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19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57706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X 页数:130 大小:28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批)19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第三批)19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第三批)19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第三批)19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第三批)19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批)19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批)19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docx(1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5年上海市中医(中西医结合、专科)医院中医护理方案落实表序号病种名称实施情况(J)具体科室备注序号病种名称实施情况(J)具体科室备注1中风(脑梗死急性期)内2、九19青盲(视神经萎缩),2中风(脑梗死恢复期)内5、九、内220白花(寻常性银屑病)3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内3、内5、CCU、九21旭痹(类风湿关节炎)内54胸壁心痛病内3,5,CCU.九22乳腺癌内55心衰病(心力衰竭)内3*CCU23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内2(暂无)6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内1,内5,九24丹毒外27胃皖痛内25大肠息肉(结肠息肉)内8肾风(IaA肾病)内2(暂无)、眼(无)26肾风(局

2、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内2(暂无)、眼(暂无)9消渴病(2型糖尿病)内2、内527呕吐(急性胃炎)内1(暂无)、九10肺癌内5、内1(暂无)、九28紫殿风(过敏性紫掇)内5Il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外329积聚(肝硬化)内1九12腰椎间盘突出症外330胃癌内5,内L丸13赚疮(下肢溃疡)外231面瘫病(面神经炎)内2(暂无九14促脉症(阵发性心房颤动)内3(暂无).九32混合痔外315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J内533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内116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内I17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内2全院实施中医护理方案”病种数:个8胆胀(胆囊炎)J外1、外22015年1

3、9个中医护理方案落实表序号病种名称实施情况(J)具体科室备注病种名称实施情况(J)具体科室备注1胃疡(消化性溃疡)内I16骨蚀(成人股骨头坏死)2暴聋(突发性耳昔)外217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3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内一、九病区、内五18胫腓甘甘折4哮病(支气管哮喘)内119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外35清嘉病肾病(糖尿病肾病)眼科6乳痈(急性乳腺炎)7蛇串疮(带状疱疹)8带下证(盆腔炎性疾病)妇科9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外1、外210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眼科11肛漏病(肛痿)外312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外313结直肠癌内514痔病(外痔)外315骨痹(骨关节病)外3中医护理方

4、案目录三1、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2、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护理方案3、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方案4、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护理方案5、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6、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7、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方案8、带下证(盆腔炎性疾病)中医护理方案9、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10、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护理方案11、肛漏病(肛痿)中医护理方案12、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医护理方案13、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14、痔病(外痔)中医护理方案15、骨痹(骨关节病)中医护理方案16、骨蚀(成人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17、骨蚀(儿童股骨

5、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18、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19、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附录:一、中药应用注意事项二、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三、“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填表说明19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目录1、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2、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护理方案3、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方案4、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护理方案5、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6、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7、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方案8、带下证(盆腔炎性疾病)中医护理方案9、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10、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护理方案11、肛漏病(肛痿)中

6、医护理方案12、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医护理方案13、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14、痔病(外痔)中医护理方案15、骨痹(骨关节病)中医护理方案16、骨蚀(成人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17、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18,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19、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附录:一、中药应用注意事项二、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三、“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填表说明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肝胃不和证:胃腕胀痛,窜及两胁;善叹息,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暧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怒;嘈杂泛酸。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二)脾胃气虚证:胃腕隐痛;腹胀纳少,食后尤甚;大便

7、滤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舌淡苔白。(三)脾胃虚寒证:胃脱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重,得食痛减;纳呆食少;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澹腹泻。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四)肝胃郁热证:胃皖痛势急迫,有灼热感;口干口苦;吞酸嘈杂;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舌质红,苔黄或苔腐或苔腻。(五)胃阴不足证:胃腕隐痛或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而不欲饮;口干舌燥;纳呆干呕;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裂纹、少苔、无苔或剥脱苔。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胃腕疼痛1.观察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

8、,记录具体分值。2.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避免活动及精神紧张。出现呕吐或便血时立即报告医师,协助处理。3.遵医嘱穴位贴敷,隐痛取中腕、建里、神阚、关元等穴:胀痛取气海、天枢等穴。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皖、气海、胃俞、合谷、足三里等穴。5.遵医嘱艾灸,取中脱、神阙、气海、关元等穴。6.遵医嘱药熨法,取胃皖部。7.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交感、神门、肝胆等穴。8.遵医嘱拔火罐,取脾俞、胃俞、肾俞、肝俞等穴。(二)暧气、反酸1观察暧气、反酸的频率、程度、伴随症状及与饮食的关系。2.指导患者饭后不宜立即平卧,发作时宜取坐位,可饮用温开水,若空腹时出现暧气、反酸,应立即进食以缓解不适。3.遵医嘱穴位贴敷,

9、取足三里、天突、中皖、内关等穴。4.遵医嘱艾灸,取肝俞、胃俞、足三里、中院、神阙等穴。5.遵医嘱穴位注射,取足三里、内关等穴。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合谷、天突、中皖、内关等穴。(三)纳呆1观察饮食状况、口腔气味、伴随症状及舌质舌苔的变化,保持口腔清洁。2定期测量体重,并做好记录。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肝、小肠、心、交感等穴。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内关、丰隆、合谷、中脱等穴。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1)脾胃虚寒证汤剂宜热服,对有特殊治疗需要的应遵医嘱服用O(2)其他详见附录Io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二)特色技术1

10、.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2.药熨法(详见附录2)。3穴位注射(详见附录2)。4.艾灸(详见附录2)。5.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6.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7.拔火罐(详见附录2)。四、健康指导(一)生活起居1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清新无异味。2.生活规律,劳逸结合。3.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4.指导患者注意保暖,避免腹部受凉,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5.避免服用止痛药物,尤其是非幽体类抗炎药物,以免掩盖病情及加重对胃黏膜的损害。避免服用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如解热镇痛药、强的松等。6.观察患者大便颜色、性状、有无出血情况发生。(二)饮食指导忌油炸、辛辣食物、酒类等助火之品。避免过饥过饱。1.

11、肝胃不和证:宜食疏肝理气的食品,如佛手、山楂、山药、萝卜、生姜等。忌食壅阻气机的食物,如豆类、红薯、南瓜等。食疗方:山药粥、萝卜汤。2.脾胃气虚证:宜食补中健胃的食品,如大枣、白扁豆、山药。食疗方:大枣山药粥,3.脾胃虚寒证:宜食温中健脾的食品,如桂圆、大枣、生姜、羊肉等。食疗方:姜汁羊肉汤。4.肝胃郁热证:宜食疏肝清热的食品,如慧茨仁、莲子、菊花等。食疗方:政仁莲子粥等。5.胃阴不足证:宜食健脾和胃的食品,如蛋类、莲子、山药、白扁豆、百合、大枣、慧改仁、枸杞等。食疗方:山药百合大枣粥等。(三)情志调理1责任护士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指导其保持乐观情绪,规律生活,避免过度紧张与劳累。2

12、.针对患者忧思恼怒、恐惧紧张等不良情志,指导患者采用移情相制疗法,转移其注意力,淡化、甚至消除不良情志;针对患者焦虑或抑郁的情绪变化,可采用暗示疗法或顺情从欲法,如精神放松法、呼吸控制训练法等,提高自我调控能力及心理应急能力。3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心理支持。4鼓励病友间多沟通交流疾病防治经验,提高认识,增强治疗信心O5.指导患者掌握控制疼痛的简单方法,减轻身体痛苦和精神压力。五、护理效果评价附: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医院:科室:入院日期:出院日期:住院天数:患者姓名:性别:年龄:ID(住院号):文化程度: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否证候诊断:

13、肝胃不和证脾胃气虚证脾胃虚寒证肝胃郁热证胃阴不足证其他:一、中医护理效果评价主要症状主要辨证施护方法中医护理技术护理效果胃腕疼痛1.评估疼痛评分:2.情志护理口3.其他护理措施:1.穴位贴敷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2穴位按摩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3.艾灸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4.药熨法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5.耳穴贴压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6.拔火罐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7.其他: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好口较好口一般差疼痛评分:暧气、反酸L观察2.体位3.其他护理措施:L穴位注射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2穴位按摩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3.穴位贴敷应用次数:次,应

14、用时间:天4.艾灸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5.其他: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好较好一般差纳呆口1口腔清洁2.监测体重3.其他护理措施:1穴位按摩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2.耳穴贴压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3.其他: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好较好一般差其他:(请注明)1.2.3.好口较好口一般差1()评价项目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满意一般不满意穴位贴敷药熨法穴位注射艾灸耳穴贴压穴位按摩拔火罐健康指导/签名责任护士签名: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三、责任护士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实用性强实用性较强实用性一般不实用改进意见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技术职称:

15、完成日期:护士长签字: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风邪外犯证:突发耳聋,伴鼻塞、流涕,或有头痛、耳胀闷,或有恶寒、发热、身痛。舌质红,苔薄白。(二)肝火上炎证:突发耳聋,耳鸣如潮或风雷声,情志抑郁或恼怒之后加重,伴口苦口干,便秘尿黄,面红目赤。舌红,苔黄。(三)痰火郁结证:耳聋耳鸣,耳中胀闷,或见头晕目眩,皖腹满闷,咳嗽痰多,口苦或淡而无味,二便不畅。舌红,苔黄腻。(四)血瘀耳窍证:耳聋突然发生,并迅速发展,常伴耳胀闷感或耳痛,耳鸣不休,或有眩晕。舌质暗红。(五)气血亏虚证:听力下降,遇疲劳之后加重,或见倦怠无力,声低气怯,面色无华,食欲不振,腕腹胀满,大便滤薄,夜寐不

16、安。舌质淡红,苔薄白。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耳聋1.评估患者耳聋的程度以及有无眩晕等伴随症状。2禁用耳塞,嘱病人勿用力挖耳,避免污水入耳。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肾、内耳、皮质下、肾上腺等穴位。肝火上炎者加肝穴;风邪外犯者加肺穴。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听会、听宫、合谷、耳门、翳风等穴。5.遵医嘱刮疡,取风池、翳风、听宫,耳门等穴;背部取大杼、风门、肺俞等穴。(二)耳鸣1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噪声刺激。2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内耳、神门、肾、心等穴。(三)耳内胀闷1.观察有无耳痛情况。2伴鼻塞、流涕时,指导患者正确撰鼻方法。3行鼓气吹张法,即捏鼻、闭唇、鼓气。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听会、听宫、耳门、翳风等

17、穴。(四)头晕目眩1.观察患者眩晕发作的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2改变体位时应缓慢,避免低头、旋转等动作,做好安全措施。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神门、肝、心、皮质下等穴。肝火上炎伴血压升高者可加降压沟、肝阳等穴。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印堂、太阳、风池、百会等穴。(五)夜寐不安1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心、肾、交感、神门等穴。2遵医嘱穴位按摩,取神门、三阴交、肾俞、涌泉等穴,伴心悸者加内关、心俞等穴。3.遵医嘱中药泡洗。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二)特色技术1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2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3刮疼(详见附录

18、2)。4.中药泡洗(详见附录2)。四、健康指导(一)生活起居1.减少噪音刺激,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2双耳重度耳聋者避免单独外出,注意行走安全。3.避免剧烈咳嗽。4.指导患者正确摞鼻,防止涕液注入耳窍。(二)饮食指导1.风邪外犯证:宜食疏风解表、散邪通窍的食品,如薄荷粥、葛根粥等。2.肝火上炎证:宜食清肝泻热的食品,如绿豆、冬瓜、梨、菊花叶、芹菜等。食疗方:芹菜瘦肉粥。3.痰火郁结证:宜食清热化痰的食品,如慧散仁、梨、枇杷、莲藕、百合等。食疗方:百合粥。4.血瘀耳窍证:宜食活血化瘀的食品,如红糖、山楂、韭菜、黑木耳、桃仁等。食疗方:桃仁拌黑木耳。5.气血亏虚证:宜食健脾益气、补血的食品,如大枣、

19、枸杞、山药、桂圆等。食疗方:红枣桂圆粥。(三)情志调理1可采取多种形式的沟通方式,如采用文字书写等。2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3教会患者调节情绪及自我心理疏导的方法,如:转移注意力等。(四)康复指导1.鸣天鼓:调整好呼吸,将两手掌心紧贴于两外耳道口,使外耳道口暂时处于封闭状态,两手指放于枕部,食指叠于中指上,食指从中指上滑下,轻轻扣于脑后枕部。左右手各叩击24次,再两手同时叩击48次。2营治城廓:以两手按耳轮,一上一下摩擦,每次做15分钟。3鼓膜按摩:以手食指(或中指)按摩耳屏,随按随放,每次按2030下,用力均匀,应先左后右交替进行或同时进行。4.自行咽鼓管吹张术:用手

20、指捏住鼻翼两侧,先用口吸气,然后闭唇,再用力用鼻呼气。可反复多次,使咽鼓管通畅。急性鼻炎或鼻腔浓涕较多时不宜使用此方法。五、护理效果评价附: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医院:科室:入院日期:出院日期:住院天数:患者姓名:性别:年龄:ID:文化程度: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否证候诊断:风邪外犯证口肝火上炎证痰火郁结证口血淤耳窍证气血亏虚证其他:一、护理效果评价主要症状主要辨证施护方法中医护理技术护理效果耳聋口L病情观察2.耳部护理3.其他护理措施:1耳穴贴压口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2.穴位按摩口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3.刮瘠应用次数:_次,应用时间4.其他

21、:应用次数:_次,应用时间黄好口较好口一般差耳鸣L病室环境2.其他护理措施:1.耳穴贴压应用次数:_次,应用时间:天2.其他:应用次数:_次,应用时间:天好较好口一般差耳内胀闷L病情观察2揖鼻方法3.鼓气吹张法4.其他护理措施:1.穴位按摩口应用次数:_次,应用时间:天2.其他:应用次数:_次,应用时间:天好较好一般差头晕目眩1病情观察2.安全护理3.其他护理措施:1.耳穴贴压应用次数2.穴位按摩口应用次数3.其他:应用次数一次,应用时间一次,应用时间次,应用时间天天天好较好口一般差夜寐不安其他护理措施:L耳穴贴压应用次数2.穴位按摩口应用次数3.中药泡洗口应用次数4.其他:应用次数_次,应用

22、时间_;欠,应用时间_次,应用时间J欠,应用时间天好较好一般差口天天天其他:(请注明)2,3.好口较好口一般口差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评价项目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满意一般不满意耳穴贴压穴位按摩刮癌中药泡洗健康指导/签名责任护士筌名: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实用性强实用性较强实用性一般口不实用改进意见: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技术职称:完成日期:护士长签字: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风寒束表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塞声重,鼻涕清稀,或有咽痒咳嗽,痰白稀,口不渴,肢节酸痛。舌苔薄白。

23、(二)风热犯表证:发热重,微恶风寒,鼻塞流黄浊涕,身热有汗或无汗,头痛,咽痛,口渴欲饮或有咳嗽痰黄。舌苔薄黄。(三)暑湿袭表证:恶寒发热,头重,胸腹闷胀,恶呕腹泻,肢倦神疲,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舌苔白腻。(四)卫气同病证:自觉发热重,烦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恶寒或恶风,或高热寒战,流涕,咽痒咽痛,头痛头胀,喷嚏。舌红苔薄黄或黄腻。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恶寒、发热1.观察体温变化及汗出情况。2.汗出较甚切忌当风,并及时更衣;风寒束表者注意保暖。3保持口腔清洁,鼓励多饮温开水。4.遵医嘱物理降温。5.遵医嘱刮疼,取合谷、曲池、大椎、太阳、风池等穴。6.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7.遵医嘱中药泡

24、洗。(二)头痛1.观察头痛部位、性质、程度、伴随症状及持续时间。2.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太阳、印堂、百会、合谷、风池等穴。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神门、皮质下、肺等穴。(三)咳嗽、咳痰1.观察咳嗽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规律以及痰液的量、颜色、性状等。2.咳嗽剧烈时取半卧位。3.教会有效咳嗽及咳痰方法,翻身拍背。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肺、气管、神门、下屏尖等穴。(四)鼻塞、流涕1.观察鼻塞情况及涕液颜色、性质等。2.掌握正确的摞涕方法。3.遵医嘱穴位按摩,鼻塞时按摩迎香、鼻通等穴。I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肺、内鼻、外鼻、气管等穴。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

25、1)辛温解表剂宜趁热服,药后加被安卧或啜服热稀粥,以助汗出。(2)辛凉解表剂、化湿解表剂宜偏凉服。(3)其他详见附录1。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三)特色技术1.刮瘀(详见附录2)。2.中药保留灌肠(详见附录2)。3.中药泡洗(详见附录2)。4.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5.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四、健康指导(一)生活起居年老体弱、反复外感者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国传统养生保健操,以增强体质。(二)饮食指导饮食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油腻之品,忌烟酒。1.风寒束表证:宜食解表散寒的食品,如生姜、葱白、红糖等。食疗方:红糖生姜饮等。2.风热犯表证:宜食疏风清热、宣肺化

26、痰的食品,如西瓜汁、享养汁、金银花茶等。3.暑湿袭表证:宜食清热解暑、理气化湿的食品,如丝瓜、冬瓜、绿豆汤等。4.卫气同病证:宜食养阴透热、益肺生津的食品,如藕汁、梨汁、孳养汁等。(三)情志调理1.加强与患者沟通,避免不良情绪。2.向患者讲解本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五、护理效果评价附: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医院:科室:入院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ID:证候诊断:风寒束表证口风热犯表证口暑湿袭表证口出院日期:住院天数:文化程度: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否卫气同病证其他:主要症状主要辨证施护方法中医护理技术护理效果恶寒发热1监测体温2.

27、口腔护理3.物理降温4.其他护理措施:1.刮痛口应用次数:_次,应用时间:天2.中药保留灌肠口应用次数:_次,应用时间:天3.中药泡洗口应用次数:_次,应用时间:天4.其他:应用次数:_次,应用时间:天好较好一般差头痛1病情观察2.其他护理措施:1穴位按摩口应用次数:_次,应用时间:天2.耳穴贴压应用次数:_次,应用时间:天3.其他:应用次数:_次,应用时间:天好较好一般差口咳嗽咳痰1病情观察2.体位护理3.有效咳嗽咳痰4.翻身拍背5.其他护理措施:1.耳穴贴压应用次数:_次,应用时间:天2.其他:应用次数:_次,应用时间:天好较好一般差口鼻塞流涕1病情观察口2.有效揖涕口3.其他护理措施:1

28、穴位按摩口应用次数:_次,应用时间:天2.耳穴贴压应用次数:_次,应用时间:天3.其他:应用次数:_次,应用时间:天好较好一般差口其他:(请注明)1.2.3.好较好一般差一、护理效果评价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评价项目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满意一般不满意中医护理技术刮掇中药保留灌肠中药泡洗穴位按摩耳穴贴压健康指导/签名责任护士签名: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实用性强实用性较强实用性一般口不实用口改进意见: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技术职称:完成日期:护士长签字: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发作期(病期诊断中属

29、急性发作期和部分慢性持续期患者)1.风哮:时发时止,发时喉中哮鸣有声,反复发作,止时又如常人,发病前多有鼻痒、咽痒、喷嚏、咳嗽等症。舌淡苔白。2.寒哮: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呼吸急促,喘憋气逆,痰多、色白多泡沫,易咯,口不渴或渴喜热饮,恶寒,天冷或受寒易发。肢冷,面色青晦。舌苔白滑。3.热哮:喉中痰鸣如吼,咯痰黄稠,胸闷,气喘息粗,甚则鼻翼煽动,烦躁不安,发热口渴,或咳吐脓血腥臭痰,胸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4.虚哮:喉中哮鸣如鼾,声低,气短息促,动则喘甚,发作频繁,甚至持续喘哮,咳痰无力。舌质淡或偏红,或紫暗。(二)缓解期(病期诊断中属缓解期和部分慢性持续期患者)1.肺脾气虚证:气短

30、声低,喉中时有轻度哮鸣,痰多质稀,色白,自汗,怕风,常易感冒,倦怠乏力,食少便滤,舌质淡,苔白。2.肺肾两虚证:气短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咳痰质黏起沫,脑转耳鸣,腰膝酸软,心慌,不耐劳累,或五心烦热,颠红,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苔淡白,质胖。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喘息哮鸣1.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发作持续时间,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师。2.取适宜体位,可高枕卧位、半卧位或端坐位。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平喘、肺、肾上腺、交感等穴。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府、云门、孔最、膻中等穴。5.遵医嘱拔火罐,取肺俞、膏肓、定喘等穴。6.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肺俞、天突、天

31、枢、定喘等穴,三伏贴效果尤甚。7.遵医嘱中药泡洗。8.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一)咳嗽咳痰1.观察咳嗽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规律以及咳痰的量、颜色、性状。2.咳嗽胸闷者取半坐卧位。3.持续性咳嗽时,可频饮温开水。4做深呼吸训练,采用有效咳嗽、翻身拍背、胸背部叩击或使用设备进行排痰等方法。5.保持口腔清洁。6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肺、气管、神门、皮质下、大肠等穴。7.遵医嘱拔火罐,取肺俞、膏盲、定喘、脾俞、肾俞等穴。8.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肺俞、膏盲、定喘、天突等穴。9.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肺俞、膻中、中府、云门、孔最等穴。(三)胸闷1.观察胸闷的性质、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等。2.协助患者变换舒

32、适体位。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膻中等穴。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心、胸、神门、小肠、皮质下等穴。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1)寒哮证服用中药汤剂宜热服,热哮证宜偏凉服。补虚汤药宜温服。服用含麻黄的中药时,注意观察患者汗出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2)其他详见附录Io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4.用药注意事项。(1)使用吸入剂的注意事项吸入药物时取坐位,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吸入装置,保证嘴包住吸入制剂的吸嘴。指导患者正确的呼吸方法,用力呼气后再用口尽力吸入,确保药物充分发挥药效。使用含激素类药物后应及时漱口,避免激素残留在口腔引起真菌感染。在医生指导下坚

33、持使用吸入药物,不得擅自停药。(2)指导患者按时规律用药,遵医嘱适时调整药物,不可自行减药或停药。(3)告知患者哮病难以速愈和根治。虽然缓解期常自我感觉没有症状,但是气道的高反应性还持续存在,必须坚持长期用药。(二)特色技术1.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2.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3.拔火罐(详见附录2)。4.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5.中药泡洗(详见附录2)。6.中药离子导入(详见附录2)。(三)物理治疗1.胸背部叩击。2.有效咳嗽。(四)呼吸功能锻炼1.腹式呼吸e2.缩唇呼吸。3.呼吸吐纳功。四、健康指导(一)生活起居1.寒哮患者病室宜阳光充足,温度宜偏暖,避风寒;热哮患者病室应凉爽通风。2

34、在心肺康复锻炼基础上增加:太极拳、八段锦等;可做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和呼吸吐纳功,以提高肺活量,改善呼吸功能。3注意加强过敏源识别与规避,及时检测过敏原的类别,在日常生活中规避防范。4.自我保健锻炼:(1)按摩保健穴位,取迎香、风池、三阴交、膻中等穴。(2)足底按摩,取涌泉穴。(3)叩齿保健。(二)饮食指导避免摄入易引起过敏的食品,如蛋白、海鲜类,忌食辛辣油腻等刺激之品。1.风哮证:宜食祛风涤痰,降气平喘的食品,如杏仁、萝卜等。食疗方:杏仁粥等。2.寒哮证:宜食温肺散寒,豁痰利窍的食品,如葱、姜、胡椒等。食疗方:椒目粉可配菜或制成胶囊。3热哮证:宜食清热宣肺,化痰定喘的食品,如梨汁、杏仁等。食疗

35、方:雪梨川贝冰糖饮等。4.虚哮证:宜食补肺纳肾,降气化痰的食品,如木耳、核桃、胡桃等。食疗方:核桃粥等。5.肺脾气虚证:宜食健脾补肺益气的食品,如南瓜、银耳、山药等。食疗方:莲子银耳汤等。6.肺肾两虚证:宜食补肺益肾的食品,如杏仁、黑豆、百合等。食疗方:白果核桃粥等。(三)情志调理1.进行心理疏导,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避免不良情绪刺激。2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心理支持。3.介绍疾病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4.告知患者情志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五、护理效果评价附: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医院:科室:入院日期:出院日期:住院天数:患者姓名:性别:年

36、龄:ID:文化程度: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否证候诊断:风哮口寒哮口热哮口虚哮肺脾气虚证肺肾两虚证其他:一、护理效果评价主要症状主要辨证施护方法中医护理技术护理效果喘息哮鸣1.观察口2.体位口3.其他护理措施:1.耳穴贴压应用次数2.穴位按摩口应用次数3.拔火罐应用次数4.穴位贴敷口应用次数5.中药泡洗口应用次数6.中药离子导入口应用次数7.其他:_.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_次,应用时间:天._次,应用时间:天._次,应用时间:.一天次,应用时间:天次,应用时间:天次,应用时间:天好较好一般差咳嗽咳痰1.观察口2.体位3.排痰4.口腔清洁5.其他护理措施:1.耳穴贴压应用次数2.拔火罐应用次数

37、3.穴位贴敷应用次数4.穴位按摩应用次数5.其他:_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次,应用时间:天次,应用时间:天次,应用时间:天次,应用时间:天.好较好一般口差胸闷1.观察口2.体位3.其他护理措施:1.穴位按摩应用次数2.耳穴贴压应用次数3.其他:一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次,应用时间:天次,应用时间:天好较好一般差其他:(请注明)1.2.3.好口较好口一般差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评价项目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满意一般不满意耳穴贴压穴位按摩拔火罐穴位贴敷中药泡洗中药离子导入健康指导/签名责任护士签名: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实用性强

38、口实用性较强口实用性一般不实用改进意见: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技术职称:完成日期:护士长签字: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气虚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易感。舌胖有印。(二)血虚证:面色无华,唇甲色淡,经少色淡。舌胖质淡。(三)阴虚证:怕热汗出,或有盗汗,咽干口渴,大便干,手足心热或五心烦热。舌瘦红而裂。(四)阳虚证:畏寒肢冷,腰膝怕冷,面足浮肿,夜尿频多。舌胖苔白。(五)血瘀证:定位刺痛,夜间加重,肢体麻痛,肌肤甲错,口唇舌紫,或紫暗、瘀斑。舌下络脉色紫怒张。(六)痰湿证:胸闷皖痞,纳呆呕恶,形体肥胖,全身困倦,头胀肢沉。舌苔白腻。(七)湿浊证:食少纳呆

39、,恶心呕吐,口中黏腻,口有尿味,神识呆钝,或烦闷不宁,皮肤瘙痒。舌苔白腻。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水肿1.评估水肿程度,监测体重、腹围。2.观察排尿的次数和量,使用利尿剂者观察电解质和生命体征变化。3阴囊水肿者可局部垫起,避免受压;严重胸、腹水时取半坐卧位。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肾、内分泌等穴,耳部水肿患者禁用。(二)皮肤瘙痒1.着柔软棉织品,避免化纤、羽绒、羊绒等织品,沐浴或泡脚时水温40CC以下.2.修剪指甲,指导患者勿搔抓皮肤。3.遵医嘱给予中药涂药。4.遵医嘱中药药浴,药液温度在40。C以下,药浴时间要短,以20分钟为宜。5.遵医嘱中药熏洗,皮肤破溃者禁用。(三)泡沫尿(蛋白尿)1.观察尿泡沫多少及消散时间。2.注意观察发热、劳累等因素对患者蛋白尿的影响。3.遵医嘱艾灸,取足三里、肾俞、脾俞、气海、三阴交等穴。(四)恶心呕吐1.保持口腔清洁。2.舌面上放鲜姜片,以缓解呕吐。3.口中氨味者,予以冷开水或饮柠檬水漱口。4遵医嘱艾灸,取膈腌、胃腌、神阙等穴。5.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内关、合谷等穴。(五)头胀肢乏1.定时血压监测,高血压危象者应绝对卧床休息,立即报告医师。2.保持大便通畅,勿屏气或用力排便。顺时针按摩腹部。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三阴交、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