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老鼠阿姨的礼物教案反思5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10225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语言老鼠阿姨的礼物教案反思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小班语言老鼠阿姨的礼物教案反思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小班语言老鼠阿姨的礼物教案反思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小班语言老鼠阿姨的礼物教案反思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小班语言老鼠阿姨的礼物教案反思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班语言老鼠阿姨的礼物教案反思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语言老鼠阿姨的礼物教案反思5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班语言老鼠阿姨的礼物教案反思5篇小班语言老鼠阿姨的礼物教案反思篇1活动目标1 .学着仔细观察画面的细微处并大胆讲述。2 .通过操作,进一步理解眼、耳、手、鼻子、嘴的作用。3 .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4 .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5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活动准备PPt;盒子;眼罩;卡片;乐等。活动过程1 .激发兴趣(1)出示礼物盒,说说自己是否收到过礼物,是什么礼物。(2)这是谁要送礼物呢,引出故事老鼠阿姨的礼物2 .引导观察(1)画面上的是谁?老鼠阿姨要送礼物了,引出故事名字(2)观察图片,老鼠阿姨会把这么多礼物送给谁呢

2、?(引导幼儿从动物的特征去猜测)(3)观察图片,长长的耳朵,是谁呢?(4)观察图片,大鼻子,是谁呢?(5)观察图片,大嘴巴,是谁呢?(6)观察图片,灵巧的手,是谁呢?(7) 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呀?我们要礼物!(8)老鼠阿姨送的礼物,是什么呢,只有猜出来才能拿到礼物哦!(9)老鼠阿姨把他们的眼睛蒙住了,他们还能猜出盒子里是什么礼物吗?3 .体验操作(1)继续观察图片小兔耳朵听;小猪鼻子闻;松鼠一-手-摸;青蛙一-嘴-一尝;(为什么要小心摸;尝之前要问“可以吗”)突出理解身体这些部位的作用。(2)让小朋友们来摸盒子里面的礼物,猜猜是什么礼物。(3)观察图片,看看小动物们猜出来的礼物是什么,是糖果!4

3、 .完整欣赏故事。5 .游戏:变魔术分享盒子里的礼物活动反思?老鼠阿姨的礼物是非常适合小班年龄阶段阅读的绘本,这个绘本中老鼠阿姨送的礼物是什么?贯穿整个故事线索。在谜底揭晓前,不断激发着宝宝的好奇心。故事中,兔子的长耳朵、小猪的大鼻子、青蛙的大嘴巴以及松鼠的小手,暗示它们都能用各自的本领解决问题。幼儿听着简单的故事,理解身体各部位的作用,以五种感知觉为基础进行猜测,有效地激发了幼儿逻辑思维及创造力的发展。这个活动整合了小班的数学、科学、语言和健康几个方面的内容,体现了绘本整合教育的观念,充分挖掘了绘本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在活动前我认真分析了本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教育目标。运用多媒体

4、的教学,让孩子在活动中愉快的参与学习,获得了知识。活动开始让幼儿说说自己是否收到过礼物,是什么礼物,进而引出故事老鼠阿姨的礼物。幼儿喜欢礼物,从谈论礼物入手,打开了他们的话匣子,孩子们各抒己见,引起了他们的兴趣。紧接着以礼物为主线,我提出问题:老鼠阿姨要把礼物送给谁呢?PPt逐一呈现动物(兔子的长耳朵、小猪的大鼻子、青蛙阔阔的嘴巴、松鼠的灵巧小手),从局部到整体。让幼儿观察动物的局部特征,大胆猜测动物名称,局部特征的猜测为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做好铺垫。对孩子们而言,辨认兔子的耳朵没有难度;辨认小猪的鼻子主要突出它的鼻孔;辨认青蛙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它阔阔的嘴巴;最不容易辨认的是松鼠,有的幼儿说是小熊

5、,有的说是小狗。我通过播放PPt(答案)巧妙地让幼儿在关注局部的同时聚焦动物具有代表性的感官,再整体辨认。然后我操作演示PPt课件,配乐讲故事,将故事内容作为教学情境,幼儿始终期盼着活动继续进行。幼儿操作环节中,进行了蒙上眼罩的探索游戏,引导幼儿用手摸、耳朵听、鼻子闻、嘴巴尝的办法分批尝试,并记录幼儿的猜测,唤醒了幼儿对自己感官的再认识。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图片,孩子们突出理解了身体这些部位的作用。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出示礼物盒,进行提问:盒子里会是什么礼物呢?启发孩子的思维。在以上经验基础上幼儿通过眼看、耳听、手摸等多种方法来获得知识体验。通过在真实情境中的操作,进一步复习巩固了眼睛、耳朵

6、、手、鼻子、嘴巴等器官的作用。大部分幼儿能通过“摸”“闻”,或者根据教师说的“是可以吃的东西”猜出是什么礼物。最后,教师变身魔术师,与幼儿一同玩变魔术的游戏。魔术充满神秘与期待,与故事所营造的氛围相吻合,伴随着音乐,我用心演绎了一位自信而沉稳的魔术师。活动中,幼儿不仅体验到作品结尾的欢乐,也通过听、闻、摸等方法判断盒子里是否有东西,极大地调动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将变出的糖果与大家一起分享也会使幼儿体验到作品结尾的欢乐。整个活动过程充满趣味、神奇地吸引着幼儿,所以基本所有听课的幼儿都能一直积极愉快地跟着老师设计的活动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教学目标,且教学效果很成功!当幼儿带着礼物愉悦离场时,之前所创

7、设的教学情境随新奇感的满足而结束,整个过程如同一本书读完了,大家心满意足地合上书。小班语言老鼠阿姨的礼物教案反思篇2活动目标1、学习观察图片,能清楚地表达图片内容。2、感受送礼物和收礼物的快乐。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老鼠、小兔、小松鼠、小青蛙、小猪等动物。材料准备:小礼物人手一份。课件准备:老鼠阿姨送礼物故事图片2张。活动指导展示老鼠阿姨送礼物的图片,引出讲述的内容。L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在美丽的树林中,有一座小房子,是谁从房子里面走出来了?她手上端着什么呢?大家来看看图片,讲讲图片上发生了什么事情?2 .请幼儿认真观察图片,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3 .引导幼儿想一想。老鼠阿姨端着什么?礼物

8、是要送给谁的?老鼠阿姨脸上是什么样的表情?她可能会说什么?小结:老鼠阿姨手上端着一盘礼物,她笑呵呵地说:“谁想要礼物?快点来拿吧!”继续展示下一张老鼠阿姨送礼物的图片,请幼儿认真观察图片,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L引导幼儿观察图片。都有谁来拿礼物了?2 .请幼儿描述时运用“有有还有”的句式。3 .引导幼儿进行想象。动物们都是怎么跑来拿礼物的呢?动作和表情是怎样的?4 .鼓励幼儿模仿动物们跑的动作和表情,并丰富词语“飞跑”。小结:动物们听到了老鼠阿姨的声音,小松鼠、小兔子、小青蛙,还有小猪,它们都飞跑了过来,边迈着大步边说“我们来了!”。出示图片,鼓励个别幼儿来表演图片中的内容,并请幼儿完整地讲述。

9、老师里演老鼠阿姨,要再请四个小朋友来演小动物,我们一起把图片的内容表演出来,其他小朋友帮我们配音,来说说图片上发生的事情,好吗?教师分发小礼物给幼儿,让幼儿体验收到礼物的快乐心情,并分享给同伴。小班语言老鼠阿姨的礼物教案反思篇3活动目标:1、根据声音的提示,猜测糖果的多少,发现音量与物体多少与材质的关系。2、在猜测中萌发对礼物的期待,体验收获礼物的快乐。活动准备:课件,图书糖果、糖果罐活动过程:一、看画面,引发关注1、听,来了几个小动物?(和小动物打招呼)2、老鼠阿姨要准备几份礼物?(模仿小动物的对话)二、听声音,猜测礼物1、猜猜,罐子里是什么礼物?2、听听,哪个罐子里糖果多?为什么?3、哪个

10、罐子里糖最多?(数数、序数)三、听故事,分享礼物你想和谁一起分享糖果?(模仿小动物的语言)小班活动老鼠阿姨的礼物生动有趣地吸引了所有幼儿的注意力,为了那甜蜜的礼物,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地思考、不断地选择、不断地表达,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关于这节活动,你有什么要说的呢?快来根据以下问题来探讨吧抛问:1、活动中教师讲述的故事内容与原文有出入,你如何看待教师的改编?2、故事情节简单直白,老师在引导幼儿阅读的同时,帮助其收获了哪些经验?小班语言老鼠阿姨的礼物教案反思篇4活动目标:1、通过看一看,猜一猜,说一说,理解故事内容。2、感觉人的感官的特别作用。活动准备:ppt;礼物盒;各种小礼物等。

11、活动过程:一、引题:(出示礼物盒)师:这是什么呀?对,这是用来装礼物的礼物盒,你们有没有收到过礼物呀?今天,有只小动物也来送礼物了,看她是谁呀?这是老鼠阿姨,我们来打个招呼吧!师:老鼠阿姨说,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呀要把礼物送给几只可爱的小动物,你们能帮帮我吗?二、数礼物,猜动物师:你们看我这儿准备了几份礼物呀?1,2,3,4。一共有几份礼物呀。对了,我有四份礼物,如果一只小动物拿一只礼物,那有几只小动物会来我这儿呢?师:我们来数数看,来了几只小动物?1,2,3,4,原来是四只动物。师:是哪四只小动物呢?能看得清楚吗?师:哦,小动物躲起来了,它们的身体只露出一点点,你能猜出来是谁吗?师:这只圆圆大

12、鼻子的动物是谁呢?谁来猜一猜。到底是谁呢?我们来看一看,哦,原来是小猪呀。师:小猪旁边的动物长着两只什么样的耳朵呀?师:你那猜它会是谁呢?我们请它出来好吗?是谁呢,原来是小兔呀。师:还有两只动物是谁和谁呀?看谁一下子猜出来。师:这只动物身体是绿色的,还有大大的宽宽的嘴巴,会是谁呢?旁边的只动物是谁猜出来了吗?它有长长的毛茸茸的大尾巴,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是可爱的小松鼠。师:原来老鼠阿姨要把礼物送给小猪,小兔、小松鼠和小青蛙。二、帮小动物猜礼物:1、小动物猜礼物。师:老鼠阿姨把礼物送给了小猪、小兔、小松鼠和小青蛙。收到礼物后,小动物的心情怎么样?高兴吗?师:你怎么知道它们高兴呢?师:小猪收到了礼

13、物,会对老鼠阿姨怎么说呢?师:可是盒子里到底装着什么他们知道吗?你们猜是什么好东西呢?2、小动物的好办法。师:咦,看老鼠阿姨在干什么呀?师:哎呀,眼睛都蒙上了那怎么猜呀?我们一起来轻轻地给小动物们喊加油好吗?(1)小兔用长耳朵。师:小动物说,谢谢你们,但是别担心,我们有自己的好办法!来看看。师:小兔子在干什么呀?它把礼物放到耳朵旁边干什么呀?听,它用什么听啊?师:小兔说,嘘,刚才我听到盒子里有东西滚来滚去。你们猜是什么?师:可是小兔还是猜不出来,它说,小猪小猪你知道吗?(2)小猪用大鼻子。师:看看小猪在干嘛?用什么闻啊?(教师根据幼儿回答,点击出现红线,突出鼻子)师:小猪说,我闻到了一股香香的

14、味道。咦,什么东西是香香的?师:小猪说,我还是不清楚,小松鼠你有什么好办法呀?(3)小松鼠用小手。师:小松鼠用了什么好办法?它在用小手干什么?师:我们也学学它的样子,把小手拿出来。东摸摸、西摸摸。摸到了没有?小松鼠摸到了,它摸到了很多一颗一颗的滑溜溜的东西,会是什么呢?还有谁没猜呀?(4)小青蛙用大嘴巴。师:小青蛙直接把礼物怎么了?我们也把礼物放到嘴里嚼一嚼,小青蛙说,哎呀,好甜呀?会是什么礼物呢?(5)小结。师:老鼠阿姨说,哈哈,其实啊,我给你们的礼物是一样的,你们来猜一猜,什么礼物是一颗一颗又滑又香又甜的呢?到底是什么,你们想不想知道?好,那闭上眼睛,我数完一二三,你们再睁开眼睛啊。一、二

15、、三!师:哇!是什么呀?小动物们跟你们一样喜欢、一样开心。那收到礼物,他们会怎么跟老鼠阿姨说呀?师:真有礼貌!收到礼物或者得到帮助一定要记得跟人家说声好听的“谢谢”,记住了吗?三、游戏一一猜礼物。(小铃,香蕉、香水百合、布玩具)师:老鼠阿姨让我来发礼物了,但是,她也要考考你们,你们可以摸一摸或者闻一闻或者尝一尝,猜猜是什么礼物,猜对了就马上送给你。活动反思:1、礼物盒的运用更贴近孩子的生活。活动之前我准备了一个方形的礼物盒,当活动进行到最后一个环节时,我请孩子猜礼物,这样不仅让孩子理解了故事中的情节,又能扩展幼儿的思维,真正做到了在玩中学、学中玩。2、活动环节中注重幼儿的观察。本课件中的动物形

16、象非常鲜明,表情很到位,孩子能直接从表情中猜测故事中人物的情绪,孩子很喜欢这个故事。四种动物兔子的长耳朵、小猪的大鼻子、青蛙阔阔的嘴巴、松鼠的灵巧小手的四个特征成为探索礼盒中礼物特征的工具,孩子通过听一听、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中了解了糖果的特征,然后由特征猜测出礼物就是糖果。活动过程中孩子一直很积极,尤其到猜礼物时,孩子表现得尤为突出。小班语言老鼠阿姨的礼物教案反思篇5小班语言活动老鼠阿姨的礼物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仔细观察画面,听懂故事内容,对故事充满期待与好奇,通过声音的提示,猜测糖果的多少,发现音量与物体多少和材质的关系,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

17、语言活动课,快来看看老鼠阿姨的礼物教案吧。活动目标:1 .仔细观察画面,听懂故事内容,对故事充满期待与好奇。2 .通过声音的提示,猜测糖果的多少,发现音量与物体多少和材质的关系。3 .在猜测中萌发对礼物的期待,体验收获礼物的快乐,知道收到礼物应该表示感谢。4 .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5 .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活动准备:课件,糖果,糖果罐。活动过程:一、聚焦礼物,激发兴趣。1 .引出老鼠阿姨的礼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里有个新朋友,看看他是谁?(小老鼠)小老鼠,在动物园里面在森林里面小动物们都叫它老鼠阿姨。跟老鼠阿姨打个招呼。(老鼠阿姨早,老鼠阿姨早)老鼠阿

18、姨说你们的声音真好听,老鼠阿姨手里拿的东西你们看见了吗?是什么好东西?(礼物)猜一猜老鼠阿姨为什么要给小动物送礼物?(引导幼儿猜想后放音乐“生日快乐”小结:原来是老鼠阿姨过生日了,要给小动物送礼物。2 .数数有几个小动物来拿礼物呢?一共需要几分礼物。听,来了几个小动物?(4个)(和小动物打招呼,小兔好,小猪好)排在第一个的是谁?谁排在第三个?最后一个是谁呢?来了四个小动物,老鼠阿姨要准备几份礼物?(4份,一起数一数)二、听声音,猜测礼物1 .猜猜,罐子里是什么礼物?小动物们拿了礼物可高兴了。小动物们都问“老鼠阿姨,这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啊?“我们一起来问问“老鼠阿姨这盒子里装的是?”(幼儿一起说)

19、老鼠阿姨说这个礼物不能用眼睛看,只能用(出示耳朵的图片,幼儿说出听的方法)2 .第一次听一听,猜一猜哪一罐糖果多,知道同样的糖果,摇晃时响的多。听听,哪个罐子里糖果多?为什么?(教师摇晃红白两个罐子)你怎么知道这个白的多?(白的声音响,声音响糖就多。)老师再摇一次。请小朋友要给多的拍手。3 .第二次听一听,猜一猜哪一罐糖果多,知道糖装满了就摇不出声音了。小结老鼠阿姨说孩子们耳朵真灵。再送两罐糖给你们,这什么颜色?(绿色)。听一听哪个多?怎么这个罐子没声音呢?打开罐子瞧一瞧,到底是哪一个多呢?(绿色的)为什么装满糖的罐子摇起来没有声音呢?(因为太多了,装满了,摇不出声音了。)现在这里一共有几罐糖

20、?第几罐是最多的?(第四罐绿色的最多)。4 .第三次听一听,猜一猜哪一罐糖果多,知道软糖的声音小,硬糖的声音大。这一罐糖怎么又没有声音呢?到底是不是空的呢?你看到了?这是什么?(棉花糖)糖装满了没声音的,可是这个也不满怎么声音这么轻?(因为硬硬的糖声音响,软软的糖声音轻)哪一罐糖多呢?(棉花糖多)这么多糖,一共有几罐了?(一二三四五六,六罐了。)5 .哪个罐子里糖最多?老师数,数到哪一罐最多,你就喊停,看看是不是这一罐最多?三、听故事,分享礼物这么多的糖糖拿回去送给,给谁?(小动物)小猪连忙说:“谢谢老鼠阿姨,你真好!”小兔子也说:“谢谢老鼠阿姨,你真好!”小松鼠说:“谢谢老鼠阿姨,这句话可好

21、听了,老鼠阿姨一听到这句好听的话就把糖全都送给小动物了,你们想不想要糖呢?你们也要说那句好听的话给我听,什么话?(谢谢老鼠阿姨,你真好)我是老鼠阿姨吗?你们该怎么谢谢我呢?(谢谢老师,你真好!)这些糖全都送给你们,回教室要分给其他宝宝吃的。活动反思:在老鼠阿姨的礼物这一活动中,我改编了绘本原有的画面主,把听一听作为重点,让幼儿根据声音的轻响去分辩糖果的多少。在第一环节看画面,引发关注,采用PPt形式播放了四个小动物、老鼠阿姨,(老鼠阿姨手中还抱着一个大箱子)很形象的让幼儿一看便知道老鼠阿姨来送礼物了,小朋友都好奇的关注着,都在猜测着是什么礼物呢。第二环节是听声音,猜测礼物。当老师摇一摇手中的瓶

22、子,幼儿就猜出了糖果,接着让幼儿去听,哪个罐子里糖果多。初次,我是用硬糖装在罐子里让幼儿判断,幼儿都能根据声音轻响来判断。但在当软绵绵的糖装在罐子时,因为摇起来轻轻的,所以幼儿就误认为里面罐子里是空的,o结果当我打开一看,幼儿大吃一惊,满心欢喜的看着,因为罐子里装得满满的都是糖。让幼儿三次练习听,根据幼儿原有经验基础,循序渐进,让幼儿自己去猜,自己去发现音量与物体多少与材质都是有关系的。在本次活动中,包含了多个领域的学习内容。例如:数学领域:小动物排列的序数,动物与礼物数量的对应,幼儿从不同方向数数时的序数的变化。科学领域:礼物声音的响度与礼物的多少、材质有关。还包含了文明礼仪教育“谢谢老鼠阿姨,你真好!”等等。不足之处就是幼儿个别讲述的机会较少,应该鼓励孩子完整地把话说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