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教案——第3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61547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7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原理》教案——第3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机械原理》教案——第3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机械原理》教案——第3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机械原理》教案——第3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机械原理》教案——第3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原理》教案——第3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原理》教案——第3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机械原理教案第三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和方法,重点介绍了三种机构运动分析方法,即重点介绍了三种机构运动分析方法,即速度瞬心法、相对运动图解法和解析法。3.1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和方法3.1.1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机构运动分析是在不考虑外力的作用和构件的弹性变形,以及运动副间隙对机构运动影响的情况下,根据己知机构的运动简图和原动件的运动规律,求解机构中其他构件的位移(角位移)、速度(角速度)和加速度(角加速度)等运动参数。机构的运动分析是了解机械的运动性能的依据,对正确地了解与应用机构的运动性能和校核所设计的机构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有重要的作用。3.1.2机构运动分析

2、的方法机构运动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图解法和解析法,图解法又分为相对运动图解法和速度瞬心法。图解法对简单的平面机构设计具有形象、直观、图解过程简单易行等特点,是运动分析的基本方法,但精度不高,而且对机构的一系列位置进行分析时,需反复作图而显得繁琐。解析法需根据机构中的己知参数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借助计算机进行求解,它不仅可方便地对机构进行一个运动循环过程的研究,而且还便于把机构分析和综合问题联系起来,以求得最优方案。由于解析法具有较高的精度,现在被广泛使用。本章将对上述两种方法在平面机构运动分析中的运用分别加以介绍。3.2用速度瞬心法对机构进行速度分析3.2.1速度瞬心及机构中速度瞬心的数目作平面相对

3、运动的两构件,在任一瞬时位置其相对运动均可看作是绕某一重合点的相对转动。该重合点即为相对转动中心,称为速度瞬心(instantaneouscenterofvelocity),简称瞬心。构件i、j之间的瞬心用符号Pij表示。因此,两构件在瞬心点处的相对速度为零,其绝对速度相等。若瞬心的绝对速度为零,则称为绝对瞬心(absoluteinstantaneouscenter),运动构件与机架之间的瞬心即为绝对瞬心若瞬心的绝对速度不为零,则称为相对瞬心,两运动构件之间的瞬心即为相对瞬心(TelativeinstantaneouscenlerM因为机构中每两个构件间就有一个瞬心,所以有N个构件组成的机构,

4、其总的瞬心数K为.W(N-I)2(3-1)3.2.2机构中速度瞬心的确定1.通过运动副直接相连的两构件间的瞬心通过运动副直接相连的两构件间的瞬心可以通过直接观察即可确定。(1)以转动副相连接的两构件的瞬心在转动副的中心处。如图3-la所示的构件1和构件2的瞬心子就在两构件的转动副的中心处。(2)以移动副相连接的两构件间的瞬心位于垂克于导路方向的无穷远处,如图3-lb所示的%位于垂直于构件1和构件2所构成的移动副导路方向的无穷远处。(3)以平面高副相连接的两构件间的瞬心,当高副两元素作纯滚动时就在接触点处,如图3-lc所示的Pi2即为构件1和构件2的接触点M;当高副两元素间有相对滑动时,则在过接

5、触点两高副元素的公法线上,如图3-ld所示的构件1和构件2之间存在相对滑动速度VMlM2,则二者的瞬心就位于法线-上。不过困为滚动和滑动的数值尚不知,所以还不能确定它是在法线上的那一点。(a)(b)(c)(d)图3-1观察法确定速度瞬心2.不直接相连的两构件的瞬心不直接相连的两构件间的瞬心位置,可借助三心定理来确定。所渭三心定理(Kennedy-AroUndtheorem),即三个彼此作平面运动的构件的三个瞬心必位于同一直线上。如图3-2所示构件1、2、3彼此作相对平面运动,它们之间共有三个瞬心A、七尸鼻。其中63、/分别在构件1、3和2、3之间转动副的转动中心0I、Q处,而不直接通过运动副相

6、连的两构件1、2之间的瞬心%必位于83、B3的连线上。有了直接观察法和三心定理便可确定机构的全部瞬心位置。但对多杆机构,构件越多,瞬心数目就越多,求解不大方便。为此,下面提出用瞬心多边形和上述两种方法相结合来求取瞬心。具体求法如下图3-2三心定理(I)先画一个圆,然后按照机构的构件数分割该圆,并在分割点上依次(顺时针或逆时针)标注构件号。(2)通过直接观察法求瞬心。将能直接观察求出瞬心位置的两构件的分割点用实线相连,则此实线即代表已知的该两构件间的瞬心。(3)观察在圆中尚未连线的分割点,将能连成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边的点用虚线连接,则此虚线就代表可求取的未知瞬心。(4)在有公共边的两个三角形中,每

7、个三角形的3条边代表3个构件的3个瞬心。根据三心定理,这3个瞬心必在同一直线上。现在三角形除公共虚边以外的另外两个边代表的2个瞬心已知,在机构图上用直线连接这两个边代表的已知瞬心,则公共虚边代表的未知瞬心必定位于这一直线上。这样,两个三角形的各个己知两边代表的两个己知瞬心共作出2条直线,2条直线的交点就是公共虚边代表的未知瞬心。(5)确定公共虚边代表的未知瞬心后,公共虚边可画成实边,重复前述步骤,可以确定其他待求的未知瞬心。【例3-1】如图3-3所示为一较链四杆机构,试确定该机构全部瞬心的位置。(b)图3-3较链四杆机构瞬心的确定解:该机构瞬心的数目为K=MN-D=4(4-1)=6,分别为片,

8、、4、%、%224。其中,宜接观察可得到瞬心%、%、吊4、片4分别在转动副A、5、C、。的回转中心e3和八4则需借助于三心定理确定,由于构件1、2、3的三个瞬心尸12、八3、%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构件1、4,3三个瞬心64、Pm、/也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因此两直线的交点即瞬心心:同理,直线片2%和%&的交点即瞬心%。活动构件1、2、3与机架4之间的瞬心故,、巴4、4为绝对瞬心,而活动构件之间的瞬心%、%、%则为相对瞬心。利用三心定理求瞬心时,为了迅速准确地找到其位置,有两种方法:其一是“下标同号消去法”,如图3-3所示,63一定在62、巴3的连接线上,也一定在64、4的连接线上,两线的交点即及

9、L一条宜线上的三个瞬心,其中一个的下标一定是另外两个消去相同下标后的组合。其二是“瞬心多边形法”,如图3-3左上角所示,以构件编号表示多边形的顶点,任意两顶点的连线表示相应两构件的瞬心。首先把直接成副的两构件瞬心仔2、吕3、Pm、P在瞬心多边形中连成实线,把待求的不直接成副的两构件瞬心63、巴4连成虚线。根据三心定理,在瞬心多边形中,任意三角形的三条边所代表的三个瞬心均共线。因此,求未知瞬心时,可在瞬心多边形中找到以代表该瞬心的虚线为公共边的两个三角形,在机构图中作出相应的两条直线,其交点即为所求。例如,代表未知瞬心P13的虚线是A123和A143的公共边,所以它既与62、鸟3共线又与4、吊4

10、共线,连接%、%和%、吊4,其交点为%。利用瞬心多边形,特别有助于确定构件数目较多的机构的瞬心。3.3.3瞬心在机构速度分析中的应用下面举例说明利用速度瞬心对机构进行速度分析的方法。1.求线速度【例3-2】如图34所示的凸轮机构,已知各构件的尺寸和凸轮转速例,求推杆2的速度V2。v2 = vP 12 =1(耳3弓2),由1解:首先通过直接观察求得瞬心%和53,然后根据三心定律和公法线力求得瞬心%的位置。由此求得瞬心%的速度%户12长度直接从图上量取。图3-4图解法求凸轮机构的线速度2.求角速度1)较链机构【例3-3】如图3-3所示的较链四杆机构,已知各构件的尺寸和原动件1的角速度也,试求构件3

11、的角速度吗和角速比%/令。解:将%视为构件1上的点,则有将%视为构件3上的点,则有vP13=ft,3P34P13由瞬心的定义可得例 /p 14PI3 = 3 p34P 13转换后得上式表明,两构件之间的角速比例/吗(即传动比)与该两构件的绝对瞬心44、居4至相对瞬心%的距离成反比。此关系可以推广到平面机构中任意两构件i与/之间(设构件4为机架),即些=4jR一研若相对瞬心尸U在绝对瞬心匕、P4之间,则构件i与/的转向相反:否则,转向相同。【例37】如图3-5所示为按长度比例尺从画出的平锻机工件夹紧机构运动简图,该机构是一个复杂的平面In级机构。已知原动件A8的角速度外的大小和方向(如图所示),

12、求0?、03、g、叫的大小及方向。解:由于构件2上点B的速度方向及大小已知(.=屈I).如果能求出其绝对瞬心八6,则包和VC可以求出。如果再能求出心6,则根据也可以求出吗、VD和昨,于是可以解出04和g。所以解题的关键在于求出绝对瞬心鸟6与4的位置。吕6和巴6的位置可按以下方法求出。标出图中各较链所示的瞬心?16、仔2、吕3、P34、P”、&和八6。根据三心定理及已知的瞬心,&应位于直线吊56与直线当486的交点上,在图上首先作出&,从而可作出两条直线反瓦与后石,在图上作出其交点即求得吊6。按前面的分析得%鸟6*例里必,方向为逆时针片2&IVD=g&61,方向如图气=03%优61,方向如图S

13、Zk4金p2支&为一 ,方向为逆时针vP23 = Al (鸟3 片2),%vP23 = Al (&片3),叫VC = W2 &修3*1方向垂直于鸟6心3,向左,故鸟3吕6226 2336叫g型空方向为顺时针所以EF四5片6 _ 3 r2匕6 . %生6 ,吕5吊6 p35 g66 226,% 36,伤5 心6,方向为顺时针图3-5平锻机工件央紧机构运动简图2)高副机构【例3-5】如图3-6所示凸轮机构中,己知构件2的转速例,求构件3的角速度?。解:首先用三心定律求出八3,求瞬心用3的速度:例3-6】如图3,所示为一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设己知各构件的尺寸和原动件1的角速所以吗=叫,(%/%)方向

14、与叱相反。度的,求从动件2的速度上。解:因为构件2作平动,所以利用瞬心7是构件1和2的等速重合点,即可求得V2。由于构件1、2组成高副,所以瞬心%在过接触点K处的公法线小上;又由三心定理知瞬心%与勺3、八3共线。因此过打3作%的方向线与一线的交点即为瞬心勺2。v2=412=1勺2%|匕方向向上,如图3-7所示。图3-6图解法求高副机构的角速度图3-7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利用速度瞬心法对简单机构的速度分析非常简便。但对于包含构件数目较多的机构,由于瞬心数目较多,使得求解困难。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速度瞬心法仅限于对机构的速度分析,不便用于加速度分析。3.3用相对运动图解法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相对运动图解

15、法(relativekinematicgraphicmethod)也称为矢量方程图解法(vectorgraphicmethod),所依据的是理论力学中的运动合成原理。在对机构进行速度、加速度分析时,根据运动合成原理列出速度、加速度运动矢量方程,按矢量运算作图求解。下面就在机构运动分析中所遇到的两种不同情况对其基本原理和方法加以说明。3.3.1作平面运动的同一构件上两点间的运动分析如图3-8a所示为较锌四杆机构运动简图。已知各构件的尺寸及原动件I以等角速度牡逆时针方向转动,求机构在图示位置时构件2、3的角速度叱、心和角加速度a2、出,以及构件2上点E的速度ve和加速度aE用相对运动图解法进行运动

16、分析时,应沿着机构的运动传递顺序,从与运动已知的原动件相连的杆组开始,以杆组为单位依次进行。首先确定杆组中外接副的运动(往往是已知的),其次确定杆组内接副的运动,然后再确定构件上一般点的运动。(a)校链四杆机构运动简图(b)速度多边形ACBIBC大小:叫CD?血B工C?三手,_上B、4器、公B为点C相对于点B的相对速度、相对法向加速度和相对切向加速度:、4分别为点C的绝对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为了减少方程中未知量的数目,将转动加速度分解为法向和切向两个分量,每一项的大小和方汕示于式中。在式9-2)史,仅丁、%7的大小未知,而在式(3-3)中,经过速度分析之后鼻也为己知,仅有,、工的大小未知,

17、故每个方程组仅包含两个未知量,可以用作图法求解。实际速度(m/G速度比例尺 V2.按矢量方程式作图求解表示该实际速度的图示长度(mm),即图中每Imm所代表的速度大小。加速度比例尺4实际加速度(m/s2)表示该实际加速度的图示长度(mm),即图中每Imm所代表的加速度大小。1)按速度矢量方程作矢量运算图解岬3-8b所示,任取一点P作为吧极点。从邑P出发作代表VB的矢量痴AB且pb=vb/4v),再分别过点b和P作代表vcb的方向线be(BC),代表c的方向线pc(_LCD)两者相交于点c,则Vc=;UVPC,i,cb=pvbe构件2的角速度则为bciBC可将%B平移至机构图上的点C,绕点8的转

18、向即为包的方向(顺时针方向)。构件3的角速度为将VC平移至机构图上的点C,绕点0的转向即为03的方向(逆时针方向)。2)按加速度矢量方程作矢量运算图解如图3-8c所示,任取一点P作为加速度极点。从点p出发作代表工的矢量方石(A8,由机构图上的点8指向点A,且方=工/):再分别过点和,作代表工的矢量瓦7(BC,由点C指向点B)和代表的矢量方37(/CC,由点C指向点):然后再分别过点c和C作代表工的方向线FG(J.BC)和代表的方向线户7(ICO),两者相交于点cl则壮=,cc,Gb=Hu则构件2的角加速度为BC|8C可将工平移至机构图上的点C,绕点B的转向即为a2的方向(逆时针方向)。构件3的

19、角加速度为/cMCD将用平移至机构图上的点C,绕点力的转向即为a3的方向(逆时针方向)。如图3-9b、C所示的图形分别称为机构的速度多边形图(或速度图)和加速度多边形图(加速度图)。对于构件2上点E的运动,则可利用同一构件上8、C两点的运动求解。速度矢量方程和加速度矢量方程分别表示为=Vb+咋B=1Vec方向:IAB_LBECDCE大小:例AB?J?&E=R+碎R+flEBC+EC+aEC方向:BAEBIBEECJbCE大小:y/ab/EB?J/EC?在图3-8b中,分别过人、c作代表VEB的方向线(-L8E)和代表VEC的方向线之(-LCE).两者交于点e,则痴代表,所以VE=AVPe由图可

20、知,构件2上8、C、E三点构成的图形BCE与速度图中代表该三点绝对速度矢量端点尻c,e构成的图形ce,由于两个图形的三个对应边相互垂直,故两三角形相似,且其字母的绕行顺序也-致。因此,称速度图形MCe为构件图形BCE的速度影像,这一规律即速度影像原理.在图3-8c中,也分别过、d作代表届的矢量万3,(/瓦)、工的方向线37(_LBE)和代表理C的矢量丁(厘)、工的方向线7(JCE),两方向线交于点d,则7g代表心,所以与速度影像类似,可以证明,构件2上从C、E三点构成的图形ABCE与加速度图中代表该三点绝对加速度矢量端点、d、d构成的图形Mdd也是相似的,且其字母的绕行顺序一致,但两图形的对应

21、边一般不垂直,都转过一相同的角度。因此,称加速度图形&/CN为构件图形tfCE的加速度影像,这一规律即加速度影像原理。当己知某一构件上两点的速度或加速度时,利用速度或加速度影像原理,作构件图形的相似形,可以很方便地求出该构件上其他任一点的速度或加速度。例如,当构件2上8、C两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已知时,其上点E的速度、加速度就可以直接分别以A、d为边作竺CgEJ相似三角形c?和/c,d,求得点E的速度矢量端点e和加速度矢量端点d,即求得亡和工同理,利用速度或加速度影像原理,也可以根据已知的速度、加速度求出构件上相应点的位置。这里必须注意的是,速度影像和加速度影像原理只适用于同一构件上各点之间的速度

22、和加速度关系,而不能用于整个机构中的不同构件上各点之间的速度和加速度关系.3.3.2用移动副连接的两构件重合点间的运动分析与前一种情况不同,此处所研究的是以移动副相连的两转动构件上的重合点间的速度及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因而所列出的机构的运动矢量方程也有所不同,但作法却基本相似。机构运动简图 图V(0/AB-IOx0.024ms其方向垂直于48,指向与Sl的转向一致。为求3,需先求得构件3上任一点的速度。因构件3与构件2组成移动副,故可由两构件上重合点间的速度关系来求解。由运动合成原理可知,重合点&及人有:B3=vB2+vB3B2式中仅有两个未知量,故可用作图法求解。取速度比例尺V=0.。I(WS

23、)/mm,并取点P作为速度图极点,作其速度图如图3-9b所示,于是得叱=%3bd=乂丽/(i丽)=001X27/(0.00169)rads(顺时针)市13,ft?。3)作加速度分析加速度分析的步骤与速度分析相同,也应从8点开始,且已知B点仅有法向加速度,即&B2=flB2=(Wl2ab=?x0.024ms其方向沿A8,并由B指向A。构件3上点B的加速度B3由两构件上重合点间的加速度关系可知B3二碣+flH3=62k+4r3B2+t3B2方向:?BRDIBDJ_BCICB大小:?262Vb3b27式中,境3B2为当点相对于82点的科氏加速度,其大小为bsb,2w,Vb3b,20,4.6,63=2

24、x3.91*0.01X32ns2.5ns其方向为将相耐速度二沿牵连构件2的角速度g的方向转过90。而贰的大小为*3=%D=3;i丽=3.912X0.(X)lX69ms2=1.05ms2由式3-5可知,方程仅有两个未知量,故可用作图法求解。选取加速度比例尺(Ua=Ol(ms2)/mm并取p点为加速度图极点,按式(3-5)依次作其加速度图如图3-9c所示,于是得3=d/bd=43庆/1丽=1X43/(0.001X69)rads2=62.3rads2方向为逆时针,且a?=/。此例中,选B2、当点来进行运动分析,是因为当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很容易求得,求解最简便.读者不妨以其他点为重合点来求解,便不难验证

25、。3.4用解析法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3.4.1矢量方程解析法用解析法作机构的运动分析,应首先建立机构的位置方程式,然后将位置方程式对时间求一阶和二阶导数,即可求得机构的速度和加速度方程,进而解出所需位移、速度及加速度,完成机构的运动分析。由于在建立和推导机构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方程时所采用的数学工具不同,所以解析法有很多种。本节将介绍两种比较容易掌握且便于应用计算机计算求解的方法-复数矢量法和矩阵法。复数矢量法由于利用了复数运算十分筒便的优点,不仅可对任何机构包括较复杂的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而且可用来进行机构的综合,并可利用计算机进行求解。而矩阵法则可方便地运用标准计算程序或方程求解

26、器等软件包来求解,但需借助于计算机。由于用这两种方法对机构作运动分析时,均需先列出所谓的封闭矢量方程式,故对此先加以介绍。k.r式(3-14)为铀+=公+犬的复数矢量表达式。将式(3-14)的实部和虚部分离,有.3:cos仇+22Sin1+Z2cos1=l3asin%+3;8%-/0;sin仇+22CoS%-匕0;Sin%=ha38S%b欣Sini联解上两式即可求得两个未知的角加速度a2、CT3.即;/icos(0-协)+届/?-jliCOS(%-%)-li8s(g-3)-l2CoS(%-%)+血弘.sin(%-.现再讨论求图3-10所示四杆机构中连杆2上任一点E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求解方法。当机

27、构中所有构件的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一旦求出后,则该机构中任何构件上的任意点的速度及加速度就很容易求得。设连杆上任一点E在其上的位置矢量为及力,E点在坐标系AP中的绝对位置矢量为=,则e=l+a+b即/% +e% +beiw(3-17)将式(3-17)对时间,分别求一次和二次导数,并经变换整理可得T和Z的矢量表达式,即(3-18)(3-19)ve=-1sinG+w(sin区+6s2)+As+(s02-sin)=-ctlxcos01+r2(sin0,+bcos%)+c(cos1-sin&)+,-*/sina+z2(wcos-6Sin2)-a(a3m劣+bcos%)3.4.2矩阵法仍以图3-10

28、所示四杆机构为例,己知条件同前,现用矩阵法求解如下:1)位置分析将机构的封闭矢量方程式(3-7)写成在两坐标上的投影式,并改写成方程左边仅含未知量项的形式,即得02COS%-%cos3=l4-1COS仇(3一20)2sin1-3sin%=-sin仇解此方程即可得二未知方位角%、%。2)速度分析将式(3-21)对时间,取一次导数,可得(3-21)-22sin2+乙例Sin%=例乙sing22cos%+liicosi=cos仇解之可得式(3-21)可写成矩阵形式-2 sin %3 sin %2 COS 2 A Sm 32出:t1 sin 仇1 COS 仇(3-22)3)加速度分析将式(3-20)2

29、 sin 2 2 cos 1 可解得牝、%。对时间I取导,可得加速度关系% Sin %-4 Sin %。32l2 sin 2 勿33 COS 3-22 cos 1 例/口 sin %|_Q+由j691 1 COS 仇4 sin 仇(3-23)若还需求连杆上任一点E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时,可由下列各式直接求得:XE = cos q + cos % + 力 s(90 + %) ,e = sin1 +sin% sin(903 + %)(3-24)Ex0EyJe- sin H l cos -Z1 sin 1 COS。Z1 cos 0 / Sinel sin 2 -b sin(90c + %)例口8S%

30、 +cos(90 +%)!_%-sin% -bsin(90 +4 cos % + 力 cos(90 +)卜-n cos % - cos(903 + %)sin % +bsin(90o + 仇)在矩阵法中,为便于书写和记忆,速度分析关系式可表示为其中,AAg =例 B机构从动件的位置参数矩阵:0-机构从动件的速度列阵;8位置参数列阵;例机构原动件的速度。而加速度分析的关系式则可表示为其中,Aa = -A + l B以是机构从动件的加速度列阵:A = ddn 8 = d8/dM325)(3-26)(3-27)机构原动件的(3-28)通过上述对四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的过程可以看出,用解析法进行机构运动

31、分析的关键是位 置方程的建立和求解。至于速度分析和加速度分析只不过是对其位置方程作进一步的数学运算而 已。位置方程的求解需解非线性方程组,难度较大:而速度方程和加速度方程的求解,则只需解 线性方程组,相对而言较容易。3-4.3杆组法应用前述方法,对于各种不同的机构需要建立不同的数学模型,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因此各种不同机构之间计算程序的通用性较差。下面介绍一种适用于各种不同机构且通用性较强的运动分析方法基本杆组法。1.基本杆组法的基本思想根据机构的组成原理,任何平面机构都是在原动件和机架上依次连接若干个基本杆组而构成的。对于常用的各种II级机构,其中包含的II级基本杆组仅有五种,如图3-13所

32、示,其中前三种应用最多。由于杆组外接副连接于原动件、机架或其他杆组的构件上,所以只要从原动件开始逐个对杆组进行分析,则杆组外接副的运动参数总是己知的。由此可求出各个杆组乃至整个机构的运动参数。以单杆和基本杆组为单元,分别建立构件和基本杆组中各已知的几何参数、运动参数与未知运动参数之间的数学模型,并编制出相应的计算子程序。当需要对某一机构进行运动分析时,只需按照机构的组成情况,编写出主程序,依次调用相应的构件和杆组通用子程序便可求得所需结果。可见,此方法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的通用性较强,工作量较小。下面就Il级机构进行分析讨论。(a)RRR杆组(b)RRP杆组(C)RPR杆组(d)RPP杆组(e)

33、PRP杆组图3-1311级基本杆组R-转动副;P-移动副2.单杆和基本杆组的运动分析对单杆和基本杆组进行运动分析时,首先建立直角坐标系Xoy。规定i构件的长度用4表示,位置角q,从外接副引X轴正向线,按逆时针方向取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分别用例、%表示,且逆时针方向为正:参考点、关键点M的位置用(占,为)表示,速度用(%,%)表示,加速度用(傲,aiy)表示。1)单杆运动分析如图3-14所示为机构中作平面运动的构件(作定轴转动或平移运动的构件是特例)的运动分析。己知构件位置角6、角速度0、角加速度a及参考点Nl的位置(X,)、速度(VI,Vly)和加速度(。x,ay)。按给定的长度/和角度5值求其上

34、点N2的位置(心,力)、速度(v2,v2y)和加速度(*,及则)。(1)位置分析点N2的位置方程式为x2=x1+cos(+6)刈=凹+/sin(,+6)(2)速度分析将上式对时间,求导一次,得点小的速度方程式为fv2=vix-ftsin(J+S)1v2y=vly+血cos(6+5)(3)加速度分析将上式对时间r再求导一次,得点N2的加速度方程式为fx=s-0。CoS(O+6)-/Sin(J+3)a?y=y2sin(+)+alcos(0+5)2)RRR杆组的运动分析如图3-12所示为一RRR杆组,已知杆1、2的位置角分别为4和%、角速度分别为叫和?、角加速度分别为和2。(1)位置分析根据图3-1

35、5所示的几何关系可知,该杆组成立的基本条件为:1/|-44+/2。构件1的位置角为仇=6/(3-29)式中,6=arctan;/7=arctan.且d=(x2-X1)2+(J2-J1)2土”号对应不同的杆组装配或工作模式,当点M、N2、N3逆时针绕行即实线取+”号;当点州、N2、&顺时针绕行即虚线模式时,取“-号。对于一特定机构,只要dR,/2,杆组就在一种模式下运动。所以在计算之前,应按机构的实际情况定识别参数M,实线模式时M=+l,虚线模式时;=T;如果d=44,则应根据实际工作状况,判定其工作模式。可将式(3-29)表示为(3-30)0=6+M构件2的位置角为其中,点M的位置为% = a

36、rc tan (/勺(3-32)(3-33)X3=X+lCOS仇=X24COS%j3=j1+/sin%=y2+2sijl%(2)速度分析将式(3-32)对时间1求导一次,得点刈的速度方程式为%=%-sin仇=KK-幻J?Sin冬v3y=vly+&/CoSel=v2y+2l2cos2整理上式,并将Sina、CosR、Sin和COSe2用坐标表述,可得构件I、2的角速度为。2x-叫X)3一占)+-2y-VlF)()3-y2)Q(3-34)r3一y2)一。3一巧)(y3一弘)。将式(3-34)代入式(3-33),即可求出点N:,的速度(%,叫)。(3)加速度分析将式(3-33)对时间,求导一次,得点

37、M的加速度方程式%x=%x一h8S仇-llsin仇=x-Z2cos%aj?Sin%(335)%y=y-2x3-*2):尸=2y-ly+届(打一凹)一冠(X-X)。将式(3-36)代人式(3-35),即可求出点N3的加速度(%x,a3y)。3)RRP杆组的运动分析如图3-13所示,己知外接副Nl、导路上一参考点N2的位置分别为(占,%)和(七,力)、速度分别为(%,Vly)和(v2s,%)、加速度分别为(1、,%)、%,2y)及导路的位置角%、角速度03、角加速度l求内接副M的位置(与,力)、速度(%,%y)和加速度(%x,%y),滑块2的相对参考点N2的位移S2相对于导路的滑动速度Vs2和滑动

38、加速度外2,以及构件1的位置角4、角速度牡和角加速度外。图3-13RRP杆组(1)位置分析根据图3-16所示的几何关系,得d=J-Xlf+(-点N3的位置方程为JX3=F+CaSeI=X2+$2COS2(3-37),3=y+/sin0=力+$2cos%求解上式可得资+&2十F=O(3-38)式中,=2(x2-xi)s+(y2-yl)sin3:F=(x2-i)2+(Jj-yi)2-1=d2-1求解式(3-38)得-E-4F=(3-39)2式中,若2-4f0,表明/O,表明人,杆组对应图中实线和虚线两种装配或工作模式,用”号区分。当ZNiN2N390。,即虚线模式时,取-号。当参考点%选在N3、/

39、之间时,总有NNlN2390,取+号。设定识别参数M,当NNIN290时,取f=+1;当NNlN?m90。时,取f=-1。根据M的取值,可将式(3-39)表示为-E+ME2-4F4=(3-40)将求出的近代人式(3-37),即可求得点N3的位置(心,心)。继而可求出构件1的位置角仇=arctan(3-41)(2)速度分析将式(3-37对,时间求导一次,得点N,的速度方程式为I%=%-oSin仇=%+Vs2COS%-3s2sin%(3Q)v3y=Vly-0COS仇=v2y+vs2Sin网-ys2COS%对上式整理后,解得构件1的角速度和滑块2相对于导路的滑动速度分别为研=F“f(343)_.至(

40、3,44)式中,El=V2-v-$2f1sin01+1CoSel=敢丫+&2Sin63+2例匕2CoS%+。3$2CoS%一3s2Sin%对上式整理后解得构件1的角加速度和滑块2相对于导路的滑动加速度分别为=2(3-46)一3二.(347)式中,E2=a2x-a、+嫁(与-XI)-“cos/-2例匕20m区一生(力一y2);F2=2y-y+*(r3一)一欣$2sn+2ft%2CQSe3+3(X3一勺)。将求出的%、42代入式(345),即可求得点n3的加速度(%x,Gy)。RPR杆组、RPP杆组和PRP杆组也可用类似的方法进行分析,这里从略。按以上建立的数学模型编写计算子程序,以便调用.3.分

41、析步骤(I)为表明机构中各构件的连接关系和各杆组中虚、实参数的替换及数据的传递,对构件及关键点(运动副或参考点)进行编号。(2)对机构进行结构分析,即拆杆组,把杆组与原动件和机架分离开。(3)对原动件进行运动分析,求出其上与其他杆组连接点的运动参数。(4)从与原动件连接且外运动副己知的杆组开始,依次分析杆组、构件上相应的运动数,直至求出机构的全部运动参数。3.5机构运动线图根据矩阵法中各式,将已知参数代入,即可应用计算机进行计算,求得的数值列于表3-1中。并可根据所得数据作出机构的位置线图(如图3-14a所示)、速度线图(如图3-14b所示)和加速度线图(如图3-14c所示)。这些线图称为机构的运动线图。通过这些线图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机构在一个运动循环中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情况,有利于进一步掌握机构的性能。表3-1各构件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SE的由4咋吗4维/(m)/(rad/s)/(ms)/(闺凸/(ms2)Q6555610169.938200.101070471230.288790.101840.247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