统一提供,血液质量和血袋包装、运输、储存必须符合部颁标准。二、开展输血前相关的血清学及免疫学检查试验。三、根据临床用血申请,提供相应的血液和血液成分。四、配合临床开展成分输血和输血治疗,向临床提供现代输血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协助某些相关疑难疾病的诊断。五、开展临床输血医学科学研究,推广应用输血新技术。六、配合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做好相关工作。七、参与特殊输血治疗病例的会诊,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咨询。八、参与临床用血不良事件的调查。九、用血原则:早先用、迟后用

2、,以免造成浪费。十、做好交接班记录工作。十一、值班人员每天记录储血冰箱的温度,并由交班人员确证,如出现异常温度时应及时处理必要时上报科室领导。十二、做好输血反馈工作,积极听取临床意见,总结经验,减少输血反应,达到安全用血。IV参考依据1.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2012版)2.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医发2000)184号)输血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I目的持续提高输血质量与安全管理,保障输血安全。Il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输血科工作人员。Ill制度一、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的主题,科室必须把医疗质量与病人安全放在首位,把质量管理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要纳入科室的各项工作。二、输血科质量

3、与安全管理工作,科主任是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并应具备相应的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和分析技能。三、科室成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由科室主任、质控员组成,主要负责制定科室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包括质量与安全自查方案并完成每月科室质量与安全自查;负责规范科室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四、输血科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要根据三甲医院有关要求和本院医疗工作的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建立质量管理目标、指标计划方案、效果评价、信息反馈以及整改措施等,重点加强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关键环节管理以及重要岗位的管理。五、定期组织学习医院制度、输血管理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4、的执行制度,包括输血标本采集流程、输血前核对制度、血液贮存质量监测与信息反馈制度、临床输血过程的血液管理制度、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方案、交接班制度等。六、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科室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七、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应有文字记录,定期由质量管理组织,形成报告,定期、逐级上报。通过检查、分析、评价、反馈等措施,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将质量与安全的评价结果纳入科室员工的绩效评价评估。八、质量与安全管理实行责任追究的制度、形成医疗质量管理可追溯与质量危机预警管理的运行机制。

5、九、加强质量分析前、质量分析中和质量分析后的管理,要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医发(2000)184号)指导临床诊疗工作。十、逐步建立不以处罚为目标的,是针对医院质量管理系统持续改进为对象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能够把发现的缺陷,用于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运行机制与程序的改进工作。IV参考依据1.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2012版)2.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医发(2000)184号)输血科核查制度I目的持续提高输血质量与安全管理,保障输血安全。Il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输血科工作人员。Ill制度一、接收血标本时:(一)应与送检者共同查对配(备)血标本、临床输血申请单和

6、临床输血审批单上的相关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别、床号、既往输血史和妊娠史、血标本标签联号,并检查血标本数量和外观质量是否合格及检查临床输血申请单填写是否规范。(二)查对无误和检查标本合格后,双方签字确认和交接。(三)对查对信息不符、标本外观质量检查不合格或临床输血申请单填写不规范的,输血科应拒收。二、血型鉴定前、后:(一)应仔细查对配(备)血标本和临床输血申请单上的相关信息,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科别、床号、标签联号、血标本外观质量,确认查对无误和标本合格后,方可进行鉴定。(二)血型鉴定完毕并查对无误,行双查双签”后发出血型鉴定报告。一人工作时应重复一次。三、交叉配血试验前

7、、后:(一)仔细查对配(备)血标本、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血袋标签上的相关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住院号、科别、床号、标签联号、ABo血型和Rh(D)血型及血液种类、规格、血型、信息码、失效日期等,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二)配血前,还应检查血标本和库存血液外观质量,确认合格后再进行患者和库存血液血型复检,血型复检相符后,方可进行交叉配血试验;配血后,应检查配血试验结果,确认无误后,方可交发血者登记发血。(三)两人工作时应双查双签,一人工作时应重复一次。(四)配血后的血标本应保存于专用冰箱内保存7天,以备发生输血差错事故或不良反应时可以进行复查。四、发血时:发血者应与取血者共同查对输血记录单

8、和血袋标签相关信息。五、医护人员在使用设备前,应检查确认医疗器械在有效期范围内,在每日使用前做好日常检查与清洁工作,并做好相应记录。使用后严格按照医疗器械相关保养说明完成保养。IV参考依据1.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0号)2.关于印发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的通知(国卫医发(2018)8号)临床输血疑难病例讨论制度I目的持续提高输血质量与安全管理,保障输血安全,特制定输血疑难病例讨论制度。Il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输血科工作人员。Ill制度一、疑难病例讨论由科主任主持,科室有关人员参加,并做详细记录保存。二、疑难病例讨论并记录内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入院日期、讨论

9、日期、疾病诊断等,主持人员和参加人员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三、患者主要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明确临床输血检测项目,方法与意义,血液制剂输注及注意事项等。IV参考依据1.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2012版)2.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医发(2000)184号)疑难配血处置管理制度I目的规范交叉配血试验过程中发生配血不相合情况的基本处理程序,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处理疑难配血问题的能力,确保临床用血安全。Il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输血科工作人员。Ill制度一、交叉配血的基本原则(一)全血输注时选择同型血液,做主、次侧交叉配血试验,主、次侧交叉均相合方可输注。(二)红细胞成分输注一般情况下选择同型血液,做

10、主、次侧交叉试验,主、次侧交叉均相合方可输注;特殊情况下可以选择相合血液(一般指O型洗涤红细胞),做主侧交叉配血试验,确保主侧相合即可输注。二、常见交叉配血结果不相合原因分析(一)主侧配血不相合:1.患者与供血者ABO血型主侧不相合;2.患者血清中存在同种免疫抗体,与供血者红细胞发生了抗原抗体反应;3.患者血清中存在自身抗体,与供血者红细胞发生了抗原抗体反应;4.供血者红细胞己经包被了抗体,导致主侧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5.患者血清中蛋白含量异常,如清蛋白/球蛋白比例不正常、本周蛋白等引起缗钱状假凝集;6患者血清中存在高分子聚合物、血浆扩容药如右旋糖酊等引起假凝集;7.试剂、耗材过期,检测系统被

11、污染等。(二)次侧配血不相合:1供血者血浆中存在针对患者红细胞抗原的抗体;2.患者与供血者ABO血型次侧不相合;3.患者的红细胞已经包被了抗体,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4.试剂、耗材过期,检测系统被污染等。(三)主、次侧均不相合:1.患者血清中存在自身抗体,与供血者红细胞发生了抗原抗体反应,造成主侧凝集。自身抗体还包被在自身红细胞上,造成次侧凝集。2.患者血清中同时存在自身抗体和同种异体抗体,同种异体抗体与供血者红细胞发生了抗原抗体反应,造成主侧凝集。自身抗体既可能与供血者红细胞发生了抗原抗体反应,同时还包被在自身红细胞上,造成次侧凝集。3.患者与供血者ABO血型主次侧完全不相合。4.试剂、耗

12、材过期,检测系统被污染等。三、职责(一)值班人员对于工作过程中发现的疑难配血标本依据“首诊负责制”的原则,遵照本处置管理制度,完成疑难配血试验,尽可能为患者找到相合血液。对于无法完全解决的问题或不确定的试验结果,值班人员就及时逐级向科室主任汇报。(二)实验室负责人负责疑难配血试验的具体指导工作,定期组织相关培训。(三)科室主任负责疑难配血试验完成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四、工作程序(一)基本原则值班人员采用实验室统一指定的方法学或检测体系,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试验操作,发现配血结果不相合时,仔细观察试验结果,排除蛋白干扰、仪器误判等因素造成的假阳性结果,依据不相合类型决定采取进一步的处理措施。

13、(二)主侧配血不相合的处理1.重新核对患者、供血者ABo血型是否正确、标本是否正确,必要时应重新进行血型鉴定或重抽标本复查。2.重新检查配血卡、各种试剂、标本、加样过程是否存在问题,如有问题应更换合格的试剂、标本重新试验。3.查询患者标本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结果,如果抗筛试验阳性,查询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是否具有特异性。查询以往配血记录,获得必要的参考信息。4.根据用血申请量,酌情进行一定样本数量的交叉配血筛查试验,寻找可能相合的血液,如果找到相合的血液且患者体内存在的不规则抗体是Rh系统抗体,最好对患者及相合供血者标本进行Rh血型分型鉴定,选择分型一致且相合的血液。5.如果库存血液中找不到相合

14、的血液,就通知经治医生,说明患者配血困难的特殊情况,征求临床医生意见,决定是否继续进行筛选。如果需要继续筛选,应该重抽患者血标本,医生重开申请单,患者家属携标本和申请单去血液中心进行配血筛查,实验室值班人员应提前电话告知血液中心值班人员该患者具体情况及相关用血需求。6.如果在血液中心也找不到相合血液。输血科值班人员就及时告知经治医生,说明具体情况并请临床医生综合考虑患者病情,尽量不输血。如果患者存在生命危险必须进行输血治疗,此时临床医生应该开会诊申请单要求输血科医生进行会诊,输血科应该提供判断输血治疗的会诊意见,说明不相容输血的利弊关系,请经治医生根据病情决定是否进行不相容输血。此种情况下经治

15、医生必须充分告知家属不相容输血可能带来的并发症,并在输血知情同意书中签定补充说明条款,请家属、科室主任签字后入病历存档。一般选择同型或O型洗涤红细胞输注。(三)次侧不相合处理1.重新核对患者、供血者ABO血型是否正确、标本是否正确,是否存在不同型配血(非0型患者输注。型红细胞),必要时应重新进行血型鉴定。2重新检查配血卡、各种试剂、标本、加样过程是否存在问题,如有问题应更换合格的试剂、标本重新试验。3.排除标本、仪器、试剂影响因素后,如果是多个供者标本均出现主侧相合、次侧不相合,可能是患者红细胞已被自身抗体致敏所致,可以通过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加以证实。直抗结果阳性,配合结果可以填写为相合。如果

16、为单个标本出现或多个样本中个别样本出现主侧相合、次侧不相合现象,需要排除供者血清中存在不规则抗体的可能(供者标本进行抗筛试验或查阅以前配血记录)。(四)主侧、次侧均不相合处理1.排除ABO血型错误、标本、试剂及仪器因素。2.主侧、次侧均不相合情况少见,多数是因为自身免疫功能紊乱产生自身抗体,与自身红细胞和异体红细胞均发生凝集反应,抗筛结果多为3系或16系同时为阳性。常见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3.对开多样本主侧配血不相合应该观察凝集强度,如果强度相近,表明抗体无明显特异性,很难找到相合血液;如果凝集强度有强有弱,表明抗体有一定特异性,通过大量样本筛查可能找到相合血液。4.大量筛查后仍找不到

17、相合血液,患者病情确实需要输血的情况,参照主侧不相合做进一步处理。(五)汇报实验室人员遇到疑难配血、自己无法独立处理时,必须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汇报、实验室负责人应该给出指导性处理意见并酌情上报科室主任。(六)登记与交班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将整个处理过程详细记录在疑难血型、配血登记本上,将患者信息记录在特殊血型血清学标本登记表上,同时做好交接班工作。IV参考依据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卫医发2006)183号)输血科科研管理制度I目的针对输血科科研问题,制定此管理制度。Il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输血科工作人员。Ill制度一、科研工作主题应围绕临床安全有效输血展开,须注重科学性、先进性、实效性、可行性,避免

18、盲目性。二、院内科研选题与立项须经科主任同意后上报科教处审核,并经院部组织专家小组批准及经费到位后方可实施。三、院外科研选题与立项须经科主任同意后上报科教处审核,须经管部门批准。科室在人力、物力上予以适当地支持,确保科研工作完成。四、与院内其他科室合作的科研工作须经科主任同意后方可在本科内实施。五、与外单位合作的科研工作须经科主任同意后,上报科教处审核方可在本科内实施。六、对在科研中取得成绩,科室给予相应的精神和物质奖励。IV参考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医发(2000)184号)输血科信息管理制度I目的针对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制度此制度。Il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输血科工作人员。Ill制度一、为确保

19、信息的安全,严禁科室工作人员在网络工作站上运行其它不明程序或使用U盘,严禁在微机上玩游戏,禁止操作人员拥有游戏文件。二、工作人员应按操作规程开启和使用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机,并随时监测运行情况,确保其正常运行。三、完整记录输血相容性检测结果、血液出入库数量及收费。输血信息具有可追溯性,并遵守保密制度,未经科主任同意,不得向外泄露信息内容。四、严禁随意修改、删除微机内的任何文件、数据。五、及时、准确地向临床及管理部门提供各种有关血液的查询和统计数据。六、分析处理各种数据信息。七、按要求定期备份数据,防止数据丢失,信息资料须保存10年。八、做好微机的维护保养工作,发生故障应及时报告信息科,查明原

20、因并尽快予以修复,保证微机正常运行。九、违反上述管理制度造成不良后果者,经调查核实,将按情节轻重严肃处理。IV参考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医发(2000)184号)输血科废弃物处理制度I目的针对输血科废弃物处理问题,制度此制度。Il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输血科工作人员。Ill制度一、污物应分类收集,生活垃圾和医用垃圾须严格分开。二、由总务部门提供足够的污物处理容器,包括污物袋等。三、采用封闭式处置,不得直接向垃圾桶内倾倒污物,保证所有污物入袋。四、一次性应用的输血器、血袋、手套等,应用后置入专用医用废弃物塑料袋,由医院回收按要求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决不可自行处理,防止造成社会污染。五、使用后一次性帽

21、子、口罩等均应置入专用医用废弃物塑料袋,由工勤人员回收后处置。六、凡违反规定,造成医院废弃物扩散、污染环境、或由于对废弃物处理不当,造成交叉感染的,追究当事人责任。IV参考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医发(2000)184号)输血科资料保管、统计与上报制度I目的针对输血科资料保管、统计与上报问题,制度此制度。Il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输血科工作人员。Ill制度一、所有实验结果均有书面记录,计算机打印报告一式两份,一份贴在病史上,一份科内保存,实验结果记录单及报告单按规定保存10年。完整、及时、准确地完成各项工作记录,操作者与复检者要全名签字。所有关于临床输血方面原始记录必须保存10年。二、每月做好业务统

22、计报表工作,能正确反映实际情况。三、电脑显示患者的用血量大于2000ml,及时与患者医师沟通,并上报医务部备案。四、收到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时,应及时与患者的诊治医师沟通,必要时再与采供血机构联系,并及时汇报医务部。五、每月全院成分用血率及时汇报医务部和信息科。六、各种业务资料、记录须设专人进行管理,并能追踪查询和检索,履行交接手续填写移交清单并签字,严禁丢失、带走或随意销毁。七、临床输血相关文件资料按保存期限保存。IV参考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医发(2000)184号)输血科消毒隔离制度I目的针对输血科消毒隔离问题,制度此制度。II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输血科工作人员。IlI制度为贯彻预防为主的卫

23、生工作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防止医院排放带有病原体的污水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特制定本标准。一、玻片和试管应用以后放入2000mgL(2000ml加8粒含氯强效消毒剂)消毒液中浸泡大于60mino二、操作台面每天消毒2次,每次用2000mgL含氯强效消毒剂擦拭。三、一次性使用的输血用品、血袋、血制剂残留物应用后置入专用医用废弃物塑料袋,统一由医院进行先害化处理。四、地面消毒每天1次每次用2000mg/L含氯强效消毒剂擦拭。五、室内空气消毒每天1次,每次用紫外线灯管预热IOnIin,照射30min,共40mino六、储血冰箱每周1次,每次用双链季胺盐湿巾或2000PPm含氯强效消毒

24、剂擦试。冰箱空气每月1次采样培养。七、工作台每天使用后用2000PPm含氯强效消毒剂擦拭。八、划分工作区与休息区,配血室与储血分开设立,进入工作区换穿工作服。九、操作人员需戴一次性手套进行操作,操作完毕后,手套用消毒液2000ppm含氯强效消毒剂浸泡510min后交由工勤人员统一焚烧处理。十、浸泡融解冰冻血浆及冷沉淀的水浴箱内水至少每天换1次。H-、废弃血标本(试管)倒入消毒桶,经2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清洗后高温烘干再回收利用。十二、科内每月2次的卫生大扫除。十三、工作人员应该受消毒隔离知识培训,每年进行1次体格检查。IV参考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医发(2000)184号)输血科防护

25、与感染监控处置制度I目的针对输血科防护与感染监控处理问题,制度此制度。Il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输血科工作人员。Ill制度一、严格按照卫生部颁布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医发(2000)184号)与疾病中心感染监控标准操作。二、加强员工的感染控制与消毒安全防范教育,按规定严格区分污染区和清洁区,做好物品的识别及放置工作。IV参考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医发(2000)184号)输血科试剂的质量评估、保存、领用制度I目的针对输血科试剂的管理问题,制定此制度。Il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输血科工作人员。Ill制度一、试剂的选购原则:应选择证件齐全的生产厂家,国外试剂应具有进口许可证、海关报关单等;国内试剂生产厂家应提

26、供生产许可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省、市、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注册证、生产制造批准文号以及检测报告等,并在有效期内使用。二、质量指标:选择经室间质评和室内质控证实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高的试剂。也可选择与本实验室仪器最匹配的试剂盒,获得一个最好的检验结果。三、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质量评估:对其标准物或阳性对照按试剂说明书进行敏感性和特异性测定,检查试剂的纯度和含量是否符合要求。对同一厂家不同批号或不同厂家的试剂进行比较试验。并检查试剂颜色、透明度和密封是否符合要求。如抗血清和试剂细胞(除谱细胞)必须在每天使用以前与相对应的细胞和血清做阳性和阴

27、性对照,以检测其活性。四、试剂的保存:购买的试剂应按其说明书指定的温度进行归类存放保存,需要4C保存的必须放入专用试剂冰箱,试剂和血液不能在同一个冰箱存放。强酸/碱试剂及易燃易挥发的试剂,应密封并妥善存放在安全的地方。与灭火方法相抵触的化学试剂不能同室存放。五、自配制的试剂要贴上标签,内容包括试剂名称、浓度、配制日期、配制人姓名等。有毒试剂,使用多少,配制多少,剩余少量应送危险品、毒物贮藏处保管或报领导适当处理。同时自配试剂使用前一定要进行校正,未经校正不能用于测试。六、试剂有效期:试剂都有一定的有效期,未开启的试剂有效期长,开启后有效期缩短。试剂的有效期长短不一,要注意定期检查。试剂有效期满

28、后,稳定性下降,不能应用,即使有些试剂还在有效期内,若发现己变质,也应坚决弃去不用。七、试剂的出入库和账目管理:(一)试剂的预算和购买:由可主任根据库存量、有效期、日消耗量等统一预算和制定申购计划。向主管领导报告后,办理相应的手续后再购买。(二)建立健全明细账目,分门别类造册或使用计算机统一管理。明细账目包括试剂的名称、种类、库存量、生产厂家、有效期、放置位置、保存方式、入库量、入库时间、出库量和时间等。(三)试剂购买后由专人保管签收,并按照各种试剂的保存方式保存并做好入库登记。领取试剂时应登记记录,并注明数量和用途,领用人签名等。试剂专管员尽量先发放距离失效期短的试剂或材料,避免试剂或材料失

29、效。(四)每月月末保管人员应对试剂的库存量、本月消耗情况、即将失效的试剂、急需购入或补充的试剂作一次清查并呈报科主任。IV参考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医发(2000)184号)输血科仪器设备质量检查、使用、维护、消毒、报废制度I目的针对输血科仪器设备质量的管理问题,特制定此制度。Il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输血科工作人员。Ill制度一、仪器设备质量检查(一)仪器的选购应遵循:可行性(临床实验室应根据实验室所开展检验项目的需要、工作量以及医院的财力选定所购仪器的品牌、档次);合法性(医疗仪器生产、销售必须具备各种证件和批文);适用性与效用性(应选择适用于实验室需求的设备,不能盲目追求先进,造成资源浪费,

30、也不能为节约资金购买不能满足日常工作需要的仪器。在选择适用性的同时,应考虑效用性。优先购买使用效率高、成本回收快的仪器。使用效率确实低,但又需要的,可通过借用、协作等方法解决);可靠性(仪器的质量性能是选购的关键,对预购买的仪器应具有充分的认识,详细了解仪器的性能特点);可维修性(仪器的售后服务至关重要,除了仪器的品质以外,销售公司的资质、信誉、技术力量也应一并加以考虑);经济性;前瞻性:(应具备发展的眼光);场地和环境的许可等原则。(二)仪器设备的检查应由设备科维修人员定期进行仪器设备的检查,主要对设备的运行情况、工作精度或磨损程度进行检查效验。二、仪器设备使用和维护由于仪器的用途、工作原理

31、、机械构造等相差甚远,维护内容更具有不同特点和要求,应根据各自仪器的特点制订相应的维护内容。(一)冰箱:试剂保存冰箱用于存放试剂;标本保存箱用于存放血样本;4。C储血冰箱用于存放全血及红细胞悬液等血制品;一20C的低温冰箱用于存放冰冻血浆和冷沉淀;222C血小板保存箱,用于存放机采血小板。血库冰箱严禁放入私人物品、食品。1.电源:每台冰箱配备单独的电源,为防止停电,接通医院发电装置的备用线路。2.登记:各岗位值班人员坚持每日定时观察记录各冰箱的温度(每6小时记录一次),以确保血液储存及血液质量;每天登记冰箱的运行情况,定期除霜。3.物品放置:有化学腐蚀性或生物危险性的物品、检测的血样应与试剂分

32、开放置。4.所有操作人员要正确使用储血设备,不要随意开启储血设备。5.定期化霜,定期清洁消毒,确保贮血仪器温度稳定及感控达标。6.储血冰箱定期由设备科进行保养、维护,并落实到专人负责,确保储血设备的完好及正常运行。7.储血冰箱如出现温度不稳定现象要及时报告科主任及设备科修理,或向厂商联系仪器的维护及维修,并及时将血液转移至备用冰箱保存。(二)水浴箱1水浴箱要有使用记录:登记内容包括水温、水的更换时间等。2.检查箱内水量:由于水浴箱内的水分蒸发快,应及时补充水量,用于溶浆的水浴箱每周清洗、换水一次。3.及时加盖:放入试管架后及时盖上盖子,保持温度,以免水分蒸发。(三)离心机(根据离心机的品牌及性

33、能而定)1.放置:离心机的放置应便于实验操作,噪音较大的或专用离心机可离工作岗位稍远。2.平衡:用于离心的物品,要对称放入离心机,有自平衡功能的离心机,对称的重量差也不能超过自平衡能力。严禁不盖离心机盖进行离心,开启时,从低缓慢逐渐加大至所需转速。3.离心机停机前,切勿用保子或手强行使离心机停下来。4离心结束后,把离心机内的所有物品取出,特别注意取出用于平衡的非样品管,把定时器和转速指示器都恢复至零点。5.血清学试验专用离心机应每年检查一次转速。(四)计量仪器计量仪器(如加样器具)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工作人员须掌握这些仪器的使用规则和性能,发现问题及时送计量部门检修。计量部门定

34、期对这些仪器进行鉴定,合格者发给鉴定证书,并注明有效期。(五)仪器设备要建立档案,制定操作规程,统一使用。新仪器设备在使用前应进行培训I,熟悉操作方法后方可应用于日常工作中。(六)严禁非操作人员使用或外借。贵重仪器设备要有专人保管,专人负责保养使用。(七)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经常注意仪表、调节器和开关等是否在正常位置。设备科应每半年检查仪器的主体部分或主要部件,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修理和调试。(八)仪器的校准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前提,可分为定期校准和必要时校准定期校准是根据各自仪器的性能特点制定校准周期,由专人负责,周期一到,不论仪器工作状态如何都重新校准。三、仪器设备的消毒(一)储血专用冰箱要

35、经常保持干燥、清洁、整齐,严禁在储血冰箱中存放其它物品,以防止污染和影响保存。储血专用冰箱应每周消毒一次(2000mg/L含氯强效消毒擦拭冰箱内壁),定期做冰箱内物表致病微生物和霉菌培养。无霉菌生长或培养皿(90mm3)细菌生长菌落8CFU/10分钟或V200CFU/m3为合格。(二)每日清洁离心机内壁及擦洗接触血样本的部件(可用清水或0.1%消佳净),定期清洁仪器设备的外部,保持仪器整洁,做到五防:防潮、防震、防热、防尘、防腐蚀。四、仪器设备的报废仪器设备的更新事前要进行充分地论证决策,以免造成损失。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仪器设备,可以申请报废:(一)使用期已超过使用年限后,并己不能达到应有的

36、性能指标,无使用价值的仪器设备。(二)因仪器设备计量失准,仪表损坏,内电路老化而不能修复,或修理费昂贵,没有修理价值的仪器设备。(三)由于人为原因或自然灾害造成严重损坏,己没有修理价值的仪器。(四)凡符合报废条件的仪器设备,由使用部门填写仪器报废申请单,注明原因及仪器设备状况,经技术鉴定后由设备科或院领导研究批准。(五)仪器设备一经报废,要及时销账,并上缴设备科,统一处理。(六)设备科要做好报废记录,记录包括仪器报废的审批文件、报废仪器的去向、报废后的处理方式、经手人签名等。IV参考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医发(2000)184号)输血科治安保卫与消防安全制度I目的针对输血科治安和消防的管理问

37、题,制定此制度。Il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输血科工作人员。Ill制度一、治安保卫制度(一)科室工作人员自觉遵守国家的政策法规、城市人民公约、治安规定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严禁一切扰乱科室工作秩序的行为。(二)认真遵守保密守则。(三)保管好公共财产和个人钱物,严禁随意损坏公物及单位内一切设施。(四)严禁无理取闹,造谣与诽谤中伤他人、吵架与斗殴。(五)严禁用各种方式进行赌博活动与酗酒。(六)本科室工作区域无关人员不得入内;外来人员不得在本科室留宿,值班人员应做好此项工作。(七)科室内严禁传播淫秽色情违禁的出版物和音像制品,严禁从事迷信与传销活动。(八)凡遇到正在发生的刑事犯罪案件,职工应见义勇为,挺身制止

38、。(九)外来工作与学习进修人员(实习生)均应遵守本制度。二、消防安全制度(一)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值班人员根据消防安全责任制,在值班期间应做好火灾防范工作。(一)科室经常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掌握消防知识和消防器材的应用。(三)严格执行安全防火管理制度,各种火种与易燃易爆物品,必须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四)禁火区域内严禁吸烟,安全应用煤气。(五)电器的安装与拆除,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严禁乱接电源,乱拉电线。(六)各种电器设备应用时,必须有专人负责,随时检查,消除隐患,严防事故发生。(七)通道不得乱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和杂物。(八)防火区域设置的消防器材和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修

39、和更换、始终保持完好状态,不得随便挪动。(九)发现火、水灾等隐患,必须及时向有关部门领导报告。(十)执行日班人员下班前5min须重点检查水、电、煤相关的物件。IV参考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医发(2000)184号)输血科业务管理制度I目的针对输血科业务的管理问题,制度此制度。Il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输血科工作人员。IlI制度一、输血科人员结构的基本要求(一)医学检验专业人员必须具有国家认可的卫生专业技术职务,需经输血专业培训。(二)医疗专业人员必须具有国家认可的卫生专业技术职务、医师资格证与执业医师证,需经输血专业培训。(三)科室高、中、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的比例应为1:2:4。(四)输血科

40、主任应高等医学院校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技术职称副IWJ以上。二、输血科业务用房设施的基本要求(一)业务用房应靠近手术室与病房,不应邻近具有污染的科室,科室内应达到卫生学标准。(一)输血科应根据其任务、功能需要与预期应用要求进行相应布局,包括血型鉴定与配血室、储血室、发血室、免疫血液学实验室、资料档案室、污物暂存处置室、办公室、值班室、更衣室、示教室等。(三)严格区分清洁区、半清洁区(半污染区)与污染区。三、输血科仪器设备的基本要求(一)专用直线电话。(二)备有满足其任务和功能需要的一定容量具有保温功能取血箱。(三)输血科应配有计算机与打印机等设备及相应管理软件。(四)备有双路供电或应急发电设施。

41、(五)通风设施、采光照明、给排水、消防等设施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四、输血科业务管理的规定制度(一)输血科人员结构、房屋设施和仪器设备均符合规定要求。(二)输血科人员具备输血、检验、医疗、护理等专业知识、并接受输血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培训和考核。(三)输血科主任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从事输血技术工作五年以上,有丰富的输血相关专业知识及管理能力。(四)输血科工作人员无影响履行输血专业职责的疾病或者功能障碍。(五)输血科的房屋设置远离污染源、靠近手术室和病区,采光明亮、空气流通,布局应符合卫生学要求,污染区与非污染区分开,至少应设置血液入库前的血液处置室、血液标本处理室、储血室、发血室、输血相

42、容性检测实验室、值班室和资料保存室。(六)必备基本设备:2-6储血专用冰箱、-20以下专用低温冰箱、2-8试剂冰箱、2。O8C标本冰箱、血小板保存箱、溶浆机、血型血清学离心机、标本离心机、恒温水浴箱、热合机、显微镜、传真机、专用取血箱、计算机及输血管理信息系O(七)血液保存环境条件符合规定。(八)输血科实验室建筑与设施符合GB19489-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业务区域与生活区域分开,业务用房面积达到相关要求。(九)人员梯队建设合理。(十)人员数量符合规定要求:输血科人员配置与床位数或与年输血量参考比例为1:100(床)或1:1000单位(以红细胞成分计算)。(十一)有输血医师,并有输

43、血医师培养计划。IV参考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医发(2000)184号)输血科岗前培训、考核管理制度I目的本程序规定了本组工作人员上岗前的技能、理论的培训和考核的内容、方法与标准,以使工作人员在上岗前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理论知识,能够单独完成各项试验操作、处理一般性工作,胜任配发血组各岗位工作。Il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组所有工作人员上岗前的培训、考核管理。Ill制度一、科室主任负责工作人员岗前培训大纲的审核、最终考核意见的审批。二、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岗前培训大纲的起草;负责新员工上岗前的技能培训组织工作;负责新员工上岗前的理论培训组织工作;组织新员工技能与理论考核。三、工作程序(一)培训与

44、考核内容大纲1.技能考核大纲1.1试验操作技能基本要求:熟练掌握手工(纸板法、试管)ABO血型鉴定试验的操作技能;熟练掌握聚凝胺交叉配血、不规则抗体筛选及鉴定试验的操作技能;熟练掌握微柱凝胶法(Coombs卡)手工交叉配血、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试验的操作技能;熟练掌握手工(试管法)抗人球蛋白试验的操作技能;熟练掌握Rh血型鉴定(试管法)试验的操作技能;熟练掌握RhD血型确证试验(卡式抗人球法)的操作技能;熟练掌握ABO血型抗体效价测定试验的操作技能;熟练掌握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查试验的操作技能;熟练掌握吸收-放散试验的操作技能;熟练使用循环水浴箱解冻冰冻血浆等制品。1.2规章制度基本要求:熟悉

45、临床用血申请、审批、发放与领取制度;熟悉各种血液制品的价格,能够熟练完成手工计价及补、退费流程;了解临床用血指导、监督、会诊制度;掌握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程序;熟悉血液接收、入库、保存管理、库存管理、回库、收回及报废管理程序;了解储血冰箱、标本冰箱及试剂冰箱维护程序;熟悉实验室消毒、清洁、安全与卫生管理程序;掌握实验室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理流程及方法;了解试剂、耗材及仪器设备的管理程序。2.理论考核大纲:免疫血液学基础(抗原与抗体反应、补体系统);红细胞血型系统:熟悉ABO、Rh血型系统,了解MNS、Lewis、Kell、DUffy等血型系统;输血相容性检测的主要内容(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抗体效

46、价测定、吸收放散等),各种检测方法(盐水法、酶法、凝聚胺法、经典抗人球法、Coombs卡抗人球法)的原理、优缺点及应用范围;输血反应的分类、引起的主要原因、实验室检测内容及临床处理原则;新生儿溶血病定义、病理生理、免疫学基础、产前、产后实验室检测;各种血液成分的制备方法、保存条件、保存时间、主要用途;各种血液成分的临床输注(全血输注、红细胞输注、血小板输注、血浆输注、冷沉淀输注)。3.参考教材:输血与输血技术(高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人类红细胞血型学实用理论与实验技术(李勇主编,中国科技技术出版社);临床输血学(田兆嵩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二)培训与考核基本要求1从事临床输血的工作人员需经医学院校培训的医疗、检验、实验等专业毕业的大专以上学历人员。2.医师(士)和技师(士)参加工作前3个月必须参加科室组织的全面的技能与理论上岗培训,科室应指定专人进行带教、培训与考核。3.带教人员应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全面系统地教授各种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规章制度,结合参训人员的实际情况,本着放手不放眼”与誓确保医疗安全的原则下,鼓励其多参与实际操作,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4参训人员应尊重教员,虚心、主动学习,努力做到四勤”即“眼勤、嘴勤、手勤、腿勤”,理论联系实际,为上岗值班做好充分准备。5.培训过程中要分阶段进行岗位技能与操作考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