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辐射采暖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05606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7.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板辐射采暖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地板辐射采暖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地板辐射采暖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地板辐射采暖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地板辐射采暖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板辐射采暖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板辐射采暖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板辐射采暖施工作业指导书L适用范围12 .作业准备13 .施工准备14 .施工要求25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26 .施工要求47 .劳动组织118 .材料要求119 .设备机具配置1210 质量控制与检验1311 安全生产及成品保护14XX南站站房工程地板辐射采暖施工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适用于XX南站站房工程地板辐射采暖工程施工。2 .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在开工前技术人员认真学习设计图纸,依据规范结合实际情况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弄清相关技术问题。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培训,持证上岗。3 .施工准备做好物资、人员的准备工作,密切关

2、注现场施工情况,达到施工条件,根据进度安排及时组织人、机、料进场。提前准备好需与其他专业施工配合的准备工作。4 .施工要求4.1 施工技术要求4. Ll填充层内铺设的发热管不应有接头,隐蔽前现场查看。5. L2管道隐蔽前必须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L5倍,且不小于0.6Mpa,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Ih压力降不大于O.05Mpa,且不渗不漏。6. 1.3加热管弯曲部分不得出现强制折弯现象,曲率半径应不小于管外径的8倍;7. 1.4分集水器的型号、规格、公称压力及安装位置、安装高度符合设计要求,应对照图纸及产品说明书检查;填充层浇筑前检查防潮层、防水层、绝热层及伸缩缝应符合设计要求;5 .

3、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5.1 施工区域XX南站站房工程地板采暖可分为四个施工区域:西站房站台层、西站房高架层、高架候车厅、东站房站台层,施工时按照区域划分进行施工。5.2 工艺流程地板采暖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图1:地板采暖施工工艺流程图6 .施工要求6.1 施工准备施工时不宜与其他工种交叉施工作业,所有地面留洞、预埋工作应在填充层施工前完成;按设计要求,对管、管件、配套材料进行检查,均符合要求;施工现场的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P;在低于Ot的环境下施工时,现场应采取升温措施。6.2 绝热层的铺设铺设绝热层的地面应平整、干燥、无杂物;墙面根部应平直,且无积灰现象。绝热层的铺设应平整,绝热层相互间结合应严

4、密。直接与土壤接触或有潮湿气体侵入的地面,在铺放绝热层之前应先铺设一层防潮层。地面平整与否,会影响到绝热层的铺设质量和加热管的安装质量。如不平整度较大,应用适当方法找平(找平层不能松散)。绝热层结合应紧密,多层绝热层要错缝铺放。6.3 铝箔保护层及钢丝网施工6.3.1 铝箔铺装应平整,搭接严密;绝热层及铝箔铺设完毕后,即可铺设钢丝网,钢丝网应铺设平整,铺设时应避免破坏铝箔纸;6.3.2 钢丝网铺设应搭接严密,接缝处用铁丝绑扎,并用钢卡固定于地面,增强其整体强度,以便于安装和固定盘管。6.3.3 铝箔、钢丝网接头处搭接情况,搭接长度不宜过短或者过长。钢丝网的作用是固定管道,所以必须固定牢固,否则

5、不利于管道固定;绝热层一般采用聚苯板,聚苯板易于损坏,操作中注意保护。6.4 管道敷设1.1.1 4.1管道应按设计图纸标定的管间距和走向敷设,加热管应保持平直,防止管道扭曲;弯曲管道时,圆孤的顶部应加以限制,并用管卡进行固定,不得出现“死折”;管道管径、间距和长度符合设计要求,间距偏差不大于IOmmo1.1.2 4.2埋设于豆石混凝土填充层内的管道不应有接头;若有管道损坏必须增设接头时,应先报监理工程师,提出书面补救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增设接头时,应根据加热管的材质,采用热熔或电熔插接式连接,或卡套式、卡压铜质管接头连接,并应做好密封。铜质管宜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埋设于豆石混凝土填充

6、层内的接头均应在竣工图上做好标示,并记录归档。1.1.3 管道敷设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固定,固定方法采用扎带将管道绑扎在铺设在绝热层上表面的钢丝网上。1.1.4 管道环路布置不宜穿越填充层内的伸缩缝;必须穿越时,伸缩缝处应设长度不小于20Omm的柔性套管。1.1.5 加热管应做到自然释放状态,不允许出现扭曲现象,以免管道处于非正常受力状杰,影响加热管的使用寿命。加热管安装的环境温度与弯曲半径有关,弯曲半径过小,会造成机械损伤和弯处“死折”。在弯曲过程中,若对圆弧顶部不加力予以限制,则极易出现无弧度的折弯-一“死折”。管道固定的目的是使管道定位,防止在浇捣混凝土填充层时产生位移。6.5发热电缆的铺设

7、1.1.1 5.1发热电缆应按照施工图纸标定的电缆间距和走向敷设,发热电缆应保持平直,电缆间距的安装误差不应大于IOmn1。发热电缆敷设前,应对照施工图纸核定发热电缆的型号,并应检查电缆的外观质量。1.1.2 发热电缆出厂后严禁剪裁和拼接,有外伤或破损的发热电缆严禁敷设。1.1.3 发热电缆施工前,应确认电缆冷线预留、温控器接线盒、地温传感器预留管、供暖配电箱等预留、预埋工作已完毕。1.1.4 发热电缆下应铺设钢丝网或金属固定带,发热电缆不得被压入绝热材料中。1.1.5 发热电缆应采用扎带固定在钢丝网上,或直接用金属固定带固定。6.5.6发热电缆的热线部分严禁进入冷线预留管。6.5.7发热电缆

8、的冷热线接头应设在填充层内。6.5.8发热电缆安装完毕,应检测发热电缆的标称电阻和绝缘电阻,并进行记录。6.5.9发热电缆温控器的温度传感器安装应按生产企业相关技术要求进行。6.5.10发热电缆温控器应水平安装,并应牢固固定,温控器应设在通风良好且不被风直吹处,不得被家具遮挡,温控器的四周不得有热热源。6.5.11发热电缆温控器安装时,应将发热电缆可靠接地。6.6分集水器安装适用于采用低温热水地板采暖的安装。6 .6.1分集水器应在开始铺设管道之前按照设计图纸定位安装,安装应平正;分集水器垂直安装时,分水器安装在上,集水器安装在下,中心间距宜为200mm,集水器中心距地面应不小于300三o分集

9、水器下端距地面应不小于15Ommo7 .6.2管道出地面与分集水器连接处,弯管部分不宜露出地面装饰层。管道与分集水器连接应采用卡套式、卡压式挤压夹紧连接;连接件材料宜为铜质;铜质连接件与PE管直接接触的表面必须镀锲。6.6.3分集水器在铺设加热管之前安装的目的是保证柔性加热管精确转向和通入分集水器内,所以安装位置必须正确,防止管道铺设完毕后与分集水器位置不契合,导致管道无法精确转向和通入分集水器。6.6.4分集水器与管道连接方式必需符合有关规定采用卡套式、卡压式连接。6.7 伸缩缝的施工6. 7.1当地面面积超过30Itf或边长超过6m时,应按不大于6m间距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宽度不应小于8mm

10、。7. 7.2在与内外墙、柱等垂直构件交接处应留不间断的伸缩缝,伸缩缝填充材料应采用搭接方式连接,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mmo8. 7.3伸缩缝填充材料与墙、柱应有可靠的固定措施,与地面绝热层连接应紧密,伸缩缝宽度不宜小于IOmm。9. 7.4与垂直构件交接处伸缩缝的填料宜采用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中间布置的伸缩缝宜采用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或内满填弹性膨胀膏。10. 7.5伸缩缝应从绝热层的上边缘做到填充层的上边缘。6.8 填充层及面层施工6.8.1 规范规定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分工上明确规定了填充层应由土建承包单位负责施工,安装单位负责配合。6.8.2 填充层施工时,管道必须保持一定压力,防止管

11、道因挤压而变形,也可及时发现管道是否有损坏。6.8.3面层施工必须在填充层充分干燥的情况下施Xo6.8.4填充层浇捣时,随时观察压力表变化,管道内水压不应低于0.6Mpa,填充层养护过程中系统水压不应低于O.4Mpao6.9管道冲洗试压6.9.1管道安装完毕后应采取分路冲洗、试压,水压试验应在系统冲洗完成之后进行。冲洗应在分水器、集水器以外主供、回管道冲洗合格后,再进行室内供暖系统的冲洗。6.9.2水压试验应分别在浇捣混凝土填充层前和填充层养护期满后进行两次;逐个回路进行。6.93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L5倍,且不应小于O.6Mpao在试验压力下,稳压Ih,压力降不应大于O.05Mpao6.9

12、.4水压试验宜采用手动泵缓慢升压,升压过程中应随时观察和检查,不得有渗漏;不得用气压试验代替水压试验。6.9.5在用冻结可能的情况下试压时,应采取防冻措施,试压完成后及时将管内的水吹净、吹干。6.9.6管道冲洗时,首先关闭分集水器上总进、出管上的球阀,并开启总进、出管之间的旁通阀,对分集水器以外主供回水管路系统进行冲洗,冲洗合格后再分别冲洗各管道环路。6.10调试与试运行6.10.1所有安装项目完成,且室内已封闭,热源具备试运行条件方可进行调试和试运行;初始加热时,热水升温应平缓,供水温度应控制在比环境温度高I(TC左右,且不应高于32七,并应连续运行48h;以后每隔24h水温提升3七,直至达

13、到设计供水温度。6.10.2达到设计供水温度后进行每组分集水器连接的各个管路进行逐路调节,直至达到设计要求。6.10.3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供暖效果,以房间中央离地1.5m处黑球温度计指示的温度作为评价和检测的依据,达到设计要求为合格。6.10.4为了避免对系统造成损坏,在未经调试之前和试运行之前,应严格限制随意启动运行。6.10.5调试和试运行的目的,是使系统的水力工况和热力工况达到设计要求,为此,为具备正常供暖条件是进行调试的必要条件,若暂时不具备正常供暖和供电条件,调试工作应推迟进行。6.10.6系统的试运行是确保并进一步考核和检验工程设计与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认真进行。试运行时,

14、初次加热的水温应严格控制,升温过程一定要保持平稳和缓慢,确保建筑构件对温度上升有一个渐变的适应过程。6 .10.7辐射供暖时,由于有辐射传热和对流传热同时作用,所以既不能单纯的以辐射强度来衡量,也不能简单的以室内空气的干球温度作为考核依据,因此,供热效果的核定必须用能同时反映辐射和对流综合作用的黑球温度作为评价和考核供热效果的依据。7.劳动组织7.1 劳动力组织方式7 .Ll劳动力组织方式:采架子队组织模式7.2劳动力准备7.2.1 施工人员应结合施工现场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表1:人员配备表负责人1技术主管1专职安全员1技术、测量人员、质检3专业工长4班组长5

15、普工、管道工50其中负责人、工长、技术人员、专职安全员必须由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并可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劳务工人。8 .材料要求8.1 绝热层厚度、材料的物理性能及铺设要求符合表2的要求。表2: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主要技术指标项目单位性能指标表观密度Kgm320.0压缩强度Kpa2100导热系数Wm*k0.041吸水率%(体积比)4尺寸稳定性%3水蒸气透过系数ng(Pa*m*s)45熔接性mm20.0氧指数%30.0燃烧等级达到B2级8.2所采用的管材应符合设计要求,国内产品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检测标准,国外产品应符合国际或产品国的检测标准(商检报告);8.3 管材、管件应有明显的标志,标明生产

16、厂家名称、型号、规格、主要技术特性,包装上应标有批号、数量、生产日期;8.4 管材和管件应颜色一致,色泽均匀,表面光滑、清洁,不允许有分层、针孔、裂纹、气泡、划伤等缺陷,外观应完整,无损伤、变形、开裂。9 .设备机具配置为保质保量完成本工程,达到规范和设计要求的标准,我们在分析了本工程的特点之后,编制了主要机具计划。表3:主要机具表序号机械或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国别产地额定功率(kw)1空压机2PH10国产2水压泵2PH30德国6X83压力表Y100-16Mpa200国产4管剪刀5080北京5壁纸刀大号300北京6冲击钻16VB35日本7卡钉枪16/2025德国15X0.88整圆器12-323

17、0北京9扳手10寸30北京10管钳35018北京11电线盘3*1.5*5023河北10 .质量控制与检验10.1 地面下敷设的盘管埋地部分不应有接头。检验方法:隐蔽前现场查看。10.2 盘管隐蔽前必须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L5倍,但不小于0.6MPa。检验方法:稳压Ih内压力降不大于0.05MPa且不渗不漏。10.3 加热盘管弯曲部分不得出现硬折弯现象,曲率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塑料管:不应小于管道外径的8倍。复合管:不应小于管道外径的5倍。检验方法:尺量检查10.4 分、集水器型号、规格、公称压力及安装位置、高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对照图纸及产品说明书,尺量检查。10.5

18、加热盘管管径、间距和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间距偏差不大于10mm。检验方法:拉线和尺量检查。10.6 防潮层、防水层、隔热层及伸缩缝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填充层浇灌前观察检查。10.7 填充层强度标号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作试块抗压试验。11 .安全生产及成品保护11.1 各类塑料管、绝热材料,不得直接接触明火。11.2 塑料管严禁攀踏、用作支撑或借作它用。11.3 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应着软底鞋,不得着皮鞋或铁掌鞋踩踏塑料管。除施工专用工具外,不得有其它铁器进场。11.4 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安装工程,不宜与其它施工作业同时交叉进行。混凝土现浇层的浇捣和养护过程中,不得进入踩踏。11.5 在混凝土现浇层养护期满后,敷设塑料管的地面,应设置明显标志,加以妥善保护,不得在地面上运行重载荷或放置高温物体。11.6 施工完成的地板辐射供暖地面严禁大力敲打、冲击。不得在地面上开孔、剔槽或嵌如任何物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