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公路服务设施设计与建设指南(试行).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77900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8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省公路服务设施设计与建设指南(试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青海省公路服务设施设计与建设指南(试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青海省公路服务设施设计与建设指南(试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青海省公路服务设施设计与建设指南(试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青海省公路服务设施设计与建设指南(试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海省公路服务设施设计与建设指南(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省公路服务设施设计与建设指南(试行).docx(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青海省公路服务设施设计与建设指南(试行)二O一七年*月-s-i-刖S根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全国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十三五建设专项规划的通知的要求,为进一步提升我省公路服务水平,满足公众出行服务需求,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适当、供需和谐的公路服务设施网络,特编制本指南,旨在指导十三五期全省公路服务设施建设。本指南结合了青海省多年运营经验,充分借鉴和吸收了国内的相关标准和先进技术,明确了服务设施的分级及适用范围,并规定了不同等级服务设施的规模、配置及相应的设计技术要求。本规范分为14章。前四章,即:1总则、2术语、3公路服务设施等级与配置,4总体设计,着重规定了公路服

2、务设施总体布置的技术要求;514章,即:5服务区、停车区规模、6服务区、停车区总平面图设计、7停车场设计、8建筑设计、9广场、场内道路设计10园地设计、11服务区、停车区变速车道和匝道设计、12服务区、停车区标志标线,制定了服务设施内部各类设施的设计要求、13消防疏散要求、14环境保护要求。目录1寸*+*+*+*+*+*+*+*+*+12术语2334总体设计*64.1一般规定64.2间距64,3选址65建设规模86总平面图设计126.1形式选择126.2场内设施位置127停车场设计147.1一般规定147.3车道设计158Flj5t.I*+*18.1一般规定168.2加油站168.3公共厕所1

3、78.4餐厅.188.5购物场所188.7休息设施198.8力JIJ*198.9其他208.10配套设施209广场、场内道路设V.2271广场229.2场内道路2273管理用联络道2210园地设计2410.1绿地2410.2休息园地2411服务区、停车区变速车道和匝道设计2511.2匝道2612标志标线2812.2主线标志标线2812.2场区内为车辆服务的标志和标线2912.3为人服务的标志和标识3013消防疏散3113.1建筑防火3113.2消防疏散3114环境保护.,.,.,.3214.1一般规定3214.2废气处理设施3214.4固废处理32附录A常用服务区、停车区型式34本标准用词说明

4、38.39编写情况说明1总则1.1为规范青海省公路服务设施分类及配置标准,指导公路服务设施的设计和建设,制定本指南。1.2本指南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包括高速公路和普通干线公路。1.3各级公路应根据公路技术等级和功能配置相应等级的服务设施。1.4公路服务设施应按照“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发展经济的要求,结合项目所在地区城乡建设规划、旅游规划,路网布局规划,成为城市综合体和新农村综合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按照开放式”的思想,做到实用、便利、多样、现代、开放和富有人文特色,使用方便、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并符合交通现代化管理和环境保护的要求。1.5公路服务设施应根据交通量增长及路网发展状况采取“

5、一次性总体规划和征地、分期设计和实施”的原则。1.6公路服务设施宜充分结合区域自然和人文资源特征,利用场地用地条件,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和环境风格。1.7公路服务设施设计除应符合本指南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2术语2.1公路服务设施highwayservicefacilities公路沿线设置的为途径车辆和司乘人员提供必要服务的设施,包括服务区、停车区、客运汽车停靠站。2.2服务区servicearea以满足车辆加油(加气或充电)、停车和司乘人员如厕、餐饮、休息需求为主的公路服务设施。2.3停车区Parkingarea以满足车辆停车、司乘人员如厕、短暂休息需求为主的

6、公路服务设施。2.4客运汽车停靠站busstopstation用于客运汽车停靠、上下乘客的车站。2.5贯穿车道throughlane从服务区或停车区内穿过,连接服务区或停车区出口、入口以及功能设施的车道。2.6停留车道parkinglane用于客运汽车停靠站客运汽车停留等待上、下乘客的车道。2.7第三卫生间thirdpublictoilets专为协助行动不能自理的异性使用的厕所。如女儿协助老父亲,儿子协助老母亲,母亲协助小男孩,父亲协助小女孩等。3等级与配置3.1应根据公路服务设施等级和沿途社会服务获取的便利性,确定应配置的设施种类,再根据途经车辆及司乘人员的实际需求,确定不同种类公路服务设施

7、所应配置的具体服务设施类别。3.2服务设施分为A、B两个等级。A级服务设施为高速公路的途经车辆及司乘人员提供服务,B级公路服务设施为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的途经车辆及司乘人员提供服务。各级服务设施适用范围应符合表3.1规定。表3.2各级公路服务设施适用范围公路服务设施等级适用范围A高速公路B普通国省干线公路3.3高速公路服务设施3.3.1高速公路服务设施根据功能需求可分为Al、A2、A3类服务区。3.3.2Al类服务区是指为过往车辆和人员提供完善补给,且能体现城乡综合发展,展示地方文化、经济和自然资源特色的高速公路服务站点。3.3.3A2类服务区是指为过往车辆和人员提供完善补给为主要功能的高速公路服

8、务站点。3.3.4A3类服务区(停车区)是指为过往车辆和人员提供简单补给的高速公路服务站点。3.3.5高速公路服务区分为基本功能区和拓展功能区。基本功能区主要提供卫生、休息、加油、餐饮、ETC充值、信息查询服务等。拓展功能区可提供地方特产销售、休闲娱乐等服务。基本功能区用地为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用地,拓展功能区用地为城乡发展规划用地。3.3.6高速公路服务设施功能配置表3.3.6高速公路服务设施功能配置一览表功能配置AI类A2类A3类基本功能区车辆服务功能停车场加油站O加气或充电OO-汽车修理-供水、加水、洗车O交通信息引导交通导向标志牌场区监控设施场区照明设施客运汽车停靠站OOO人员服务功能

9、公共厕所住宿O-无障碍服务观景OOO餐饮餐厅-咖啡厅、茶座O-购物综合性超市-小卖部OO休闲休息区贵宾休息室O-公共浴室O-健身娱乐室O-银行服务网点O-自动存取款机O-ETC充值-信息服务电子显示屏O-中央监控O-信息查询O-公共电话O-WIFI服务O医疗救护OO-警务室OO-应急救护O-应急避险中心O附属服务功能管理用房员工宿舍O辅助设备用房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拓展功能区旅游休闲娱乐O-人文历史自然物产展示O-功能配置Al类A2类A3类仓储、物流服务O-专业农贸销售区O-地方特产销售区O-其他OOO注:表示必选设施,0表示可选设施,-表示无要求。3.4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3.4.1

10、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根据功能需求可分为Bl、B2类服务设施。3.4.2Bl类服务设施指为过往车辆和人员提供较为完善补给的服务站点。3.4.3B2类服务设施指为过往车辆和人员提供简单服务的服务站点。3.4.4普通国省干线服务设施功能配置表3.4.4普通国省干线服务设施功能配置-览表功能配置Bl类B2类车辆服务功能停车场加油站O-加气或充电O-汽车修理O-加水、供水-交通信息引导O交通导向标志牌场区监控设施场区照明设施O客运汽车停靠站OO人员服务功能公共厕所零售O餐厅O-休息区O住-宿O-无障碍服务应急救护O附属服务功能管理、员工用房O辅助设备用房O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拓展服务功能当地特色

11、服务O-注:表示必选设施,0表示可选设施,-表示无要求。4总体设计4.1一般规定4.1.1总体设计应协调服务设施内部及外部各专业间的关系,确定服务设施的地点位置、设置等级、用地规模,以符合安全、经济、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满足用路者行车沿途基本的生活需求,提高公路交通的服务质量。4.1.2总体设计应结合交通量发展预测、路网布局、区域经济发展、区域自然人文资源分布、城乡发展规划、服务设施与相邻构造物的间距、养护管理及工程费用等因素综合确定。4.1.3服务设施设计宜以当地的历史、人文、景观特点为主题,建筑风格宜体现当地特色,4.1.4服务设施可根据需要合并建设本地特色营销、物流园区等,但其用

12、地和建筑面积应单独计列,不得列入服务设施建设规模。4.2间距4.2.1服务设施平均间距宜为50km;当沿线城镇分布稀疏,水、电供应困难时,间距可适当增加。4.2.2高速公路停车区可在服务区之间设置一处或多处,间距宜为1525km。4.2.3在长纵下坡路段等危险路段前宜设置停车区,满足货车检修、加水的需求。4.3选址4.3.1公路服务设施选址应根据公路沿线地形、城镇分布、自然环境、旅游景观、公路技术指标、交通状况等因素综合确定。同时.,.应充分利用.现直公.蹬管.养设施.用地.:.困置土地.等鹿.源.:.合理设计服务设施的功能组合,形成资源集约、开放共享的服务设施网络。4.3.2公路服务设施的选

13、址应考虑以下自然条件因素:1邻近湖、河、山等景色怡人的路段,并应综合考虑景色和地方特产,吸引司乘人员休息和游览;2视距良好,便于司乘人员发现和识别。3地质条件较好、占用荒地山地、拆迁量小的路段,避免位于高填深挖、低洼易淹及滑坡、流沙、易水毁等地段;4供电、给排水、上下班、物资供应等容易解决的路段;5宜选择有扩建余地的地点。4.3.3公路服务设施的选址应考虑以下公路技术条件:1服务区、停车区宜设置在纵坡的顶端;2服务区、停车区所在路段圆曲线半径不宜小于2000m,竖曲线半径不宜小于2500m,最大纵坡不宜小于2%,停车视距不宜小于200m;3服务区、停车区与互通立交的间距不应小于2km,距离隧道

14、口或桥梁等设施应大于Ikme4.3.4公路服务设施选址应考虑公路服务需求及日常运营的要求,宜选择以下点位:1较大城市附近路段,在进城方向应考虑设置与用路者需求相匹配的服务区或停车区,以满足不熟悉交通状况的车辆对加油、如厕的需求,并为货车禁入时段提供停车休息的场所。2在多条公路交汇或相邻时,分析路网上服务区、停车区的整体布局,可设置多条公路共用的大型服务区以提高土地利用率。5建设规模5.1服务设施建设规模应根据服务区(或停车区)设计小时交通量计算。1服务设施设计小时交通量应充分考虑服务区所在地理位置、交通量和车型比例情况、临近城市的交通特点进行预测。2A级服务设施设计小时交通量应按20年预测,B

15、级服务设施设计小时交通量应按15年预测。服务设施设计小时交通量是指设计小时内进入服务区(或停车区)的各种车型数量的总和。服务设施设计小时交通量Q应分车型预测,其与主线预测交通量Q主线和服务区驶入率Y有关。Qi=Q主线IXyiXk(式5.1-1)式中:Qi-服务区第i种车型设计小时交通量(辆/小时):On-服务区所在路段主线第i种车型预测交通量(辆/日);九-服务区第i种车型驶入率(%);A-服务区高峰率。(1)主线预测交通量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或停车区)应分别预测主线双方向交通量,为分别计算两侧服务区规模提供依据。一级公路可分别预测主线双方向交通量,二级至四级公路一般不必分别预测。新建公路上的

16、服务区(或停车区)可以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预测年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和方向不均匀系数确定。在既有公路上新建或改建服务区(或停车区)时应在交通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交通量预测获得。主线预测交通量应根据当地公路交通量的变化特征,宜采用年第30位小时交通量,也可根据项目特点和需求,在年第2040位小时交通量之间取值。Q主u=Q主线AADTX8X吊(式11-2)式中:0*一一服务区所在路段主线第i种车型预测交通量(辆/日);Q皿期一一预测年服务区所在路段主线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假日服务系数,取值与路段位置、地区特点、交通量等因素有关,一般取1.3,交通量较小时宜取1.15,风景区大城市附近的路段可

17、采用1.4;P-第i种车型交通量占总交通量的百分比。(2)服务区(或停车区)驶入率服务区(或停车区)驶入率指驶入服务区的车辆数(辆/日)占服务区所在位置主线断面交通量(辆/日)的比例。不同高速公路、不同服务区的驶入率相差较大。其受路线地理位置、行驶环境、不同车型的服务需求差异、所在路网及其上服务设施完善程度、拟建服务设施与起终点距离和行驶时间、拟建服务区经营内容、拟建服务区环境和服务质量、相邻服务设施的服务水平及间距、主线交通流量等众多因素影响。结合全国服务区驶入率调查结果,建议服务区各类车型驶入率取值为:小型车15%25%,大型客车10%25%,载重货车5%20%,超长型车9%25%。(3)

18、服务区(或停车区)高峰率服务区(或停车区)高峰率是指服务区或停车区高峰小时交通量与年平均日进入服务区交通量之比。服务区(或停车区)高峰率应按照车型分别确定。参考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建标2011124号)中的计算参数,按9%10%选取。5.2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应超过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建标2011124号)中的规定,Al类服务设施的拓展功能区用地为城乡发展规划用地,应单独计列,不列入服务设施基础建设规模。如Bl类服务设施也需拓展功能区用地,也应将此作为城乡发展规划用地,单独计列。5.3服务设施建筑面积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1服务设施的建筑规模,应根据进入服务区、停车区的交通量、交通组成

19、、沿线城镇布局、用地条件等因素确定。2经主管部门批准,服务区(或停车区)可与客运汽车停靠站、长途汽车站、物流中心、公路治理超限超载站、联合执法站等设施同址合建。与服务区(或停车区)同址合建的设施的建筑面积应分项单独计列。3经主管部门批准,服务区(或停车区)可与特产经营、特色旅游项目同址合建,与服务区(或停车区)同址合建的经营项目建筑面积应分项单独计列。4经主管部门批准,当服务区(或停车区)需要承担公路交通应急保障、国防战备等特殊功能时,其建筑面积应根据实际用地需要相应增加。5.4服务区(或停车区)停车车位数根据服务区(或停车区)不同车型的设计小时交通量和停车时间,按式(5.4-1)分车型计算:

20、(式5.4-1)f60式中:一一第i类车型停车位数(个);-服务区第i种车型设计小时交通量(辆/小时);Z第了种车型平均停车时间(min).停车时间参考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建标2011124号),如表5.4-1所示。表5.4-1服务区和停车区停车时间调查平均值(min)分类小型车大型客车载重货车超长型车高速公路服务区2030120停车区In2030一、二级公路服务区102045停车区1015205.5服务区、停车区公共厕所卫生设施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服务区、停车区公共厕所厕位数应根据进入服务区、停车区的交通量、如厕比例、如厕时间等因素,按式(5.5-1)和(5.5-2)分车型计算:F,

21、 = Q1 - 6 - U - 加C 5. 5-1)(5.5-2)C=J60式中A一一第i类车型如厕乘客总数(人);g,一一第i类汽车平均载客人数,根据实际调查数据确定,缺少调查数据时,小型车可按3人计算,大型客车可按13人计算,载重货车和超长型车可按2人计算;一一进入服务区或停车区的乘客如厕率(%),一般取75%、85%;3如厕等候率(%).一般取30%50C,一一公共厕所第j种生理需求的卫生设施数量(个),生理需求一般分为男性大便、男性小便、女性大便、女性小便;%一一第j种生理需求比例(%),男女比例根据实际调查数据确定,一般不大于1:1计算,大小便比例按1:4计算;T1第j种生理需求的如

22、厕时间(min),一般按男性大便5min,男性小便0.5min、女性大便5min,女性小便3min。2公共厕所卫生设施最小数量还应保证一备一用的需要。5.6服务设施建设规模1服务设施用地面积应按照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建标2011124号)中的相关规定执行。当服务设施所在路段的预测交通量和大型车比例与基准值有偏差时,应按用地指标规定调整系数进行相应调整。表5.67服务建设规模配置表服务设施类型用地面积(hm处)建筑面积(1/处)Al类13.5-20.06000-7500A2类6.537.6055006500A3类L672.13500-1000Bl类1.674.275005500R2类0.3

23、30+67500注:1、表中A级的下限表示四车道,上限表示八车道;B级的卜限表示二车道,上限表示四车道;2、表中用地面积为净用地面积,不包含边坡、加减速车道等.3、表中建筑面积不包含加油站罩棚面积,但包含水、暖、电等附属设施的建筑面积。4、服务设施的用电面积和建筑面积指标是指一处服务区和停车区建筑面积总和,分离式服务区和停车区即为双侧建筑面积之和。6总平面图设计6.1形式选择6.1.1公路服务设施应结合地形、用地条件、建设和管理的经济性等因素,因地制宜,布局形式可采用分离式或聚集式。6.1.3二、三、四级公路上的服务设施宜设置于主线的一侧。6.2场内设施位置6.2.1确定服务区和停车区场内各种

24、设施的设置位置应符合下列原则:1场内各种设施的设置位置应与司乘人员的活动规律相一致,并有利于人车分离、客货分离。2场内各种设施的设置位置应充分考虑车辆行驶轨迹和服务需求。3场内各种设施设置位置应与自然地形相结合,注重土地利用节约和与周围景观的融合。4场内各种设施设置位置应考虑远期改扩建的需要,尽量避免远期改扩建时发生大量征地和拆迁。6.2.2服务区中的餐厅、购物场所、信息发布处、公共厕所等为人服务的设施宜集中设置于一栋建筑内。其中,公共厕所宜通过长廊与其他建筑连接。6.2.3从停车场入口一侧起,服务区宜按照餐厅、购物场所、公共厕所的顺序进行布置。6.2.4大型客车停车位宜靠近广场和公共厕所设置

25、。6.2.5服务区的加油站宜设置于出口一侧。6.2.6汽车修理站宜设置在服务区后方角落。6.2.7配电所、水泵房、污水处理、垃圾分类(处理)等附属配套设施应综合考虑风向、地形、管线布置、景观效果等因素,设置在服务区或停车区场地侧向或后部。6.3交通组织6.3.1应避免车流和人流的交叉,处理好为车服务的设施(如停车场、加油站、修理所等)与为人服务的设施(如餐厅、公共厕所等)之间的关系。6.3.2应设置交通导向标志,避免不同车型行车路线的相互干扰与冲突,更应避免停车车流、加油车流及维修车流之间的交叉。6.3.3应避免后勤服务性交通对主要功能区的干扰。7停车场设计7.1-般规定7.1.1停车位、车道

26、及人行道应根据服务区(或停车区)的总体流线设计布置一。7.1.2小型车、大型客车停车位和载重货车、超长型车停车位应分别设置,其间应设置分隔设施。小型客车、小型货车、大型客车的停车位宜分开设置,载重货车、超长型车的停车位宜分开设置。7.1.3停车场内的顺车辆停放方向的纵坡应小于2%,横向坡度应小于3%,合成坡度不宜小于0.2机7.2停车位设计7.2.1小车型车位尺寸宜为6.5X2.5m,大型客车、载重货车车位尺寸宜为14.03.5m,超长型车车位尺寸宜为20X3.5m。7.2.2停车位布置按下列停车方式设计:1小型车宜采用一定角度的前进停车、后退出车,或后退停车、前进出车的停车方式,2大型客车和

27、载重货车宜采用前进停车、前进出车的停车方式。3超长车应采用前进停车、前进出车的平行式停车方式。7.2.3大型客车和载重货车车位前后间距不宜小于6m,超长车车位前后间距不宜小于8m。7.2.4应设置残疾人专用停车位,残疾人专用停车位不宜少于2个,应在靠近残疾人坡道处设置。7.2.5应设置危险品运输车辆专用停车位,危险品运输车辆专用停车位距离建筑物、加油站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7.3车道设计7.3.1停车场中车道宜为单向通行,掉头等操作宜利用绕行方式,在转弯或掉头不便的位置,宜设置绕行车道。7.3.2通往停车位的通道宽度应根据车型、车位的排列方式和车辆进出车位的方式确定。小型车停车位之间的通道不宜小

28、于5m,大型客车、载重货车、超长型车停车位之间的通道不宜小于6m。7.3.3停车场内道路转弯半径应根据停放车辆符合表7.3.3的规定,对于各种车辆混合使用的车道,应以最大型车辆的转弯半径为准。表7.3.3停车场内道路最小转弯半径车型最小转弯半径(In)小型车6大型客车、载重货车12超长型车247.4人行道及分隔带设计7.4.1停车场内部以及停车场通往其他设施的通道处应设置连续的人行道,人行道应尽量与车道垂直相交并避免与车辆通道频繁交叉。7.4.2人行道可利用不同路面或人行横道线标示,人行道宽度不宜小于2m。7.4.3停车场内分隔带应以7.2.2中停车方式为依据布置,其边角应满足7.3.3中转弯

29、半径的要求。7.4.4分隔带内绿化不应遮挡驾驶员视线8建筑设计8.1一般规定8.1.1餐厅、购物场所、信息发布处、室内休息区、公共厕所等为人服务的设施必须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8.1.2餐厅、购物场所、室内休息区的安全出口应不少于2个,安全出口净宽不得小于1.4m,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不得设门槛,严禁设锁。8.1.3建筑防火及疏散设计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o综合设置餐厅、购物场所、客房等设施的建筑耐火等级应不低于二级。8.1.4服务区和停车区宜建设废水回收再利用设施,宜采用清洁能源。8.1.5餐厅、购物场所、休息区、客房、办公用房及员工宿舍与加油站、汽车维修设施间应设有噪声衰减隔

30、离,并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8.1.6服务区和停车区的废气、废水、废渣、噪声应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及加油站大气污染排放标准(GB20952)8.2加油站8.2.1加油站平面设计应与总平面图流线设计相配合,加油机宜按行车方向横向排列。8.2.2加油站的车辆入口和出口应分开设置,站内应保持一个车流方向。加油站入口应与停车场出口车道分开设置,入口前应预留不少于3辆车的排队等待空间。8.2.3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服务区、停车区加油站应按客车和货车划分不同的加油区域。8.2.4加油站内道路转弯半径应满足表7.3.3的要求。8.2.5加油站罩棚下净空不应小于5.4m,

31、8.2.6应结合当地清洁能源车辆发展政策和规律,在服务区、停车区设置或预留加气站、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需要。8.3公共厕所8.3.1独立设置的公共厕所,与餐厅和购物场所的距离不宜过远,并应有通道连接。8.3.2公共厕所的功能应符合以下规定:1公共厕所应设置男厕所、女厕所、盥洗室、残疾人卫生间、贮藏室。2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服务区和停车区宜设置母婴室和第三卫生间,在独立设置残疾人卫生间时,可与第三卫生间和母婴室合用。3未设置第三卫生间时,残疾人卫生间宜独立于男女卫生间之外设置。8.3.3公共厕所单排厕位隔间超过8个时宜设计为双通道出入方式。男女厕位分别超过40个时,宜设置双出入口。8.3.4公共厕

32、所卫生设施应符合以下规定:1除残疾人卫生间,卫生设施宜选用蹲便器。2卫生设施的冲水方式宜选用脚踏或感应等自动方式。3卫生设施和洗手盆的出水设备应具有节水功能。4宜设置儿童高度的洗手盆。8.3.5公共厕所应尽量采用自然通风采光的设计,建筑通风、采光面积与地面面积比不应小于1:8,每个厕位换气率不应小于20m3/h,当换气量不足时,应增设机械通风。8.3.6公共厕所地面应采用防滑、排水效果好的材料。8.3.7寒冷地区,入口宜设置具有防寒作用的门斗。8.3.8残疾人卫生间与残疾人专用停车位之间的通道不得有障碍物。8.3.9需要设置公共淋浴间时,宜结合公共厕所一同设计。8.4餐厅8.4.1餐厅应设置残

33、疾人专用餐位,餐厅和厨房内部地面应设置防滑措施。8.4.2餐厅内应设置开水提供点。8.4.3A1、A2类服务区餐厅应设置清真餐厅。8.4.4就餐者出入通道应与食品材料运送通道分别设置。8.4.5餐厅与厨房的比例必须满足卫生部门的有关规定。8.4.6厨房应设有初加工、副食热加工、主食热加工、冷荤间、洗消间、主食库房、副食库房、厨师更衣室、厨师卫生间、厨师及管理人员办公休息室。8.4.7厨房内各加工间应处理好通风、排气,避免油烟气味污染餐厅。8.4.8厨房应注意防水、防火、防止有毒气体的泄漏、防止对环境气、水、声、垃圾等方面的污染。8.5购物场所8.5.1购物场所宜靠近公共厕所设置。8.5.2服务

34、区内购物场所以超市、便利店、自动售货机相结合的形式为主,停车区可根据需要设置便利店或自动售货机。8.5.3超市或便利店应设库房,其面积宜为超市或便利店面积的1/3。8.6汽车修理站8.6.1汽车修理站应设置汽车修理间、驾驶员修理室、卫生间、工具配件间、管理室及值班休息室。8.6.2汽车修理间外应设置机修广场,供待修车辆停放和检查,机修广场不应与任何类型的停车场合并设置。8.6.3可能存在室外作业的汽车修理站与加油站的距离应满足有关安全距离的要求。8.7休息设施8.7.1服务区的休息设施可设置在室内和室外,停车区的休息设施宜设置于室外。8.7.2室内休息设施宜结合建筑大厅、餐厅、购物场所或信息发

35、布处设置,宜提供充电电源、休息座椅、开水。8.7.3室外休息设施可采用长廊、长凳、凉亭、步行道等形式,应结合周边自然景观和场区绿化设置。8.7.4室外休息设施应与公共厕所、餐厅、购物场所及停车场通过人行通道连接。8.8办公用房及员工宿舍8.8.1服务区内办公用房应包括独立的经理室、财务室、监控室,办公用房的功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8.8.2根据经营者是否安排员工住在服务区内,来确定服务区是否设置员工宿舍。8.8.3分离式布设的服务区,办公用房和员工宿舍宜集中在一侧设置。办公用房可与超市、便利店等合并设置,也可与员工宿舍单独设置。8.8.4员工宿舍不应布置在地下和半地下室,宜选择有日照条件,且

36、采光、通风良好的地段。8.8.5员工宿舍房间内应有储藏空间,宜设置独立卫生间,同时设置浴室、晾晒区和娱乐区等。8.9其他8.9.1服务区客房应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客房的房间数量和类型,并符合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客房沿停车场布置时,应采取防噪措施。8.9.2采用中央空调系统或单层面积超过200011T的休息室、餐厅、超市或便利店及其他易发生火灾的用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建筑应设置消防控制室。8.10配套设施8.10.1服务区和停车区给水排水应符合以下规定:1根据服务区和停车区实际用水需求设计水泵房、蓄水池、污水处理设施。2服务区和停车区饮用水采用地表水或地下水

37、时,水质应达到我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3采用非饮用水做冲洗和浇洒等用水时,应有明显标志,非饮用水管道不得与饮用水管道相连。4降雨强度的设计重现期宜取0.53年。5污水、废水应经处理达标后排放,雨水、含油与不含油的污水应分别排放。排水口不应直接对周边村庄或农田进行排放。8.10.2服务区和停车区采暖通风应符合以下规定:1服务区宜设置节能型空调系统。2客房、员工宿舍、办公用房的通风开口有效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20;厨房的通风开口有效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10,并不小于0.611T;厨房的炉灶上方应安装排除油烟设备,并设排烟道。3机械新风系统的进风口应设置在室外空气清新、

38、洁净的位置,其管道应选用不燃材料。4废气排放不应设置在有人停留或通行的地带。5锅炉房设计应符合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分离式服务区和停车区两侧相距较远时应分别设置锅炉房。8.10.3服务区和停车区电气系统应符合以下规定: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上的服务区和停车区应按照二级负荷供电。2汽修站、加油站和建筑门厅、餐厅、超市或便利店、客房等用电应按使用功能要求,从配电柜或配电箱分开回路引出。3消防配电线路应满足火灾时连续供电的要求。4建筑物内疏散通道应设置消防应急照明灯具。5防雷与接地设计应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o9广场、场内

39、道路设计9.1广场9.1.1停车场或道路紧邻公共厕所、餐厅、购物场所、室内休息室等设施时,公共厕所、餐厅、购物场所、室内休息室外部应设置广场,广场的进深不应小于5mo9.1.2停车场或道路紧邻绿地时,停车场或道路与绿地之间应设置广场或步行通道,广场的进深或步行通道的宽度不宜小于3m。9.1.3广场和步行通道与停车场或道路的地面应明显区别,可采用不同标高地面、不同铺装、或设置隔离设施等方式分隔。9.1.4广场和步行通道地面标高与停车场或道路的地面标高不同时,应设置残疾人坡道。9.1.5根据雨水口的布置,广场和步行通道沿排水方向的坡值宜为O.3%-0.5%9.2场内道路9.2.1满足行车条件下,应

40、结合自然条件及建筑物的布局,因地制宜的确定场内路线走向。9.2.2场内道路宜为单向通行。9.2.3进行独立线形设计的场内道路,设计速度宜取30km/h。与广场或停车场合并设计的场内道路,纵、横坡度应与其合并设计的广场或停车场相吻合,转弯半径应根据行驶车辆符合表7.3.3的规定,对于各种车辆混合使用的道路,应以最大型车辆的转弯半径为准。9.3管理用联络道9.3.1高速公路上的分离式服务区应设置管理用联络道,管理用联络道宜采用地下通道形式,可采用天桥形式。9.3.2采用地下通道形式时,应与管线分开设置,地下通道净空高度不应小于3.5m,净宽不应小于6mo9.3.3天桥的造型应与服务区建筑、沿线的自

41、然环境相协调。9.3.4地下通道和天桥应进行排水和照明设计。9.3.5天桥或地下通道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的有关规定。10园地设计10.1绿地10.1.1服务区和停车区的绿地应结合分期修建计划设置,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上的服务区和停车区的远期绿地覆盖率不宜小于总用地面积的20机10.1.2服务区、停车区与主线之间应设置绿地分隔带,宽度不宜小于3m。10.1.3高速公路服务区和停车区外围应设置带状绿地。10.1.4服务区和停车区绿地的植物配置和栽种方式应结合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条件,与周围自然景观相协调。10.1.5绿地内树种和植树位置选择,应考虑树木生长规律和场

42、区内整体景观的协调性,并不得妨碍场区内视距、标志辨认和照明效果等。10.2休息园地10.2.1园地内设置的步行道、长凳、凉亭、废物箱、栅栏、指路牌等器物,应与建筑设施风格相协调。10.2.2步行道、长凳、凉亭的设置位置应根据场区行人流线设计选择。11服务区、停车区变速车道和匝道设计11.1变速车道及出入口11.1.1主线设计速度大于等于60km/h时,服务区、停车区出入口应设置变速车道,变速车道范围内的主线线形应符合表ILLl的规定。表11.1.1变速车道范围内的主线线形指标最小值主线设计速度(km/h)1201008060平曲线半径(m)i般值200015001100500极限值IS(K)1

43、000700350凸型竖曲线半径5)一般值4500025000120006000极限值230001500060003000凹形竖曲线半径(m)一般值160001200080004000极限值12000800010002000纵坡(%)一般值2234.5最大值2345.5注:由于地形、地貌、经济、技术等条件限制,在对安全性进行论证后,可采用表中极限值。11.1.2减速车道宜采用直接式,加速车道宜采用平行式。11.1.3变速车道的长度、横断面、端部设计应符合现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中互通立体交叉匝道出入口端部设计的规定。11.1.4主线分流鼻之前应保证判断出口所需的识别视距,识别视距应符合表11.L4的规定。条件受限时,识别视距应大于1.25倍的主线停车视距。表11.1.4识别视距主线设计速度(km/h)1201008060识别视距(ra)350460290380230300170240注:当驾驶员需接受的信息较多时,宜采用较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