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预防交通、用电、用气等安全培训讲座PPT.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78203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4.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预防交通、用电、用气等安全培训讲座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安全预防交通、用电、用气等安全培训讲座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安全预防交通、用电、用气等安全培训讲座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安全预防交通、用电、用气等安全培训讲座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安全预防交通、用电、用气等安全培训讲座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预防交通、用电、用气等安全培训讲座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预防交通、用电、用气等安全培训讲座PPT.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全预防,一、预防交通安全二、预防用电安全三、预防用气安全四、预防用火安全(冬季防火),1,一、预防交通安全,(1)行走须知(2)骑车须知(3)交通安全小常识,2,行走须知,1、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要靠路边行走;2、行人不准在车行道上追逐、猛跑,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猛拐横穿;3、不准在道路上扒车、追车,不准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4、不准在公路上玩耍、嬉闹;5、行人不准进入高速公路。,3,骑车须知,1、在非机动车车道内顺序行驶,严禁驶入机动车道。在没有划分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的道路上行驶,应尽量靠右边行驶,不能骑车在道路中间,不要数车并行,逆向行驶。2、骑车至路口,应主动地让机动车先

2、行。遇红灯停止信号时,应停在停止线或人行横道线以内。严禁用推行或绕行的方法闯越红灯。3、骑车转弯时,要伸手示意。左转弯时伸出左手示意;同时要选择前后暂无来往车辆时转弯,切不可在机动车驶近时急转猛拐,争道抢行。4、行车在道路上停放,应按交通标志指定的地点和范围有秩序地停放;在不设置交通标志的道路上停放也不要影响车辆、行人的正常通行。5、骑自行车载物,长度不能超过车身,宽度不能超出车把宽度,高度不能超过骑车人的双肩。骑自行车在市区道路上不准带人。6、骑自行车不准在道路上互相追逐、曲折竞驶、扶身并行。7、不准一手扶把,一手撑伞骑车。撑伞时,要下车推行。,4,1、红灯停,绿灯行,2、道路行走,行人要靠

3、右,交通安全常识,5,3、穿越道路要走人行道,4、穿越道路要走过街天桥,交通安全常识,6,5、穿越道路要走人地下通道,6、雨天行走,要穿戴颜色鲜艳的雨具,交通安全常识,7,7、安全标志要牢记,8、有困难要找警察帮忙,交通安全常识,8,9、小心巷口,要留意过往车辆,10、施工地段要绕行,不要停留,交通安全常识,9,11、乘公共汽车,要先下后上,12、乘公共汽车,要扶好坐好,交通安全常识,10,13、高速公路,严禁行人进入,14、铁道口要慢行,观察后再通过,交通安全常识,11,文明行车,文明乘车,文明走路,12,二、预防用电安全,下文以安全用电为重点,介绍了触电预防、触电急救的方法、防爆、防雷常识

4、等内容。,13,触电机理几安培电流可能阻断神经系统并使呼吸肌麻痹。及时人工呼吸可能挽救生命。如电流通过肢体,不流经重要器官,生命危险小些,但可能截肢。,引发短暂刺痛及肌肉收缩,丧失知觉,肌肉痉挛,甚至呼吸心跳停止,14,安全用电与预防措施,1、思想重视自觉提高安全用电意识和觉悟,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确保生命和财产安全,从内心真正的重视安全。2、不私自拉线与违章使用电器。不能私拉私接电线、不能在电线上或其它电器设备上悬挂衣物和杂物、不能私自加装使用大功率或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电器设备,如有需要,应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由专业电工进行安装。,不可令电源超负荷工作,15,安全用电与预防措

5、施,3、不能私拆灯具、开关、插座等电器设备,不要使用灯具烘烤衣物或挪作其它用途;当漏电保护器(俗称漏电开关)出现跳闸现象时,不能私自重新合闸。,由专业人员定期检查及维修电器、电闸及插座,16,安全用电与预防措施,在浴室或湿度较大的地方使用电器设备(如电吹风),应确保室内通风良好,避免因电器的绝缘变差而发生触电事故。,17,安全用电与预防措施,确保电器设备良好散热(如电视机、电热开水器、电脑、音响等),不能在其周围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及杂物、防止因散热不良而损坏设备或引起火灾。,18,安全用电与预防措施,带有机械传动的电器、电气设备、必须装护盖、防护罩或防护栅栏进行保护才能使用,不能将手或身体进入运

6、行中的设备机械传动位置,对设备进行清洁时,须确保切断电源、机械停止工作并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事故。,19,安全用电与预防措施,湿手或赤脚不要接触开关、插座、插头和各种电源接口,不要用湿布抹照明用具和电器设备。,手湿时切勿触摸电器、插座,切勿带电清理电器,20,安全用电与预防措施,移动电器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21,安全用电与预防措施,发现电器设备冒烟或闻到异味(焦味)时,要迅速切断电源,通知电工检查和维修,避免扩大故障范围和发生触电事故。发现电线破损要及时更换或用绝缘胶布扎好,严禁用普通医用胶布或其他胶带包扎。,电线破损时必须更换,22,安全用电与预防措施,11.珍惜电

7、力资源,养成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当要长时间离开或不使用时,要确定切断电源(特别是电热电器)的情况下才能离开。,不使用电器时要关闭电源,23,触电急救,脱离电源:立即拉下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若无法及时找到或断开电源,可用干燥的竹竿、木棒等绝缘物挑开电线。,电源未切断前不可解除伤者,若电源未能切断,应用不导电的物体移开电源或电线,24,触电急救,脱离电源:不可直接拉扯伤者,必须首先切断电源。,25,触电急救,脱离电源(警告):切勿用潮湿的工具或金属物拨开电线;切勿用手触及带电者;切勿用潮湿的物件搬动电者;,26,触电急救,检查及现场抢救将触电者移到通风干燥处,解开紧身衣服;检查触电者

8、的口腔,清理口腔的粘液,如有假牙,则取下;就地抢救,如呼吸停止,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若心脏停止跳动或不规则颤动,可进行人工胸外挤压法抢救。不能无故中断;,将伤者移到安全地方,检查伤者的呼吸及心跳,27,触电急救,转送医疗机构打电话呼叫救护车;自己车送医院时,触电者应平躺于车上,不要蜷曲;尽快送往医院,途中应继续抢救;,致电120急救热线,尽快安排触电者送医院抢救,28,电器火灾的处理,电器火灾的紧急处理:立即切断电源,查看有无触电人员,实施抢救;用灭火器或备用灭火砂将火扑灭;无法切断电源时,应用不导电的灭火剂灭火,不要要水及泡沫灭火剂,推荐使用CO2灭火器;迅速拨打110或119报警电话;

9、警告:电源未切断时,切勿把水浇到电气用具或开关上;如果电气用具或插头仍在着火,切勿用手碰及电气用具的开关。发现电线段落在地上,不要用手直接去捡;,29,防雷,雷电产生的强电流、高电压、高温热具有很大的破坏力和多方面的破坏作用,给电力系统、给人类造成严重灾害。1雷电形成与活动规律 雷鸣与闪电是大气层中强烈的放电现象。雷云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摩擦、冻结等原因,积累起大量的正电荷或负电荷,产生很高的电位。当带有异性电荷的雷云接近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击穿空气而发生强烈的放电。雷电活动规律:南方比北方多,山区比平原多,陆地比海洋多,热而潮湿的地方比冷而干燥的地方多,夏季比其它季节多。,30,防雷,一般来说,

10、下列物体或地点容易受到雷击:(1)空旷地区的孤立物体、高于20m的建筑物,如水塔、宝塔、尖形屋顶、烟囱、旗杆、天线、输电线路杆塔等。在山顶行走的人畜,也易遭受雷击。(2)金属结构的屋面,砖木结构的建筑物或构筑物。(3)特别潮湿的建筑物、露天放置的金属物。(4)排放导电尘埃的厂房、排废气的管道和地下水出口、烟囱冒出的热气(含有大量导电质点、游离态分子)。(5)金属矿床、河岸、山谷风口处、山坡与稻田接壤的地段、土壤电阻率小或电阻率变化大的地区。,31,防雷常识,(1)为防止感应雷和雷电侵入波沿架空线进入室内,应将进户线最后一根支承物上的绝缘子铁脚可靠接地,(2)雷雨时,应关好室内门囱,以防球形雷飘

11、入;不要站在窗前或阳台上、有烟囱的灶前;应离开电力线、电话线、无线电天线15米以外。(3)雷雨时,不要洗澡、洗头,不要呆在厨房、浴室等潮湿的场所。(4)雷雨时,不要使用家用电器,应将电器的电源插头拔下。(5)雷雨时,不要停留在山顶、湖泊、河边、沼泽地、游泳池等易受雷击的地方;最好不用带金属柄的雨伞。(6)雷雨时,不能站在孤立的大树、电杆、烟囱和高墙下,不要乘坐敝蓬车和骑自行车。避雨应选择有屏蔽作用的建筑或物体,如汽车、电车、混凝土房屋等。(7)如果有人遭到雷击,应不失时机地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并送医院抢救。,32,三、预防用气安全,(1)行走须知(2)骑车须知(3)交通安全小常识,33

12、,燃料的种类:固体燃料:煤液体燃料:汽油、柴油气体燃料:燃气 我们平时所说的煤气是一种俗称,准确地说,应称为“城市燃气”、“城镇燃气”或直接称为“燃气”。最早的城市燃气是用煤生产的,所以人们称之为“煤气”,称供应燃气的单位为“煤气公司”。,一、燃气是我们生活的朋友,34,二、为什么要安全使用燃气,燃气是我们的好帮手、好朋友,但如果不正确使用,它会成为非常危险的“杀手”,35,燃气的危险性,火灾、爆炸、中毒火灾、爆炸事故火灾:燃气泄漏着火或燃气器具原因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导致火灾。爆炸:燃气泄漏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气氛,遇明火产生爆炸。,36,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爆炸极限:可燃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会

13、形成爆炸性气氛,遇明火就会产生爆炸。天然气:515人工煤气:550液化石油气:1.79.7,37,事例1鼠咬软管燃气泄漏造成燃气爆燃事故:2002年9月6日,凌晨7:00,东城某用户因燃气灶接软管过长,堕在厨柜底部,被老鼠咬断,造成天然气泄漏。用户在使用燃气灶时引发燃气爆炸,一人被烧伤。,38,事例2:使用燃气设备时人员离岗,燃气软管被火焰烤化造成燃气泄漏,引发燃气爆炸事故。,2002年12月26日晨:7:00左右,城区某校学生食堂因炊事员脱岗长达2小时,未及时发现燃气泄漏,炉膛内的火焰引发燃气发生爆炸,将厨房内的厨具、灯具、水管、电线、顶棚、土灶等不同程,39,造成泄漏的原因室内燃气管道及其

14、附件(燃气阀、煤气表、软管等)连接处有泄漏;家用灶、热水器的气密性不符合要求;,40,中毒事故 煤气中毒事故一般都是因为一氧化碳中毒,人维持生命所需的氧气通过呼吸运动进入人的肺,在肺泡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经血液循环系统送到全身。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它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200-300倍,人吸入一氧化碳后,使氧气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从而造成窒息,导致人体器官缺氧损伤,甚至死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煤气中毒”。,41,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危害,42,造成煤气中毒的原因人工煤气泄漏人工煤气中含有大约1020的一氧化碳,如果泄漏,会造成室内一氧化碳浓度上升。燃烧排出的废气 燃气器具(注意:包

15、括人工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器具)的燃烧状况不好,造成燃烧烟气中一氧化碳升高,如果这时烟气排出不畅,将导致一氧化碳在室内积聚。,43,三、如何安全使用燃气,首先,也是最重要的,要学一点燃气的知识,要树立安全使用燃气的观念;购买合格的燃气器具;正确合理的安装;注意对燃气器具进行维护保养;检查燃气管道与燃气器具;正确使用燃气器具;安装使用燃气泄漏报警器,44,四、发生危险该怎么办,发现燃气泄漏当闻到有煤气泄漏的味道时,不要开灯或打开电器开关,不要穿带铁钉的鞋子行走,要迅速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关闭煤气总开关,等积聚的燃气基本散去后,进行检漏,消除泄漏点,或打电话报修。,45,发生燃气泄漏并已着火 应

16、立即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设法关闭燃气阀门切断气源,用灭火器、湿布覆盖等方法灭掉明火,泄漏点泄漏量较大的用湿土或软肥皂等临时堵漏,及时报修。燃气着火或爆炸需要三要素:燃气(可燃物),氧气(助燃物),点火源要避免着火、爆炸,就要防止三要素同时存在。,46,发现有人中毒 当有人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时,应迅速打开门窗,迅速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处,使中毒者逐渐排出体内的一氧化碳。遇到中毒严重者,应及时将其衣领解开,平稳躺好,头向后垂下以便于呼吸,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并及时送有高压氧舱的医院抢救。,47,怎样进行中毒人员的救护?,1、当发现有人天然气中毒时,应先关断气源,打开门窗通风换气,迅速将中毒人员抬

17、离中毒环境,实施人工呼吸,及时送医院抢救。2、使用天然气中毒时的症状如下:轻度:头昏、太阳穴发胀。中度:头昏、眼球胀痛、恶心、四肢无力,坐卧不安。严重:昏迷、呼吸困难、休克、缺氧窒息死亡。反复慢性中毒,会使人健康状况变差,记忆力减退。,48,四、用火安全(冬季防火),进入冬季,在家庭大量的用电生活取暖的同时也增加了火灾危险性,加之冬季天干物燥,是家庭火灾发生比较频繁的季节,如何在这一时期预防家庭火灾,至关重要。那我们如何避免一些火灾的发生呢?下文将讲述冬季防火七大禁忌:,49,一忌生产生活用火方面要忌 进入冬季家庭日常做饭、照明、取暖等用火次数较多,主要是冬季取暖,空调、火炉等取暖设施的使用频

18、率较高,稍有不慎易引发火灾。二忌电气设备安装使用不当和家用电器引发电器火灾。家用电器火灾一类是使用电炉子、电褥子、电水壶等电加热器具时,因使用方法不当或器具本身存在质量问题,造成电加热器具长时间接触可燃物,引起火灾。另一类是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因使用不当或电器设备内部元器件、线路老化等原因,导致其故障发热引起的火灾。在此提醒大家,家用电器出现故障,一定要及时维修,千万不能让电器带“病”工作,以免引发火灾。另外,选好插座对避免火灾同样重要。,50,三忌吸烟 一些居民吸烟不注意消防安全,如大风天气室外吸烟,乱扔烟头,在一些禁火地点吸烟或躺在床上吸烟等,很容易引发火灾事故。四忌儿童玩火 家长

19、们往往对孩子防火教育不够重视,一些小孩在可燃物附近燃放烟花爆竹,用火柴或打火机在住宅内玩火等,都有可能引发火灾事故。五忌存放、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不妥 家庭里经常使用和存放的易燃易爆危险品主要是液化石油气钢瓶、气体打火机以及发胶摩丝等。同时液化石油气、汽油、柴油等危险品的使用和储存也给一些家庭带来了火灾隐患。,51,六忌烘烤衣物 有的家庭为了增加室内温度,经常使用电暖气、电炉子等取暖设备,这类设备的用电量很大,温度也很高,有些人就习惯用它们来烘烤衣物。事实上,这种做法危险性极大,不仅容易烤坏衣物,还容易引发火灾事故。七忌气体泄漏 为了保证冬季室内温度,许多市民将阳台和窗户进行了密封,这直接造成了室内空气无法与室外空气交换。一旦出现煤气、液化气泄漏,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居民在使用煤气时,要确认气体阀门置于关闭位置。如一旦发现煤气漏气,要迅速关闭阀门,打开门窗;切勿惊慌失措,不能动用明火。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时刻注意火灾隐患。,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