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只有一个地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92458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只有一个地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9《只有一个地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9《只有一个地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9《只有一个地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9《只有一个地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9《只有一个地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只有一个地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9只有一个地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写“莹、裹”等12个字,会写“晶莹、摇篮”等20个词语。2 .默读课文,能找出关键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说出课文表达的观点。3 .能理解课文是怎样有理有据、一步步说明主要观点的,激发学生保护地球意识。4 .能结合生活现象,设计环保宣传标语,并与同学交流。教学重点:1.默读课文,能找出关键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说出课文表达的观点。5 .能理解课文是怎样有理有据、一步步说明主要观点的。6 .能围绕主要观点结合实际,搜集资料,设计环保宣传标语。教学难点:能理解课文是怎样一步步说明这个观点的,激发学生保护地球意识。课时安排

2、: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任务驱动一一发布“召集令”1.发布召集令:在“世界地球日”这一天,我们学校将从各班选派“环保宣讲员”前往东富康广场做一场主题为“只有一个地球”的宣传,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场“我是小小宣讲员”的学习练习准备。7 .召集令内容:活动时间:11月24日12月3日活动流程&要求:(1)流程:本课上完后,根据学到的本领完成一个只有一个地球的宣讲视频,作品扫描下方二维码上传。(2)要求:朗读通顺,字音准确;观点明确,弄明白主观点和分观点之间的关系;有说服力;添加适当的表情和动作。活动奖励:(1)提交有效内容,即可获得六(2)班语文老师认证的“小小宣讲员”奖状。(2)评选

3、优秀作品,可获得年级“小小宣讲员”荣誉证书。(3)年级评选出来的优秀视频,发布在学校公众号上。【设计意图:我们以“我是小小宣讲员”这一“任务驱动”形式展开教学,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文章主要观点,理清文章表达顺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科学严谨等教学目标融入其中,引导学生习得关注关键词句,体会表达效果,在宣讲中加以灵活运用的方法。最后与学生生活联结,录制宣讲视频,使得学生学以致用。】二、巧搭支架,巧学妙招一一思辨怎样的宣讲才有说服力1.观看视频,思考学习小妙招Q2.辨析交流宣讲小妙招。交流一:朗读字正腔圆,通顺流畅;交流二:观点明确;交流三:有一定的说服力。三、任务一:我是字正腔圆的“宣讲员”1

4、 .字词过关出示生字词:无私慷慨资源贡献毁坏滥用枯竭设想填空并朗读:两导两练做一个字正腔圆的“宣讲员”,给自己点亮星星吧!2 .刚才同学们提出来,这些字词理解上有困难,我们一起来看下。预设:慷慨联系上下文: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找近义词:能换一个词语吗?(大方、毫不吝啬等)滥用出示字典中“滥”的解释(见右图)在“滥用中应选择第二个解释:不加选择、不加节制地用可再生资源:联系上下文: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像这样来自大自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可再生资源。有可再生资源,就有不可再生资源,那不可再生资源是不是无法再

5、生呢?联系上下文: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不可再生资源是指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设计意图: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教师应该教学生阅读的方法。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在于让学生迅速熟悉课文的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筛选出课文关键信息的句子,紧紧围绕“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这一单元语文要素展开学习,引导学生落实语文要素,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四、任务二:我是观点明确的“宣讲员”1 .明确主要观点:(I)通读全文,找到主要观点。要完成只有一个地球的宣讲,你最希望听众明白什么?(只有一个地

6、球,也就是我们的课题。)课题说我们的地球只有一个,那么最主要的观点是需要我们干什么?核心意图就是告诉我们,地球只有一个,需要我们好好保护。(第9段)(2)自由朗读第九段,标出每句话的序号,概括每句话的意思。(3)梳理:最能体现“只有一个地球”意思的主要观点一一第三句: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2 ,梳理概括内容:过渡语:课文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呢?为了解决同学们刚才提出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根据主要观点来分段表述的?(1)学习提示:(表格填写)默读课文,圈画关键句。结合关键句,概括段落内容。合并内容相关的段落,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2)交流汇报:我们通

7、过梳理发现,课文第九段第一句对应第五、六、七自然段,第九段第二句对应第三、四自然段,第九段三四句对应主要观点。通过描绘地球美丽渺小、资源有限,以及人类无法移居这三个方面说明了“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个观点。【设计意图: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教师应该教学生阅读的方法。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在于让学生迅速熟悉课文的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筛选出课文关键信息的句子,紧紧围绕“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这一单元语文要素展开学习,引导学生落实语文要素,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3 .厘清主观点和分观点之间的关系:这个观点是怎么样一步一步得出的呢?作为宣讲员,我们的

8、思维必须要缜密,“美丽渺小”“资源有限”“无法移居”这三个观点与主观点之间有什么联系?通读课文,与同桌讨论。4 .小结:孩子们,我们发现文章中的结论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一步到位的。三个分观点支撑主观点,形成了递进关系。前因后果,逐层推进,这样让论证更有说服力。【设计意图:理清思路是理解文章的枢纽,是形成阅读能力的一项根本性技能,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把理清思路、概括主要内容、把握主要观点视为教学的一个突破口是很重要的。】第二课时一、重温情境,任务驱动一一再现“召集令”1.召集令:在“世界地球日这一天,我们学校将从各班选派“环保宣讲员”前往东富康广场做一场主题为“只有一个地球”的宣传,上节课我们

9、进行了“我是字正腔圆的宣讲员”和“我是观点明确的宣讲员”的练习,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有说服力的环保宣讲员Q2、复习回顾。【设计意图: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一个充满疑问的情境,这样学生才有学习的动机,才能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的愿望。重温情境,让学生再次进入到学习任务中,回顾课文内容和主要观点,既体现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的落地,也引发学生对这一观点的得出有所思考,为下文深入品读作铺垫。】过渡:上节课我们梳理了宣讲思路,但怎么样能让我们讲得更加令人信服、给人启迪,鼓舞人心、给人力量呢?这就需要我们理解作者是怎样有理有据、一步步得出“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10、需要我们理清每个部分间的前后逻辑关系。(聚焦结论寻证据)二、任务一:探索宇宙,发现“地球之美”1、默读第一自然段,用横线划出宇航员发出了什么感叹?预设: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朗读指导)过渡:有理有据地表达一个观点,需要用准确的、严谨的、富有逻辑性的语言来表达。2、理解关键词:(1)播放视频,认识“晶莹的球体”“蓝白相互交错的纹痕”“水蓝的的纱衣(形状和颜色)(2)补充资料:杨利伟第一次到太空看到地球,他是这样说的(出示)“来到茫茫太空,我看到了神奇美妙的景色。舷窗外,阳光把飞船的太阳能帆板照得格外明亮,下面就是人类居住了一万多年的美丽的地球。蔚蓝色的

11、地球披着淡淡的云层,长长的海岸线在大陆和海洋间清晰可辨。飞船高速飞行着,一会儿白天,一会儿黑夜。黑白交替之间,地球的边缘仿佛镶了一道美丽的金边,景色十分迷人。”一一杨利伟在“神舟5号”上赞叹。(3)联系生活理解:母亲摇篮(打比方)3、交流:地球在我们心中的位置,你会用哪一个词来形容?(美丽、伟大、无私、不可替代等)小结:刚才我们品读了重点句子,圈画了关键词,发现运用恰当的语言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可以让表达更生动,更能说明观点、吸引人。所以我们在宣讲的时候也需要特别关注这些句子。因为特别的意思,需要有特别的表达。特别的表达,有着特别的意蕴。4、模拟宣讲评价标准:(1)根据情感的变化,运用合适的语速

12、、语调。(2)表达有逻辑性,表示主要观点的句子语气要强烈。(3)表达准确生动、有吸引力。【设计意图:由宇航员的感叹入手,让学生探索发现地球的美丽,同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视频、图片、文字材料以及联系生活想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让学生真实、具体地感受地球的美丽壮观,从而拉近了学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过渡:我们从宇航员的感叹中感受到了地球的美丽,那为什么“我”一直在地球上,却没有这样的感叹?三、任务二:关注现实,发现“地球危机”1、讲好“地球之小”一一危机一(1)默读第二自然段,用横线划出本段的关键语句。预设: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2)理解关键词句:“半径约为6400千米”(列数字)同茫茫宇宙相比(作比较)一一联系学过的课文宇宙生命之谜(地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