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复活(节选)》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07602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0.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复活(节选)》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统编版《复活(节选)》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统编版《复活(节选)》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统编版《复活(节选)》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统编版《复活(节选)》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统编版《复活(节选)》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复活(节选)》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复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作品,了解兔活的主要内容,积累文学常识。2 .分析并学习小说中的细节描写,以及对于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的精妙刻画。3 .探究思想主旨,理解“复活”含义,理解“托尔斯泰主义”。【教学重难点】分析并学习小说中的细节描写,以及对于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的精妙刻画,探究思想主旨,理解“复活”含义,一、导入新课“文学是一种魔法,文学有一种起死回生的力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节选),来看看列夫托尔斯泰是如何通过文学使他笔下的主人公起死回生的。二、整体感知,梳理情节1 .明确字音婿然(yn)斜腕(ni)微移(Idnlfl)哩住(gng)粉鼻

2、涕(xlng)零发(qu6n)窘态(jing)摩步(du6)2 .节选部分主要讲述了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述。聂赫留朵夫去监狱探望玛丝洛娃,想要赎罪。玛丝洛娃认出了他,但表现冷漠,只想从他身上得到些好处。聂赫留朵夫内心在短暂的动摇后更加坚定地想要拯救她。探监时间到了,聂赫留朵夫表示会再来。3 .情节猜想:请根据节选部分内容,进行大胆想象,猜一猜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之间曾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曾经发生过什么?他们为何会相遇?前情提要:小说女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本是一个贵族地主家的女仆,她被主人的侄子、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公爵玩弄后遗弃。由此她陷入了苦难的生活,她怀着身孕被主人赶走,四处漂泊,不断

3、堕落,沦为妓女。后来她被人诬陷谋财害命而被捕入狱。作为贵族代表参加陪审的聂赫留朵夫在法庭上认出了玛丝洛娃,他十分恐惧震惊,害怕被人知道往事会遭受奇耻大辱。但他回想起与玛丝洛娃认识与交往的经过,认为自己是造成她不幸的罪人。他开始忏悔,反省自己过去的生活,请求宽恕。同时,他还去找检察官,要求去探狱,并准备和玛丝洛娃结婚,以此来弥补自己的过错。三、聚焦细节,品读任务(一)玛丝洛娃的“笑”和“眼神”L如果你是玛丝洛娃,你会怎样面对这个“从天而降”的“渣男”初恋和突如其来的道歉、忏悔呢?该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意在引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04 .托尔斯泰笔下的玛丝洛娃又是如何面对聂赫留朵夫的呢?请细读文中描写玛

4、丝洛娃的语句。任务一:我们通过仔细阅读,不难发现,面对聂赫留朵夫,玛丝洛娃始终是“笑”着的,玛丝洛娃为何笑?请梳理出所有玛丝洛娃“笑”描写,并剖析她的内心。“笑”文本细节心理解析1嫣然一笑看到有钱人,便产生了兴趣,希望获利。2笑盈盈的脸希望吸引聂赫留朵夫,并打量和审视着他。3乂嫌恶乂妖媚乂可怜的一笑怀恨在心、卖弄风情、博取同情。4妖媚地笑了笑讨好聂赫留朵夫,想获得好处。5微微一笑已经得到好处.所以变得贪婪,也隐含着胜利的喜悦。6微笑着说要掩盖自Ll内心对于聂赫留朵夫的那夷.而尽力表现得自然。7讨男人喜欢的媚想通过讨好聂赫留朵夫以再次得到好处。5 .经过梳理,我们发现,玛丝洛娃对聂赫留朵夫多为“

5、媚笑”,这些“媚笑”只是玛丝洛娃为了讨好聂赫留朵夫获取好处,那么,作者是通过什么来展现玛丝洛娃对聂赫留朵夫的最真实的情感的呢?明确:眼神。任务二,请梳理出所有玛丝洛娃有关“眼神”的描写,体会她的内心。(1)四处“斜睨”提问:“斜睨”斜着眼睛看,那是一种什么心理呢?预设:傲慢、轻视、看不起提问:她现在的处境这么凄惨,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表情呢?点拨:“斜睨”表示玛丝洛娃看透了这些男人。她早己对男人不抱任何希望,曾经深深伤害过她的男人,不只是聂赫留朵夫一个,她己经失去了正眼看男人的心态。“转过眼睛不去看他”:不想和他谈及孩子,充满深深的怨恨。“没有抬起眼睛来:回忆起孩子的死亡,深感痛苦与悲伤,死灰般

6、绝望。“接触到她的目光,发觉其中有一种粗野可怕、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神色”:拒绝宽恕聂赫留朵夫,心中依然深藏着怨恨和愤怒。小结:我们从这段描写中发现了玛丝洛娃的一个秘密:“笑”代表社会身份中的玛丝洛娃,而“眼神”则代表了心理世界中的玛丝洛娃。前者与玛丝洛娃这十年来的人生遭际有关,她从事皮肉生意,讨好甚至示弱以获得好处是她生活的常态。但是后者则代表了玛丝洛娃内心深处对于命运强烈的不满与反抗,情感的创伤始终没有愈合,面对聂赫留朵夫,她的真实自我“复活”,她对于聂赫留朵夫强烈的不满已经无法压抑。我们观察到,在节选文本中,对“眼神”的描写早于“笑”的描述,这说明,面对聂赫留朵夫的时候,“笑”是玛丝洛娃对自

7、己的控制,而“眼神”中的冰冷、审视、仇恨才是她的内心世界的真实表达。(二)聂赫留朵夫1.与玛丝洛娃见面后,聂赫留朵夫的心情如何?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情绪一度较为激动,真心忏悔,痛苦羞愧。三次“哭”1)眼泪就夺眶而出,喉咙也哽住了2)竭力忍住翻腾着的泪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3)觉得喉咙哽住了2 .在与玛丝洛娃的谈话过程中,聂赫留朵夫的内心发生了动摇,你觉得是什么让他产生了动摇?明确:(1)人性趋利避害的本能,“你只会把石头吊在自己脖子上,活活淹死”(2)玛丝洛娃向他要钱,他“窘态毕露”,没有想到曾经可爱的姑娘会变成如今这番模样,丝亳不关心他说的话,一心只想从他这里拿到好处,这让他觉得“这个女人己经无

8、药可救了二3 .不过,经历过这次转折之后,“他的心灵里此刻正要完成一个极其重大的变化”,作者是通过什么表现他前后精神上的变化的?明确:对玛丝洛娃的称呼。直接叫她“卡秋莎”,并且由“您”改称“你O卡秋莎是玛丝洛娃的名,一般关系很亲密的两人之间才会称名。这一称呼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在聂赫留朵夫内心,玛丝洛娃仍是他心目中的“卡秋莎”,他不再束手束脚,他直接喊出“你”,袒露真心,不再犹豫,真正地想要“复活”。追问:为何他一开始犹豫片刻后决定称玛丝洛娃“您”而非你?明确:第一次对话时,聂赫留朵夫不知道用您还是你,随即决定用“您一一因为他们之间没有了以往的亲切、熟悉感;更重要的是,他是带着“严肃、庄重和

9、爱怜的心情来请求玛丝洛娃的饶恕的,所以用“您4 .“你要明白,我是了解你的,我记得当时你在巴诺伏的样子”聂赫留朵夫明显在玛丝洛娃身上看到了她十年风尘生活的痕迹,但为什么他始终相信她还是记忆中那个美好的“卡秋莎”?明确:”带着聂赫留朵夫所熟悉的温顺表情”,“温顺”体现了玛丝洛娃温和、善良的本性,这是她隐藏在放荡、粗野外表下的灵魂深处的美好。5 .从玛丝洛娃的“真怪”可以想见,在当时,像聂赫留朵夫这样玩弄女性的贵族青年有很多,属于普遍现象。那么,为何聂赫留朵夫会感到痛苦,进而走上“复活”之路?点拨:他的堕落并非天生天生的原因,也不是道德的缺陷,而是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聂赫留朵夫与那些普通的贵族青年

10、在性格思想上有着本质的不同,在他年轻的时候,他有着纯洁、善良、诚实坚毅的良好品质,比如他对玛丝洛娃的纯洁的爱,聂赫留朵夫接受了新思想,比如他反对土地私有,将土地分给农民等。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观念就是“救赎”。中国文化虽然没有“救赎”,但从论语开始就有“知耻近乎勇”这一“耻”文化观念,还有“吾日三省吾身“,告诉我们要注重自我反省,反省之后要改正。作者的创作意图:道德的自我完善。【材料补充】作者简介:列夫托尔斯泰(1828T910),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著名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非暴力的无政府主义者和教育改革家。他出身贵族,但是热心平民教育和社会进步事业,强调道德的完善

11、,被奉为道德的楷模,俄罗斯民族精神的领袖。主要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晚年的托尔斯泰力求简朴,致力于过平民化的生活,渴望摆脱自己的贵族阶级身份,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信奉众生平等,反对一切战争和暴力。但现实情况与他的思想是截然相反的,这就造成了他内心的极大痛苦,却又无法纾解。有一个原因是托尔斯泰现实中的贵族身份与他内心的平民化思想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一方面,他认为众生皆平等,但他自己却是掌握财富的地主,他希望帮助农奴,但在等级制的巨大差异之下,他所做的努力并没有真正得到农奴阶层的理解,巨大的阶级鸿沟使得托尔斯泰与农奴之间无法达到达成真正的信任。这在复活中有着具体的描述。托尔斯泰主义:是

12、俄国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重要思想的结晶,一方面,它体现为对现实的无情批判;另一方面,它宣扬了赎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不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因此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五、主旨探究小说以“复活”为题,有何深意?点拨:小说表现了聂赫留朵夫的“复活”之路。聂赫留朵夫是一个忏悔贵族的典型。他的身上体现了19世纪后半期俄国部分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思想特征。聂赫留朵夫的复活体现了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后的精神追求。课文节选部分充分展现了人物内心的矛盾挣扎,聂赫留朵夫的“复活代表着“精神的人战胜了“兽性的人、道德的人战胜了非道德的人。失落的人性

13、逐渐复归,道德不断自我完善。同时,小说也展现了玛丝洛娃“复活”的心路历程。玛丝洛娃身上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纯洁、善良和自尊,也体现出不合理社会对他们的残酷迫害。爱和宽恕唤醒了她心中尚存的善良与仁爱,玛丝洛娃最终实现了肉体与精神的双重复活。她的“复活”代表着人性与尊严的回归。六、布置作业托尔斯泰写复活用了十年时间,六易其稿。小说结局曾写成玛丝洛娃同聂赫留朵夫结婚,移居国外过上了幸福生活。大团圆式的结局只说明聂赫留朵夫的精神“复活”,后来托尔斯泰又把结局改成玛丝洛娃和政治犯西蒙斯在一起。在整本书阅读的基础上,思考:你觉得哪个结局更好?为什么?整理人:阿咪老师B站:阿咪老师精品教学课件声明:该教学设计参

14、考,经整合整理而成,仅供学习交流,请勿将该教学设计用于分享、赠予、比赛、发表、转租、售卖等其他用途。如作他用造成的一切后果和法律责任,一概与本人无关。本次教学设计的主要参考资料如下:1 .程翔复活(节选)教学实录;2 .刘丹妮复线贯通”阅读策略在复活精读教学中的运用。3 .杨平,徐慧大单元教学下的自我突围复活(节选)群文教学思考、免费增值服务介绍,H学和网V学科网(https:WWW网校通合作校还提供学科网高端社群出品的老师请开讲私享直播课等增值服务。,组卷网(https:ZUjU)是学科网旗下智能题库,拥有小初离全学科超千万精品试题,提供智能组卷、拍照选题、作业、考试测评等服务。扫码关注组卷网解锁更多功能扫码关注学科网每日领取免费资源回复“ppt”免费领180套PPT模板回复“天天领券”来抢免费下载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