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树百面党旗筑牢养殖场带动全县千家万户打造亿元扶贫产业.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20087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树百面党旗筑牢养殖场带动全县千家万户打造亿元扶贫产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树百面党旗筑牢养殖场带动全县千家万户打造亿元扶贫产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树百面党旗筑牢养殖场带动全县千家万户打造亿元扶贫产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树百面党旗筑牢养殖场带动全县千家万户打造亿元扶贫产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树百面党旗筑牢养殖场带动全县千家万户打造亿元扶贫产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树百面党旗筑牢养殖场带动全县千家万户打造亿元扶贫产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树百面党旗筑牢养殖场带动全县千家万户打造亿元扶贫产业.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树百面党旗筑牢养殖场带动全县千家万户打造亿元扶贫产业“党旗引领联建联养”产业扶贫发展模式,是大化瑶族自治县通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探索出来的产业扶贫新路子。自“党旗引领联建联养”模式实施以来,大化整合资金L5亿元建设扶贫养殖场,全县建成扶贫养殖场427个,带动贫困户12248户参与联养,养殖场种类涵盖七百弄鸡、肉牛、肉羊、鸽子、肉猪、桑蚕等,已联养七百弄鸡50万羽、肉牛0.5万头、肉羊种羊1.5万只、鸽子0.9万羽、猪400头、桑蚕300张等,累计出栏七百弄鸡40万羽、出栏肉牛1000头、回收羔羊6000只、蚕茧2万吨,预计2020年全县扶贫养

2、殖场产值4亿元以上,利润3500万元,年均带动贫困户收入2000元以上,为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注入了“强化剂”。一、主要做法(一)突出“四联”实现共建共享一是乡村组织联引。县委、县政府负责统筹财政资金,集中资源统一办大事在全县范围内建设扶贫养殖场,由乡(镇)党委负责组织村级党组织选址动工,全程推动扶贫养殖场的水、电、路、栏舍等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养殖场建成后产权归村集体经济所有,由贫困户优先使用。二是多户合作联建。引导分散养殖的贫困户自主合作、自主联建共同发展一项产业,有效节约大石山区平地和基建资金,有效破解零星养殖、一盘散沙的局面,带动贫困群众走市场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三是共管轮值联养

3、。每个联建联养扶贫养殖场聘请1名管理员(一般由党员、能人、公益性岗位或贫困户担任),负责扶贫养殖场的日常管理喂养工作,参与贫困户在管理员的统一管理下,按照出勤安排轮流出工参与鸡苗管护、牧草收储、羔羊回收、桑蚕采摘等劳动密集型养殖环节;参与轮值共管的贫困户计入“工分”,若贫困户因事因病不能出工出力的,可委托他人或出资请人代替其出工出力,大大解放贫困户劳动力,每年轮流参与扶贫场劳动不超过1个月,其他时间都可以外出务工,多渠道增加收入。四是效益分配联享。扶贫养殖场产品出售后,扣除种苗、饲料、水电、药品、管理员补助等养殖成本,剩余利润以“乡村组织引导、参与群众商议”按户分配,并提留3%5%比例利润作为

4、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和联建联养扶贫养殖场维护资金,以保障联建联养扶贫养殖场可持续发展。(二)实行“五统”规范养殖管理一是统一进苗购料。参与联养的贫困户共同协商,可以自主购买种苗,也可以提出申请,委托县农投公司统一购置种苗,出栏后再扣除种苗成本。强化县农投公司担当精神,对扶贫养殖场实行种苗和饲料“先垫后付”,有效缓解贫困起步产业缺资金难题。二是统一技能培训。县产业组举办多期产业扶贫培训班、学习班,县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技术团队深入乡镇实行“包场”技术服务;由龙头企业为全县湖羊扶贫养殖场全程提供养殖技术服务,输送湖羊饲养员到基地实习,解决贫困户发展产业缺技术难题。三是统一防疫服务。由县级防疫服务队采取包

5、片负责方式,指导联建联养点的疫病防治,统一防病治病。四是统一管护喂养。规范扶贫养殖场管理,规范喂养操作和流程,做好养殖台账登记,在养殖场内试行安装农产品溯源监控,解决养殖品质杂乱难题。五是统一定价销售。市场行情利好时,扶贫养殖场可自行销售,市场行情低迷时,启动冷链物流中心,由县农投公司保价回收七百弄鸡、肉牛等扶贫农产品;安欣牧业有限公司采取“放母收羔”方式,全部负责回购羔羊,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深圳定点帮扶和各级帮扶后盾单位力量消费扶贫养殖场产品,有效解决扶贫产品销售后顾之忧。二、工作成效(一)联建联养带贫减贫成效显著过去,大化大石山区贫困户脱贫的主要途径是外出务工保收入,留守的老弱病残贫困户

6、发展产业零散,收入极不稳定,产业覆盖率低下,2017年,全县贫困户“5+2”特色产业覆盖率仅60.86%。自建成427个扶贫养殖场后,带动全县12248户贫困户参与联建联养,有效提升了全县产业覆盖率,截至2020年10月,全县贫困户“5+2”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8.21%o目前,扶贫养殖场陆续出栏销售,贫困户逐步逐年获得产业分红受益,扶贫养殖场带贫减贫初显成效。(二)联建联养促进产业示范园区诞生联建联养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模式,造就了大化万只七百弄鸡核心示范区、大化六恩千只肉牛扶贫产业核心示范区、大化万只肉羊全产业链扶贫项目示范基地、18个乡级千只湖羊扶贫产业示范园、409个村级扶贫养殖场等扶贫

7、产业示范园点的诞生,促进了大化扶贫产业上规模有亮点的进程。(三)村集体经济增长增收稳定发展过去,大化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十分普遍,村集体经济收入十分不稳定,自联建联养扶贫养殖场全覆盖160个行政村(社区)后,产权归村集体所有,村集体可以通过收租、入股、留成等方式,按扶贫养殖场投入总额的3%-5%收取出让金,仅2020年,全县扶贫养殖场为村集体经济收入贡献预计达230万元,村集体今后将长期可以收取出让金,使得全县村集体经济有了稳定的增收来源。(四)联建联养获上级领导认可推广“党旗引领联建联养”模式,是打造收益利润共同体,增加贫困户内生动力,呈现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实现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

8、式,中国扶贫网、科技日报、广西电视台、广西扶贫网、广西乡村振兴网等媒体对大化县“党旗引领联建联养”产业扶贫做法作了宣传报道,广西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推广这种新模式。三、经验启示(一)党旗引领是最鲜明的旗帜联建联养扶贫养殖场既是面向开放市场的经济组织,也是兼顾带贫减贫政治任务的集体经济组织。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联建联养扶贫产业发展,多次召开产业扶贫专题会议,研究加快联建联养扶贫养殖场建设,疫情期间采取超常规措施应对种苗短期和饲料难供等风险,推动扶贫养殖场健康运行;乡镇党委直接负责扶贫养殖场建设,指导养殖场规范化管理;村级党组织负责协调贫困户参与联建联养;培育全县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

9、员共393名党员作为产业发展指导员,全天候驻村,推动扶贫产业发展,造就了党旗引领发展的产业铁军,为下一阶段乡村振兴培育积累了产业人才。(二)群众参与是最坚实的依靠大化要在大石山区深度贫困地区发展产业,直接面临着缺土地少饮水、缺资金无技术、外出务工缺劳力、山高路远缺销路等问题,联建联养直接解决了建设资金、种苗委托采购、饲料公司赊账、产品保价回收等难题,全县12248户贫困户直接参与扶贫养殖场轮值共管,有效监管养殖场控成本保分红,贫困群众认可度和满意度高,充分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三)部门联动是最有力的保障联建联养联动了县党政机关、乡镇党委政府、村“两委”干部三级党政机

10、关共同参与,县委组织部监管考核领导干部推动联建联养工作,县直涉农部门负责种苗甄选和疫病防控,县农投公司负责饲料供应和保价回收,县保险公司负责养殖场栏舍和畜禽养殖全面保险,全县各部门各行业共同参与联建联养,主动作为、职责分明、责任担当,成为联建联养扶贫产业发展的最有力保障。(四)龙头企业是可持续的保证联建联养需从源头上把好总开关,大化县致力培育本土大型七百弄鸡育种企业4家,从源头上确保全县七百弄鸡扶贫养殖场鸡苗品种纯正;引进贵州万牛集团牧业有限公司、回原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供应西门塔尔牛和新疆褐牛至全县肉牛扶贫养殖场育肥回收;引进安欣牧业有限公司,负责全县肉羊扶贫养殖场湖羊“放母收羔”,由龙头企业和大型农牧公司全程对扶贫养殖场进行“保姆式”服务,确保全县扶贫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