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印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80429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7.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印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复印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复印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复印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复印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印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印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复印机能快速、便捷的将文件、图片、书稿等图文资料进行复制,是办公室不可缺少的现代办公设备,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复印机的种类特点由于复印机大都采用静电的方式进行复印,又被称之为静电复印机。新-代复印机从曝光、图文稿件的识别和图像信号的处理等过程中采用了数字技术,这种复印机被称为数码机(复印机)。静电复印技术通常指的是利用静电和某些具有光电导特性的材料(感光鼓)在光的作用下从绝缘体变为导电体这-原理对被摄物(原稿)进行照相并以复印品的形式快速输出的复制技术。在数码复印机中,曝光灯照射到放在原稿台上的原稿,得到的光照图像经过反光镜、镜头等光学系统照射到CCD图像传感器上,CCD将光图像变成电

2、信号,再进行数字信号处理,CCD输出的电信号数字化后,再用数字信号控制激光器对感光鼓进行曝光,使感光鼓形成静电潜像。2、复印机的根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1 静电复印的根本过程静电复印过程可分为七个过程,即:预曝光、充电、图像曝光、显影、转印别离、定影和清洁七个步骤。如图1所示。图1静电复印的根本过程如图2所示为一部典型复印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有关成像和复印的结构图示于图3。图2复印机的整机结构示意图图3复印机的成像和复印相关部件示意图感光鼓是复印机的核心部件,它位于复印机的中心部位,如图4所示。欲取下鼓组件要操作代码程序:翻开前盖,接通电源开关,用细螺丝刀或牙签)触发维修模式开关一面板上会显示S

3、字符,然后操作*-3-*-006,复印机便自动使显影器与鼓组件别离。卸下固定螺钉便可将鼓组件别离。鼓组件的结构如图5所示图4复印机的内部结构(佳能NP-3825)图5鼓组件的结构感光鼓是在旋转的过程中进行复印的,在旋转的过程中,连续复印直至完成一页的复印过程。因而许多零部件都安装在感光鼓的周围,如图6所示。图6感光鼓及相关部件2.2 数码复印机的根本结构CCD图像传感器在曝光系统中的应用数码复印机在图像曝光系统中使用了CCD图像传感。由图像传感器CCD将光图像变成电信号。数码复印机在复印过程采用了激光打印的方式。CCD输出的图像信号经处理后去调制激光器,激光器通过激光束在感光鼓上成像(潜像)。

4、利用打印数据存储器可实现一次扫描屡次打印,从而可大大提高打印速度和质量。原稿的曝光系统如图7所示。曝光灯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移动对稿件扫描,扫描的图像经2、3反射镜后再通过镜头照到CCD感光面上,CCD将光图像变成电信号,在CCD驱动电路的作用下输出图像信号,经信号处理后变成图文信号,再送到激光调制器中去控制激光扫描器。图7数码复印机的原稿扫描系统激光曝光系统激光是由半导体激光器或气体激光器产生的,它具有色纯、能量集中、精度高、寿命长、便于控制的特点。用图像信号去调制激光束,就是将图像中有图文的黑色局部与无图文的白色局部转换成激光束的有无,然后经扫描器照射到感光鼓的外表。图8是激光曝光

5、系统的示意图,它同激光打印机的扫描系统根本相同。激光发射器固定在机器中,它所发射的激光束的方向是不变的,而激光反射镜的方位是变化的。由于反射镜的方位变化使激光束的投射角度变化,经反射镜反射的激光束就会发生变化。反射镜在电机的驱动下旋转,这样-条线-条线的排起来就形成了面,原稿的图像就在鼓感光面上形成了静电潜像。图8数码复印机的图像曝光系统激光扫描的同步系统激光束的扫描必须与原稿的扫描,保持同步才能把一幅图像不失真的复印下来,为此在激光扫描器中设有同步信号检测器件和同步信号处理电路。BD(BeamDetect)检测是在扫描的初始位置设置一个光电二极管,如图9所示,当激光束照射时光电二极管收到激光

6、束的信号表示一行扫描开始了,也可以利用此信号进行纸的对位。图9激光扫描器的同步检测复印机工作原理2023-03-2313:35:45)分类:默认分类|标签:1字号大中小订阅数码复印机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通过电荷耦合器件(即CCD)将原稿的模拟图像信号进行光电转换成为数字信号,然后将经过数字处理的图像信号输入到激光调制器,调制后的激光束对被充电的感光鼓进行扫描,在感光鼓上产生静电潜像,再经过显影、转印、定影等步骤,完成整个复印过程。数码式复印机相当于把扫描仪和激光打印机融合在一起。半导体原理半导体原理就是在静态、或加反向电压时为绝缘体:而在加正向电压时味道体。复印机用的感光鼓材料那么是感光型半导体

7、:即在暗态时(不受光)为绝缘体:而在亮态(受光)时为导体。图3所示。总结:复印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光导体的电位特性,在光导体没有受光照的状态下进行充电,使其外表带上均匀的电荷,然后通过光学成像原理,使原稿图像成像在光导体上。有图像局部因没有受到光照(相当于暗态),所以光导体外表仍带有电荷,而无图像区域那么受到光照(相当于亮态),所以光导体外表的电荷通过基体的接地,使外表的电荷消失,从而形成了静电潜像。再后是通过静电原理,使用带有极性相反电荷的墨粉,使光导体外表的静电潜像转化成为光导体外表的墨粉图像。最后,仍然通过静电原理,将光导体外表的墨粉图像转印到复印纸外表,完成复印的根本过程。第二章复印机的

8、工作过程复印机的工作过程及各部件如以下图所示:复印机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局部:(按照复印顺序)充电部件(高压发生器、电极架、电机丝)使感光鼓外表均匀地带上电荷:曝光部件(扫描曝光灯、反光镜、镜头)使感光鼓外表按照原稿图像,形成图像的反转电位潜像:显影部件(显影器、高压发生器)将感光鼓外表的电位潜像转化为墨粉图像:送纸部件(马达、搓纸轮)马达带动搓纸轮将复印纸送入机内,为下一步将鼓外表的墨粉图像转印到纸上做准备:转印部件(高压发生器、电极架、电极丝)通过转印电极使复印纸外表带上均匀的与墨粉电荷相反的电荷,将感光鼓上的墨粉图像转印到复印纸上。别离部件(高压发生器、电极架、电机丝)由于复印纸和

9、感光鼓外表均带有电荷,而且极性相反,所以复印纸在复印过程中不易从感光鼓上分开。因此要将完成复印的复印纸顺利从鼓上分开,需要采取别离的措施。早前的复印机采用机械别离,但易卡纸:当前的复印机均采用电流别离。其中别离电流含有高频交流和固定直流成分.清洁部件(清洁器)将感光鼓外表的残留墨粉清洁干净,为下一复印做好准备工作。所有复印机都不可能通过转印将感光鼓外表的墨粉完全转印到复印纸上。所以,鼓外表均有残留墨粉,不进行清洁,那么影响以后复印品质量。定影部件(定影热棍、压力棍、加热器)复印纸上的墨粉图像通过定影固定在复印纸上,以便于保存。假设不经过定影,复印纸上的图像一碰就掉落。(所以定影需要一定的温度和

10、压力)复印机的过程同时还包括许多辅助过程,主要有:消电部件(全面曝光灯)将感光鼓外表的残留电位去除,为以后的复印做准备。否那么复印品会有残留图像或底灰。删边部件1像间像边消电灯)复印品均有前端、前后侧、后端或缩小局部的空白,所以需要通过像间像边消电灯将不需要的感光鼓外表电位去除。第三章复印机的机械结构复印机的机械结构通过其工作过程如以下图所示:复印机机械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局部:1. 光学成像系统主要由曝光灯、反光镜16或14块)、光学镜头组成。其作用就是将原稿成像到感光鼓上,所以,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直接影响复印品的质量。光学系统的清洁保养和考前须知将在后面的章节详细讲解。2. 感光鼓及成像系

11、统主要由感光鼓、充电电极、转印电极、别离电极以及像间、像边消电灯和全面消电灯组成其作用就是将光学成像系统在感光鼓外表成像的光学图像转化为电位潜像;再将感光鼓上的墨粉图像转印到复印纸上;然后将复印纸从感光鼓上顺利剥离下来完成原稿到复印品的过程。3. 显影系统主要由加粉马达、墨粉盒、显影磁棍、磁棍刮片、墨粉搅拌器、墨粉输送螺旋杆、传动齿轮组成。其作用是加粉马达将墨粉盒内的墨粉通过墨粉输送螺旋杆送入显影器内,然后墨粉搅拌器将墨粉进行充分搅拌使墨粉带上电荷后吸附在显影磁棍上,磁棍上墨粉的厚度由磁棍刮片控制。最后通过感光鼓外表的电荷将磁棍外表的墨粉吸附到感光鼓上形成感光鼓墨粉图像。4. 送纸系统主要由送

12、纸马达、搓纸轮、纸盒、传动齿轮组成。其作用就是将复印纸送入机内,为下一步将鼓外表的墨粉图像转印到纸上做准备.、5. 清洁系统主要由清洁刮片、回收棍、废粉传动螺旋杆、废粉盒、传动齿轮组成。其作用是清洁刮片将感光鼓外表的残留墨粉刮下来,然后通过回收棍、废粉传动螺旋杆将废粉收集到废粉盒。因为所有复印机都不可能通过转印将感光鼓外表的墨粉完全转印到复印纸上。所以,鼓外表均有残留墨粉,不进行清洁,那么影响以后复印品质量。6. 定影系统主要由定影热棍、压力棍、加热灯管、热敏电阻、过热保护开关、传动齿轮组成。其作用就是通过加热灯管将热棍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此温度值由热敏电阻控制。然后利用热棍和压力棍之间的压力将

13、复印纸上的墨粉熔化后固定在复印纸上。传动系统主要由主马达、扫描灯架马达、镜头马达、送纸马达和显影马达(后两种一些复印机没有)、传动齿轮、传动链条(皮带或钢丝绳)组成。主马达驱动感光鼓、输纸机构、清洁器、定影器、显影器和送纸机构(一些机型由独立马达驱动);镜头马达控制镜头按不同的比例前后移动,保证复印品效果;灯架马达驱动灯架的前进和后退,同时也要保证灯架的移动与感光鼓的转动同步(具体如何实行后面章节详细讲解);送纸马达那么驱动搓纸轮将纸送入机内;显影马达那么驱动显影器的转动,将墨粉同步输送到磁根上(如何、为何实行同步后章节详述)。7. 输纸系统主要由输纸导棍、输纸轮、输纸皮带、树枝风扇、输纸导板

14、组成。复印纸被搓纸轮送入复印机到定影后出复印机完成,除了送纸、转印、定影过程外,需要其他的辅助过程,而输纸系统就是实行复印纸在复印机内正常传输必不可少的局部。当然,这里也涉及复印纸的定位、同步问题,同样在后面的电气章节进行论述。第四章复印机的电气结构复印机的电气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局部:电源局部主要由电源线、开关、交流到直流转换开关电源组成。开关电源的作用是将通过电源线提供的外部交流电源,转换为复印机控制局部需要的直流电源,直流电源一般均采用多组不同电位的输出(常见为24V、12V、5V)。24V提供传感器、马达、电磁离合器等输出部件的电源;12V-提供控制板等部件的电源:5V一一二极管、控制

15、板内芯片、传感器等的电源。控制局部主要由主控制板、曝光灯控制板、马达控制板等组成。主控制板控制复印机的整个复印过程。曝光灯控制板根据原稿的不同浓度控制曝光灯的发光强度。马达控制板根据不同的复印倍率控制扫描灯架、镜头的位置和前进后退速度(一些机型此控制局部集成在主控制板内)。高压局部:高压发生器根据主控制板的指令,提供复印过程所需的充电、转印、别离、显影偏压、栅极偏压、消电和预转印(一些机型没有)的高压。显示局部:主要部件为操作面板。自动测试局部主要由自动浓度传感器、原稿尺寸传感器组成。自动曝光、自动浓度传感器探测不同的原稿浓度获得不同的电位传输给主控制板,然后主控制板给曝光灯控制板不同的指令,

16、控制曝光灯的发光强度,到达最正确的复印效果。自动选纸和倍率原稿尺寸传感器探测不同的原稿尺寸大小获得不同的组合传输给主控制板,然后主控制板根据不同的组合:1、根据己选择的倍率选择与原稿尺寸相同的纸路;2、根据已选择的复印纸尺寸选择适宜的倍率.传感器局部主要由扫描灯架原始位置传感器、镜头原始位置传感器、纸路传感器、对位传感器、出纸传感器、无纸传感器、纸尺寸传感器等组成。第五章复印机的调整复印机的调整分机械调整和图像、电气调整两大局部一、机械调整:光学系统调整光学系统的调整主要是:全程扫描灯架和半程扫描灯架之间距离的调整(其它诸如反光镜的倾仰角本教程强烈建议不能调整)。此调整-般在以下情况下需调整:

17、更换扫描灯架钢丝绳:复印品与原稿间存在倍率差异;复印品模糊。不同型号复印机调整的标准位置不同,具体机型的调整以该机型的维修手册为准!显影器磁穗高度调整显影器磁硬高度会随着磁棍的老化、磁棍刮片的磨损而改变,磁穗高度的高和低均影响复印品质量。不同型号复印机调整的标准位置不同,具体机型的调整以该机型的维修手册为准!定影器压力调整:定影压力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复印品的质量才有保证,过大那么容易引起复印纸皱褶:过小那么容易定影不老。定影器压力调整在以下情况需调整:复印品定影不老,内容一擦就掉;复印纸出现皱褶,复印品不平整。定影器压力的测试如下:复印机正常工作中复印一张A3全黑版,待复印品一出定影器口立即关机

18、,让复印纸在机内停留15秒钟左右取出复印纸,其效果如以下图所示:尺寸宽度b4.00.5mma-c0.5mm或更少调整标准如上表二、图像、电气调整:光学图像调整光学图像调整主要是:图像前端空白、图像对位、图像删边、图像倍率、曝光灯亮度的调整。图像前端空白调整:复印品的前端空白目的为防止卡纸,所以前端空白必须但有一定的范围,一般复印机的空白为1.5(5mm。图像对位调整:复印机的对位是指复印纸与感光鼓的同步情况,可以通过调整使复印纸提前或滞后,从而满足复印品的前端空白在范围内。图像的删边调整:此调整主要使复印品的两侧图像完整;假设是套色复印机,那么为了两种或以上的几种颜色在复印中保持一致,不产生套

19、印的漏印或重叠。图像倍率调整:微调镜头或反光镜位置,使复印品的倍率到达标准(局部机型没有此项调整)。曝光灯亮度调整:在曝光灯和感光鼓老化的情况,可以通过调整曝光灯的亮度获得满意的复印效果。电气调整电气调整主要是:电极丝高度、充电电位上下、显影偏压的调整。电极丝高度调整:更换电极丝后应进行高度调整,虽然每种机型的标准不一,但是要求都是不能离感光鼓太近,否那么感光鼓容易老化或被强电击穿。充电电位的调整:除非更换的主控制板或高压发生器,否那么尽量不要调整。或在一定的根底后,小范围微调(假设是在高压发生器上的电位器,那么强烈建议不做任何调整)。显影偏压的调整:显影偏压的上下直接影响复印品浓度的深浅,具

20、体的调整应参照特定机型的维修手册进行!不同型号复印机调整的标准和方法不同,具体机型的调整以该机型的维修手册为准!第六章复印机的自诊断功能复印机的自诊断主要有两大功能:即元器件输入、输出诊断和故障代码自诊断。一、输入输出自诊断:复印机的自诊断需要先进入维修调试状态。如何进入维修状态各维修手册均有详细介绍。输入诊断那么是在复印机进入维修状态的根底上,输入相应的代码,然后改变各传感部件(光电遮断传感器、微触开关、热敏电阻等)的通断状态到达检测它们的工作是否正常。不同机型的代码不同,同一品牌不同型号的代码相近但略有不同,所以应参考各自的维修手册进行测试。输出诊断那么是在复印机进入维修状态的根底上,输入

21、相应的代码,判断各输出零部件(马达、电磁离合器、维电离合器、)是否有相应的动作,从而判断它们的工作是否正常。不同机型的代码不同,同一品牌不同型号的代码相近但略有不同,所以应参考各自的维修手册进行测试。具体的代码指令维修手册都有具体说明。二、故障代码自诊断:复印机在运行中都会对不同的零部件的运转进行实时监控,如果某-零部件的输入、输出异常,那么在复印机的操作面板上显示相应的代码,较常见的故障代码-般有卡纸、门开关、缺墨粉、废粉满等用户可以自行解决的故障。其它一些涉及元器件损坏的代码诸如:曝光异常(灯断、温度保险熔断丝断、曝光灯控制器不良等)、定影异常(定影灯断、热敏电阻不良、固态继电器不良、定影

22、温度保险开关不良、控制板不良等);扫描灯架移动异常(电机不良、钢丝绳不良、灯架传感器不良、马达控制板不良等);传动异常(主马达不良、马达驱动板不良、电源板不良、控制板不良等)等等,那么需要维修人员检查获更换零部件后才能解决。具体的故障排除那么将在后面的章节举例分析。第七章复印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复印机的常见故障主要分零部件及控制故障和图像质量故障二大类.没有一定电路知识根底的读者,请勿采用开机状态下测量各输出端子电压的方法,防止万用表表棒短路引起线路板烧坏!一、零部件及控制故障零部件及控制故障主要包括:马达运转不良、控制线路板指令有误、传感器信号不良、电磁离合器工作失常、电源供给不良、操作指令失

23、效、面板显示异常以及安装不良或机械零部件的正常磨损等等。马达运转不良故障表现:马达的运转不良就是主机、灯架、镜头、显影、加粉、搓纸等马达(某些型号不包含以上所有马达)不能启动或虽然启动但扭力缺乏或转速不均匀。故障原因:启动电容不良(仅限交流马达);马达线圈断路;某一组线圈断路:马达内磁性锭子磁力不足;线路或接插件接触不良:马达控制板不正常(后面讨论)。故障排除:用万用表电阻档检测马达线圈的通断情况(在关机状态下),排除线圈的故障可能;在开机状态下,用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检测线圈端子的电压变化,判断控制信号是否正常:假设是交流马达那么应检测启动电容有否损坏。最后假设是有备件更换后即可解决。控制线路

24、板指令有误故障表现:主机、马达、曝光灯、继电器等控制线路板给相对应的输出部件动作的驱动信号没有或不正常。故障原因:控制板中元器件损坏或不良:电源供电没有或异常:线路或接插件接触不良等故障排除: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检测电源部件输出是否正常,排除电源供电的故障可能:按照故障代码显示判断可能出现故障的控制线路板,然后判断其输出是否正常(根据具体的线路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检测相应输出端子的电压变化)。假设属于控制板问题,一般情况仅作零件更换。传感器信号不良故障表现:光电遮断型传感器的输出为常开或常闭:光电池型、热敏电阻型的输出为高于或低于阈值:微触开关型的接触为常通或常断。故障原因:电源供电异常:元器件不

25、良:线路或接插件接触不良。故障排除:判断供电情况参照第2条,元器件的判断主要判断其输出情况。光电遮断型为非高即低电平输出(一般为5V或0V);光电池型、热敏电阻型为高至低电平范围输出(一般为05V,但有一定的高低阈值):微触开关型为非断即通输出(开关闭合与断开)。所以了解以上特性,即可用万用表针对性测量解决。复印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续-)电磁离合器工作失常故障表现:电磁离合器不工作;工作但吸合不正常。故障原因:电源供应异常:电磁离合器线圈断路:离合器内有油污影响吸合力:吸合后不能按时断开。故障排除:检测电源供电在前面已经讲解:检查电磁离合器线圈的通断在前面马达一条也已讲解:离合器有油污那么将离

26、合器从复印机中拆下,然后将其分解用酒精进行清洁,如何分解请仔细观察后进行,恢复那么是分解的逆步骤。电源供应不良故障表现:复印机不工作:无显示;显示但不正常:多处零部件不能正常工作故障原因:外部电源没有;电源线不良:电源部件内元器件损坏或焊点不良:线路及接插件接触不良。故障排除:用万用表交流电压250V档检测电源插座是否有220V供电:检测机内电源部件是否有220V供电:用直流50V档检测电源部件是否有直流输出24V、5V(不同机型有12V或-12V等的直流输出);检测各部件的直流供电是否正常;检查电源部件印刷线路板的焊点是否良好,否那么用电烙铁将焊点重焊。操作指令失效故障表现:操作面板的所有按

27、键动作无效。故障原因:机器出现过热、过压、漏电、负荷过重等非常规故障情况下的自动保护:面板内按键常通。故障排除:根据故障代码显示,先解决故障然后解除保护功能:检查面板内按键是否有常通。面板显示异常故障表现:面板显示发光二极管常亮、不停闪烁或不亮。故障原因:电源供电:面板按键;闪烁指示灯相应部件。故障排除:电源供电是否正常(5V);面板按键接触是否正常;指示灯闪烁的部件工作是否正常。安装不良或机械零部件的正常磨损故障表现:机器运转声音异常;复印品质量有疵病:走纸不顺畅或经常卡纸。故障原因:安装不到位;零部件有磨损;易损件寿命:传动部件的润滑。故障排除:检查各部件安装是否到位;检查各传动零部件的润

28、滑和磨损情况;检查易损零部件寿命情况。复印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续二)二、图像质量故障图像质量故障主要是复印品出现全黑、全白、底灰(深、浅)、黑条、白条、重影、模糊、定影不牢、卡纸等现象。以下故障分析均按复印过程进行解析,故障原因和排除中列举了可能出现的原因和排除方法。假设任何其中一项就将故障排除,那么不必继续其他的检查。全黑故障表现:复印品没有任何文字(或隐约有文字),但整版全部为均匀的黑版。故障原因:曝光灯断;曝光灯温度保险丝熔断:反光镜位置(倾斜角度)不对;光路被遮断:消电电极丝不良施乐机型较多);显影偏压不良:感光鼓接地不良:曝光灯或主控制线路板异常;高压发生器及转接线不良。故障排除:用

29、万用表电阻档检查曝光灯和曝光灯温度保险丝的通断:检查反光镜的倾斜角度是否正确(可用手电筒照射代替曝光灯,检查在感光鼓上是否有成像的亮光);检查光路之间是否有异物遮断:检查消电电极丝、电极座是否断或击穿施乐机型较多):检查显影偏压是否有输出(万用表的直流电压100oV以上档);用万用表电阻档检查感光鼓接地情况。假设以上所有情况均正常,但故障仍不能排除,那么考虑更换曝光灯或主控制线路板。注意!反光镜倾斜角度的调整需要专用工具,因此强烈建议读者不作此项调整!全白故障表现:复印品没有任何文字,白纸一张。故障原因:充电电极丝断或电极座漏电:像间像边灯组件常亮;显影偏压不良;显影器不转:感光鼓不转:转印电

30、极丝断或电极座漏电:高压发生器有无输出;光路漏光。故障排除:常用的方法是:复印使复印纸介于转印电极时关机,查看感光鼓上是否有墨粉图像。假设有墨粉图像那么转印电极或转印电极的高压局部有故障,检查电极丝是否断;转印电极绝缘座是否击穿(判断电极座的击穿一般是查看有否击穿点、闻有否焦糊味);高压局部有否输出:高压连接线和接插件接触是否良好假设没有墨粉图像那么检查显影组件是否运转;感光鼓组件是否运转:像件像边灯组件是否常亮;充电电极丝是否断、充电电极绝缘座是否击穿:光路是否有漏光(主要是镜头后的遮断局部没有安装或保护局部损坏);高压局部有无输出:控制线路板有无输出:电源局部供电是否良好等等。底灰(深、浅

31、)故障表现:底灰是复印机的专业用语是指复印品无图像区有比拟均匀的墨粉点。底灰的深浅那么是根据墨粉点的深浅划分。故障原因:曝光灯的亮度或老化;光路污染:感光鼓老化;清洁刮片或电磁铁不良:消电灯或消电电极不良:充电高压过高:显影偏压不良:自动曝光浓度调整不良。故障排除:用工业酒精清洁光路(清洁光路的根本要点是不能用干的布或纸在反光镜或镜头来回擦,以免将反光镜或镜头的镀层擦毛,影响成像质量);复印完成后检杳感光鼓上是否有残留墨粉,假设有检查清洁刮片或电磁铁:消洁消电灯或消电电极;清洁曝光灯或调整曝光灯的亮度:调整充电和显影偏压的范围(佳能品牌均有调整代码,施乐及其它机型一般需要专用机具);用标准测试

32、版进行图像密度、灰度等级的自动曝光浓度调整:判断曝光灯和感光鼓的老化情况.复印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续三)黑条故障表现:复印品有横向或纵向的黑色线条。故障原因:光路污染或有杂物阻挡;曝光灯或馈线有断点:充电电极污染;感光鼓损坏:清洁刮片不良;显影磁棍墨粉或载体的覆盖情况;像间像边灯组件发光二极管不良或污染:对位棍污染:转印导板污染;定影上下棍污染或损坏。故障排除:根据黑条的纵、横向判定故障的发生区域。清洁光路中的反光镜、防尘玻璃:清洁电极座、架和电极丝(假设有栅极丝更应清洁);清洁像间像边灯组件并检查其工作是否正常;检查清洁刮片情况;清洁对位棍、转印导板;检查磁棍我体或墨粉的覆盖情况;检查感光鼓

33、是否有损伤;检查定影棍是否污染或损伤。假设黑线的产生伴随曝光灯的熄灭那么检查曝光灯和馈线是否有断点。白条故障表现:复印品有横向或纵向的白色线条(漏印)。故障原因:充电、转印电极的污染:显影磁棍的墨粉覆盖不匀(或没粉);感光鼓有损伤;像间像边灯组件不良;光路漏光或周围有光线照射到感光鼓上;定影上棍或导板有异物或损伤。故障排除:检查周围环境的光照射情况,清洁充电和转印电极的绝缘座和电极丝;检查像间像边灯组件的发光二极管有否个别常亮现象;检查显影磁棍的墨粉覆盖情况,没粉或不均匀那么进行处理;检查感光鼓是否有损伤:检查复印纸是否有受潮:检查定影上棍或导板是否有异物或撮伤。黑点(斑)故障表现:复印品有规

34、律或不规律的墨粉点或斑。故障原因:根据黑点或黑斑的特征进行分析。1、固定或有周期:稿台玻璃脏:感光鼓损伤:磁棍损伤;定影棍损伤。2,无规律:显影组件喷粉:清洁组件漏粉。故障排除:根据复印品黑点或黑斑的特征进行分析。复印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续四)黑条故障表现:复印品有横向或纵向的黑色线条。故障原因:光路污染或有杂物阻挡:曝光灯或馈线有断点:充电电极污染:感光鼓损坏:清洁刮片不良;显影磁棍墨粉或载体的覆盖情况:像间像边灯组件发光二极管不良或污染;对位棍污染:转印导板污染:定影上下棍污染或损坏。故障排除:根据黑条的纵、横向判定故障的发生区域。清洁光路中的反光镜、防尘玻璃;清洁电极座、架和电极丝(假设

35、有栅极丝更应清洁):清洁像间像边灯组件并检查其工作是否正常;检查清洁刮片情况:清洁对位棍、转印导板:检查磁棍载体或墨粉的覆盖情况;检查感光鼓是否有损伤;检查定影棍是否污染或损伤。假设黑线的产生伴随曝光灯的熄灭那么检查曝光灯和馈线是否有断点。白条故障表现:复印品有横向或纵向的白色线条(漏印)。故障原因:充电、转印电极的污染:显影磁棍的墨粉覆盖不匀(或没粉);感光鼓有损伤:像间像边灯组件不良;光路漏光或周围有光线照射到感光鼓上:定影上棍或导板有异物或损伤。故障排除:检查周围环境的光照射情况,清洁充电和转印电极的绝缘座和电极丝:检查像间像边灯组件的发光二极管有否个别常亮现象:检查显影磁棍的墨粉覆盖情况,没粉或不均匀那么进行处理;检查感光鼓是否有1员伤;检查复印纸是否有受潮:检查定影上棍或导板是否有异物或损伤。黑点(斑)故障表现:复印品有规律或不规律的墨粉点或斑。故障原因:根据黑点或黑斑的特征进行分析。1、固定或有周期:稿台玻璃脏:感光鼓损伤:磁棍损伤:定影棍损伤。2、无规律:显影组件喷粉:清洁组件漏粉。故障排除:根据复印品黑点或黑斑的特征进行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